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可有效预测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
1
作者 王月燕 赵以惠 +4 位作者 陈艾琪 杜小萌 钱宝鑫 潘成武 马宜传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结合临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多参数MRI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患者1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盆腔影... 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结合临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多参数MRI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患者1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盆腔影像资料,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相关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于T2WI、扩散加权成像和T1WI增强序列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特征降维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结合临床预测因子与影像组学评分标签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佳,其曲线下面积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为0.876(95%CI:0.799~0.952)、0.769(95%CI:0.600~0.938),显著高于单独影像组学模型(0.818、0.741)和临床模型(0.714、0.548)。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可以术前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血管浸润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和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浸润价值研究
2
作者 丁建华 张波 邓国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研究使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和评估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微血管浸润(MVI)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50例,术前均接受腹部CT和MRI检查,记录肿瘤边缘模糊征象、瘤内新月征、... 目的研究使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和评估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微血管浸润(MVI)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50例,术前均接受腹部CT和MRI检查,记录肿瘤边缘模糊征象、瘤内新月征、静脉浸润的双预测因子(TTPVI)、门静脉癌栓(PVTT)和表观弥散系数(ADC)。行肝叶切除术治疗,取术后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诊断MVI。结果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肝细胞癌(HCC)32例和胆管细胞癌18例,存在MVI者29例,无MVI者21例;CT检查MVI患者肿瘤边缘模糊、局部外凸结节、包膜不完整、多结节融合、瘤内新月征、TTPVI和PVTT等影像学征象占比分别为82.8%、17.2%、31.0%、17.2%、13.8%、65.5%和17.2%,显著高于无MVI患者(分别为14.3%、4.8%、4.8%、4.8%、0.0%、9.5%和0.0%,P<0.05);MRI检查MVI患者肿瘤边缘模糊、局部结节、包膜不完整、多结节融合、瘤内新月征、TTPVI和PVTT等影像学征象占比为89.7%、24.1%、37.9%、27.6%、13.8%、72.4%和24.1%,显著高于无MVI患者(分别为23.8%、9.5%、9.5%、9.5%、0.0%、14.3%和0.0%,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和MRI检查发现病灶边缘模糊、TTPVI和PVTT是PL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可通过特殊征象判断PLC患者MVI的存在,可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合理的诊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管浸润 影像学检查 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包裹型血管浸润型滤泡癌术后12年颅骨转移1例
3
作者 陈琦 周嫔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期47-48,共2页
在2017年版WHO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分类中,甲状腺包裹型血管浸润型滤泡癌(EAFTC)被单独分类,不再属于微小浸润型甲状腺滤泡癌中的一种。EAFTC骨转移发生率低,尤其是轻微血管侵犯的EAFTC。本文回顾性分析EAFTC局部切除术后12年颅骨转移1例资... 在2017年版WHO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分类中,甲状腺包裹型血管浸润型滤泡癌(EAFTC)被单独分类,不再属于微小浸润型甲状腺滤泡癌中的一种。EAFTC骨转移发生率低,尤其是轻微血管侵犯的EAFTC。本文回顾性分析EAFTC局部切除术后12年颅骨转移1例资料,旨在加强临床医师对EAFTC的随访重视,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71岁,主诉“发现枕部占位两月余”于2022年3月8日收入我院神经外科。患者两个月前发现枕部肿块,约“鸽子蛋”大小,期间自觉肿块较前缓慢增大,无疼痛、头晕等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包裹型血管浸润型滤泡癌 骨转移
下载PDF
术前MRI增强扫描参数与肝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学分级和微血管浸润关系
4
作者 刘刚 林伟文 +1 位作者 何海奇 林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参数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肿瘤组织学分级和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MRI增强扫描的181例患者临床资料。HCC分化程度根...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参数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肿瘤组织学分级和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MRI增强扫描的181例患者临床资料。HCC分化程度根据Edmondson-Steiner分级分为低级别肿瘤(Ⅰ、Ⅱ级)和高级别肿瘤(Ⅲ和Ⅳ级)。根据MVI发生情况分为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VI和组织学高级别分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MVI阳性组118例和MVI阴性组63例,组织学分级低级别组51例和高级别组130例。AFP水平在MVI阳性组和阴性组、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中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2和0.041)。而高级别组肝硬化患者比例较低(P=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可见存在多个肿瘤(OR=4.252,P=0.000),肿瘤直径≥5cm(OR=5.167,P=0.000),动脉期瘤周强化(OR=5.156,P=0.000),肝胆期瘤周低信号(OR=4.163,P=0.000)是H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包膜完整(OR=0.295,P=0.000)是发生MVI的保护因素。肝硬化(OR=0.873,P=0.000)包膜完整(OR=0.283,P=0.000)是保护因素,而多个肿瘤(OR=5.116,P=0.000),肿瘤形状为分叶状(OR=5.276,P=0.000)是HCC患者发生病理组织学高级别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增强MRI成像参数与HCC患者MVI和组织学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对于其预测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管浸润 组织学分级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PV与PLT比值预测小肝癌患者并发微血管浸润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翟张凯 田云龙 刘茜茜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145-148,153,共5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血小板计数(PLT)比值(MPV/PLT)预测小肝癌患者并发微血管浸润(MV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肝癌患者术后是否并发MVI将其分为MVI组(70例),非MVI组(83例)。所有肝癌患者...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血小板计数(PLT)比值(MPV/PLT)预测小肝癌患者并发微血管浸润(MV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肝癌患者术后是否并发MVI将其分为MVI组(70例),非MVI组(83例)。所有肝癌患者入院后均检测MPV、PLT,并计算MPV/PLT。分析比较MVI组、非MVI组MPV/PLT值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MPV/PLT对肝癌患者并发MVI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癌患者并发MVI的相关因素。结果与非MVI组比较,MVI组患者MPV水平更高、PLT水平更低(P<0.05)。MVI组患者MPV/PLT水平明显高于非MVI组(P<0.05)。经ROC曲线结果显示,MPV/PLT曲线下面积、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25、0.060、82.5%、89.6%,均高于MPV、PLT单项的敏感度、特异度(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VI组与非MVI组患者AFP水平、肿瘤直径、分化程度、MPV/PLT水平具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程度、肿瘤直径>3 cm、AF P>200 ng/ml、MPV/PLT>0.060均为肝癌患者并发MV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PV/PLT水平在小肝癌并发微血管浸润患者中明显升高,是影响小肝癌患者并发MVI的相关因素,有望作为预测小肝癌患者并发MVI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比值 肝癌 血管浸润 预测价值
下载PDF
3.0T MRI扩散加权成像术前评估宫颈癌淋巴血管浸润的价值
6
作者 哈传传 钱银锋 +2 位作者 范军坤 谢玉海 马芳芳 《安徽医学》 2023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血管浸润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7月在阜阳市太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3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分为淋巴血管浸润阳性组15例和淋巴血管浸润阴性组21例。所有...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血管浸润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7月在阜阳市太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3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分为淋巴血管浸润阳性组15例和淋巴血管浸润阴性组2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常规序列及DWI检查,比较两组间瘤体平均ADC值及最小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淋巴血管浸润阳性组与阴性组瘤体的平均ADC值和最小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瘤体平均ADC值取临界值0.851×10^(-3)mm^(2)/s时,诊断宫颈癌淋巴血管浸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0%和73.3%,曲线下面积为0.854;瘤体最小ADC值取临界值0.750×10^(-3)mm^(2)/s时,诊断宫颈癌淋巴血管浸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和66.7%,曲线下面积为0.822。对平均ADC值与最小ADC值的曲线下面积进行delong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1)。结论DWI的平均ADC值与最小ADC值对术前评估宫颈癌是否存在淋巴血管浸润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制订最佳诊疗方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扩散加权成像 淋巴血管浸润
下载PDF
多模态MRI在直肠癌周围血管浸润及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刘彬 孙川 赵新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703-1706,共4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RC)周围血管浸润及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98例RC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术前多模态MRI对患者壁外血管浸润和T、N分期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术前多模态MRI... 目的 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RC)周围血管浸润及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98例RC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术前多模态MRI对患者壁外血管浸润和T、N分期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术前多模态MRI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98例RC患者术前多模态MRI提示有44例存在直肠壁外血管浸润,而手术病理证实有36例存在血管浸润,MRI对血管浸润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准确度分别是83.3%、75.8%、16.7%、24.2%、78.6%。RC患者术前多模态MRI与手术病理对T分期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达0.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I对T1和T4期患者的诊断准确度相对较高,分别达94.9%、92.9%。RC患者术前多模态MRI与手术病理对N分期的一致性中等,Kappa值为0.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I对N3期患者的诊断准确度相对较高,达85.7%。结论 多模态MRI对RC患者周围血管浸润和术前T、N分期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与T分期的一致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直肠癌 血管浸润
下载PDF
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评分及临床参数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的nomogram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小芳 汪清华 +4 位作者 杨洪安 肖琼 廖建 高阳 谭永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18-1025,共8页
目的:基于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多模态肝脏影像组学分析建立机器学习模型,探讨此模型术前预测HCC微血管浸润(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9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HCC的130例患者的术前肝脏MRI及临床资料... 目的:基于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多模态肝脏影像组学分析建立机器学习模型,探讨此模型术前预测HCC微血管浸润(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9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HCC的130例患者的术前肝脏MRI及临床资料。基于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MVI阳性组及MVI阴性组。记录患者的各项术前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 2WI、DWI和ADC以及Gd-EOB-DTPA对比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和肝胆期T_(1)WI共7个序列。由放射科医师评估肿瘤的常规影像特征。自7个序列的图像上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降维,然后采用线性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预测MVI的预测模型。再将所有序列图像提取的特征整合,经降维分析后最终筛选出6个最佳组学特征并采用线性SVM方法构建多序列联合组学模型,然后基于此多序列联合组学模型计算每例患者的放射组学评分(Radscore)作为后续建模特征。最后共采用了5种机器学习算法对上述三类资料(即临床资料、常规影像特征、组学特征)中筛选出的特征进行综合模型的构建,包括线性的支持向量机(linear SVM)、带rbf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rbf-SVM)、逻辑回归(LR)、随机森林(RF)和XGBoost(XGB)。采用ROC曲线及概率校准曲线验证并评估单一或联合模型预测MVI的效能,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选择最优模型。结果:临床指标及常规影像学特征中甲胎蛋白浓度、动脉期瘤周增强、肿瘤最大直径、肿瘤边缘、肿瘤生长模式、瘤内出血以及静脉侵犯征象(RVI)是MVI的独立预测因子。在7种单序列及多序列联合组学模型中,以多序列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为最佳(在训练集中的AUC=0.913,95%CI:0.822~1.000)。建立的5个机器学习综合模型中rbf-SVM模型的预测效能最好。相较于Radscore(测试集:AUC=0.879,95%CI=0.755~1.000)、临床病理(测试集:AUC=0.629,95%CI=0.453~0.805)和常规影像特征预测模型(测试集:AUC=0.567,95%CI=0.384~0.751),Radscore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及常规影像特征构建的综合模型列线图(测试集:AUC=0.968,95%CI=0.920~1.000)表现出最优的预测效能。结论:联合临床指标、常规MRI征象及组学特征构建的多参数机器学习模型在术前预测HCC微血管浸润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及疾病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癌 血管浸润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探讨增强CT图像的影像征象在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浸润的价值
9
作者 裴金霞 李欢 王龙胜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8954-18961,共8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图像的影像征象在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2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并术前行CT平扫 + 增强扫描的HC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临... 目的:探讨增强CT图像的影像征象在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2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并术前行CT平扫 + 增强扫描的HC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临床指标(年龄、性别、甲胎蛋白)及影像征象(肿瘤最大径、假包膜、肿瘤形态、瘤周低密度环、瘤内动脉、病灶数目、瘤周异常灌注、大血管侵犯、强化方式),根据有无微血管浸润分为MVI阳性组及MVI阴性组,以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CC MVI的增强CT图像的影像征象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估独立预测因素及回归模型对MVI的预测效能。结果:MVI阳性组AFP水平及肿瘤最大径高于MVI阴性组(P < 0.05),MVI阳性组肿瘤形态不规则、瘤内动脉、病灶数目及大血管侵犯的发生率均高于MVI阴性组(P < 0.05),肿瘤形态及数目是MVI的独立预测因素,其预测MVI的AUC分别为0.637和0.625,回归模型的AUC值为0.714。结论:增强CT图像的影像特征可以有效的预测肝细胞肝癌M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血管浸润 增强CT图像
下载PDF
深度注意力机制结合临床特征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
10
作者 巩高 曹石 +4 位作者 肖慧 方威扬 阙与清 刘子蔚 陈超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851,共1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微血管浸润(MVI)存在的一致性和诊断性能,以及深度学习注意力机制和临床特征在MVI分类预测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158例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实验,包括常规MRI序列(...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微血管浸润(MVI)存在的一致性和诊断性能,以及深度学习注意力机制和临床特征在MVI分类预测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158例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实验,包括常规MRI序列(T_(1)WI、T_(2)WI、DWI)、增强MRI序列(AP、PP、EP、HBP)、合成MRI序列(T1mapping-pre、T1mapping-20min)得到MRI图像以及可能与MVI相关的临床数据。基于EfficientNetB0和注意力模块分别建立单序列深度学习模型和融合模型,并且通过深度学习可视化技术显示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的高危区域。结果基于T1mapping-20min序列和临床特征的融合模型结果要优于其他融合模型。准确度为83.76%,AUC为85.01%,敏感度为83.78%,特异度为87.02%,且深度可视化技术可以显示MVI高危区域。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基于多个MRI序列的单序列模型和融合模型,并验证了深度学习算法结合注意力机制和临床特征对MVI分类预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浸润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注意力机制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细胞癌微血管浸润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广宇 高宇轩 +1 位作者 郑博 李洪光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生微血管浸润(MV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择100例ICC患者,其中MVI组24例、非MVI组76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CC患者发生MV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绘...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生微血管浸润(MV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择100例ICC患者,其中MVI组24例、非MVI组76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CC患者发生MV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绘制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该模型对MVI的诊断价值。通过rms程序包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两组总胆红素(TBIL)、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肿瘤数量、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IVKA-Ⅱ高水平、肿瘤多发和肿瘤直径较大是I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其建立预测模型,P=(−5.381)+1.521×(PIVKA-Ⅱ)+1.289×(肿瘤数量)+0.271×(肿瘤大小),该模型的AUC为0.74(95%CI:0.65~0.84)。结合以上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能准确预测ICC患者发生MVI的风险。结论PIVKA-Ⅱ高水平、肿瘤多发和肿瘤直径较大是I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血管浸润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探讨CT及MRI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微血管浸润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辉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6期705-707,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原发性肝癌,CT、MRI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0年5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1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微血管浸润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患者均行CT、MRI检查,... 目的:探讨针对原发性肝癌,CT、MRI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0年5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1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微血管浸润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患者均行CT、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CT及MRI征象、CT及MRI影像学特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门脉分支癌栓数量、瘤内动脉和低密度/信号环征象、局部包膜不完整、边缘模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45、3.178、14.837、56.712,P<0.05);两组患者弥散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5,P>0.05),CT与MRI检查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80、6.134、5.297、3.426、4.377,P>0.05)。结论:采用CT、MRI检查原发性肝癌患者,结果表明边缘模糊征象、瘤内动脉和低密度/信号环征象、门脉分支癌栓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管浸润 影像学检查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对乳腺癌淋巴血管浸润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汪毅 任章霞 许思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特征对预测乳腺癌有关淋巴血管浸润(LVI)的价值。方法选取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导管癌的患者80例,按照是否发生LVI分成发生组22例和未发生组5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差异。结果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肿瘤背...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特征对预测乳腺癌有关淋巴血管浸润(LVI)的价值。方法选取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导管癌的患者80例,按照是否发生LVI分成发生组22例和未发生组5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差异。结果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肿瘤背景实质强度程度、肿瘤最大直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有无腋窝中淋巴结肿大、有无瘤周水肿、ADC值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出腋窝中淋巴结肿大、瘤周水肿、ADC值均是影响乳腺癌LVI的主要因素,OR值>1。结论腋窝中淋巴结肿大、瘤周水肿、ADC值是乳腺癌LVI的影响因素,MRI有关影像组学特征对乳腺癌LVI均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血管浸润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特征
下载PDF
微血管浸润对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臻玉 曾海锋 +2 位作者 武丹 邱昌洪 黄擎雄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62-1864,共3页
目的评价微血管浸润对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06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微血管浸润的病理特点,分为微血管浸润组和无血管浸润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分析生存率,多因素分析微血管浸润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目的评价微血管浸润对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06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微血管浸润的病理特点,分为微血管浸润组和无血管浸润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分析生存率,多因素分析微血管浸润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微血管浸润组61例,无血管浸润组45例。两组间肿瘤大小、包膜、手术切缘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浸润组中位生存时间39.4个月,无血管浸润组67.5个月;术后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微血管浸润组分别是86.9%、49.2%和37.7%,无血管浸润组分别是93.3%、82.2%和73.3%。Cox回归分析示微血管浸润、手术切缘是影响术后生存的2个重要因素,HR分别是2.234和0.682。结论微血管浸润在小肝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切除术 血管浸润
下载PDF
肝癌微血管浸润术前多层螺旋CT评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希奎 贺君 +2 位作者 邢小明 李雯怡 吴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72-74,I0002,共4页
目的探究肝癌微血管浸润术前多层螺旋CT(MSCT)评估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检查分为微血管侵犯组和无微血管侵犯组。观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炎类型、肝功能分级... 目的探究肝癌微血管浸润术前多层螺旋CT(MSCT)评估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检查分为微血管侵犯组和无微血管侵犯组。观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炎类型、肝功能分级、甲胎蛋白(AFP)值、Edmondson Steiner分级、肿瘤大小、肿瘤边缘情况、肿瘤包膜情况、动脉期CT值、门静脉期CT值、延迟期CT值、晕征。结果根据病例结果分为微血管侵犯组58例,无微血管侵犯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肝炎类型、肝功能分级、AFP值、动脉期及延迟期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侵犯组Edmondson Steiner分级、肿瘤大小、肿瘤边缘不光滑、肿瘤无包膜、门静脉期CT值、晕征与无微血管侵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微血管浸润术前行MSCT检查能够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管浸润 多层螺旋CT 评估
下载PDF
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发生血管浸润、微血管侵犯和门静脉癌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佳 王红艳 +4 位作者 胡春玲 张佳佳 曾庆磊 余祖江 李志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1期3845-3849,共5页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血管浸润、微血管侵犯(MVI)和门静脉癌栓(PVT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收治的91例HBs Ag阳性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年龄、...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血管浸润、微血管侵犯(MVI)和门静脉癌栓(PVT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收治的91例HBs Ag阳性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性别、相关实验室指标、肿瘤直径及数目、Edmonson分级、有无肝硬化、有无MVI、有无PVTT,MVI和PVTT统称为血管浸润。采用Pearson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探究肝癌血管浸润、MVI和PVTT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1例HBs Ag阳性的肝癌患者中共出现血管浸润患者39例(42. 9%),其中PVTT为11例(12. 1%),MVI为31例(34. 1%),其中3例同时存在PVTT和MVI。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AFP水平>10 ng/ml、血清HBe Ag阳性、HBV-DNA定量≥500 IU/ml、HBV-DNA定量≥2 000 IU/ml、肿瘤数目≥2个、Edmonson分级Ⅲ~Ⅳ级、合并肝硬化是HBs Ag阳性HCC患者发生血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 05),其中血清AFP水平> 10 ng/ml、HBV-DNA定量≥2 000 IU/ml、Edmonson分级Ⅲ~Ⅳ级、合并肝硬化是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 05),血清AFP水平> 10 ng/ml、HBV-DNA定量≥500 IU/ml、HBV-DNA定量是否≥2 000 IU/ml、肿瘤直径≥3 cm、Edmonson分级Ⅲ~Ⅳ级、合并肝硬化是患者发生PVTT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 05)。结论血清AFP水平> 10 ng/ml、血清HBe Ag阳性、HBV-DNA定量≥500 IU/ml、HBV-DNA定量≥2 000 IU/ml、肿瘤数目≥2个、Edmonson分级Ⅲ~Ⅳ级及合并肝硬化是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发生血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血清AFP水平> 10 ng/ml、HBV-DNA定量≥2 000 IU/ml、Edmonson分级Ⅲ~Ⅳ级及合并肝硬化是患者发生MVI或PVTT的独立危险因素,HBV-DNA定量≥500 IU/ml和肿瘤直径≥3 cm是PVT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细胞癌 血管浸润 血管侵犯 门静脉癌栓
下载PDF
血管生成及血管浸润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层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世杰 许绍发 +5 位作者 张海青 刘志东 梁子昆 宋小运 姜颖 赵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9-33,共5页
背景与目的最新的研究发现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通过预后分层筛选高危患者给予辅助治疗,既可改善Ⅰ期NSCLC患者的整体预后,又可避免因过度治疗对低危患者造成损害,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 背景与目的最新的研究发现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通过预后分层筛选高危患者给予辅助治疗,既可改善Ⅰ期NSCLC患者的整体预后,又可避免因过度治疗对低危患者造成损害,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血管生成和血管浸润(BVI)对Ⅰ期NSCLC预后的影响,建立Ⅰ期NSCLC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Ⅰ期NSCLC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计算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以CD34标记的血管腔内瘤细胞的存在判定为BVI。结果肺癌组织VEGF低表达44例(37.3%),高表达74例(62.7%)。VEGF高表达组MVD显著高于低表达组(33.4±17.8vs24.7±14.8,P=0.010),VEGF与MVD间存在正相关(r=0.216,P=0.019)。VEGF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36.48% vs 72.20%,P=0.003)。无BVI者86例(72.9%),BVI者32例(27.1%),后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前者(34.38% vs 60.47%,P=0.018)。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VEGF高表达(RR=2.96,P=0.001)和BVI(RR=1.95,P=0.020)为Ⅰ期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进一步根据VEGF表达及BVI情况,将患者分为低度危险组:VEGF低表达+BVI(-);中度危险组:VEGF高表达或BVI(+);高度危险组:VEGF高表达+BVI(+)。三组间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28% vs 52.63% vs 28.00%,P=0.001)。结论VEGF表达与BVI的联合检测可能实现对Ⅰ期NSCLC进行预后分层,为术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密度 血管浸润
下载PDF
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2和TNF的变化及其与癌肿体积大小和血管浸润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晟晃 陈念平 谭小宇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肝癌病人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探讨其与肝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动态检测63例肝癌病人手术前、后以及45例正常人血清IL-2和TNF值,术后根据癌肿体积大小以及血... 目的观察肝癌病人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探讨其与肝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动态检测63例肝癌病人手术前、后以及45例正常人血清IL-2和TNF值,术后根据癌肿体积大小以及血管浸润情况进行分组,逐组按其手术前、后血清IL-2和TNF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对比。结果肝癌患者手术前IL-2水平低于正常人,手术后IL-2水平较手术前有明显的升高。肝癌患者手术后血清IL-2水平无论癌肿瘤体体积大、小和术后病理诊断有、无血管浸润与其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病人血清IL-2和TNF检测值表达的动态变化与癌肿瘤体体积大小以及是否存在血管浸润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瘤体体积 血管浸润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胰腺癌血管浸润的评估及血管切除的问题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春友 陶京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4期198-199,共2页
关键词 胰腺癌 血管浸润 血管切除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胰头癌血管浸润及切除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逢生 霍兴隆 +3 位作者 马社荣 李静 陈林秀 康耀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463-464,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在胰头肿瘤血管浸润及切除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肿瘤和肠系膜上动脉 (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MA)、肠系膜上静脉 (superiormesen tericveinSMV)、门静脉 (portalvein...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在胰头肿瘤血管浸润及切除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肿瘤和肠系膜上动脉 (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MA)、肠系膜上静脉 (superiormesen tericveinSMV)、门静脉 (portalveinPV)和腹腔动脉 (celiacarteryCA)等血管的关系 ,设计胰多普勒评分 (pan creasDopplerUltrasoundPDS)。结果  0 - 1分者 ,血管多为接触性浸润 ,肿瘤与血管易分离 ,血管活检多为阴性 ,可以切除 ;2分者 ,肿瘤血管呈实质性浸润 ,肿瘤血管分离困难 ,血管活检阳性居多 ,手术切除不符合肿瘤学要求 ;3分者 ,血管呈破坏性 ,肿瘤包绕血管无法切除。结论 ①有限的PV/SMV节段性切除仅从技术上考虑是可行的 ,其生存期与其它各组有较大差异性 (7:13个月 ) ;②进一步证明PDS评分与切除的癌旁浸润有显著的相关性 (正相关 ) ;③肿瘤血管切缘阳性或阴性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别 (10 :12个月 ) ;④有限(<2 .0cm)的PV/SMV切除是安全的 ,死亡率增加不显著 ,但切缘阳性增加显著 ,多属晚期 ;⑤CDFI对小于2 .0cm的原发胰头肿瘤和腹腔、肠系膜及肝内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较薄层CT和内镜超声 (endosopicultra sonographyEUS)差 ,但CDFI可作常规并对高危人群普查 ,能在术前对肿瘤的分期和局部血管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FI 胰腺肿瘤 肿瘤切除 血管浸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