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痹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白细胞分化抗原40、白细胞分化抗原15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陈婷 王芳 李莎罗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20-25,共6页
目的:观察通痹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白细胞分化抗原4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0,CD40)、白细胞分化抗原15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54,CD15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 目的:观察通痹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白细胞分化抗原4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0,CD40)、白细胞分化抗原15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54,CD15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稳定斑块、抑制心室重构、营养心肌、扩张动脉、减少心肌耗氧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痹汤口服治疗。一个疗程为2周,2个疗程后评估患者的心绞痛症状、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血浆D-二聚体、CD40、CD154、vWF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2%(37/45),对照组为46.7%(2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3.54±0.51)(次/周)VS.(4.94±0.59)(次/周),P<0.05)]、6MWD大于对照组[(544.17±51.54)m VS.(516.79±36.28)m,P<0.05]。治疗后,试验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66.7%(30/45),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2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CD40[(146.69±40.23)ng/L VS.(223.60±91.34)ng/L,P<0.01]、CD154[(10.62±7.17)ng/L VS.(14.20±6.73)ng/L,P<0.01]、vWF因子[(427.29±91.79)U/L VS.(513.63±101.81)U/L,P<0.01]、血浆D-二聚体[(1.06±0.73)ng/L VS.(1.63±0.83)ng/L,P<0.0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痹汤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6MWD,降低CD40、CD154、vWF因子、D-二聚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 气虚血瘀证 通痹汤 白细胞分化抗原40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免疫亲和质谱技术鉴定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单克隆抗体SZ-125的抗原表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雪美 王富强 +2 位作者 沈飞 赵益明 江淼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4-286,291,共4页
目的应用免疫亲和分离与质谱分析技术,结合合成肽法和氨基酸定点诱变技术,鉴定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单克隆抗体(mAb)SZ-125的抗原表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水解vWF A3区蛋白,产生一系列肽段,利用固定在琼脂糖珠上的SZ-125与其发生免疫... 目的应用免疫亲和分离与质谱分析技术,结合合成肽法和氨基酸定点诱变技术,鉴定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单克隆抗体(mAb)SZ-125的抗原表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水解vWF A3区蛋白,产生一系列肽段,利用固定在琼脂糖珠上的SZ-125与其发生免疫亲和反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抗原决定簇肽段-抗体复合物进行分析。用人工合成分析得到的氨基酸序列并对其中的重要氨基酸位点进行了原位点突变。合成蛋白及突变蛋白均验证了其与抗体SZ-125间的结合力。结果与SZ-125结合部位即连续表位的肽段为1001EGGPSQIGDALGFAVR1016。免疫分析证实,合成肽段NH2-EGGPSQIGDALGFAVR-COOH可以与SZ-125结合。进一步通过定点诱变技术,分析得到决定抗原-抗体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为E1001、F1013、V1015、R1016。结论运用免疫亲和质谱、肽段合成、氨基酸定点突变等手段,精确定位了mAbSZ-125所结合的具体氨基酸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抗原表位 质谱分析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D-二聚体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冯红选 程庆璋 石冬敏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30-432,53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20名(对照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D-二聚体,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20名(对照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D-二聚体,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212.60±75.77 vs 111.19±40.43,P﹤0.001)、D-二聚体(231.94±112.65 vs 133.05±94.38,P﹤0.00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D-二聚体与NIHSS评分呈直线正相关(r=0.625、0.510,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水平、D-二聚体的关系密切,病情越重,血管性血友病病因子、D-二聚体越高,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D-二聚体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D-二聚体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学军 许刚 +1 位作者 吴桂云 赵伟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2610-2610,共1页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D-二聚体 急性胰腺炎 抗原检测 交联纤维蛋白 患者血浆 降解产物 高凝状态
下载PDF
离子交换层析法对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中人纤维连接蛋白去除效果的研究
5
作者 周铮 张学成 +2 位作者 王明华 李佳雯 马小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通过层析工艺处理人凝血因子Ⅷ层析洗涤制品,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对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中人纤维连接蛋白(Fn)去除效果进行研究,以期在不改变活性收率条件下,选择1种能够有效降低Fn的方法。方法在多批次的工艺开发实验中,采用德... 目的通过层析工艺处理人凝血因子Ⅷ层析洗涤制品,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对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中人纤维连接蛋白(Fn)去除效果进行研究,以期在不改变活性收率条件下,选择1种能够有效降低Fn的方法。方法在多批次的工艺开发实验中,采用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Fractogel■EMD TMAE(M)强阴离子填料进行层析,考察了vWF瑞斯托霉素效价(vWF:RCof)、vWF回收率、蛋白质含量和Fn含量。结果在vWF小试纯化工艺开发过程中,经过离子交换层析工艺能有效降低样品中Fn含量,去除率达到87%以上,vWF效价回收率达到80%以上,其他质量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使用离子交换层析纯化vWF,能够有效降低Fn含量,对于开发新产品工艺和提高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离子交换层析 人纤维连接蛋白 vwf效价回收率 Fn去除率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可溶性白细胞抗原14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米杰 郑金仕 +2 位作者 刘美霞 白晓谊 宋津晓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6期1418-1419,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抗原CD14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及其活性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闫彬 陆士奇 +4 位作者 杜伟鹏 翟素萍 刘一韡 赵益明 阮长耿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2-548,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VWF:Ag)和活性(VWF:GPIbR和VWF:CB)水平,并探讨其在早期AMI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VWF:Ag)和活性(VWF:GPIbR和VWF:CB)水平,并探讨其在早期AMI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AMI患者105例为AMI组,同期体检正常的101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测定受试者血浆VWF:Ag、VWF:GPIbR和VWF:CB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VWF与AMI传统凝血和心肌梗死检测项目之间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评估VWF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AMI的预测价值.结果AMI组血浆VWF:Ag、VWF:GPIbR和VWF:C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9.419、11.589和8.121,P均<0.01),AMI组术前和术后VWF:Ag、VWF:GPIbR和VWF:CB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的VWF:GPIbR水平与其Gensini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193,P=0.048).在凝血指标中,AMI患者的VWF:GPIbR与血小板水平呈正相关(r=0.241,P=0.013);VWF:Ag、VWF:CB与APTT呈负相关(r分别为-0.308、-0.297和-0.289,P<0.05);在心肌梗死检测项目中,AMI患者仅有血浆VWF:GPIbR水平与肌酸激酶呈正相关(r=0.212,P=0.030).当VWF抗原或活性单独检测时,VWF:GPIbR(ROC=0.967)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VWF:Ag(ROC=0.880;Z=4.551,P<0.01)和VWF:CB(ROC=0.828;Z=5.249,P<0.01);当VWF抗原或活性任意两项指标联合检测时,VWF:Ag+VWF:CB(ROC=0.881)对AMI的诊断效能明显低于VWF:Ag+VWF:GPIbR(ROC=0.967;Z=4.393,P<0.01)和VWF:GPIbR+VWF:CB(ROC=0.967;Z=4.405,P<0.01),而VWF:Ag+VWF:GPIbR和VWF:GPIbR+VWF:CB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WF抗原和活性三项指标联合检测(ROC=0.967)同样明显高于VWF:Ag+VWF:CB两项检测(Z=4.399,P<0.01),而与VWF:Ag+VWF:GPIbR和VWF:GPIbR+VWF:CB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血浆VWF:Ag、VWF:GPIbR和VWF:C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VWF:GPIbR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VWF检测对AMI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其中VWF:GPIbR优于VWF:Ag和VWF:CB,诊断效能最高.对于任意两项VWF指标的联合检测,将VWF:GPIbR纳入系统有助于获得较高的预测效能,而三项联合检测并不能明显提高对AMI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 动脉血栓 急性心肌梗死(AMI) 预测
下载PDF
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聚瑾 况佳 +1 位作者 杨叶怡 徐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33-136,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9年4月...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宝山分院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vWF:Ag、D-D、FDP浓度;三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分析vWF:Ag、D-D、FD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vWF:Ag、D-D、FD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Ag与D-D水平呈正相关(r=0.95,P<0.05),而vWF:Ag与FDP、D-D与FDP无相关性(r=0.54、0.6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WF:Ag与D-D是发生ACI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浆vWF:Ag、D-D与FD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验中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vWF:Ag、D-D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作为临床诊断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及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9
作者 叶青跃 程鹏飞 +3 位作者 周有利 饶汉武 黄承芳 周立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g 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抗凝血酶(AT)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相应的方法和仪器测定112例脑梗死及8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PAg T、v WF、AT和D-dimer水平变化,同...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g 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抗凝血酶(AT)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相应的方法和仪器测定112例脑梗死及8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PAg T、v WF、AT和D-dimer水平变化,同时对部分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中PAg T、v WF、D-dimer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T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选取经治疗效果明显好转的78例脑梗死患者,出院前取空腹静脉血测定PAg T、v WF、AT、D-dimer等指标,并与治疗前对照,结果治疗后PAg T、v WF、D-dimer降低,AT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与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凝血及纤溶功能亢进、抗凝功能降低等多因素有关。PAg T、v WF、AT、D-dimer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抗凝血酶(AT) D-二聚体(D-dimer)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使用肝血流超声参数联合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红星 李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3期2307-2309,共3页
目的:探究肝血流超声参数联合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H)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另择同期治疗的肝硬化EVH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测定并比较... 目的:探究肝血流超声参数联合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H)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另择同期治疗的肝硬化EVH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测定并比较两组肝血流超声参数门静脉内径(PVD)、门静脉充血指数(PV-CI)、门静脉流速(PVV)、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水平及肝功能水平,比较EVH发生与PVD、PV-CI、PVV、血清vWF-Ag水平相关性;分析肝血流超声参数联合vWF-Ag对肝硬化EVH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PVD、PV-CI、vWF-Ag、Child-Pug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V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VD、PV-CI及vWF-Ag水平与EVH发生呈正相关(r=0.418、0.479、0.496,P<0.05),PVV与EVH发生呈负相关(r=-0.40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指出:PVD、PV-CI、PVV联合vWF-Ag对VTE诊断效能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0.838、96.67%、58.33%(P<0.001)。结论:肝血流超声参数联合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可提高肝硬化EVH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流超声参数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闫彬 陆士奇 +2 位作者 翟菊萍 阮长耿 赵益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9-423,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on Willebrand factor ristocetin cofactor activity, VWF : Rco)在评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病情及预后两年恢复情况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07~2015...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on Willebrand factor ristocetin cofactor activity, VWF : Rco)在评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病情及预后两年恢复情况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07~2015—02我院收治的61例脑梗死患者及104例正常人血浆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检测其VWF:Rco水平,根据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细则随访患者预后两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对其资料进行分组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VWF:Rc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并与VWF抗原呈正相关(r=0.996,P〈0.0001);患者不同年龄段VWF:Rco水平有差异,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病例组的血浆超长VWF水平增多;患者初诊VWF:Rco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正相关(r=0.382,P=0.002),与预后两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r=0.293,P=0.022),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呈正相关(r=0.269,P=0.036),入院VWF:Rco水平越高,预后恢复越差。结论初诊脑梗死患者显著升高的VWF:Rco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VWF:Rco可作为评估脑梗死预后的标志物,初诊VWF:Rco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CI)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Rco)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不良预后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蛋白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明东 孙根义 +1 位作者 崔让庄 毛用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13-615,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基因Thr789Ala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 ,分析201例汉族患者vWF基因Thr789Ala多态性特征和用免疫浊度法测血浆vWF水平。结果 :(1)冠心病组vWF水平高...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基因Thr789Ala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 ,分析201例汉族患者vWF基因Thr789Ala多态性特征和用免疫浊度法测血浆vWF水平。结果 :(1)冠心病组vWF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 ,用配对资料比较排除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对vWF的影响后 ,vWF水平在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vWF基因多态性分析201例 ,其中Thr789纯合子型177例 ,Thr789Ala杂合子型24例 ,未见Ala789纯合子型。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vWF水平升高不是vWF -Thr789Ala单位点变异的结果 ,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性别、吸烟及其他基因因素等综合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基因 血浆蛋白 基因多态性 纯合子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水平 结论 意义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活化蛋白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龙 彭媛 +1 位作者 陆士奇 赵益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患者活化蛋白C(AP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在受伤后不同时间点血浆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TC分为ATC组20例和非ATC组20例,并引入正...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患者活化蛋白C(AP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在受伤后不同时间点血浆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TC分为ATC组20例和非ATC组20例,并引入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人院后6h内、24h、48h及72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APC、D-二聚体、vWF含量水平,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浆APC、vWF、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TC组患者APC值持续偏高,非ATC组患者APC有逐渐下降趋势,在48、72h明显下降(P〈0.05);ATC组患者APC含量各时间点均较非ATC组明显升高(P〈0.05);ATC组患者D-二聚体、vWF含量各时间点均较非ATC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人院48h后血浆vWF含量均有逐渐下降趋势(P〈0.05)。结论血中APC、vWF及D-二聚体含量对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早期诊断、发展趋势及评估、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 活化蛋白C(APC)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D-二聚体
下载PDF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冼健坤 陈蒙华 +2 位作者 谢露 阮红 黎静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肾上腺素(Adrenaline,Adr)对血管内皮细胞(VEC)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注射Adr造成大鼠VEC损伤,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vWF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vWF的表达;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ELIS... 目的:探讨大剂量肾上腺素(Adrenaline,Adr)对血管内皮细胞(VEC)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注射Adr造成大鼠VEC损伤,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vWF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vWF的表达;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ELISA法测定HUVEC培养液vWF含量。结果:造模第4天和第5天,模型组大鼠血浆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肺组织免疫组化灰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显示模型组肺组织vWF表达高于对照组。在HUVEC培养实验中,24、48h模型组培养液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Adr可致大鼠VEC损伤标志物vWF表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VEC)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肾上腺素(Adr)
下载PDF
我国人凝血因子Ⅷ制品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效力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晞 马莉 +7 位作者 王宗奎 叶生亮 刘凤娟 张容 苏娜 林方昭 曹海军 李长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获得国内人凝血因子Ⅷ(FⅧ)制品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效力信息。方法获得国内7家及国外1家血液制品厂生产的FⅧ制品,检测其中FⅧ和vWF各项指标。结果国内7家FⅧ制品中有2个厂家FⅧ制品中vWF活性损失超过25%;国内不同厂家FⅧ制... 目的获得国内人凝血因子Ⅷ(FⅧ)制品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效力信息。方法获得国内7家及国外1家血液制品厂生产的FⅧ制品,检测其中FⅧ和vWF各项指标。结果国内7家FⅧ制品中有2个厂家FⅧ制品中vWF活性损失超过25%;国内不同厂家FⅧ制品中vWF活性与FⅧ活性比值差异较大,P<0.05。C、D、F厂家制品中vWF活性与FⅧ活性比值>1,与国外批准用于治疗vWD的FⅧ制品wilate@相似。而E厂家制品中此比值>0.7且<1,A、B、G厂家制品中此比值<0.5;另外,国内不同厂家FⅧ制品中FⅧ、vWF比活差异较大,P<0.05,且其中FⅧ、vWF比活远低于wilate@。结论国内FⅧ制品中vWF质量与wilate@的差距主要是vWF含量的差距。从各项指标综合考虑国内C、D厂家制品有用于治疗vWD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人凝血因子Ⅷ制品 血管性血友病 vwf多聚体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造模不同时期肺组织及血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一氧化氮含量的动态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伟 谷明明 +2 位作者 孙璐璐 韩佳 姚玉强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2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造模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大鼠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24只,COPD模型组24只(COPD 1周组、COPD 2周组、COP...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造模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大鼠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24只,COPD模型组24只(COPD 1周组、COPD 2周组、COPD 4周组)。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烟熏方法制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模型。分别于第1、2、4周检测大鼠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VWF与NO的含量。实验组与空白组血浆和肺组织匀浆VWF、NO含量相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OPD 4周组和空白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中第1、2、4周相互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OPD 4周组与COPD1周组、COPD2周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形成早期即出现血管内皮的损伤,并且随着COPD疾病的进展,VWF释放入血,血浆中VWF的含量增加,NO浓度则逐渐减低,说明血管内皮受损程度成逐渐加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WISTAR大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一氧化氮(NO) 实验研究 动态研究
下载PDF
维生素D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俊 杨家来 +5 位作者 陈剑 程立顺 杨静 孟令毅 俞凤 张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9-1082,I0009,共5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D(VD)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骨化三醇组(分别给予... 目的观察维生素D(VD)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骨化三醇组(分别给予骨化三醇1mg/kg、5mg/kg、25mg/kg),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肺组织病理及肺湿/干质量比变化,血小板计数变化,血清vWF、ADAMTS13变化。结果脓毒症组大鼠病态表现明显,骨化三醇组病态表现优于脓毒症组,骨化三醇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脓毒症组明显减轻;脓毒症组及骨化三醇组(1mg/kg、5mg/ks)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对照组,骨化三醇组(25mg/ks)血小板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于脓毒症组;脓毒症组血清vWF较正常组显著增高,骨化三醇各组较正常组亦显著增高,但低于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及骨化三醇各组血清ADAMTSl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骨化三醇各组血清ADAMTS13水平与脓毒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D抑制vWF表达,改善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影响脓毒症发病进程,而这一作用并不是通过提高ADAMTS13的表达实现。脓毒症发生时循环中血小板降低主要与内皮细胞损伤、vWF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 维生素D(VD)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下载PDF
脂多糖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表达影响及维生素 D 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俊 杨家来 +4 位作者 陈剑 罗庆礼 孟令毅 俞凤 张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6-1040,1058,共6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 disintegrin...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 disintegrin-like and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 in type-1 domain 13,ADAMTS13)表达的影响,以及维生素 D(vitamin D,Vit D)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 PMVEC,随机分为6组:NC 组、LPS 组(给予100μg/mL LPS)、骨化三醇(Calcitriol,Cal)组(给予100 nmol/L Cal)及LPS+Cal 1、2、3组(分别给予100μg/mL LPS 和5 nmol/L、20 nmol/L、100 nmol/L Cal),分别检测细胞裂解液中VWF、ADAMTS13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LPS 组和 Cal 组 VWF、ADAMTS13 mRNA 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变化,LPS 组和 LPS+ Cal 各组VWF mRNA、蛋白表达较NC组显著增高,LPS+ Cal各组VWF mRNA、蛋白表达较LPS组显著降低, LPS 组和 LPS+ Cal 各组 ADAMTS13 mRNA、蛋白表达较 NC 组显著降低,LPS+Cal 三组 ADAMTS13 mRNA、蛋白表达较 LPS 组显著增高。结论 Vit D 在生理状态下并不能改变 PMVEC 中 VWF 和ADAMTS13的表达,但在受到LPS刺激后可使已增高的VWF表达降低,已降低的ADAMTS13表达增加,在脓毒症或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发病过程中,补充 Vit D 可能通过对 PMVEC中VWF、ADAMTS13表达的影响对疾病的转归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LPS)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 维生素D(Vit D)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假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俊 杨静 +4 位作者 孟令毅 程立顺 于海洋 俞凤 张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6-419,共4页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2011xkj083);2010年卫生系统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第11号项目[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l3)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6例脓毒症患者的血清...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2011xkj083);2010年卫生系统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第11号项目[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l3)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6例脓毒症患者的血清及临床资料,并从正常人群中随机抽取20例志愿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分别定量检测血清VWF和ADAMTS13水平。把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sepsis,S)组、严重脓毒症(severesepsis,SS)组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组,与正常对照(c)组比较,观察血清VWF、ADAMTS13水平变化与脓毒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S组、SS组和MODS组血清VWF、ADAMTS13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SS组血清VWF水平显著高于C组,MODS组VwF水平较S组和SS组显著增高,ADAMTS13水平在脓毒症各组均显著低于C组。结论VWF、ADAMTSl3从脓毒症发病早期即开始参与,患者血清VwF水平的变化在预测脓毒症预后较ADAMTS13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血友病因子(vw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曲乐(综述) 赵益明(审校)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276,共4页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disease,CVD)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其中血管壁受损是其最主要的病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特异性标志物,其在CV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disease,CVD)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其中血管壁受损是其最主要的病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特异性标志物,其在CV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vWF与CVD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CVD)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