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9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衰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宋金萍 卢佩佩 +1 位作者 王昌敏 黄艳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1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因rs1063856A/G位点多态性与其活性及慢性心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59例慢性心衰患者为心衰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抽取外周血,提取...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因rs1063856A/G位点多态性与其活性及慢性心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59例慢性心衰患者为心衰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抽取外周血,提取DNA,扩增,检测vWF基因rs1063856位点的多态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衰组凝血因子Ⅷ和vWF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然而rs1063856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在正常对照组和心衰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中rs1063856A/G位点AG和A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A和G的凝血因子Ⅷ和vWF的活性存在差异(P<0.05),而心衰组则在不同基因型AG和AA中vWF的活性存在差异(P<0.05),凝血因子Ⅷ和PLT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WF活性水平与vWF基因rs1063856A/G位点多态性、凝血因子Ⅷ活性、PLT数量以及心功能级别、动脉斑块形成及慢性心衰基础性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相关(P<0.05)。结论 vWFrs1063856基因型是vWF活性的影响因素。vWFrs1063856AG基因型可能是CHF患者高凝状态形成的因素之一,而G等位基因可能是CHF患者高凝状态的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检测在病毒灭活冷沉淀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庚娣 郑瑶玲 +3 位作者 刘永梅 于洋 曾凌晓 钟波婷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建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标准曲线,探讨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病毒灭活冷沉淀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将80袋200ml新鲜冰冻血浆在4℃血浆解冻箱溶解后平均分为两袋,每袋约100ml,分两组做实验研究,一组直接做成冷沉淀(对照组)留标本2ml... 目的建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标准曲线,探讨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病毒灭活冷沉淀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将80袋200ml新鲜冰冻血浆在4℃血浆解冻箱溶解后平均分为两袋,每袋约100ml,分两组做实验研究,一组直接做成冷沉淀(对照组)留标本2ml,另一组做病毒灭活后做冷沉淀(实验组)留标本2ml,将标本急冻统一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结果 80袋对照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活性为262.40+22.35%;实验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活性为211.72+16.32%。结论病毒灭活血浆做冷沉淀除了不稳定因子VIII及纤维蛋白原有不同程度降低外,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降低的幅度大约为19%,也可作为一项监测病毒灭活冷沉淀的指标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病毒灭活 冷沉淀
下载PDF
无流体剪切力条件下ADAMTS13裂解内皮细胞上特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
3
作者 赵善琛 李华 +3 位作者 王萌 赵艺鸿 李先杰 金圣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2-540,共9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在无流体剪切力下裂解内皮细胞上特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ULVWF)的分子机制,为探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ADAMTS1...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在无流体剪切力下裂解内皮细胞上特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ULVWF)的分子机制,为探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ADAMTS13在无流体剪切力下裂解内皮细胞表面上ULVWF的情况,采用ELISA测定不同条件下培养基中VWF抗原量的变化。ELISA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有无流体剪切力或凝血因子VIII(FVIII)条件培养基中的VWF和蛋白水解片段的数量。多聚体分析评估ADAMTS13裂解内皮细胞上ULVWF的情况。将组胺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与ADAMTS13和各种N-和C-末端截断的突变体一起孵育,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与细胞保持结合的ULVWF,ELISA测定内皮细胞释放出的ULVWF,确定降解内皮细胞上ULVWF所需的ADAMTS13结构域。结果:在无流体剪切力下,重组ADAMTS13和血浆ADAMTS13迅速降解了内皮细胞表面上新形成的ULVWF。ULVWF的蛋白水解过程依赖于培养时间、ADAMTS13浓度和剪切力。ADAMTS13介导的蛋白水解释放的VWF分布与组胺刺激下内皮细胞分泌的VWF分布非常相似,提示ULVWF在内皮细胞表面发生裂解。裂解内皮细胞上ULVWF需要ADAMTS13半胱氨酸富集区(Cys-rich,Cys R)结构域和间隔区结构域,但不需要ADAMTS13的7个TSP1重复序列(TSP12-8)和2个补体结合区(CUB)结构域。结论:内皮细胞上ULVWF聚合物在无流体剪切力下也对ADAMTS13的裂解敏感,这为ADAMTS13裂解内皮细胞结合的ULVWF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见解,并可能有助于理解TTP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间隔区结构域突变对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萌 吴昊 +2 位作者 李华 赵艺鸿 金圣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0-907,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13(ADAMTS13)间隔区结构域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阐明ADAMTS13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ADAMTS13间隔区结构...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13(ADAMTS13)间隔区结构域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阐明ADAMTS13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ADAMTS13间隔区结构域中的氨基酸残基TEDRLPR以点突变技术逐个基因突变(突变体M1~M7),将构建的ADAMTS13与其突变体质粒转染至人胚肾HEK293细胞,稳定表达后提纯重组蛋白。观察野生型和突变型ADAMTS13在变性条件、剪切应力作用和ADAMTS13抗体处理后裂解vWF的能力。结果: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实验,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对FRET-vWF73剪切能力降低(P<0.05)。变性条件下,野生型ADAMTS13可以将vWF多聚体裂解,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的裂解活性明显降低(P<0.01)。在体外剪切应力作用下,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裂解vWF多聚体的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与vWF之间的结合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DAMTS13的C末端与vWF之间存在多个结合位点。ADAMTS13抗体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野生型和突变型ADAMTS13裂解vWF的能力。结论:间隔区突变后ADAMTS13的活性降低。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可能是ADAMTS13在底物识别时的重要作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ADAM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13 间隔区结构域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表达的meta分析
5
作者 冯雨慧 邹兰兰 +2 位作者 李凡 崔晨航 乔俊英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10期877-88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 目的系统评价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4年4月之前关于血清vWF在ALI/ARDS患者中表达的原始文献,依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运用STATA17和Revman5.3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分析血清vWF表达与ALI/ARDS发病风险的关联时,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260名ALI/ARDS患者,合并标准化均值差为[SMD=0.95,95%CI(0.64,1.25),P<0.01];在分析血清vWF表达对ALI/ARDS患者预后预测时,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3198名ALI/ARDS患者,汇总比值比为[OR=1.61,95%CI(1.44,1.80),P<0.01]。结论血清vWF高表达与ALI/ARDS发病风险及预后预测具有显著相关性,作为一种便捷的检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META分析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微小RNA-497表达水平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
6
作者 李艳 赵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56-560,共5页
目的:探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微小RNA-497(miRNA-49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收集102例接受手术根治治疗的NSCLC患者,免疫组化法测定患者癌变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vWf表达... 目的:探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微小RNA-497(miRNA-49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收集102例接受手术根治治疗的NSCLC患者,免疫组化法测定患者癌变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vWf表达情况和微血管密度(MVD),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微小RNA-497(miRNA-497)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组织中vWf、miRNA-497表达水平,探究其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MVD的关系。结果:癌变组织中vWf表达水平和MVD计数明显高于癌旁组织,miRNA-497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vWf在TNMⅢ-Ⅳ期、肿瘤细胞中低分化及出现淋巴转移的NSCLC癌变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提高,miRNA-497在该类患者癌变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SCLC癌变组织中vWf表达水平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554),miRNA-497表达水平与MVD计数呈负相关(r=-0.707,P<0.01)。结论:vWf在NSCLC病灶组织中上调表达,miRNA-497下调表达,且其表达均与肿瘤细胞分化、侵袭、转移和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微小RNA-497 癌变组织 病理特征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周琰 曾志威 陈洪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目的 观察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氯吡格... 目的 观察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vWF和ET-1水平、心肌酶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7、14 d两组胸闷胸痛、心悸、乏力、口黏痰多、脘痞纳呆、肢体沉重评分降低(P<0.05);与治疗后7 d相比,治疗后14 d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7、14 d试验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 WF和ET-1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vWF和ET-1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CK、CK-MB、AST、LDH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K、CK-MB、AST、LDH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显著,能够下调v WF、ET-1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预防心肌损伤,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内皮素-1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肾损伤分子-1、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
8
作者 彭红梅 余燕燕 +2 位作者 周红霞 左君秋 刘秀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783-785,共3页
目的:分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肾损伤分子-1(KIM-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5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70例健康无疾病... 目的:分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肾损伤分子-1(KIM-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5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70例健康无疾病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vWF、KIM-1、HGF水平,分析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较高(P<0.05)。与Ⅰ期患者相比,Ⅱ期、Ⅲ期患者vWF、KIM-1、HGF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vWF、KIM-1、HGF表达水平较高(P<0.05)。vWF、KIM-1、HGF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部感染、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氧合指数、Scr、BUN、eGFR、动脉血乳酸、vWF、KIM-1、HGF为影响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vWF、KIM-1、HGF在急性肾损伤患者体内表达水平较高,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KIM-1、HGF水平逐渐升高,KIM-1、HGF与不良预后呈正相关,为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清肾损伤分子-1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不良预后
下载PDF
通痹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白细胞分化抗原40、白细胞分化抗原15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9
作者 陈婷 王芳 李莎罗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20-25,共6页
目的:观察通痹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白细胞分化抗原4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0,CD40)、白细胞分化抗原15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54,CD15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 目的:观察通痹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白细胞分化抗原4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0,CD40)、白细胞分化抗原15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54,CD15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稳定斑块、抑制心室重构、营养心肌、扩张动脉、减少心肌耗氧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痹汤口服治疗。一个疗程为2周,2个疗程后评估患者的心绞痛症状、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血浆D-二聚体、CD40、CD154、vWF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2%(37/45),对照组为46.7%(2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3.54±0.51)(次/周)VS.(4.94±0.59)(次/周),P<0.05)]、6MWD大于对照组[(544.17±51.54)m VS.(516.79±36.28)m,P<0.05]。治疗后,试验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66.7%(30/45),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2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CD40[(146.69±40.23)ng/L VS.(223.60±91.34)ng/L,P<0.01]、CD154[(10.62±7.17)ng/L VS.(14.20±6.73)ng/L,P<0.01]、vWF因子[(427.29±91.79)U/L VS.(513.63±101.81)U/L,P<0.01]、血浆D-二聚体[(1.06±0.73)ng/L VS.(1.63±0.83)ng/L,P<0.0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痹汤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6MWD,降低CD40、CD154、vWF因子、D-二聚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 气虚血瘀证 通痹汤 白细胞分化抗原40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1例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患者肾移植术后的护理
10
作者 游丽娟 叶桂荣 +3 位作者 史丽莎 王晓芬 邓蕾 钟超 《天津护理》 2024年第1期94-97,共4页
总结1例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患者肾移植术后的护理要点。加强病情观察,全方位落实预防出血措施;密切监测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完善血流动力学监测,加强液体管理,精确免疫抑制剂给药时间和剂量,积极预防排斥反应和高血糖等并发症;重视心理... 总结1例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患者肾移植术后的护理要点。加强病情观察,全方位落实预防出血措施;密切监测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完善血流动力学监测,加强液体管理,精确免疫抑制剂给药时间和剂量,积极预防排斥反应和高血糖等并发症;重视心理、社会支持,维持情绪稳定;做好延续护理和随访。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住院21天出院,随访半年,移植肾功能稳定,未出现出血及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 肾移植 凝血因子 护理
下载PDF
儿童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和活性水平参考区间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佳 申汉俊 +1 位作者 薛建 谭秋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性别、年龄和ABO血型对儿童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检测的影响并建立参考区间。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9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无出凝血临床表现且常规凝血检查结果均正常的857例儿童,检测其血浆v WF抗原和活性水平与ABO血型... 目的观察性别、年龄和ABO血型对儿童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检测的影响并建立参考区间。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9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无出凝血临床表现且常规凝血检查结果均正常的857例儿童,检测其血浆v WF抗原和活性水平与ABO血型。结果≤6岁儿童v WF抗原和活性水平低于>6岁且≤18岁儿童(P<0.05);在不同年龄分组中O型血儿童v WF水平均低于非O型血儿童(P<0.001)。对于≤6岁儿童,O型血儿童v WF抗原和活性参考区间分别为44.4%~130.6%和43.0%~194.7%;非O型血儿童v WF抗原和活性参考区间分别66.3%~190.4%和71.3%~282.3%。对于>6岁儿童,O型血儿童v WF抗原和活性参考区间分别为50.4%~145.4%和51.7%~221.4%;非O型血儿童v WF抗原和活性参考区间分别为75.4%~195.6%和84.0%~296.5%。结论儿童血浆v WF抗原和活性水平受年龄和ABO血型影响,实验室积极建立针对儿童v WF的特异性参考区间有利于临床全面评估患儿的出血与血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ABO血型 参考区间
下载PDF
1例c.1117C>T/c.7288-9T>G复合杂合突变所致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发病机制分析
12
作者 谭忠州 陆遥 +5 位作者 苗林子 李园园 朱梓静 宋一楠 龚岩 屈晨雪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1例血管性血友病(vWD)家系的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家系收集。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4人),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和活性(vWF:A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vW... 目的探讨1例血管性血友病(vWD)家系的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家系收集。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4人),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和活性(vWF:A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vWF:RCo),进行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RIPA)、vWF胶原结合(vWF:CB)试验,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诊断。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vWF基因突变,采用生物信息分析工具进行基因突变位点致病性分析,探讨先证者发病机制。结果先证者(Ⅲ_(1))的APTT轻度延长、FⅧ:C正常、vWF:Ag、vWF:Ac、vWF:RCo和vWF:CB明显减低,1.0 mg/mL和1.25 mg/mL的RIPA无明显聚集;父亲(Ⅱ_(3))的APTT、FⅧ:C、vWF:Ag、vWF:Ac和vWF:CB均正常,vWF:RCo轻度减低;母亲(Ⅱ_(4))的APTT、FⅧ:C、vWF:Ag、vWF:RCo和vWF:CB均正常,vWF:Ac明显减低;哥哥(Ⅲ_(2))的APTT、FⅧ:C均正常,vWF:Ag、vWF:Ac、vWF:RCo及vWF:CB均不同程度减低;父亲(Ⅱ_(3))、母亲(Ⅱ_(4))和哥哥(Ⅲ_(2))的1.0 mg/mL RIPA均无明显聚集。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Ⅲ_(1))存在vWF基因c.7288-9T>G和c.1117C>T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亲(Ⅱ_(3))存在vWF基因c.7288-9T>G杂合突变;母亲(Ⅱ_(4))和哥哥(Ⅲ_(2))存在vWF基因c.1117C>T杂合突变。结论先证者为2A型vWD,其vWF基因c.1117C>T和c.7288-9T>G杂合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先证者发病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诊断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联合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界 杨艳 +2 位作者 何正光 夏航彪 杜发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8期115-118,12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联合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sPESI)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3例APTE患者,根据30 d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检测血浆vW...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联合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sPESI)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3例APTE患者,根据30 d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检测血浆vWF抗原水平,并计算sPESI。分析影响APTE患者预后的因素及血浆vWF联合sPESI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年龄大于存活组,咯血、晕厥、心搏骤停、慢性肾功能不全比例和白细胞计数、vWF、sPESI高于存活组(P<0.05)。心搏骤停和vWF、sPESI升高为APT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浆vWF联合sPESI评估APTE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评估(P<0.05)。结论血浆vWF和sPESI均为APT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预后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与VITRO评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庄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与VITRO评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85例,收集临床数据,检测血浆vWF:Ag水平,计算VITRO评分;单因素分析评估血浆vWF:Ag水平和VITRO评分与Child分级之间的关系;X...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与VITRO评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85例,收集临床数据,检测血浆vWF:Ag水平,计算VITRO评分;单因素分析评估血浆vWF:Ag水平和VITRO评分与Child分级之间的关系;X-tile软件确定VITRO评分的最佳截断值,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VITRO评分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85例患者其中Child A级45例,Child B级91例,Child C级49例。血浆vWF:Ag水平和VITRO评分在Child A级组分别为(200.89±38.17)%和2.32(0.25~5.88),Child B级组为(221.86±37.29)%和2.86(0.74~7.61),Child C级组为(250.85±43.94)%和4.09(1.04~11.93),两指标在不同Child分级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随Child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0~297周的随访期内,VITRO评分,而非血浆vWF:Ag水平,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死亡、肝移植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VITRO评分诊断死亡、肝移植的最佳截断值为5.6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VITRO评分组的死亡、肝移植发生率明显高于低VITRO评分组(P<0.01)。结论:血浆vWF:Ag水平和VITRO评分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呈正比,VITRO评分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ITRO评分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凝血 死亡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Ⅲ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周丽娟 吴蔚 +2 位作者 刘彦 吉薇 沈连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8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血管合并症(冠心病、高血压、糖...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血管合并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排除泌尿系统病变而尿蛋白≥0.05 g/24 h)分为有合并症组与无合并症组;选择同期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接受vWF、ATⅢ检测,比较三组vWF、ATⅢ水平。结果:有合并症组与无合并症组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合并症组ATⅢ水平低于无合并症组,vWF水平高于无合并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血管病变患者ATⅢ活性下降,提示其血栓形成可能性较大;vWF可作为T2DM患者是否合并血管病变的鉴别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抗凝血酶Ⅲ
下载PDF
ECMO支持期间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的识别与处理
16
作者 杜航 秦绍杰 +2 位作者 王赛男 李根 王楠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血友病是一组由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患者具有轻微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倾向,重症患者可出现自发性出血。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综合征(AvWS)是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病... 血友病是一组由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患者具有轻微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倾向,重症患者可出现自发性出血。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综合征(AvWS)是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病理性减少引起,降低了其介导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从而导致机体凝血功能障碍,引发出血。随着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的日渐普及,ECMO相关AvWS便引起临床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在ECMO支持期间,患者血液暴露于高剪切力和非生理环境状态,促使vWF进一步减少,加剧了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ECMO支持期间AvW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明确共识。部分研究者指出,高剪切力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ECMO引起的机械性剪切力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而释放出与血管性血友病(vWD)有关的因子。此外,ECMO引起的SIRS也将进一步损害vWF功能。因此,了解这些潜在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ECMO支持期间AvWS的诊断较为复杂,通常认为检测凝血功能和相关凝血因子水平是必要的,血小板功能测定有助于确诊AvWS。ECMO支持期间AvWS的处理策略仍在深入研究阶段,血浆制品应用可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并在密切监测基础上进行调整。总体而言,ECMO支持期间AvWS的诊断与治疗仍然是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望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其发病机制,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疗策略,以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综合征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血清和皮肤组织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赵文华 郭伶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7期730-734,共5页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和皮肤组织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招募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吕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银屑病组),另选择30例皮肤组织正常的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和皮肤组织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招募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吕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银屑病组),另选择30例皮肤组织正常的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vWF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皮肤组织vWF表达水平。分析血清vWF表达水平与皮肤组织vWF表达强度及银屑病面积严重指数(P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银屑病组血清vW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肤的表皮部位以及真皮部位的炎症细胞和内皮细胞中,银屑病组的vWF表达强度较对照组更高,中、重度表达占比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血清vWF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0.432,P=0.009)。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血清vWF表达水平与真皮和表皮中vWF的表达强度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vWF表达水平升高,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清 皮肤组织 银屑病面积严重指数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联合MELD评分体系对肝硬化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庄焱 林兰意 《肝脏》 2023年第7期759-76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体系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017年9月至2022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共23...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体系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017年9月至2022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共234例。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分析血浆vWF:Ag水平与MELD和MELD-Na评分的相关性,评估血浆vWF:Ag水平对肝硬化患者未来1个月和3个月发生死亡/肝移植的预测作用,构建vWF:Ag联合MELD改良评分,以期提高诊断价值。结果血浆vWF:Ag水平与MELD和MELD-Na评分均呈正相关,随两者的升高而升高(r=0.576和r=0.579,P均<0.01)。分别有16.7%(29/174)和24.8%(38/153)的患者在其后1个月和3个月时发生死亡/肝移植。各时间点死亡/肝移植组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死亡/肝移植组(1个月非死亡/肝移植组vs死亡/肝移植组:(224.4±42.7)%vs(260.7±34.5)%,P<0.01;3个月非死亡/肝移植组vs死亡/肝移植组:(219.0±40.3)%vs(262.5±34.2)%,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浆vWF:Ag水平是3个月死亡/肝移植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26,95%CI:1.006~1.046,P<0.01),其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略低于MELD评分的0.835和MELD-Na评分的0.851。构建vWF:Ag联合MELD-Na改良评分可将诊断的AUC提高至0.881。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随肝病的严重程度而升高。血浆vWF:Ag水平是3个月死亡/肝移植的独立预测因素,vWF:Ag联合MELD-Na改良评分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肝硬化 终末期肝病模型 预后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及其活性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闫彬 陆士奇 +4 位作者 杜伟鹏 翟素萍 刘一韡 赵益明 阮长耿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2-548,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VWF:Ag)和活性(VWF:GPIbR和VWF:CB)水平,并探讨其在早期AMI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VWF:Ag)和活性(VWF:GPIbR和VWF:CB)水平,并探讨其在早期AMI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AMI患者105例为AMI组,同期体检正常的101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测定受试者血浆VWF:Ag、VWF:GPIbR和VWF:CB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VWF与AMI传统凝血和心肌梗死检测项目之间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评估VWF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AMI的预测价值.结果AMI组血浆VWF:Ag、VWF:GPIbR和VWF:C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9.419、11.589和8.121,P均<0.01),AMI组术前和术后VWF:Ag、VWF:GPIbR和VWF:CB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的VWF:GPIbR水平与其Gensini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193,P=0.048).在凝血指标中,AMI患者的VWF:GPIbR与血小板水平呈正相关(r=0.241,P=0.013);VWF:Ag、VWF:CB与APTT呈负相关(r分别为-0.308、-0.297和-0.289,P<0.05);在心肌梗死检测项目中,AMI患者仅有血浆VWF:GPIbR水平与肌酸激酶呈正相关(r=0.212,P=0.030).当VWF抗原或活性单独检测时,VWF:GPIbR(ROC=0.967)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VWF:Ag(ROC=0.880;Z=4.551,P<0.01)和VWF:CB(ROC=0.828;Z=5.249,P<0.01);当VWF抗原或活性任意两项指标联合检测时,VWF:Ag+VWF:CB(ROC=0.881)对AMI的诊断效能明显低于VWF:Ag+VWF:GPIbR(ROC=0.967;Z=4.393,P<0.01)和VWF:GPIbR+VWF:CB(ROC=0.967;Z=4.405,P<0.01),而VWF:Ag+VWF:GPIbR和VWF:GPIbR+VWF:CB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WF抗原和活性三项指标联合检测(ROC=0.967)同样明显高于VWF:Ag+VWF:CB两项检测(Z=4.399,P<0.01),而与VWF:Ag+VWF:GPIbR和VWF:GPIbR+VWF:CB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血浆VWF:Ag、VWF:GPIbR和VWF:C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VWF:GPIbR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VWF检测对AMI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其中VWF:GPIbR优于VWF:Ag和VWF:CB,诊断效能最高.对于任意两项VWF指标的联合检测,将VWF:GPIbR纳入系统有助于获得较高的预测效能,而三项联合检测并不能明显提高对AMI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 动脉血栓 急性心肌梗死(AMI) 预测
下载PDF
抗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20
作者 袁娇娇 殷杰 +6 位作者 凌婧 沈飞 谢丽倩 白霞 阮长耿 何杨 马珍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5-1210,共6页
目的:拟研制能特异性识别血浆中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VWF propeptide,VWFpp)的单克隆抗体,并且通过获得的抗VWFpp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快速而可靠的检测血浆中VWFpp抗原的方法。方法:使用真核表达的重组人VWFpp(D1、D2... 目的:拟研制能特异性识别血浆中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VWF propeptide,VWFpp)的单克隆抗体,并且通过获得的抗VWFpp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快速而可靠的检测血浆中VWFpp抗原的方法。方法:使用真核表达的重组人VWFpp(D1、D2区)蛋白作为免疫原,以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获取融合细胞的生长克隆,经过筛选和鉴定后,挑选能特异性分泌VWFp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然后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构建VWFpp抗原检测试剂盒,用于人血浆VWFpp的测定,对收集的12例行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患者血浆进行VWFpp抗原水平动态检测。结果:最终获得两株可持续传代并分泌VWFp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分别命名为SZ175和SZ176。经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抗体能特异性识别VWFpp而不能识别成熟的VWF(不含前导肽)。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的原理,将单克隆抗体SZ175和SZ176成功制备成检测VWFpp抗原的试剂盒,动态检测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前后血浆中的VWFpp水平,结果显示移植后较移植前血浆中VWFpp水平有明显上升。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两株抗VWFpp单克隆抗体,并且建立了VWFpp抗原双抗体夹心检测试剂盒,为进一步研究VWFpp的生物学功能以及血管性血友病临床诊断分型和内皮损伤相关疾病的预后监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导肽 双抗体夹心ELIS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