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超声对经皮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希立 张阳德 +2 位作者 许兆延 李健民 周昭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14-1915,1918,共3页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IVUS)了解经皮介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参数。方法2004年至2006年在我院实施PCI术患者723例,32例患者经冠脉造影(CAG)证实ISR,其中19例为心绞痛患者,共38个病变进行IVUS检查,比较ISR与non-ISR患者、心绞...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IVUS)了解经皮介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参数。方法2004年至2006年在我院实施PCI术患者723例,32例患者经冠脉造影(CAG)证实ISR,其中19例为心绞痛患者,共38个病变进行IVUS检查,比较ISR与non-ISR患者、心绞痛与非心绞痛患者的外弹力膜面积、斑块面积、最小管腔面积、内膜面积的差异。结果ISR组与non-ISR组比较,两组外弹力膜面积无明显差异,两组斑块面积、最小管腔面积、内膜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心绞痛组和非心绞痛组比较,两组外弹力膜面积无明显差异,两组斑块面积、最小管腔面积、内膜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IVUS是评价ISR的有效手段,经IVUS检查,ISR患者有更大的斑块面积和内膜增生面积,而最小管腔面积变小;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斑块面积和内膜增生面积增大,而最小管腔面积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外弹力膜面积 斑块面积 最小管腔面积 内膜面积
下载PDF
转染t-PA基因对防治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维伟 张振才 +4 位作者 祝沪军 李永刚 方秦模 都亚娟 马宪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631-633,F004,共4页
目的观察在血管局部转染t-PA基因对血管损伤和重建术后早期再狭窄的影响,旨在为防治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RS)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损伤日本大白兔髂外动脉复制动脉再狭窄模型,术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n=20):A组,假弓术组;B组,生理盐水;C组,局... 目的观察在血管局部转染t-PA基因对血管损伤和重建术后早期再狭窄的影响,旨在为防治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RS)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损伤日本大白兔髂外动脉复制动脉再狭窄模型,术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n=20):A组,假弓术组;B组,生理盐水;C组,局部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PA。每组按预定的时间(3d,1w,2w,4w,8w)分为5个亚组,于相应时间点作B超检查兔右髂外动脉(REIA)内径,并取标本行病理学检查,IHC检测t-PA蛋白表达。结果B超提示:C组吻合口内径显著大于B组(P<0.01),病理学检查,C组的内膜面积,狭窄率比B组显著降低(P<0.05),C组管腔狭窄率比B组降低70%,IHC检测t-PA蛋白表达C组3d即开始,1w达峰值,2w开始下降,至8w恢复正常。结论血管局部转染t-PA基因,早期能显著抑制血管重建术后血栓形成,并抑制VSMC增殖。对控制血管重建术后RS发生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再狭窄 A基因 PCDNA3.1(+) 防治 病理学检查 局部转染 真核表达质粒 术后血栓形成 VSMC增殖 血管重建术后 髂外动脉 蛋白表达 早期再狭窄 吻合口内径 血管损伤 狭窄模型 生理盐水 B超检查 内膜面积 管腔狭窄 IHC C组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扩张不良造影和血管内超声随访
3
作者 张瑞岩 沈卫 +3 位作者 杨震坤 张建盛 方跃华 胡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血管内超声 狭窄 冠状动脉内 支架治疗 血管造影 管腔面积 支架植入 外弹力膜面积 支架术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现况──适应症、疗效和合并症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南山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7年第2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 适应症 成功率 PTCR 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血管急性闭塞 狭窄 急性血管闭塞 分叉病变 PTCA
下载PDF
HR-MRI影像特征及定量参数对缺血性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李勇 张红丽 +1 位作者 孙光达 冯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3期1823-1827,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影像特征、定量参数对缺血性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其对临床早期诊断的影响。方法本方案按对照试验、前瞻性、单盲、单中心临床研究方法设计。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影像特征、定量参数对缺血性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其对临床早期诊断的影响。方法本方案按对照试验、前瞻性、单盲、单中心临床研究方法设计。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均行HR-MRI检查,根据1周内是否发生缺血性脑梗死分为发生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64.81±7.36)岁]、未发生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65.14±7.53)岁]。对比两组HR-MRI影像特征[斑块分布、斑块特征(斑块面积、斑块负荷)]、HR-MRI定量参数[血管最狭窄处面积(VA_(MLN))、血管面积(VA_(reference))、血管最狭窄处管壁面积(WA_(MLN))、血管最狭窄处管腔面积(LA_(MLN))、参考血管腔面积(LA_(reference))及狭窄率]、重构方式(重构指数、正性重构、负性重构、无明显重构)。斑块分布、重构方式以χ^(2)检验,斑块特征、HR-MRI定量参数以t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R-MRI影像特征、定量参数对缺血性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斑块面积[(6.43±3.06)mm^(2)]、斑块负荷[(29.17±7.42)%]均大于未发生组[(5.37±1.02)mm^(2)、(24.18±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7、3.525,均P<0.05)。发生组正性重构率[81.25%(26/32)]高于未发生组[52.94%(2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7,P=0.009)。发生组WA_(MLN)[(12.04±2.02)mm^(2)]、狭窄率[(32.46±2.02)%]均高于未发生组[(10.63±1.41)mm^(2)、(21.20±1.35)%],LA_(MLN)[(10.22±1.75)mm^(2)]低于未发生组[(11.96±2.07)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44、30.462、3.949,均P<0.001)。斑块面积、斑块负荷、WA_(MLN)、LA_(MLN)、狭窄率预测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95%CI 0.794~0.942)、0.706(95%CI 0.598~0.820)、0.773(95%CI 0.694~0.893)、0.819(95%CI 0.809~0.894)、0.812(95%CI 0.731~0.910),均在0.7以上,且各项指标、参数联合预测缺血性脑梗死发生风险的AUC值[0.947(95%CI 0.873~0.961)]最高。结论HR-MRI斑块面积、斑块负荷、WA_(MLN)、LA_(MLN)及狭窄率对缺血性脑梗死发生风险具有较高预测价值,有利于临床对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血管最狭窄处管腔面积 重构指数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玉花 《实用医技杂志》 2016年第6期647-648,共2页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主要来源于饮食摄取的蛋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能准确的检测的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Hcy...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主要来源于饮食摄取的蛋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能准确的检测的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Hcy、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ACI)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反应蛋白 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面积 超敏感 中间产物 含硫氨基酸 脑栓塞 动脉管腔狭窄 血管
下载PDF
药物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新军 郑若龙 +5 位作者 徐卓文 杨增芯 李伟章 钱惠东 蒋文龙 张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9期647-652,共6页
目的探讨药物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后病变血管内膜腔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曾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因心绞痛再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药物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后病变血管内膜腔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曾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因心绞痛再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为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药物球囊治疗组(47例)及支架植入组(49例),比较术后即刻最小内膜腔面积、支架最小截面积、支架膨胀率等,术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最小内膜腔面积、支架最小截面积、内膜增生面积等。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药物球囊治组疗术后即刻靶病变最小内膜腔面积和支架最小截面积均小于支架植入组[(10.8±2.8)mm^2 vs (11.8±3.2)mm^2;(11.2±2.9)mm^2 vs (12.0±3.2)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2、1.987,P=0.025、0.042);支架相对膨胀率药物球囊治疗组低于支架组(86.7%vs 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P=0.045)。术后随访12个月,药物球囊治疗组发生心血管事件7例,支架植入组心血管事件9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9);药物球囊治疗组与支架植入组支架植入处最小内膜腔面积[(10.6±2.6)mm^2 vs (10.8±2.7)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6);2组患者支架植入处内膜均有增生,但药物球囊治疗组与支架植入组内膜增生面积[(0.30±0.12)mm^2 vs (0.39±0.15)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5);药物球囊治疗组与支架植入组支架最小截面积[(10.9±2.7)mm^2 vs (11.2±3.0)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3)。结论药物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后12个月其靶病变血管最小内膜腔面积、支架最小截面积、内膜增生面积与支架植入组相当,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球囊 支架内再狭窄 冠状动脉 血管内超声 内膜面积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