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内血管成型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 被引量:18
1
作者 叶有新 胡为民 +2 位作者 冯剑 蒋欣欣 应迎娟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型术治疗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方法:经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检查,慢性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狭窄超过50%,或狭窄部位血管内径<2.5mm作为治疗对象。按扩张后的目标血管内径与球囊直径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型术治疗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方法:经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检查,慢性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狭窄超过50%,或狭窄部位血管内径<2.5mm作为治疗对象。按扩张后的目标血管内径与球囊直径1∶1.1的比例,选用相应直径的扩张球囊。局麻下,经皮穿刺建立血管通道,在放射监测下将扩张球囊置于狭窄部位,缓慢充气至目标值后,保留30s后缓慢放气。21例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共进行46例次治疗。结果:技术和临床成功率均为100%。狭窄部位血管内径均扩张至与之相连的正常血管内径。近动脉吻合处狭窄的患者,血流量由扩张前的(157.46±26.43)ml/min增加至(353.26±16.73)ml/min。静脉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在血流量为250ml/min时,静脉压由扩张前的(211.33±14.18)mmHg降至扩张后的(102.12±12.42)mmHg。无血管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并发症出现。结论:用扩张球囊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型术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它的临床应用将会显著提高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开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动静脉内瘘 狭窄 腔内血管成型术
下载PDF
切割球囊血管成型术对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晓静 邵建华 +4 位作者 张兴华 唐元升 许法运 王勇 朱兴雷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 :比较切割球囊预扩张与普通球囊预扩张后支架置入术对C 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的影响。方法 :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纯前降支近端病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 2组 ,一组给予普... 目的 :比较切割球囊预扩张与普通球囊预扩张后支架置入术对C 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的影响。方法 :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纯前降支近端病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 2组 ,一组给予普通球囊预扩张后支架置入 ,另一组给予切割球囊预扩张后支架置入 ,并分别在术前、术后 1、6、2 4、4 8h测定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6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的浓度。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病变情况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术后 6h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6较术前升高 ,2 4h达高峰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术后 1h较术前升高 ,术后 6h达高峰。切割球囊组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6水平在术后 6、2 4、4 8h均显著低于普通球囊组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水平在术后 1、6、2 4、4 8h低于普通球囊组。介入治疗中切割球囊组球囊最大充盈压 (MIP)明显低于普通球囊组。结论 :切割球囊血管成型术对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6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影响小于普通球囊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球囊 血管成型术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细胞间粘附分子 支架置入
下载PDF
内膜下血管成型术治疗股浅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魏锋 郝良玉 +2 位作者 胡宝祥 隋旭东 王名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期161-162,共2页
目的观察股浅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应用内膜下血管成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的28例股浅动脉长段完全闭塞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未发生与技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踝肱指数术后... 目的观察股浅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应用内膜下血管成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的28例股浅动脉长段完全闭塞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未发生与技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踝肱指数术后为(0.82±0.13),与术前(0.38±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P=0)。术后6个月的近期通畅率为100%(36/36),12个月通畅率为75%(27/36),24个月通畅率为72%(26/36),3个时期通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4,P=0.003)。结论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安全有效,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动脉 内膜下血管成型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型术前后的心脏功能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福成 何青 +4 位作者 陈刚 季福绥 李京平 王茂斌 邓开伯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7年第4期225-227,共3页
通过运动负荷试验评价PTCA术的即刻效果,为患者进一步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所有患者行常规PTCA术,达到完全或基本完全血管重建,患者于PTCA术前及术后1周分别进行亚极量自行车运动试验.结果:34例患者成功的进行了PTCA术并分别于手术前后进... 通过运动负荷试验评价PTCA术的即刻效果,为患者进一步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所有患者行常规PTCA术,达到完全或基本完全血管重建,患者于PTCA术前及术后1周分别进行亚极量自行车运动试验.结果:34例患者成功的进行了PTCA术并分别于手术前后进行了运动试验,PTCA术后患者运动中最大心率(HRmax)非常明显提高(P<0.0001),运动最大负荷明显增加(P<0.0001).运动所诱发的病变冠状动脉相应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明显改善(P<0.002).运动中每分钟通气量(VE)、二氧化碳的产生(VCO_2)明显增加(P均<0.002).运动中最大氧耗量(VO_2max)明显提高(P<0.02).结论:PTCA成功后可使患者运动时VO_2max、HRmax、VE、VCO_2明显提高,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运动耐量明显增加,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型术 心脏功能 运动试验
下载PDF
支架辅助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治疗颅内段椎动脉狭窄二例
5
作者 刘建仁 刘玲 +9 位作者 晁明 黄鉴政 丁美萍 武建军 张广强 毛善英 章昀 胡海涛 张宝荣 宋水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83-686,共4页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 椎动脉狭窄 积极治疗 颅内段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 支架 PTA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下载PDF
脑血管痉挛的选择动脉灌注及血管成型术治疗
6
作者 陈军 陈覃 +7 位作者 司宪平 李爱民 施辉 王富元 吴海滨 江伟 刘希光 孙维晔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超选择动脉内灌注及血管成型术(PTA)治疗脑血管痉挛(CVS)。方法对76例CVS病人,在全脑DSA造影中明确痉挛部位,其中6例近端、局限性CVS采用PTA,而远端、弥漫性CVS采用超选择脑动脉内灌注0.3%罂粟碱及溶栓药物治疗,直至血管口... 目的探讨早期超选择动脉内灌注及血管成型术(PTA)治疗脑血管痉挛(CVS)。方法对76例CVS病人,在全脑DSA造影中明确痉挛部位,其中6例近端、局限性CVS采用PTA,而远端、弥漫性CVS采用超选择脑动脉内灌注0.3%罂粟碱及溶栓药物治疗,直至血管口径接近正常。结果痉挛血管全部有改善,术后临床状态和神经功能状态均得到改善,无死亡。术后3月随访,Jennett预后良好64例(77.28%),较差(重残或植物状态)12例(18.18%),死亡3例(4.54%),死亡原因均为颅外因素。结论超选择动脉灌注及血管成型术是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 罂粟碱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闭塞再通血管成型术15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许丽华 毛涌馨 焦力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09-109,共1页
锁骨下动脉闭塞是一种常见的阻塞性颅外段脑血管病,病因主要为动脉硬化闭塞、大动脉炎等。近年来,应用介入放射学经皮腔内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方法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技术日臻成熟。近3年来,我们应用此技术对15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成... 锁骨下动脉闭塞是一种常见的阻塞性颅外段脑血管病,病因主要为动脉硬化闭塞、大动脉炎等。近年来,应用介入放射学经皮腔内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方法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技术日臻成熟。近3年来,我们应用此技术对15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成功进行了再通治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闭塞 血管成型术 临床分析 动脉硬化闭塞 支架置入方法 再通治疗 介入放射学 血管
下载PDF
完全闭塞血管用激光导丝行血管成型术的临床试验
8
作者 P.W.Serruys J.N.Hamburger +15 位作者 J.J.Koolen J.Fajadet M.Haude H.Klues R.Seabra-Gomes T.Corcos C.Hamm L.Pizzuli B.Meier D.Mathey E.Flleck Y.Taeymans R.Melkert Y.Teunissen R.Simon 陈爱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第2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完全冠状动脉闭塞 随机试验 激光血管成型术 治疗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俊 刘日光 +3 位作者 陈浩雄 梁鸣 秦曙光 傅君舟 《中国综合临床》 2019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30...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首次超声引导下PTA,观察其术前、术后内瘘狭窄处血管内径和内瘘自然血流量变化,术后随访记录其内瘘使用时间及并发症。结果93.3%(28/30)患者首次超声引导下PTA手术成功,其内瘘狭窄处血管内径由术前(1.62±0.30) mm增至术后(3.61±0.66) mm(t=18.205,P<0.001),内瘘自然血流量由术前(270.0±36.5) ml/min增至术后(611.4±46.6) ml/min(t=50.221,P<0.001)。首次超声引导下PTA成功患者术后90 d和180 d通畅率分别为96.4%(27/28)和85.7%(24/28) 。术中未出现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有1例周围肿胀,1例渗出。结论超声引导下PTA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狭窄 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 超声
原文传递
经皮血管腔内成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海东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8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型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elerosis obliterans,ASO)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8年7月我院收治并行PTA术的ASO患者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型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elerosis obliterans,ASO)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8年7月我院收治并行PTA术的ASO患者46例,其中TASCⅡC型24例,TASCⅡD型22例。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BI)、累计通畅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6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0%;术后ABI较术前明显升高(0.36±0.15 vs 0.75±0.75,t=10.93,P<0.0001);40例患者完成12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累计通畅率为87.5%;TASCⅡC与TASCⅡD两组患者比较随访期间再发动脉闭塞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13,P=0.85);结论 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且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脑血管成型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新建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8年第5期237-240,共4页
近几年经皮脑血管成型术应用日趋活跃。如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脑血管造影证实有血管痉挛者,可通过经皮脑血管成型术扩张血管,效果满意。球囊保护、术中术后监测和脑血管支架技术的出现,使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狭窄的扩张成为一种创伤小... 近几年经皮脑血管成型术应用日趋活跃。如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脑血管造影证实有血管痉挛者,可通过经皮脑血管成型术扩张血管,效果满意。球囊保护、术中术后监测和脑血管支架技术的出现,使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狭窄的扩张成为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此外,经皮脑血管成型术对于动脉炎脑血管狭窄,放疗后脑血管狭窄等也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血管成型术 血管痉挛
原文传递
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2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千 朱青峰 +1 位作者 王国芳 边世春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先行血管造影,然后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合适自膨式支架跨过狭窄部位,将支架送至预想的位置释放,覆盖狭窄部位。结果治疗狭窄动脉21支,狭窄程度...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先行血管造影,然后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合适自膨式支架跨过狭窄部位,将支架送至预想的位置释放,覆盖狭窄部位。结果治疗狭窄动脉21支,狭窄程度均明显改善,狭窄程度由原来的(78.94±12.8)%下降至(3.19±3.04)%,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围术期无并发症。随访1-12个月,颈动脉超声检查治疗血管无再狭窄。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正确,围术期处理得当,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不仅临床效果好,而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成型 颈动脉狭窄 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血管支架成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近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玲 徐秀芝 +2 位作者 范玉伟 付英子 杨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探究血管支架成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8例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血管支架成型术进行诊治,对照组使用药物保守诊治方法。对比两组近远期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血管支架成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8例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血管支架成型术进行诊治,对照组使用药物保守诊治方法。对比两组近远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支架成型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支架成型 药物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66例(英文)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青峰 王国芳 周志国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5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对经过颈部血管超声筛选有颈动脉狭窄的66例患者,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然后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合适球囊预扩后,将自膨式支架送至预想的位置释放,覆盖狭窄部...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对经过颈部血管超声筛选有颈动脉狭窄的66例患者,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然后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合适球囊预扩后,将自膨式支架送至预想的位置释放,覆盖狭窄部位,66例患者共治疗69支血管。结果:治疗狭窄动脉69支,狭窄程度均明显改善,狭窄程度由原来的(88.96±11.7)%下降至(2.49±2.78)%,狭窄血管最大血流速度从(198.58±21.6)cm/s下降至(76.65±3.53)cm/s,术后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10例发生短暂性低血压及心率下降,28例发生持续性低血压及心率下降,1例术中出现同侧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事件,紧急溶栓、碎栓后血管开通,无任何后遗症。随访1~32个月,颈动脉超声检查治疗血管无再狭窄。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正确,围术期处理得当,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不仅临床效果好,而且安全性高,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型 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能有效预防初次血管成型术患者造影剂诱发肾病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贵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2期3019-3019,共1页
关键词 预防性治疗 血管成型术 N-乙酰半胱氨酸 造影剂 肾病 诱发 初次 住院期间死亡率
原文传递
炎性因子在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成型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嗣欣 周丽红 +4 位作者 王芳芳 赵亮 高燕军 米艳娟 陈启东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炎性反应和炎症因子在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成型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认识支架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了解再狭窄这一复杂病理生理过程的机制,更好地指导临床,且对判断支架植入的适应证有重要意义。以下就近年... 炎性反应和炎症因子在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成型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认识支架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了解再狭窄这一复杂病理生理过程的机制,更好地指导临床,且对判断支架植入的适应证有重要意义。以下就近年来有关炎性反应和炎症因子在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细胞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甲基强的松龙 血管狭窄支架成型后再狭窄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青壮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8X期103-104,共2页
目的:研究青壮年大脑中动脉(MCA)M1段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47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条件下采用球扩支架对大脑中动脉M1段行血管内支架成型术(PTA),术前3~5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及氯吡格雷片... 目的:研究青壮年大脑中动脉(MCA)M1段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47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条件下采用球扩支架对大脑中动脉M1段行血管内支架成型术(PTA),术前3~5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及氯吡格雷片75mg,均为1次/天,术中、术后严格控制血压,监测生命体征。结果:47例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约70%~99%,其中有46例患者支架得以成功置入,残余狭窄约0%~20%,术后大脑中动脉M1段直径狭窄率明显降低,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均得到控制,脑梗死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支架血管成形术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积极防治再灌注损伤等合并症,对于血管高度迂曲的患者要做好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 球扩支架 血管内支架成型
下载PDF
血管支架成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近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伟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4期154-155,共2页
目的研究血管支架成形术与药物保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94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给予血管支架成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1、6、12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 目的研究血管支架成形术与药物保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94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给予血管支架成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1、6、12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分析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12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较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支架成型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支架成型 药物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近远期疗效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型术中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84-886,891,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及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缺...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及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型术(pecutaneous transt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5月~2007年2月的1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CDFI(颈内动脉、椎动脉颅外段)和TCD检查,同时行DSA检查,对有手术指征的47例患者行PTAS。将CDFI和TCD与DSA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血管不同将结果分为大脑中动脉(MCA)组、颈内动脉(ICA)组、椎动脉(VA)组、及锁骨下动脉(SUB-A)组。以DSA为术前筛查诊断标准,评价CDFI及TCD、CTA在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DFI对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100%和98.26%、95.56%。TCD检测MCA、VA、SUB-A各组血管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9.50%、95.00%和97.70%、91.30%以及99.51%、94.12%,CTA检测V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并能检查VA全段及相应的骨性结构。结论CDFI和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采取CDFI和TCD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性治疗的筛选手段,CTA在椎动脉成像中有其特殊的优势,可作为首选的筛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成像 经颅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血管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型
下载PDF
Deep球囊在糖尿病足经皮血管腔内成型术治疗中的应用
20
作者 刘建平 刘凤恩 +3 位作者 谢斌辉 王小农 钟宝元 段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402-3403,共2页
目的:观察使用Deep球囊经皮血管腔内成型术(PTA)治疗重症糖尿病足的近期疗效,初步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Deep球囊进行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观察治疗前后的静息痛、溃疡、踝肱指数(ABI)等结果并进行随访,所... 目的:观察使用Deep球囊经皮血管腔内成型术(PTA)治疗重症糖尿病足的近期疗效,初步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Deep球囊进行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观察治疗前后的静息痛、溃疡、踝肱指数(ABI)等结果并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有静息痛(30条肢体),足部溃疡14条肢体,足端坏疽6条肢体,术前踝/肱指数(ABI)为(0.22±0.19)。结果:24例患者(30条肢体)术后静息痛消失16条肢体(53.3%),明显缓解8条肢体(26.6%);足部溃疡愈合10条肢体(71.4%),膝下截肢2条肢体(6.6%),半足切除4条肢体(13.3%),术后两周踝/肱指数(ABI)为0.73±0.12,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于糖尿病足患者,Deep球囊经皮腔内扩张成型术短期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足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Deep球囊 血管腔内成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