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性肺结节的微血管构成及其鉴别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士远 肖湘生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1年第6期335-338,共4页
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定性诊断十分重要,关系到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近年来,肺结节增强的诊断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复习了肺内结节强化的原理,从SPN的微血管构成及其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血管构成 鉴别诊断 治疗 肺癌 磁共振成像 CT 诊断
下载PDF
Donabedian质量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构成比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燕 裴坤 +2 位作者 王文燕 贡惠芳 杨萍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12期5-8,共4页
目的探究Donabedian质量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构成比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究Donabedian质量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构成比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Donabedian质量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均持续干预12周。比较两组血管通路构成比、营养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人造血管移植物(AVG)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心静脉导管(CVC)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R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观察组Alb、Hb、PA和T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Donabedian质量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血液净化患者营养状况、降低CVC比例和并发症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abedian质量理论 护理干预 血液净化 血管通路构成 并发症
下载PDF
视盘毛细血管瘤合并视网膜毛细血管瘤及视网膜前膜一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焦剑 王兆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09-809,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毛细血管 视盘毛细血管 视网膜前膜 血管构成 结缔组织 病例报告 发病率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梗塞血管构筑及基因表达的定量图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惟昌 邱红霞 +2 位作者 王自强 关东旭 安荣姝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1999年第3期129-133,I001,共6页
为了探讨脑梗塞区的血管构筑及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 ,以阻塞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引起局灶性脑梗塞的实验模型进行研究。用墨汁注射法观察梗塞后血管构筑的变化 ,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不同缺血与再灌时程的c -fos基因以及凋亡调节基... 为了探讨脑梗塞区的血管构筑及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 ,以阻塞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引起局灶性脑梗塞的实验模型进行研究。用墨汁注射法观察梗塞后血管构筑的变化 ,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不同缺血与再灌时程的c -fos基因以及凋亡调节基因bcl- 2和bax基因蛋白在不同脑损伤区域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TN 85 0 2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图像分析。结果表明 :( 1)缺血梗塞范围包括同侧的额叶、顶叶和颞叶大脑皮质 ,纹状体 ,丘脑下部和丘脑。 ( 2 )血管构筑的变化可分为 :梗塞核心区 ,梗塞边缘区 ,周边血管反应区和大脑皮质表面低灌区四种模式 ,与脑梗塞神经元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 3)缺血 1 5h再灌 2 4h ,大鼠脑梗塞区的基因表达到达高峰。bax基因表达分布峰最接近梗塞区 ,bcl- 2基因表达峰位于周围反应区 ,而c -fos基因表达比较接近正常区。对基因表达模式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梗塞 定量图像分析 血管构成 缺血性神经元损伤 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 墨汁注射法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5
作者 郑斌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2239-2240,共2页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是最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见,常单侧单发。病理上由不同比例的成熟脂肪、平滑肌和发育不良的血管构成[1]。本文通过对2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CT 资料的分析,总结CT 扫描对...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是最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见,常单侧单发。病理上由不同比例的成熟脂肪、平滑肌和发育不良的血管构成[1]。本文通过对2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CT 资料的分析,总结CT 扫描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诊断价值 CT 肾脏良性肿瘤 肾错构瘤 血管构成 发育不良 中青年
下载PDF
家长如何应对春天孩子流鼻血
6
作者 刘江峰 《解放军健康》 2009年第2期30-30,共1页
春天气候干燥,鼻腔黏膜也干燥,加上有的小儿爱用手指挖鼻孔,会损伤鼻黏膜,造成鼻子出血。儿童鼻出血多发生于4~10岁,并且90%以上的儿童鼻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鼻中隔前下方有一个由动脉和静脉血管构成的血管网,这里的黏膜薄,静... 春天气候干燥,鼻腔黏膜也干燥,加上有的小儿爱用手指挖鼻孔,会损伤鼻黏膜,造成鼻子出血。儿童鼻出血多发生于4~10岁,并且90%以上的儿童鼻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鼻中隔前下方有一个由动脉和静脉血管构成的血管网,这里的黏膜薄,静脉没有瓣膜,医学上称为鼻腔易出血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鼻血 孩子 家长 鼻腔黏膜 鼻出血 血管构成 多发生 鼻中隔
下载PDF
治疗“血稠”,红细胞“减肥”是关键!
7
作者 李彬 《中老年保健》 2005年第6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减肥” 红细胞 血稠 治疗 血液循环系统 代谢产物 二氧化碳 血管构成 毛细血管 营养素 主动脉
下载PDF
不同部位后循环梗死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CT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兆耀 曹理璞 +1 位作者 李辉 常诚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1期201-202,共2页
后循环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血管构成,主要供应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颈髓;本文对经头颅MRI确定的后循环梗死患者进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并对CTA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后循环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血管构成,主要供应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颈髓;本文对经头颅MRI确定的后循环梗死患者进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并对CTA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不同部位后循环梗死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特点。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住院的后循环梗死患者46例,符合2006年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证实为后循环梗死,排除颅内出血、脱髓鞘性、炎性、肿瘤性以及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男25例,女21例,年龄43~82岁,平均(63.5±10.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系统 后循环梗死 CT血管造影 血管构成 同部位 造影分析 患者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原文传递
机械通气时呼吸与心血管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曹志新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49-551,共3页
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之间具有密切联系,首先是解剖学上的关联,肺脏、心脏和大血管(腔静脉、主动脉、肺动静脉)之间相互连接,同属胸腔内脏器;其次是生理学上的关联,肺脏、心脏和大血管构成肺循环通路,接纳来自体循环中的静脉血,... 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之间具有密切联系,首先是解剖学上的关联,肺脏、心脏和大血管(腔静脉、主动脉、肺动静脉)之间相互连接,同属胸腔内脏器;其次是生理学上的关联,肺脏、心脏和大血管构成肺循环通路,接纳来自体循环中的静脉血,并进行气体交换,形成动脉血后再进入体循环。呼吸与心血管之间具有相互作用,一方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会引起另一方出现相应的变化。在病理生理状态下,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会导致血液氧输送量降低,最终造成组织缺氧和脏器功能障碍。机械通气在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 相互作用 机械通气 血管 脏器功能障碍 循环系统 血管构成 气体交换
原文传递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俊平 鲁洪奎 陈丽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5年第5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鲜红斑痣 临床分析 先天性血管发育畸形 先天性发育畸形 自发性消退 真皮乳头 血管构成 胎儿循环
原文传递
Multiple 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lycorine 被引量:14
11
作者 CAO ZhiFei YANG Ping ZHOU QuanShe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1382-1391,共10页
Lycorine is the major active component from the amaryllidaceae family plant Lycoris radiate,a repres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and is one of the typical alkaloids with pyrrolophenanthridine nucleus core.Ly... Lycorine is the major active component from the amaryllidaceae family plant Lycoris radiate,a repres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and is one of the typical alkaloids with pyrrolophenanthridine nucleus core.Lycorine has drawn great interest in medicinal field due to its divergent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multiple biological functions,as well a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n various diseases.Accumulated evidence shows that lycorine not only possesses strong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n many diseases,including anti-leukemia,anti-tumor,anti-angiogenesis,anti-virus,anti-bacteria,anti-inflammation,and anti-malaria,but also exerts many other biological functions,such as inhibition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and topoisomerase,suppression of ascorbic acid biosynthesis,and control of circadian period length.Notably,lycorine exhibits its numerou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n various diseases with very low toxicity and mild side effects.The divergent chemical structures,multiple biological functions,and very low toxicity of lycorine imply that the agent is a potential drug candidate that warrants for further preclinical and clinic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LYCORINE ANTI-CANCER ANTI-VIRUS ANGIOGENESIS NEOVASCULAR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