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影剂智能跟踪血管摄影技术在下肢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董继伟 张兆琪 范占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与分段采集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评价Bolus chase技术(造影剂智能跟踪血管摄影技术)在下肢血管造影中的价值。方法:对49例疑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行双下肢血管造影,20例采用Bolus chase技术进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2... 目的:与分段采集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评价Bolus chase技术(造影剂智能跟踪血管摄影技术)在下肢血管造影中的价值。方法:对49例疑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行双下肢血管造影,20例采用Bolus chase技术进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29例行分段采集下肢动脉DSA检查,并对影像资料的图像质量、造影剂用量和检查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9例患者中,下肢动脉正常5例(10.2%),管壁不规则13例(27.5%),单侧或双侧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31例(63.3%)。Bolus chase技术与分段采集下肢动脉DSA技术,2者的图像质量分级分别为Ⅰ级12例和16例(P>0.05);Ⅱ级8例和12例(P>0.05)。前者造影剂平均注射剂量为(43.0±5.7)mL,后者造影剂平均注射剂量为(92.0±5.3)mL,前者平均总造影时间为(9.3±1.3)min,后者平均总造影时间为(15.3±3.3)min,造影剂平均注射剂量与平均总造影时间的P值均<0.05。结论:Bolus chase在获得大范围高质量下肢动脉全景图像质量上与传统的DSA方法相当,但减低了对比剂用量和缩短检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智能跟踪血管摄影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
下载PDF
胃微血管摄影
2
作者 王云钊 屈辉 刘赓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17-219,共3页
关键词 血管摄影 胃淋巴组织增生症 病理
下载PDF
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志硕 李锋 +1 位作者 梁长华 梁盼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0-153,158,共5页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H)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体质量指数(BMI)为20~27 kg·m^(-2)的60例疑似冠状动...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H)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体质量指数(BMI)为20~27 kg·m^(-2)的60例疑似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256排宽体探测器CT行CCTA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观察组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80 kV、自动管电流500~1 300 mA,对比剂注射流速3.5~4.0 mL·s^(-1),对比剂碘海醇(350 g·L^(-1))剂量35~40 mL,采用DLIR-H法重建。对照组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100 kV、自动管电流500~1 040 mA,对比剂注射流速5.0~5.5 mL·s^(-1),对比剂碘海醇(350 g·L^(-1))剂量50~55 mL,采用多模型迭代重建50%算法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指标包括主动脉根部(AO)、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近段血管的CT值及冠状动脉CT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定性指标包括图像条纹伪影、血管边缘锐利度及总体图像质量的评分。扫描结束后,统计患者CT剂量指数(CTDI)、放射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观察组患者AO、LAD和RCA的C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LCX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的SN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的CN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条纹伪影、血管边缘锐利度及总体图像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ED、DLP、CTD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BMI为20~27 kg·m^(-2)的患者,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DLIR-H可生成高质量的CCTA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
下载PDF
多期CTA重建ColorViz融合图血管分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王强 许允发 +6 位作者 李雪 周鼎彬 温欣然 孙楠 孙小童 李雷 王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FastStroke软件的多期CT血管成像(Multi-phase CT angiography,mCTA)彩色编码(ColorViz)融合图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新发脑梗死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69例单侧前循环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基于FastStroke软件的多期CT血管成像(Multi-phase CT angiography,mCTA)彩色编码(ColorViz)融合图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新发脑梗死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69例单侧前循环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行mCTA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晚期)。CT后处理使用GE医疗FastStroke软件的ColorViz将来自mCTA所有期的血管信息融合为一个时变ColorViz图。所有患者3 d内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DWI)检查。以MR-DWI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新发脑梗死病灶的金标准,评价mCTA的ColorViz融合图对脑内新发梗死病灶的诊断能力。结果:mCTA的ColorViz融合图检出灰质区新发梗死病灶的敏感性为90.3%,检出白质区新发梗死病灶的敏感性为36.7%。mCTA的ColorViz融合图主观血管分级评分与MR-DWI梗死面积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540,P<0.001)。结论:基于FastStroke软件的mCTA ColorViz融合图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新发脑梗死病灶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mCTA的ColorViz融合图在灰质区的敏感性较高,在白质区的敏感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MRI与CT评价上腔静脉切除置换术后患者人工血管通畅度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游永春 程巍 +1 位作者 李万江 李真林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MRI在上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后患者人工血管通畅度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上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后返院复查的患者42例,均施行MRI检查(MRI组)和上腔静脉CT血管成像(CTA... 目的探讨MRI在上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后患者人工血管通畅度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上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后返院复查的患者42例,均施行MRI检查(MRI组)和上腔静脉CT血管成像(CTA组)。对MRI血管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以CTA图像为参照标准,测量人工血管的血管长度,人工血管端口、中部和尾端的血管直径宽度,采用Bland-Altman图对两种扫描方法的测量值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共置换人工血管52根。MRI组的图像质量平均评分稍低于CTA组[(4.53±0.50)分vs(4.94±0.24)分,χ^(2)=13.14,P=0.002];Bland-Altman图所得MRI和CT两种方法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与CTA相比,MRI无辐射、无需对比剂就能获得良好的人工血管成像,对人工血管是否通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切除 人工血管 通畅度 体层摄影血管成像 磁共振扫描技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鉴别老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与次全闭塞患者的价值研究
6
作者 任俊立 任丽臣 +1 位作者 姚广 张永高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和次全闭塞患者进行无创区分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CTA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CTO或次全闭塞患者134例,分为CTO...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和次全闭塞患者进行无创区分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CTA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CTO或次全闭塞患者134例,分为CTO组62例和次全闭塞组72例。测量患者闭塞长度、闭塞头端形态(钝形/锥形)、侧支血管作为解剖学相关参数。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得。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运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第10、第50、第90个百分位数)建模相关因素和CTO的关联,使用ROC曲线分析。结果糖尿病(OR=0.423,95%CI:0.186~0.963)、闭塞长度(OR=1.088,95%CI:1.031~1.148)、钝形头端(OR=2.453,95%CI:1.042~5.773)是鉴别老年CTO和次全闭塞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P<0.01)。闭塞长度鉴别老年CTO与次全闭塞患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18(95%CI:0.634~0.792,P=0.001)。结论CCTA可用于老年CTO与次全闭塞患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闭塞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LOGISTIC模型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冠状动脉次全闭塞
下载PDF
微血管成像及CT血管造影联合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徐卫华 计玉芳 +1 位作者 陆赵阳 徐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究微血管成像(SMI)分级及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患者ACI发生情... 目的探究微血管成像(SMI)分级及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患者ACI发生情况分为ACI组95例和非ACI组85例。比较2组SMI分级、CTA、血清sdLDL-C水平,ROC曲线分析SMI分级及CTA联合血清sdLDL-C对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因素。结果ACI组血脂异常、舒张压、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非ACI组(P<0.01)。ACI组血清sdLDL-C水平高于非ACI组[(1.62±0.25)mmol/L vs(1.35±0.19)mmol/L,P<0.01],ACI组和非ACI组SMI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MI分级和CTA及血清sdLDL-C三者联合诊断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95%CI:0.897~0.9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MI分级、CTA、sdLDL-C是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SMI分级及CTA联合血清sdLDL-C对老年高血压伴ACI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微血流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头颈部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王永峥 王远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头颈部CT血管造影对6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中68例颅内动脉瘤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取时间为2021年8月到2023年8月,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头颈...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头颈部CT血管造影对6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中68例颅内动脉瘤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取时间为2021年8月到2023年8月,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将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不同部位动脉瘤显示情况,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动脉瘤的检出情况。结果 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4%,经对比,2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部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轻动脉等部位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结果证实68例患者共有80个动脉瘤,其中>3 mm的有42个,≤3 mm的有38个,2种检查方法诊断>3 mm动脉瘤的检出情况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3 mm的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出率比头颈部CT血管造影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部CT血管造影对>3 mm动脉瘤的检出率比≤3 mm的检查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3 mm、≤3 mm的检出率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中,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各有优劣势,其中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可对患者早期确诊,但该方法无法对微小、特殊位置的动脉瘤准确诊断,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从而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颅内动脉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不同的造影剂入路方式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方园 王磊 裴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 通过经下肢静脉入路与常规上肢静脉入路团注造影剂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所得2组图像进行对比观察及质量评价。方法 收集我院临床疑诊头颈部血管性病变并于我科行头颈部CTA联合检查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下肢静脉入路... 目的 通过经下肢静脉入路与常规上肢静脉入路团注造影剂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所得2组图像进行对比观察及质量评价。方法 收集我院临床疑诊头颈部血管性病变并于我科行头颈部CTA联合检查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下肢静脉入路)和对照组(上肢静脉入路),每组30例。通过对从下肢静脉入路与从上肢静脉入路团注造影剂进行CTA检查所得图像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结果 试验组CT值低于对照组,平均CT值:试验组(310±10)Hu,对照组是(330±10)Hu。试验组30例患者图像头臂干、双侧颈总动脉起始部及双侧锁骨下动脉都较对照组显示良好(仅有2例目标血管内CT值偏低);对照组30例可见造影剂在邻近静脉残留,造成不同程度的伪影,干扰成像动脉的图像质量。结论 经下肢静脉入路的造影方案,获得了良好的符合影像诊断要求的CTA图像,所得图像目标血管管壁清晰,对比良好,无邻近伴行静脉内造影剂污染,影像信息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体层摄影 螺旋计算机 头颈部血管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术的结果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芦总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3-54,共2页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术(CTA)评价老年冠心病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斑块特点。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58例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62例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术(CTA)评价老年冠心病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斑块特点。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58例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62例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A检出共有170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和224个节段病变,斑块最常见部分为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发病年龄更小,临床上伴有高血压更多,高血脂、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中多支及弥漫病变较多见,最常见斑块是混合斑块;非糖尿病患者单支病变较多见,钙化范围大,最常见斑块是钙化斑块。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斑块发生率较高,多支病变及弥漫病变较多见,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有利于早期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
原文传递
双源CT Flash扫描在肺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葛建兵 王天乐 +3 位作者 崔磊 杨巨顺 尹剑兵 严松强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 Flash扫描在肺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应用双源CT Flash扫描与应用普通扫描方法的肺动脉CTA图像各40例进行对照,探讨应用双源CT Flash扫描模式... 目的:探讨双源CT Flash扫描在肺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应用双源CT Flash扫描与应用普通扫描方法的肺动脉CTA图像各40例进行对照,探讨应用双源CT Flash扫描模式对肺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各级肺动脉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肺段静脉、右肺段静脉、左房、升主动脉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源CT Flash扫描模式在肺动脉CTA检查中能有效地缩短扫描时间、降低对比剂用量并获得高质量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肺动脉 双源CT Flash扫描 图像处理
下载PDF
探讨头颈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超 郁兆勇 +5 位作者 赵艳梅 孙迎迎 仝永红 戚谦 孔波 徐文慧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9期83-85,89,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3D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ed angiogram,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睢宁县人民医院神经介入... 目的探讨头颈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3D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ed angiogram,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睢宁县人民医院神经介入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手术过程中给予DSA辅助检查、治疗,观察组采用3D-CTA辅助检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均达到图像精确融合,高于对照组24例融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对照组5例患者由于无法配合操作放弃治疗。观察组造影剂剂量(68.94±4.61)mL、接受射线照射剂量(910.98±32.69)mGy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59、94.605,P<0.05)。观察组出现语言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TA用于神经介入手术中能在将射线的辐射量降低的同时减少造影剂的使用量,降低手术风险,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影像融合技术 神经介入手术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成像诊断单中心20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对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凤菊 程颐 +1 位作者 濮欣 黄连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9-854,共6页
目的以CT血管造影(CTA)为诊断金标准,对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诊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准确性。方法2017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经DSA明确诊断的206例Stanford B型AD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53例,女性53例,年龄(55.... 目的以CT血管造影(CTA)为诊断金标准,对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诊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准确性。方法2017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经DSA明确诊断的206例Stanford B型AD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53例,女性53例,年龄(55.3±9.3)岁(28~77岁)。DSA术前3 d内完成主动脉及其分支CTA和CDUS检查。以术前CTA诊断分析结果为金标准,探讨CDUS对AD诊断指标的显示率、诊断准确率和漏诊率。CDUS与CTA测量结果对照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CDUS诊断B型AD准确率为100%(206/206)。AD双腔显示率100%,内膜片显示率93.2%(192/206),真假腔诊断准确率88.8%(183/206),AD累及范围符合率95.6%(197/206),假腔血栓显示率72.5%(66/91),降主动脉原发破口显示率68.9%(142/206),远端再破口显示率64.6%(360/557),内脏分支(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动脉)受累形式符合率83.7%~100%,内脏分支(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下肢动脉)灌注不良诊断符合率100%(17/17、9/9、3/3)。降主动脉原发破口大小、原发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距离、主动脉各节段最宽处管腔内径、真腔内径、假腔内径与CTA测量值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DUS是一种快速、简单诊断Stanford B型AD的方法,可与CTA良好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心动图 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倍他乐克按心率个体化给药及不同给药方式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成像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丁力军 王国兴 +5 位作者 高博 韩立杰 董雪霞 张继峰 万佳明 潘越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寻心率控制个体化倍他乐克的给药量及给药方式,提高冠状动脉CTA检查成功率及图像质量。方法依据患者的基础心率及血压、心理状态、心率变异性及既往有无用药情况,个体化酌情增减用药量,随机分舌下含服给药及嚼碎吞服给药2组,总量... 目的探寻心率控制个体化倍他乐克的给药量及给药方式,提高冠状动脉CTA检查成功率及图像质量。方法依据患者的基础心率及血压、心理状态、心率变异性及既往有无用药情况,个体化酌情增减用药量,随机分舌下含服给药及嚼碎吞服给药2组,总量控制≤200 mg/24 h。结果个体化给药心率控制患者,检查成功率及图像优秀率比经验性用药均显著提高,分别高出12.4%及24.2%,且舌下含服给药比嚼碎吞服给药在检查成功率及图像优秀率均有提高,分别高出3.9%及14.5%。结论倍他乐克个体化给药,使冠状动脉CTA检查成功率、图像优秀率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倍他乐克 个体化心率给药
下载PDF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诊断的对比 被引量:2
15
作者 黎嘉卿 谭理连 +1 位作者 梁健华 张紫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92-996,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选取88例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血管分析软件进行图像重组,分析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目的探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选取88例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血管分析软件进行图像重组,分析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检出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评估其狭窄情况,将其结果与对应节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出的病变狭窄度进行对比。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为金标准,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检出冠状动脉病变斑块所致中重度狭窄855节段,其中软斑块396节段、硬斑块459节段。通过两种检验方法对硬斑块导致中度狭窄、硬斑块导致重度狭窄、软斑块导致中度狭窄和软斑块导致重度狭窄进行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冠心病诊断都具有较高准确率,而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检查经济、方便、实用,可作为临床筛查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IA)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倩 姜淼淼 +2 位作者 黄艳 刘小兰 王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IA)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11月诊治的103例疑似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为“金标准”,经其确诊为IA共65例,并在确诊前予以CT平扫、CTA检查,...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IA)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11月诊治的103例疑似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为“金标准”,经其确诊为IA共65例,并在确诊前予以CT平扫、CTA检查,对比阳性、阴性检出率、诊断确诊率、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观察颅内动脉瘤病变部位及大小,且采用ROC曲线模型评估CT平扫、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AUC值。结果 103例疑似IA患者经CT平扫检出阳性41例、阳性预测值69.45%,阴性20例、阴性性预测值45.45%,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较差(Kappa=0.152,P>0.05)。经CTA检出阳性60例、阳性预测值为95.24%,阴性36例、阴性预测值87.80%,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较好(Kappa=0.838,P<0.05)。经CTA检出的60例阳性病例中,ICA占5例、ACA占5例、MCA占4例,PCA占11例、Aco A占13例、Pco A占16例、VA占3例、AICA占1例、PICA占3例。经CTA检出的60例阳性病例中,<2mm的动脉瘤占1例、2~5mm的动脉瘤占26例、6~15mm的动脉瘤占16例,16~25mm的动脉瘤占12例、>25mm的动脉瘤占5例。CTA的诊断确诊率、敏感度、特异度高于CT平扫,而漏诊率、误诊率低于CT平扫(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平扫、CTA诊断IA的AUC分别为(0.575、0.927,P<0.05)。结论 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清晰显示脑动脉瘤特征,可作为筛查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多时相CTA联合彩色编码评估脑中小血管闭塞的临床价值探讨
17
作者 魏福全 杨光钊 +4 位作者 茅国群 曹玉林 侯洪涛 丁忠祥 汤路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638-641,646,共5页
目的:探讨多时相CTA(mCTA)联合彩色编码在检测脑中小血管闭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9月因怀疑急性脑卒中来我院就诊的8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患者均行mCTA检查。对4名放射科医生按职称分组,A组为2名主治及以下医... 目的:探讨多时相CTA(mCTA)联合彩色编码在检测脑中小血管闭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9月因怀疑急性脑卒中来我院就诊的8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患者均行mCTA检查。对4名放射科医生按职称分组,A组为2名主治及以下医师,B组为2名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比较两组医师阅片做出最终诊断时长、报告医师可信度水平及定量评估诊断准确性有无差异。结果:使用彩色编码mCTA后,阅片时间显著缩短(P=0.005),诊断可信度增加(P=0.012),敏感性显著增加(P=0.001),特异性显著增加(P=0.027)。常规CTA时,B组医师比A组医师敏感性更高(P<0.001);使用彩色编码mCTA后,A组医师和B组医师敏感性分别增加了8.6%(P=0.62)和5.6%(P=0.41),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61)。结论:使用彩色编码mCTA可显著提高诊断脑中小血管闭塞的敏感性,明显提高低年资医生的诊断准确率,可作为评估脑中小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障碍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基于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下腰椎侧方髂血管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蒲清平 郭涛 +1 位作者 施向春 田晋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20-523,共4页
目的应用CT血管成像技术探究下腰椎侧方大血管的解剖,为下腰椎侧方入路手术提供血管解剖学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间行腹部大血管CT血管成像病人影像资料200例(男女各100例),进行相关观察、测量研究。(1)测... 目的应用CT血管成像技术探究下腰椎侧方大血管的解剖,为下腰椎侧方入路手术提供血管解剖学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间行腹部大血管CT血管成像病人影像资料200例(男女各100例),进行相关观察、测量研究。(1)测量下腰椎左侧方:左髂总动脉后缘与L4-L5椎间隙上、下缘后侧及L5-S1椎间隙上、下缘后侧之间的距离;(2)测量下腰椎右侧方:右髂总静脉后缘与L4-L5椎间隙上、下缘后侧及L5-S1椎间隙上、下缘后侧之间的距离;(3)计算下腰椎侧方髂血管走行安全区“髂血管梯形”面积;(4)将测量、计算结果进行男性、女性差异性比较。结果(1)下腰椎左侧方:左髂总动脉后缘与L4-L5椎间隙上缘、下缘后侧的距离:男性(38.17±3.49)mm、(35.39±3.92)mm,女性(34.53±2.84)mm、(31.60±3.32)mm;左髂总动脉后缘与L5-S1椎间隙上缘、下缘后侧的距离:男性(24.97±5.96)mm、(18.86±5.91)mm,女性(20.67±4.88)mm、(14.97±4.40)mm。(2)下腰椎右侧方:右髂总静脉后缘与L4-L5椎间隙上缘、下缘后侧的距离:男性(31.86±3.50)mm、(29.26±3.77)mm,女性(27.71±3.45)mm、(25.10±3.26)mm;右髂总静脉后缘与L5-S1椎间隙上缘、下缘后侧的距离;男性(21.92±4.63)mm、(17.59±4.81)mm,女性(18.17±4.90)mm、(14.62±3.43)mm。(3)下腰椎“髂血管梯形”(左髂总动脉、L4-L5椎间隙上缘、L5-S1椎间隙下缘、下腰椎后侧缘围成)面积左侧:男性(1146.95±206.34)mm^(2)、女性(956.63±143.79)mm^(2)。右侧:男性(955.38±188.50)mm^(2)、女性(816.25±135.48)mm^(2)。以上指标男女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腰椎左侧方“髂血管梯形”面积明显大于右侧方“髂血管梯形”面积,且下腰椎左侧方髂总动脉靠髂总静脉之后,血管损伤风险低于右侧方,因此,若左右侧方入路均满足手术需求时,建议选择下腰椎左侧方入路。下腰椎侧方入路手术术前完善下腰椎前大血管CT血管成像,明确下腰椎左、右侧方髂血管走行,据此制定可靠规避血管损伤的手术入路方案,可有效避免血管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解剖学 局部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腹主动脉 髂总动脉 髂总静脉
下载PDF
头颈CTA与血管曲面重建技术在脑血管狭窄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冬梅 陈楠 蒋蓉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787-788,共2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狭窄类疾病开展头颈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TA)检查以及血管曲面重建技术的诊断效果差异。方法选择临床最终确诊为脑血管狭窄类疾病患者70例,全部患者均开展头颈CTA检查以及血管曲面重建技术。分析脑血管狭窄疾病类型;... 目的分析脑血管狭窄类疾病开展头颈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TA)检查以及血管曲面重建技术的诊断效果差异。方法选择临床最终确诊为脑血管狭窄类疾病患者70例,全部患者均开展头颈CTA检查以及血管曲面重建技术。分析脑血管狭窄疾病类型;分析头颈CTA检查以及血管曲面重建技术诊断情况;分析头颈CTA检查以及血管曲面重建技术诊断脑血管狭窄类疾病的准确度和误诊率。结果在70例脑血管狭窄类疾病中,11例(15.71%)为大脑中动脉狭窄、8例(11.43%)为大脑前动脉、19例(27.14%)为大脑后动脉、2例(2.86%)为基底动脉、30例(42.86%)为椎动脉颅内段。70例患者在实施头颈CTA检查以及血管曲面重建技术诊断后,结果提示脑血管狭窄类疾病有60例(85.71%),非脑血管狭窄类疾病有10例(14.29%)。头颈CTA检查以及血管曲面重建技术诊断脑血管狭窄类病的准确度是85.71%,误诊率是14.29%。结论脑血管狭窄类疾病患者开展头颈CTA检查以及血管曲面重建技术诊断,能够发挥良好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狭窄 血管曲面重建技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准确度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与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超 朱磊 +3 位作者 郭姗姗 白帆 刘明浩 王佳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24,共2页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类由多种病因造成大脑小动脉、分支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病变,最终导致一系列临床、影像综合征[1-3]。CSVD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30%,占痴呆的45%,显著地提高了未来脑卒中发病率[4]。CSVD临床表现包括脑梗死、...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类由多种病因造成大脑小动脉、分支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病变,最终导致一系列临床、影像综合征[1-3]。CSVD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30%,占痴呆的45%,显著地提高了未来脑卒中发病率[4]。CSVD临床表现包括脑梗死、腔隙综合征和认知功能障碍等,早期因缺乏特异性而不易被发现,主要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做出相应诊断[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侧支循环 血流动力学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