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兔腹主动脉平滑肌表型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廖意娟
马逸杰
+5 位作者
饶泽华
宋家薇
吴雪芬
易丽贞
刘欣
岳增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4-1247,共4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兔腹主动脉平滑肌表型转换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稳定易损斑块的可能效应机制。方法将5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西药组。除空白组外各组高脂饲料喂养、腹主动...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兔腹主动脉平滑肌表型转换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稳定易损斑块的可能效应机制。方法将5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西药组。除空白组外各组高脂饲料喂养、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基因转染及药物触发方法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各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采用ELISA法检测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HE染色观察兔腹主动脉血管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兔腹主动脉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阳性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组血清TC、TG降低(P<0.05或P<0.01);三组间无差异。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ERK1/2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组ERK1/2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三组间无差异。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α-SMA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及西药组α-SMA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5);三组间无差异。结论隔药饼灸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兔易损斑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平滑肌表型转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ERK1/2
Α-SMA
血管平滑肌表型转换
隔药饼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瘀毒理论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关系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病机
2
作者
胥怡帆
唐爱华
冯晓桃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294-2298,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动脉闭塞为特征的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会使动脉壁增厚、变硬,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弹性下降,是诱发严重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血管平滑肌细胞在病理状态下从正常的收缩型表型转变为增殖型和合成...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动脉闭塞为特征的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会使动脉壁增厚、变硬,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弹性下降,是诱发严重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血管平滑肌细胞在病理状态下从正常的收缩型表型转变为增殖型和合成型表型,刺激机体导致炎症反应加剧、血管内膜厚度增加及斑块形成、失稳,最终导致破裂等病理过程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发展关系密切。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病急骤、预后凶险的特点与中医学“瘀毒”病机的临床表征存在相似之处。“瘀毒”为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发展的关键病机,治疗上干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是延缓易损斑块病情进展的关键,应以活血解毒法为基本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
瘀毒
血管
平滑肌
细胞
表型
转换
活血解毒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包勤学
陈丽
+4 位作者
吴思媛
赵明月
吴文超
付华
刘小菁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9-728,共10页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换在多种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可能起到的作用。通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建立VSMCs表型转换模型,分别采...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换在多种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可能起到的作用。通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建立VSMCs表型转换模型,分别采用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VSMCs表型转换及分泌标志物、RIPK1的表达和核因子-κB(NF-κB)的P65亚基磷酸化水平的变化,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并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同时,应用RIPK1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以及特异性RIPK1-siRNA抑制RIPK1的表达,观察RIPK1在VSMCs表型转换中的作用。结果显示,AngⅡ诱导VSMCs发生表型转换后,RIPK1表达及P65磷酸化的水平明显增加。给予Nec-1预处理或是利用RIPK1-siRNA沉默RIPK1基因后,P65的磷酸化水平呈现下调,同时能部分逆转VSMCs的表型转换并抑制其分泌、增殖和迁移能力。实验表明,AngⅡ能诱导RIPK1表达上调,同时RIPK1可能通过促进NF-κB的P65亚基磷酸化参与了VSMCs的表型转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血管
平滑肌
细胞
表型
转换
血管
紧张素Ⅱ
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题名
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兔腹主动脉平滑肌表型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廖意娟
马逸杰
饶泽华
宋家薇
吴雪芬
易丽贞
刘欣
岳增辉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4-124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4430)。
文摘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兔腹主动脉平滑肌表型转换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稳定易损斑块的可能效应机制。方法将5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西药组。除空白组外各组高脂饲料喂养、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基因转染及药物触发方法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各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采用ELISA法检测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HE染色观察兔腹主动脉血管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兔腹主动脉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阳性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组血清TC、TG降低(P<0.05或P<0.01);三组间无差异。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ERK1/2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组ERK1/2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三组间无差异。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α-SMA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及西药组α-SMA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5);三组间无差异。结论隔药饼灸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兔易损斑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平滑肌表型转换有关。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ERK1/2
Α-SMA
血管平滑肌表型转换
隔药饼灸
Keywords
Atherosclerosis
Vulnerable plaque
ERK1/2
α-SMA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henotypic transition
Herbal-cake separated moxibustion
分类号
R245.82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瘀毒理论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关系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病机
2
作者
胥怡帆
唐爱华
冯晓桃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294-229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60902)。
文摘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动脉闭塞为特征的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会使动脉壁增厚、变硬,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弹性下降,是诱发严重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血管平滑肌细胞在病理状态下从正常的收缩型表型转变为增殖型和合成型表型,刺激机体导致炎症反应加剧、血管内膜厚度增加及斑块形成、失稳,最终导致破裂等病理过程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发展关系密切。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病急骤、预后凶险的特点与中医学“瘀毒”病机的临床表征存在相似之处。“瘀毒”为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发展的关键病机,治疗上干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是延缓易损斑块病情进展的关键,应以活血解毒法为基本治则。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
瘀毒
血管
平滑肌
细胞
表型
转换
活血解毒法
Keywords
atherosclerotic vulnerable plaques
stasis tox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henotypic switching
blood detoxification method
分类号
R256.2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包勤学
陈丽
吴思媛
赵明月
吴文超
付华
刘小菁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研究室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9-72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072163
11372204)
+1 种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资助项目(20120181110012)
四川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0FZ0092)
文摘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换在多种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可能起到的作用。通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建立VSMCs表型转换模型,分别采用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VSMCs表型转换及分泌标志物、RIPK1的表达和核因子-κB(NF-κB)的P65亚基磷酸化水平的变化,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并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同时,应用RIPK1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以及特异性RIPK1-siRNA抑制RIPK1的表达,观察RIPK1在VSMCs表型转换中的作用。结果显示,AngⅡ诱导VSMCs发生表型转换后,RIPK1表达及P65磷酸化的水平明显增加。给予Nec-1预处理或是利用RIPK1-siRNA沉默RIPK1基因后,P65的磷酸化水平呈现下调,同时能部分逆转VSMCs的表型转换并抑制其分泌、增殖和迁移能力。实验表明,AngⅡ能诱导RIPK1表达上调,同时RIPK1可能通过促进NF-κB的P65亚基磷酸化参与了VSMCs的表型转换过程。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血管
平滑肌
细胞
表型
转换
血管
紧张素Ⅱ
核因子-ΚB
Keywords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s 1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phenotypic switching
Angiotensin Ⅱ
nuclear transcription fator-κB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兔腹主动脉平滑肌表型转换的影响
廖意娟
马逸杰
饶泽华
宋家薇
吴雪芬
易丽贞
刘欣
岳增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瘀毒理论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关系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病机
胥怡帆
唐爱华
冯晓桃
《中医学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中的作用研究
包勤学
陈丽
吴思媛
赵明月
吴文超
付华
刘小菁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