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评价
1
作者 邓梦华 秦锋周 +2 位作者 张斌 张兴胜 陈银结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用动脉轮廓曲线连续心排量(picco)技术测得的血管肺水含量指数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行picco检测的ICU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分别记录0 h、24 h、72 h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血管... 目的:探讨用动脉轮廓曲线连续心排量(picco)技术测得的血管肺水含量指数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行picco检测的ICU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分别记录0 h、24 h、72 h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EVLWI)在各时间点是否有差异。根据入ICU时EVLWI≤7.0,≥7.0,≥12.0,≥15.0分为四组,分别计算其死亡率。结果:0时死亡组的EVLWI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24 h、72 h死亡组与存活组的EVWLI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入ICU时EVLWI≤7.0,>7.0,≥12.0,≥15.0的死亡率分别为21%,50%,69%,88%。结论:早期EVLWI可以作为危重病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之一,随EVLWI的升高患者的死亡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 危重病患者 死亡率
下载PDF
PICCO监测指导下液体管理对肺水肿危重患者CI、EVLWI、GEDVI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温振杰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监测指导下液体管理对肺水肿危重患者心排量指数(CI)、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EVLW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水肿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监测指导下液体管理对肺水肿危重患者心排量指数(CI)、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EVLW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水肿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镇静、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行颈内静脉导管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进行液体管理,观察组行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根据结果进行液体管理。观察两组管理前后CI、EVLWI、GEDVI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管理后CI指标均较管理前升高(P<0.01),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管理后EVLWI指标较管理前下降(P<0.01),GEDVI指标较管理前升高(P<0.01)。结论通过PICCO监测能有效指导肺水肿危重患者早期液体管理,有助于肺水肿危重患者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 心排量指数 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下载PDF
PICCO监测指标与严重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熊霞 谢颖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3年第4期1116-1117,共2页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研究发现,当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时,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最早。因此,对心力衰竭的病人应立即行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监测通过将经肺热稀释技术与脉搏轮廓波形分析技术相...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研究发现,当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时,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最早。因此,对心力衰竭的病人应立即行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监测通过将经肺热稀释技术与脉搏轮廓波形分析技术相结合,能实时动态地评估心输出量情况,同时可监测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肺水指数(EVLW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等多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了解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功能及容量负荷状态,对其病情早期判断、早期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采用PICCO行前瞻性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监测 心力衰竭 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