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横截面参数模型及其在血管重建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勇 牟轩沁 +1 位作者 俞恒永 蔡元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5-638,共4页
为了改善传统重建方法在稀疏投影等病态情形下的重建效果 ,分析了描述血管弹性性质的微分方程 ,并利用离散余弦变换的能量压缩特性 ,建立了具有圆形分量、椭圆分量等 10个参数的截面模型 .与圆形、椭圆形截面模型相比 ,该模型能够更逼... 为了改善传统重建方法在稀疏投影等病态情形下的重建效果 ,分析了描述血管弹性性质的微分方程 ,并利用离散余弦变换的能量压缩特性 ,建立了具有圆形分量、椭圆分量等 10个参数的截面模型 .与圆形、椭圆形截面模型相比 ,该模型能够更逼真地描述血管横截面 .利用该模型还可以对传统重建方法进行后处理 ,从而改善重建效果 .仿真结果表明 :该模型描述各种血管横截面的误差仅为 2 0 4 % ,在病态投影的情况下可以使重建误差减小到 5 %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模型 三维重建 傅里叶描述器 血管横截面边界
下载PDF
二维彩超引导下血管横截面穿刺行PICC置管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婉仪 彭美荣 +3 位作者 余晋涛 陈少敏 叶平 梁锦婵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4期66-67,共2页
总结在二维彩超引导下配合塞丁格技术,经血管横截面穿刺置入PICC的经验。建立置管无菌区后,二维彩超显示靶血管横截面,用无菌棉签头探查下针点,并在下针点按下压迹,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压迹点穿刺置入PICC。接受置管的123例患者中,置... 总结在二维彩超引导下配合塞丁格技术,经血管横截面穿刺置入PICC的经验。建立置管无菌区后,二维彩超显示靶血管横截面,用无菌棉签头探查下针点,并在下针点按下压迹,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压迹点穿刺置入PICC。接受置管的123例患者中,置管成功122例,成功率为99.1%;其中1针穿刺成功率86.2%(105例),2针穿刺成功率10.6%(13例),3针穿刺成功率3.2%(4例)。二维彩超引导下血管横截面穿刺操作方法易掌握、定位简单,虽然无导针器引导穿刺,但灵活性较强,穿刺时可随靶静脉的移动随时调整进针方向,掌握穿刺要点可以提高一针成功率,对于无配置Site^Rite*5引导系统的医院值得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彩超 血管横截面 塞丁格技术
下载PDF
CT肺血管参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贾建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55-57,共3页
目的:探索CT肺血管参数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8月—2024年2月泗水县人民医院诊治的74例AECOPD患者资料,患者入院时均行动脉血气分析和CT检查,依据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结果将... 目的:探索CT肺血管参数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8月—2024年2月泗水县人民医院诊治的74例AECOPD患者资料,患者入院时均行动脉血气分析和CT检查,依据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23例)及重度组(26例)3组,对比3组基本资料及CT肺血管参数,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肺血管参数诊断重度AECOPD的价值。结果:轻、中度组肺小血管总横截面积占肺总面积百分比(%CSA<5)小于重度组(P<0.05);轻、中度组%CSA<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CSA<5与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43,P<0.05)。3组间肺动脉与主动脉横截面直径比值(P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A与AECOPD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18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SA<5诊断重度AECOP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截断值为0.54%,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46%、72.92%、78.38%。结论:CT肺血管参数%CSA<5对AECOPD病情程度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T 急性加重期 肺小血管横截面 诊断 病情程度
下载PDF
AECOP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图像肺血管参数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志平 王耀东 叶珣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0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图像肺血管参数变化,分析其与肺功能、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AECOPD患者113例(AECOPD组)、COPD稳定期(SCOPD)患者40例(SCOPD组)和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均接...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图像肺血管参数变化,分析其与肺功能、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AECOPD患者113例(AECOPD组)、COPD稳定期(SCOPD)患者40例(SCOPD组)和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均接受胸部HRCT扫描,测算肺血管参数[肺小血管总横截面积/肺野总面积(%CSA<5)、肺动脉/主动脉最大直径(PA/A)]。采用肺功能仪器测定各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根据AECOPD住院患者入院28 d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92例)和死亡组(21例),观察两组肺血管参数变化。结果AECOPD组%CSA<5、PA/A分别为0.51%±0.16%、1.05±0.09,SCOPD组%CSA<5、PA/A分别为0.62%±0.12%、0.89±0.03,对照组%CSA<5、PA/A分别为0.70%±0.15%、0.77±0.10,组间相比,P均<0.05。AECOPD组FEV1、FVC、FEV1/FVC均低于SCOPD组和对照组(P均<0.05)。AECOPD患者肺血管参数%CSA<5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36、0.721、0.755,P均<0.05),AECOPD患者肺血管参数PA/A与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622、-0.693、-0.643,P均<0.05)。存活组%CSA<5高于死亡组、PA/A低于死亡组(P均<0.05)。%CSA<5联合PA/A预测AECOPD患者短期预后的AUC为0.941(95%CI为0.905~0.976),%CSA<5联合PA/A预测AECOPD患者短期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82%。结论AECOPD患者胸部HRCT肺血管参数%CSA<5降低、PA/A升高,二者的变化与AECOPD患者肺功能有关,%CSA<5联合PA/A可预测AECOPD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小血管横截面 肺野总面积 肺动脉 主动脉最大直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