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快速黑血管壁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基底动脉狭窄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汪振佳 樊昭阳 +1 位作者 刘文 于薇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评估3D快速黑血管壁磁共振成像(3D T1-SPACE)技术对基底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3D T1-SPACE图像和DSA图像。对3D T1-SPACE图像进行评分,并在3D T1-SPACE和DSA图像中测量病变狭窄程度。评价... 目的:评估3D快速黑血管壁磁共振成像(3D T1-SPACE)技术对基底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3D T1-SPACE图像和DSA图像。对3D T1-SPACE图像进行评分,并在3D T1-SPACE和DSA图像中测量病变狭窄程度。评价3D T1-SPACE测量结果与DSA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信度;使用Bland-Altman图评价3D T1-SPACE测量结果与DSA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以DSA为金标准,计算3D T1-SPACE技术诊断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一致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结果:54例患者(41例男性,13例女性)均顺利完成基底动脉3D T1-SPACE扫描。54根基底动脉中,剔除2根评分为1分的血管。图像质量评分为(3.14±0.57)分。3D T1-SPACE测得的基底动脉狭窄率(37.80±16.29)%稍大于DSA上测得的狭窄率(37.06±16.1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两种成像方式的测量结果相关性强(r=0.979,P<0.001);组内相关系数示3D T1-SPACE与DSA对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信度高(ICC=0.99, 95%CI:0.98,0.99,P<0.001);Bland-Altman图示3D T1-SPACE测量结果与DSA测量结果具有高一致性。以DSA为金标准,3D T1-SPACE技术对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诊断的一致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2.3%,85.7%,96.4%,95.5%,90.0%,24.5和0.13。结论:3D T1-SPACE技术对基底动脉狭窄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狭窄 3D快速黑血管壁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
下载PDF
7T超高场磁共振颅内血管壁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强 许晓泉 吴飞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7-161,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对临床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VW-MRI)在脑卒中临床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增加,7 T MRI以其更高信噪比...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对临床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VW-MRI)在脑卒中临床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增加,7 T MRI以其更高信噪比和更优图像质量,可发现脑血管早期、细微的病理变化,为深入了解各种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然而,超高场强也存在B1场不均、扫描时间长等技术挑战。本文就7 T HR-VW-MRI在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及临床应用中的进展进行综述,深入分析7 T HR-VW-MRI在提升临床诊断精确性与指导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为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7 T 超高场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预后的预测价值及模型构建
3
作者 孙永安 庞灵恩 +2 位作者 张永刚 顾艳 何明利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069-2073,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MRI)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预后的预测价值,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缺血性脑...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MRI)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预后的预测价值,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HR-VW-MRI检查,按照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61,mRS>2分)与预后良好组(n=85,mRS≤2分),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斑块特征,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拟合出患者IS预后不良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结果:责任血管狭窄(P=0.002)、斑块内出血(P=0.001)、斑块强化(P=0.002)是ICA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拟合出脑梗死复发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为ln[h(t,X)/h0(t)]=-0.891X1-1.020X2-0.812X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734(95%CI:0.60~0.817)。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血、斑块强化、责任血管狭窄与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建立的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 预后 斑块出血 斑块强化 责任血管狭窄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价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的瘤壁特点
4
作者 朱先进 姜彬 +3 位作者 刘奇 艾泉山 陈瑞玲 张拥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 使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评估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直径<7 mm)的瘤壁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的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病例资料。共25例患者共计33处小动脉瘤... 目的 使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评估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直径<7 mm)的瘤壁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的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病例资料。共25例患者共计33处小动脉瘤纳入分析。评估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壁是否强化、瘤壁有无局部变薄,并测量动脉瘤的大小、瘤壁厚度等。并比较微小动脉瘤组(直径<3 mm)和小动脉瘤组(直径3~7 mm)上述特点的差异。结果 25例33处小动脉瘤,动脉瘤大小平均(3.3±1.5) mm,其中直径<3 mm和直径3~7 mm组分别为17处和16处,最大动脉瘤壁厚度为(0.9±0.3) mm。19处(57.6%)动脉瘤壁可见强化,9处(27.3%)可见动脉瘤壁局部变薄。根据动脉瘤直径分为微小动脉瘤组(n=17)和小动脉瘤组(n=16)。两组的动脉瘤位于前循环占比、动脉瘤位置分布、瘤壁强化程度、最大瘤壁厚度、局部动脉瘤壁变薄占比、腔内血栓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小动脉瘤的动脉瘤直径、瘤壁强化占比分别为(2.2±0.5) mm、35.3%,均低于小动脉瘤组[(4.4±1.4)mm、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MR-VWI图像有助于全面评估颅内小动脉瘤壁及瘤腔的特点。超1/2的小动脉瘤可见瘤壁强化,且微小动脉瘤的瘤壁强化比例更低,超1/4小动脉瘤可见局部瘤壁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脉瘤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在急性卒中患者责任斑块评估中的应用
5
作者 顾刚 陶剑 +2 位作者 石海 陈小宇 陆海凤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对急性卒中患者责任斑块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选择标准的病例共计85例,排除3例由于临床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82例。均对其行HR-... 目的探究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对急性卒中患者责任斑块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选择标准的病例共计85例,排除3例由于临床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82例。均对其行HR-VWI扫描,并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2组,其中血管狭窄程度≥30%处的斑块的患者归为责任斑块组(42例),血管狭窄程度<30%处的斑块的患者归为非责任斑块组(40例)。对2组的斑块数目及相关影像学特征(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程度、斑块强化指数、正性重构发生率、重构指数、斑块负荷)进行分析、比较。对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及强化降脂治疗,并进行HR-VWI随访复查。结果82例患者中共有84个斑块,其中责任斑块44个,非责任斑块40个。责任斑块组中,斑块明显强化18个,轻度强化23个,无强化3个;非责任斑块组中,斑块明显强化10个,轻度强化17个,无强化13个。责任斑块组的斑块强化率高于非责任斑块组(P<0.05)。责任斑块组斑块处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指数、斑块负荷均大于非责任斑块组,正性重构发生率、重构指数则低于非责任斑块组(P<0.05)。药物治疗后,责任斑块组的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指数、斑块负荷均低于同组治疗前,正性重构发生率、重构指数则大于同组治疗前(P<0.05)。结论HR-VWI对急性卒中的责任斑块可进行清晰定位并准确分析斑块特征,可作为治疗随访的重要评估方法,经治疗后患者的责任斑块负荷减小,斑块特征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成像 急性卒中 责任斑块 斑块强化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表现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廖云 韦琳 +1 位作者 卢忠武 陆泳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1期47-49,53,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磁共振血管壁成像(VW-MRI)表现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因怀疑为AIS在河池市人民医院接受VW-MRI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AS斑块情...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磁共振血管壁成像(VW-MRI)表现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因怀疑为AIS在河池市人民医院接受VW-MRI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AS斑块情况分为斑块组(82例)与非斑块组(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VW-MRI扫描,分析患者VW-MRI表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及其与AIS的相关性。结果:120例患者颈动脉平均狭窄率为(24.58±13.67)%。斑块组患者狭窄等级、标准化管壁指数(NWI) 以及富脂质核、钙化、出血、纤维帽和斑块内T_1高信号发生率均高于非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管腔面积(MLA)小于非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管腔狭窄率、MLA、NWI、富脂质核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密切相关,是影响AIS患者NIHS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IS患者CAS斑块特征与NIHSS评分存在相关性,对CAS斑块特征进行评估可为临床AIS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血管成像 颈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诊断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夹层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易丽荣 向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228-1234,共7页
颅内动脉夹层(Intracranial arterial dissection, IAD)是中青年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IAD可导致严重的脑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 HR-VWI)可以直接显... 颅内动脉夹层(Intracranial arterial dissection, IAD)是中青年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IAD可导致严重的脑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 HR-VWI)可以直接显示血管壁特征,大大提高了IAD的检出率,本文就颅内动脉夹层在HR-VWI上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HR-VWI技术在IAD的鉴别诊断、疾病分期与风险以及指导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夹层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8
作者 王子堂 张凌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山东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 目的:分析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山东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法作为参照,随后再依次开展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MR-VWI)、头颈CT血管成像(CTA)诊断。对比分析不同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头颈血管CTA诊断(P<0.05)。两种诊断方法的漏诊率、误诊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方法诊断动脉狭窄程度、鉴别斑块性质结果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期间应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其诊断结果接近于金标准,其临床应用可保障诊断结果准确性,明确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为后期临床诊疗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动脉狭窄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头颈CT血管成像诊断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希睿 魏雪 +3 位作者 唐菡 张星 龚思引 李晋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396-2403,共8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特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为其主要致病原因。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 HRMR-VWI)是直接评估血管及斑块...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特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为其主要致病原因。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 HRMR-VWI)是直接评估血管及斑块的血管壁成像技术,通过体外对血管壁的无创可视化,定量评估血管壁及动脉斑块的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进一步的疾病信息。本文就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 不稳定斑块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评估价值
10
作者 缪滢钰 李海歌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8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 MR-VWI)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疑似C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CVUS)、HR MR-VWI检查,将... 目的:观察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 MR-VWI)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疑似C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CVUS)、HR MR-VWI检查,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CVUS、HR MR-VWI诊断价值,同时对CIS患者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HR MR-VWI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20例疑似CIS患者经DSA诊断确诊CIS患者(阳性)80例、非CIS患者(阴性)40例,CVUS检查检出阳性65例、阴性55例,HR MR-VWI检查检出阳性74例、阴性46例。HR MR-VWI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CV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确诊80例CIS患者,共计斑块320处,包括责任斑块112处、非责任斑块208处,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HR MR-VWI特征比较,管腔狭窄、斑块位置、斑块形态、斑块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S患者诊断中应用HR MR-VWI检查,相比CVUS有更好的诊断价值,诊断效能更高,且可对颅内动脉斑块强化程度进行分析,从而评估疾病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颈部血管超声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狭窄病因鉴别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林小翼 蒋宁平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颅内动脉狭窄(ICAS)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特点。临床上常规检查方法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和X射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上述方法都是针对血管狭窄,不能显示血管壁病变。高分辨磁共振血管... 颅内动脉狭窄(ICAS)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特点。临床上常规检查方法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和X射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上述方法都是针对血管狭窄,不能显示血管壁病变。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VWI)是一种新出现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无创性显示血管壁病变,对判断ICAS病变性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针对HR-VWI在ICAS病因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高分辨率 颅内动脉狭窄 脑卒中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
12
作者 尚松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进行CT血管造影(CTA)、HRMR-VW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进行CT血管造影(CTA)、HRMR-VW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HRMR-VWI与CTA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结果:96例疑似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中,DSA检查诊断阳性72例,阴性24例;CTA检查诊断阳性66例,阴性30例;HRMR-VWI检查诊断阳性76例,阴性20例;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高于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狭窄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 CT血管造影 诊断 效能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形态及斑块特征间的关系:基于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
13
作者 陈文静 沈龙山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054-1060,共7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研究椎动脉优势(VAD)与非VAD患者基底动脉的形态、斑块分布及强化方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4年3月蚌埠医科大学第附属二医院行磁共振HR-MRI检查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底动... 目的通过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研究椎动脉优势(VAD)与非VAD患者基底动脉的形态、斑块分布及强化方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4年3月蚌埠医科大学第附属二医院行磁共振HR-MRI检查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底动脉形态、斑块特征。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正位视图,将患者分为VAD组(n=77)和非VAD组(n=23);测量椎动脉直径及基底动脉的直径、长度、弯曲方向和弯曲程度等参数。利用HR-VWI图像分析斑块的分布及强化程度,计算狭窄程度、重构指数及斑块负荷。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基底动脉的弯曲方向、弯曲程度及斑块的分布和强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组基底动脉多向右侧弯曲。VAD组基底动脉的弯曲程度1级和3级占比较大,而非VAD组则主要集中在0级。VAD组斑块横向分布多位于腹侧壁(P=0.010),纵向分布多为远端斑块(P=0.047)。VAD组中斑块2级强化的比例显著高于非VAD组(P<0.05)。结论HR-VWI作为一项无创性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椎-基底动脉的几何状态、血管壁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定性或定量评估斑块特征和血管的重构状况、狭窄率等;椎动脉优势显著影响基底动脉的弯曲方向、弯曲程度及斑块的分布和强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优势 基底动脉 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成像 斑块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动脉评估价值
14
作者 牛振 马春雷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4年第1期22-24,28,共4页
目的研究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MRI)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颅内动脉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安阳地区医院拟诊为ACI的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检查结果... 目的研究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MRI)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颅内动脉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安阳地区医院拟诊为ACI的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ACI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n=32)和中重度狭窄组(n=57)。分析HR-MRI对ACI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检出情况及其诊断价值。结果HR-MRI诊断ACI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Kappa值为79.75%,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轻度狭窄组的血管重构指数高于中重度狭窄组,而斑块总厚度、负荷、强化率均低于中重度组(P<0.05),上述HR-MRI成像参数诊断ACI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效能均较高(P<0.05),其中约登指数为0.884,AUC为0.98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75%、94.74%,均高于RI、斑块负荷以及斑块强化率(P<0.05)。结论HR-MRI成像可以有效提高ACI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检出率,可为ACI的早期诊断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急性脑梗死 颅内动脉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壁成像技术联合血清MMP-10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帕提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36-0039,共4页
探究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壁成像技术联合血清MMP-10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纳入观察组,按照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 探究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壁成像技术联合血清MMP-10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纳入观察组,按照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均进行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壁成像检查,同时测定血清MMP-10水平,观察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壁成像技术联合血清MMP-10诊断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以及血清MMP-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重度组各项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结论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壁成像技术联合血清MMP-10诊断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成像技术 血清MMP-10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旭高 邹建勋 +3 位作者 叶国伟 周理余 项万青 吴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在基底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35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对基底动脉狭窄的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其中5例脑干梗塞,30例没有发生梗塞。5例患者中梗塞后的管腔狭窄程度为66%...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在基底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35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对基底动脉狭窄的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其中5例脑干梗塞,30例没有发生梗塞。5例患者中梗塞后的管腔狭窄程度为66%、68%、75%、78%、90%。梗塞前的管腔狭窄程度为56%、63%、65%、71%、77%。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5例脑干梗塞患者的狭窄程度均大于50%,动脉硬化斑块呈明显的偏心性强化。其中1例基底动脉狭窄程度达90%,增强后左后血管壁呈小点状强化。30例没有发生梗塞患者的狭窄程度均小于50%,动脉硬化斑块未见明显的偏心性强化。结论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显示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动脉硬化斑块强化程度方面有重要价值。管腔狭窄程度大于50%,动脉硬化斑块明显强化的患者可能有潜在脑干梗塞的风险。早期发现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管壁改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对于预防脑干梗塞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 狭窄 脑干梗塞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诊断双侧颈内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一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严兆贤 马泽兰 +1 位作者 刘岘 刘国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9-90,共2页
患者女,39岁,反复头痛1月余。2019年10月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抽筋痛,右侧为甚,于同月9日至外院查头颅CT示:右侧放射冠区脑出血。颅脑MRI示:考虑右侧半卵圆中心海绵状血管瘤;其后方异常血管影,考虑为发育性静脉畸形。患者为求系统治疗... 患者女,39岁,反复头痛1月余。2019年10月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抽筋痛,右侧为甚,于同月9日至外院查头颅CT示:右侧放射冠区脑出血。颅脑MRI示:考虑右侧半卵圆中心海绵状血管瘤;其后方异常血管影,考虑为发育性静脉畸形。患者为求系统治疗于2019年11月15日收入我院,查体无阳性发现,血常规、生化7项、血管炎3项、风湿、免疫指标未见异常。既往史: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发育不良 颈内动脉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评估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永志 何国华 廖俊杰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6期701-702,共2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R-VWI)对颅内动脉瘤(IA)的评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IA患者(98个动脉瘤),根据瘤体是否破裂分为A组(破裂,14个瘤体)与B组(未破裂,84个瘤体),B组中根据是否有IA相关压迫症状分为B1组(有症状,10个)、B2...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R-VWI)对颅内动脉瘤(IA)的评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IA患者(98个动脉瘤),根据瘤体是否破裂分为A组(破裂,14个瘤体)与B组(未破裂,84个瘤体),B组中根据是否有IA相关压迫症状分为B1组(有症状,10个)、B2组(无症状,74个)。所有患者均经MR-VWI检查。比较分析A组与B组、B1组与B2组的MR-VWI诊断结果。结果A组的子囊比例、瘤体大小、AR均显著大于B组,瘤壁强化分级显著高于B组(P<0.05)。B1组的AR显著大于B2组,瘤壁强化分级显著高于B2组(P<0.05)。结论MR-VWI在IA破裂瘤体鉴别及破裂风险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SAH的防治提供有利依据,降低IA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 诊断
下载PDF
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斑块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杰 杨志宏 +2 位作者 曹家驹 吴云 钟美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1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MR-VWI)在缺血性脑卒中(CIS)颅内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CIS患者临床资料,均行颅内动脉MR-VWI检查,按斑块与缺血区责任动脉关系划分为责任动脉斑块...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MR-VWI)在缺血性脑卒中(CIS)颅内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CIS患者临床资料,均行颅内动脉MR-VWI检查,按斑块与缺血区责任动脉关系划分为责任动脉斑块组、非责任动脉斑块组。分析责任及非责任动脉斑块MR-VWI特征。结果:62例患者中共存在248处斑块,其中责任动脉斑块与非责任动脉斑块分别为87处(35.08%)、161处(64.92%)。责任斑块与非责任动脉斑块的管腔狭窄程度、斑块位置及强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斑块与非责任动脉斑块的斑块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斑块组管腔狭窄以<50%为主,斑块位置多见大脑中动脉与基底动脉,斑块强化成明显强化。结论:3.0T MR-VWI用于CIS效果较好,可明确颅内动脉斑块强化程度,评估疾病危险因素,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斑块 3.0T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浩 徐桂志 +1 位作者 姜洪 邓玉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4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MR-VWI)对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动脉瘤患者共58例(70个瘤体),依据动脉瘤破裂与否将其...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MR-VWI)对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动脉瘤患者共58例(70个瘤体),依据动脉瘤破裂与否将其分为A组(破裂,10个瘤体)及B组(未破裂,60个瘤体),同时再将B组依据患者是否存在症状分为B1(有症状12个)及B2(无症状48个)。所有入组患者均经MR-VWI进行检查,对比观察各组间MR检查结果。结果B组瘤体大小、瘤径宽度、子囊比例、高宽比及瘤径强化分级均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患者高宽比及瘤壁强化分级明显高于B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可有效评估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具有无创,高效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高分辨 磁共振血管成像 破裂 瘤体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