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20名(对照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D-二聚体,并...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20名(对照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D-二聚体,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212.60±75.77 vs 111.19±40.43,P﹤0.001)、D-二聚体(231.94±112.65 vs 133.05±94.38,P﹤0.00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D-二聚体与NIHSS评分呈直线正相关(r=0.625、0.510,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水平、D-二聚体的关系密切,病情越重,血管性血友病病因子、D-二聚体越高,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因子。展开更多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2011xkj083);2010年卫生系统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第11号项目[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l3)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6例脓毒症患者的血清...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2011xkj083);2010年卫生系统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第11号项目[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l3)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6例脓毒症患者的血清及临床资料,并从正常人群中随机抽取20例志愿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分别定量检测血清VWF和ADAMTS13水平。把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sepsis,S)组、严重脓毒症(severesepsis,SS)组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组,与正常对照(c)组比较,观察血清VWF、ADAMTS13水平变化与脓毒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S组、SS组和MODS组血清VWF、ADAMTS13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SS组血清VWF水平显著高于C组,MODS组VwF水平较S组和SS组显著增高,ADAMTS13水平在脓毒症各组均显著低于C组。结论VWF、ADAMTSl3从脓毒症发病早期即开始参与,患者血清VwF水平的变化在预测脓毒症预后较ADAMTS13更敏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20名(对照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D-二聚体,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212.60±75.77 vs 111.19±40.43,P﹤0.001)、D-二聚体(231.94±112.65 vs 133.05±94.38,P﹤0.00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D-二聚体与NIHSS评分呈直线正相关(r=0.625、0.510,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水平、D-二聚体的关系密切,病情越重,血管性血友病病因子、D-二聚体越高,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因子。
文摘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2011xkj083);2010年卫生系统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第11号项目[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l3)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6例脓毒症患者的血清及临床资料,并从正常人群中随机抽取20例志愿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分别定量检测血清VWF和ADAMTS13水平。把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sepsis,S)组、严重脓毒症(severesepsis,SS)组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组,与正常对照(c)组比较,观察血清VWF、ADAMTS13水平变化与脓毒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S组、SS组和MODS组血清VWF、ADAMTS13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SS组血清VWF水平显著高于C组,MODS组VwF水平较S组和SS组显著增高,ADAMTS13水平在脓毒症各组均显著低于C组。结论VWF、ADAMTSl3从脓毒症发病早期即开始参与,患者血清VwF水平的变化在预测脓毒症预后较ADAMTS13更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