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补气活络止颤方治疗气血亏虚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效果评价
1
作者 晋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56-0059,共4页
研讨多巴丝肼片结合补气活络止颤方治疗气血亏虚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效果。方法 选取2022-11~2023-11我院46例气血亏虚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因具体落实不同治疗措施分为2组,即对照组23例:应用西药治疗,干预组23例:采用中西医联合... 研讨多巴丝肼片结合补气活络止颤方治疗气血亏虚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效果。方法 选取2022-11~2023-11我院46例气血亏虚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因具体落实不同治疗措施分为2组,即对照组23例:应用西药治疗,干预组23例:采用中西医联合方案:比较不同方案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 干预组在疗效与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肢体运动与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互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干预组在肢体运动与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丝肼片结合补气活络止颤方治疗气血亏虚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效果确切且安全,更对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持续性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亏虚型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多巴丝肼片 中西医治疗 补气活络止颤方
下载PDF
龟羚帕安丸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彦杰 赵国华 +1 位作者 王育勤 王震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 :观察龟羚帕安丸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 VP)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5 4例给予龟羚帕安丸和脉络宁注射液 ,对照组 36例单给脉络宁注射液 ,分别观察其综合疗效及改良UPDRS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改善率 83.3% ,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 :观察龟羚帕安丸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 VP)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5 4例给予龟羚帕安丸和脉络宁注射液 ,对照组 36例单给脉络宁注射液 ,分别观察其综合疗效及改良UPDRS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改善率 8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 8.3% ,P<0 .0 1。治疗组改良 UPDRS积分减少 ,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龟羚帕安丸治疗 VP确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羚帕安丸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疗效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蒙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姜彩霞 周铁宝 +1 位作者 付凯 郑国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1年第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十三味大鹏金翅丸 蒙西医结合 治疗
下载PDF
八卦头针为主治疗血管性帕金森氏综合征5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邱建文 骆仲达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97-497,共1页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八卦头针针刺补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氏综合征63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静 赵燕 樊瑞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5期6095-6096,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放射摄影术 血管性帕金森氏综合征/治疗
下载PDF
高压氧综合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附6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钟江 李金玉 +1 位作者 伍国华 邱洁琪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38-939,共2页
1临床资料例1,女性,66岁。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作用下出现右下肢乏力,行走不稳,但独自可行走,易跌跤,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动作缓慢,不灵活,运动减少,坐位起立时较困难,以后患者在吃饭挟菜时右手颤抖,静止性震颤不明显,发病5个多月后前... 1临床资料例1,女性,66岁。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作用下出现右下肢乏力,行走不稳,但独自可行走,易跌跤,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动作缓慢,不灵活,运动减少,坐位起立时较困难,以后患者在吃饭挟菜时右手颤抖,静止性震颤不明显,发病5个多月后前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高压氧综合治疗 静止性震颤 临床资料 下肢乏力 行走不稳 动作缓慢 运动减少
下载PDF
针刺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MCA血流变化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夏毅 刘卫国 郭海英 《中国民康医学》 2009年第9期990-990,993,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针刺治疗前后MCA血流变化,了解针刺治疗对于改善脑血流作用。方法:根据改良W ebster评分,选取分值为11-20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人进行TCD检查,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对比观察。结果:...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针刺治疗前后MCA血流变化,了解针刺治疗对于改善脑血流作用。方法:根据改良W ebster评分,选取分值为11-20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人进行TCD检查,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有效调节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大脑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MCA 血流变化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国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丽娟 张玉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7年第4期364-367,共4页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一种。1929年Critchley首先描述并将其命名为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但随后的数十年中血管性因素在帕金森综合征中的作用备受争议。伴随着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CT...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一种。1929年Critchley首先描述并将其命名为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但随后的数十年中血管性因素在帕金森综合征中的作用备受争议。伴随着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CT和MRI等影像技术亦可清晰显示脑白质损害(white matter lesions,W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LESIONS 专家 治疗 诊断 中国 动脉硬化性 血管性因素
下载PDF
“XOS”综合反馈训练仪对帕金森氏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的能量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彤 王红星 +2 位作者 苏建新 何小元 杨福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66-568,共3页
采用能量分析法分析“XOS”综合运动训练反馈仪治疗帕金森氏综合征患者的效果,以进一步认识该仪器的治疗机制和作用。方法:8例年龄在27—73岁的帕金森氏综合征患者接受“XOS”训练至少1个月,训练前后进行综合力向量测试,并采用能量分析... 采用能量分析法分析“XOS”综合运动训练反馈仪治疗帕金森氏综合征患者的效果,以进一步认识该仪器的治疗机制和作用。方法:8例年龄在27—73岁的帕金森氏综合征患者接受“XOS”训练至少1个月,训练前后进行综合力向量测试,并采用能量分析法分析训练前后的效果。结果:训练后的患者所做的正负功比值和正负功率比值接近正常人状况的人数增多,原来不能完成第三和第四区测试的人,经过训练后能完成整个区域的测试。结论:能量分析法可以证实帕金森氏综合征患者接受XOS训练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OS”综合反馈训练仪 帕金森综合征 治疗 康复 功能障碍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少萍 韩仲岩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病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黎霞 朱湘生 张洁 《中医药导报》 2005年第3期30-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 68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32例给予美多巴治疗;治疗组 36例除服用美多巴外,加服抗帕汤煎剂。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 68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32例给予美多巴治疗;治疗组 36例除服用美多巴外,加服抗帕汤煎剂。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差值,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Webster量表积分值、临床疗效、副作用出现率、血液粘度及血脂全套差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理是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从而提高大脑对多巴胺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抗帕汤 机理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成福 胡彩娣 +1 位作者 顾培芳 邵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疗效。方法 68例VP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美多芭治疗;高压氧组患者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连续90 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对两组患者进行Webs...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疗效。方法 68例VP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美多芭治疗;高压氧组患者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连续90 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对两组患者进行Webster评分及美多芭用量统计。结果两组治疗后Webster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高压氧组治疗后Webste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差值(3.62±1.15)显著大于对照组(3.09±1.21)(P<0.05)。高压氧组的总有效率(88.6%)显著高于对照组(72.7%)(P<0.05)。高压氧组治疗后美多芭用量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美多芭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治疗对VP有显著效果,并且可以减少美多芭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高压氧治疗 疗效 美多芭
下载PDF
脑络通浸膏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欣彤 朱清 +2 位作者 梁森 邓颖 吴文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回顾性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Parkinsonis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P-MCI)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分析脑络通浸膏治疗该病的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的108例VP-MCI病例,分析其中... 目的回顾性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Parkinsonis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P-MCI)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分析脑络通浸膏治疗该病的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的108例VP-MCI病例,分析其中医证型及分布特点。纳入符合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的75例VP-MCI的病例按脑络通浸膏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和多奈哌齐单药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MDS-UPDRS)评分情况;双侧头颈部血管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108例VP-MCI患者中医辨证为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者占69.44%。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减少(P<0.05,P<0.01),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MoCA评分明显提高(P<0.01),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VP-MCI的主要中医证型为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脑络通浸膏联合多奈哌齐可明显改善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VP-MCI患者的脑血流和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轻度认知障碍 中医证型 脑血流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美多芭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琳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期186-187,共2页
目的 探究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片(商品名:美多芭)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114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美多芭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丁苯酞及美多芭联... 目的 探究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片(商品名:美多芭)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114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美多芭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丁苯酞及美多芭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6、8周,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UPD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实行丁苯酞联合美多芭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采纳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多巴丝肼片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丽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6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VP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口服多巴丝肼,观察组口...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VP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口服多巴丝肼,观察组口服多巴丝肼与丁苯酞,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世界运动障碍学会帕金森病综合评价量表(MDS-UPDRS)评分,症状障碍严重程度,手指静止性震颤量化指标[拇指、食指静止时震颤频率、震颤波曲线相似熵(ApEn)],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高于对照组的79.66%(χ^(2)=14.198,P<0.01)。治疗后4、8、12周,2组MDS-UPD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障碍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拇指、食指静止时震颤频率低于对照组,拇指、食指ApEn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可有效提高VP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日常自理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丁苯酞 多巴丝肼 治疗结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新星 肖珊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591-593,共3页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典型临床表现为步态慌张、呆滞、非对称性肌张力增加等,多数患者在发病之后均不能生活自理,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对整个家庭都带来了严重不利的影响[1]。对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临床上主要...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典型临床表现为步态慌张、呆滞、非对称性肌张力增加等,多数患者在发病之后均不能生活自理,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对整个家庭都带来了严重不利的影响[1]。对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临床上主要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为确定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本文选取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65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药物治疗方案 丁苯酞 肌张力 多巴丝肼片 患者生活质量 生活自理 非对称性
下载PDF
玉真散治疗帕金森氏综合征77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思胜 杨淑玲 《江苏中医》 2001年第4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玉真散 帕金森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治疗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跃 《黑龙江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365-367,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起始与结束时间分别为2016年5月和2019年5月,在此期间随机抽取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于研究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确诊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后均在我院接受...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起始与结束时间分别为2016年5月和2019年5月,在此期间随机抽取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于研究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确诊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后均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治疗方法为分组依据,以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编号,单数患者纳入对照组,双数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多巴丝肼片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UPDRS(帕金森评估量表)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2例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53.33%,观察组16例痊愈、8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组间生活能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神经节苷脂的使用有着较好的效果,对于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均有着显著的积极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神经节苷脂 临床治疗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史洪润 孙斌 +4 位作者 杨玉庆 陈沛源 刘爱东 张国忠 窦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9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VP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针刺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验案1则
20
作者 武红 张智龙 《山西中医》 2017年第12期3-3,共1页
吴某,男,72岁,2016年5月23日初诊。主诉:行走不稳伴右上肢震颤半月。病史:患者于2016年4月10日,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上肢活动不利,当时神清,无恶心、呕吐,遂就诊于天津某某医院,查头颅MR提示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予以清除氧自由... 吴某,男,72岁,2016年5月23日初诊。主诉:行走不稳伴右上肢震颤半月。病史:患者于2016年4月10日,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上肢活动不利,当时神清,无恶心、呕吐,遂就诊于天津某某医院,查头颅MR提示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予以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脑代谢、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对症治疗,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未遗有明显肢体活动障碍。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右上肢不自主震颤等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针刺治疗 验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