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1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于亚颖 高丹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79-0082,共4页
分析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和CTA检查。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CTA检出率更高;CTA成像质量评分高于MRI,且扫描... 分析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和CTA检查。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CTA检出率更高;CTA成像质量评分高于MRI,且扫描时间更短。结论 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CTA的诊断价值更高,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和评估血管的状况,从而准确判断患者的血管功能和病变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头颈部CT血管成像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肺癌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王贵刚 董跃华 +3 位作者 魏玉磊 杜晖 张丽美 杨燕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常规CT检查患者44例(常规组)、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检查患者43例(联合组),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2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常规组和联合组的病变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5.45%(42/44)、100%(4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2.001,P值=0.157)。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降低(P<0.05),切缘宽度增加(P<0.05),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缩短(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低于常规组的31.82%(P<0.05)。结论:使用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有助于提高早期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效果,包括准确定位病灶、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段切除术 CT支气管血管成像 3D打印技术
下载PDF
MR血管壁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斑块特征分析
3
作者 吴丽鹏 郑艳龙 +2 位作者 张扬 张曦 赵启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在脑动脉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斑块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疑似脑动脉硬化患者120例,均行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MSCT)及HRVWI扫描,比较两种扫...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在脑动脉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斑块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疑似脑动脉硬化患者120例,均行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MSCT)及HRVWI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技术对脑动脉硬化患者斑块的检出率,并比较轻、中、重度患者之间的差异。再将MRI检出患者分为无症状组56例和有症状组54例,利用MRI软件处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和斑块量化指标,如斑块狭窄率、斑块负荷、重构指数、斑块稳定性等。结果 与MSCT相比,HR-VWI可准确检测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者斑块特征、血管重构率、狭窄率、斑块负荷、斑块稳定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WI对非钙化斑块的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 HR-VWI技术对脑动脉硬化的诊断效能较高,可准确检测出脑动脉硬化患者的硬化斑块,并能准确分析斑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血管成像技术 脑动脉硬化 斑块特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60例不典型肝血管瘤患者声速匹配技术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及其与肝细胞癌的鉴别
4
作者 于健 董文健 +1 位作者 夏建新 彭仁聪 《肝脏》 2024年第7期798-801,共4页
目的分析肝血管瘤患者声速匹配技术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及其与肝细胞癌的鉴别。方法2019年7月—2020年7月唐山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经CT确诊的60例肝血管瘤患者,另外选择经病理穿刺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40例,将其作为肝血管瘤组(n=60)和肝癌... 目的分析肝血管瘤患者声速匹配技术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及其与肝细胞癌的鉴别。方法2019年7月—2020年7月唐山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经CT确诊的60例肝血管瘤患者,另外选择经病理穿刺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40例,将其作为肝血管瘤组(n=60)和肝癌组(n=40)。比较两组声速匹配技术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声速匹配技术及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的价值。结果肝血管瘤组声速匹配值、弹性模量值、剪切波速度最大值、剪切波速度平均值分别为(22.4±3.5)m/s、(16.1±2.5)kPa、(2.7±0.3)m/s、(2.3±0.2)m/s,均低于肝癌组[(40.6±4.5)m/s、(33.5±2.5)kPa、(3.8±0.6)m/s、(3.4±0.4)m/s,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声速匹配值、弹性模量值、剪切波速度最大值、剪切波速度平均值在鉴别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中具有极高的价值。结论声速匹配值、弹性模量值、剪切波速度最大值、剪切波速度平均值在鉴别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声速匹配技术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可用于鉴别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声速匹配技术 剪切波弹性成像 肝细胞癌
下载PDF
颅脑CT血管成像临床应用研究及技术现状与进展
5
作者 李佩 高明 +4 位作者 王培洁 王科鑫 李娟 赵娟 陈月芹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612-2618,共7页
常规CT难以评价颅脑动脉血管病变及颅内占位性病变与血管的关系。颅脑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是一种无创性快速评价血管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本文先总结了颅脑血液供应、血管解剖及分段,综述颅脑CTA在常见... 常规CT难以评价颅脑动脉血管病变及颅内占位性病变与血管的关系。颅脑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是一种无创性快速评价血管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本文先总结了颅脑血液供应、血管解剖及分段,综述颅脑CTA在常见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技术现状、图像后处理技术、新技术进展及优缺点,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cta 血管疾病 血管解剖 技术
下载PDF
超微细血管成像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Adler分级对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6
作者 赵哲 骈林萍 +4 位作者 赵迎 习广晓 王林莹 安超 陈杰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5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超微细血管成像技术(SMI)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的Adler分级对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08例进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均进行SMI、CDFI检查。比较化疗前后SMI和CDFI的Adler分级,并分析其对化疗疗效... 目的 探讨超声超微细血管成像技术(SMI)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的Adler分级对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08例进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均进行SMI、CDFI检查。比较化疗前后SMI和CDFI的Adler分级,并分析其对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比较化疗前不同肿瘤最大径和分期乳腺癌患者CDFI的Adler分级。结果 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SMI、CDFI的Adler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FI的Adler分级评估化疗疗效的灵敏度为91.9%(68/74),特异度为79.4%(27/34),准确度为88.0%(95/108),与疗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19。SMI的Adler分级评估化疗疗效的灵敏度为94.6%(70/74),特异度为76.5%(26/34),准确度为88.9%(96/108),与疗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33。化疗前不同肿瘤最大径和分期乳腺癌患者CDFI的Adler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MI和CDFI的Adler分级对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并且SMI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细血管成像技术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Adler分级 乳腺癌 化疗疗效
下载PDF
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及CT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宗露 秦伟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09-414,共6页
目的 探究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3D黑血技术与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01—2022-12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颈部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及CT... 目的 探究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3D黑血技术与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01—2022-12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颈部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及CTA扫描,比较不同检查方法所得管腔面积、管壁面积、管壁外界面积。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及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狭窄、溃疡斑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与CTA所测管腔面积、管壁面积、管壁外界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为金标准,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诊断血管狭窄>70%真阳性62例,假阳性2例,真阴性35例,假阴性3例;CTA诊断真阳性62例,假阳性3例,真阴性34例,假阴性3例。两种方式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诊断溃疡斑块真阳性49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50例,假阴性2例;CTA诊断真阳性38例,假阳性17例,真阴性35例,假阴性12例。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诊断溃疡斑块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高于CTA(P<0.05)。结论 两种检查方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均有较高参考价值,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对于溃疡斑块的诊断参考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3D黑血技术 CT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及淋巴示踪技术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驰伟 丁元升 +3 位作者 曹明争 王永顺 吕烁 刘乃青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出现淋巴结转移则提示肿瘤分期较晚,病情较重,手术中淋巴结清除的彻底性影响着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吻合口瘘是结肠癌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如何在保障淋巴结清除彻底性的同时保障吻合口血运、最大化... 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出现淋巴结转移则提示肿瘤分期较晚,病情较重,手术中淋巴结清除的彻底性影响着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吻合口瘘是结肠癌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如何在保障淋巴结清除彻底性的同时保障吻合口血运、最大化保留肠道功能,一直是结肠癌根治手术的难点与热点。CT血管成像(CTA)技术可以辅助施术者术前了解患者肿瘤区域血管的解剖分型及走行,淋巴示踪技术可以指引肿瘤周围淋巴结引流情况。笔者整理了CTA及淋巴示踪技术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就其优势及局限性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淋巴示踪技术 结肠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在高度近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鲜(综述) 李雁杰(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277-1280,共4页
高度近视在亚洲人群中常见,发病率约4%,多为轴性近视,眼球后极部前后轴伸长。眼轴增长会使视网膜血管系统变化,如血管变窄、流速降低、毛细血管丢失,还会因视网膜薄弱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长入。因此,诊治时要考虑其对黄斑区、视盘区血流... 高度近视在亚洲人群中常见,发病率约4%,多为轴性近视,眼球后极部前后轴伸长。眼轴增长会使视网膜血管系统变化,如血管变窄、流速降低、毛细血管丢失,还会因视网膜薄弱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长入。因此,诊治时要考虑其对黄斑区、视盘区血流的影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能分层显示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形态结构,为诊断和随访评估提供依据。文章对此技术在高度近视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为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脑小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吉雪琦 王余 +1 位作者 王瑞洁 张春磊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4年第4期15-20,共6页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类广泛的脑血管疾病,病因多种多样,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最常见病因。随着年龄增加,CSVD的患病率也增加,影响着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随着对传统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探索及应用,功能...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类广泛的脑血管疾病,病因多种多样,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最常见病因。随着年龄增加,CSVD的患病率也增加,影响着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随着对传统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探索及应用,功能磁共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有希望为CSVD的早期诊断及发现其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现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观察CSVD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关系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从影像的视角为CSVD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 功能磁共振技术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11
作者 王子堂 张凌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山东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 目的:分析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山东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法作为参照,随后再依次开展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MR-VWI)、头颈CT血管成像(CTA)诊断。对比分析不同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头颈血管CTA诊断(P<0.05)。两种诊断方法的漏诊率、误诊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方法诊断动脉狭窄程度、鉴别斑块性质结果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期间应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其诊断结果接近于金标准,其临床应用可保障诊断结果准确性,明确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为后期临床诊疗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动脉狭窄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头颈CT血管成像诊断
下载PDF
脑灌注成像技术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12
作者 刘丽娜 石英娜 孙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管再通治疗方案,观察组在CTP技术辅助下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良好率为68.66%,高于对照组的4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小血流量(Qmin)、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动态阻抗(dynamic resistance,DR)分别为(4.79±0.48)mL/s、(9.79±0.88)cm/s、(463.92±15.33)Pa·s/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3±0.40)mL/s、(9.34±0.76)cm/s、(420.39±17.3)Pa·s/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闭塞、脑水肿等AIS血管再通治疗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和3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技术辅助血管再通治疗AIS患者,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灌注成像技术 血管再通 溶栓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的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医证型研究
13
作者 毕亦飞 王桂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08-1116,共9页
【目的】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63例RVO患者(12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对患者证候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证型,并根据患者资料进行... 【目的】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63例RVO患者(12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对患者证候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证型,并根据患者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其证型分布规律;再根据证型进行分组,运用OCTA技术对各组患者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探索各证型的OCTA特征。【结果】(1)一般资料方面:63例患者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33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0例,2组患者的性别和患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季节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聚类分析方面:经Ward系统聚类法分析结果显示,聚为4类最契合临床实际,分别对应气滞血瘀型、阴虚阳亢型、痰瘀阻络型和心脾俱虚型等4种证型。(3)中医证型分布方面:63例患者中,气滞血瘀型占比最高,为42.86%(27/63),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痰瘀阻络型[31.75%(20/63)]、阴虚阳亢型[14.29%(9/63)]、心脾俱虚型[11.10%(7/63)]。(4)各证型的OCTA特征方面:与健侧眼比较,气滞血瘀型与痰瘀阻络型RVO患者的患眼各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视网膜厚度均明显增加(P<0.05);其余证型患眼与健侧眼的各层视网膜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患眼间比较,视网膜血流密度方面,气滞血瘀型RVO患者的患眼各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均较其他证型降低(P<0.05),痰瘀阻络型又均较阴虚阳亢型和心脾俱虚型降低(P<0.05),而阴虚阳亢型与心脾俱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厚度方面,痰瘀阻络型RVO患者的患眼各层视网膜厚度均较其他证型增加(P<0.05),气滞血瘀型又均较阴虚阳亢型和心脾俱虚型增加(P<0.05),而阴虚阳亢型与心脾俱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RVO患者的患眼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周长(PERIM)、血流(FLOW)及非圆度指数(A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与痰瘀阻络型的视网膜血流密度均降低,但气滞血瘀型的血流密度降低更明显;痰瘀阻络型与气滞血瘀型的视网膜厚度均增加,但痰瘀阻络型的视网膜厚度增加更明显;其余证型无明显特异性特征,各证型患者的FAZ、PERIM、FLOW及AI均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 聚类分析 中医证型 气滞血瘀型 痰瘀阻络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评估价值
14
作者 缪滢钰 李海歌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8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 MR-VWI)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疑似C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CVUS)、HR MR-VWI检查,将... 目的:观察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 MR-VWI)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疑似C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CVUS)、HR MR-VWI检查,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CVUS、HR MR-VWI诊断价值,同时对CIS患者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HR MR-VWI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20例疑似CIS患者经DSA诊断确诊CIS患者(阳性)80例、非CIS患者(阴性)40例,CVUS检查检出阳性65例、阴性55例,HR MR-VWI检查检出阳性74例、阴性46例。HR MR-VWI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CV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确诊80例CIS患者,共计斑块320处,包括责任斑块112处、非责任斑块208处,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HR MR-VWI特征比较,管腔狭窄、斑块位置、斑块形态、斑块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S患者诊断中应用HR MR-VWI检查,相比CVUS有更好的诊断价值,诊断效能更高,且可对颅内动脉斑块强化程度进行分析,从而评估疾病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颈部血管超声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效能
下载PDF
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价值
15
作者 梁康 康敏毅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健康组,两组均采用3D-ASL技术与MRA血管成像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两组3D-AS...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健康组,两组均采用3D-ASL技术与MRA血管成像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两组3D-ASL脑灌注情况、平均rCBF比值,并统计分析两组3D-ASL脑灌注成像、MRA血管成像的单独与联合检查阳性情况、诊断效能以及两种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病例组的3D-ASL灌注正常率低于健康组,灌注减低率高于健康组,平均rCBF比值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3D-ASL脑灌注成像、MRA血管成像单独与联合检查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ASL脑灌注成像、MRA血管成像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检查,且3D-ASL脑灌注成像的诊断效能高于MRA血管成像,3D-ASL脑灌注成像的检出率高于MRA血管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的价值较MRA血管成像高,二者联合检查能够进一步提升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MRA血管成像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脑灌注技术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技术对脑出血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16
作者 郭宏宇 孙存可 韩招娣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51-55,60,共6页
目的:评估CT血管成像技术(CT Angiography,CTA)与常规CT平扫在脑出血早期诊断以及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两种方法对活动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在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诊的102例脑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 目的:评估CT血管成像技术(CT Angiography,CTA)与常规CT平扫在脑出血早期诊断以及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两种方法对活动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在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诊的102例脑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和CTA检查,记录两种方法对脑出血病灶的检出率、病因诊断符合率以及活动性脑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CTA对脑出血的早期检出率96.08%,显著高于CT平扫的早期检出率8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烟雾病、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诊断符合率,CTA均高于CT平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与CT平扫对血肿病灶部位以及病灶形态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CT平扫的混合征与CTA的斑点征联合使用,对活动性脑出血的诊断灵敏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单一使用任一征象(P<0.05)。结论:CTA在脑出血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高,与常规CT平扫相比,CTA对脑出血的早期诊断有更高的检出率,且有助于检出活动性出血,将CTA与常规CT平扫联合应用能早期发现活动性出血,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管CT成像技术 活动性出血 斑点征 混合征
下载PDF
CTA成像对下肢血管闭塞病变的检出诊断分析
17
作者 赵佳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38-0141,共4页
探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graphy,CTA)对下肢血管闭塞病变的检出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疑似下肢血管闭塞病变患者62例,均对其进行CTA诊断,并以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 探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graphy,CTA)对下肢血管闭塞病变的检出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疑似下肢血管闭塞病变患者62例,均对其进行CTA诊断,并以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为金标准,分析CTA成像诊断下肢血管闭塞病变的检出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 62例疑似下肢血管闭塞并患者经DSA诊断阳性58例、阴性4例。CTA诊断下肢血管闭塞病变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55%(58/62)、94.55%(52/55)、85.71%(6/7);CTA诊断0级狭窄符合率95.00%(76/80)、轻度狭窄符合率90.16%(55/61)、中度狭窄符合率88.89%(64/72)、重度狭窄符合率96.77%(90/93)、闭塞符合率98.04%(50/51)。CTA诊断主髂动脉段及股腘动脉段满意度较高,达到100.00%,CTA诊断图像满意度足部动脉<膝下动脉段<主髂动脉段、股腘动脉段(P<0.05)。结论 CTA成像诊断下肢血管闭塞病变与DSA诊断符合率较高,重度狭窄及闭塞诊断准确率较高。CTA成像在诊断主髂动脉、股腘动脉段中可获得较为满意及理想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成像 下肢血管闭塞病变 检出 诊断
下载PDF
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对于头颈部血管疾病的价值分析
18
作者 董安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50-0153,共4页
探索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01-2022.12我院收治的30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 探索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01-2022.12我院收治的30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的方式的检出结果及其准确度、特异度与敏感度,并对诊断后患者的血管狭窄性病变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的准确度为98.00%,诊断准确度较高,能帮助患者更快诊断。检查后,所有患者的特异度为60.00%(3/5),敏感度为98.64%(291/295)。敏感度与特异度相对较高。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检查中,DSA检查与CTA检查的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 运用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能更为准确地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疑似患者的情况,该项检查方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较高,并且能较好地检查出患者的血管狭窄性病变情况,是一种较为优质的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头部血管疾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T不同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的影响
19
作者 应朴 李星露 姚铖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CT不同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按2∶1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 目的:探讨CT不同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按2∶1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观察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比较两组心率、扫描时间、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_(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成像质量(解剖结构显示、CT值标准范围、运动造影、图像质地)及患者舒适度(Kolcaba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心率、CTDI_(vol)、DLP、ED低于对照组,扫描时间短于对照组,CT值标准范围、运动造影、图像质地评分、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相较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具有更低的心率、扫描时间和辐射剂量,同时能提供更高的成像质量和更优的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 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 成像质量
下载PDF
CTA成像技术在颅内血管性病变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海洪勃 朴成浩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7期19-22,共4页
目的在颅内血管性病变影像诊断中,分析CTA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疑似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86例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CTA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DS... 目的在颅内血管性病变影像诊断中,分析CTA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疑似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86例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CTA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DSA技术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后接受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分析两组患者检查的准确率。结果从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诊断准确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的总诊断准确率为86.05%,观察组患者的总诊断准确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从两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检出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总检出率为87.80%,观察组患者的总检出率要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相比于传统DSA技术,CTA成像技术无论是从诊断准确率的角度,还是从疾病检出率的角度来讲都有更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成像技术 颅内血管性病变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