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消癌方治疗对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疗效、血管生成因子及QLQ-c30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彭巍 唐建清 +1 位作者 龚辉 简小兰 《四川中医》 2021年第8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治疗对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疗效、血管生成因子及QLQ-c30评分的影响。方法:2015年6月~2020年6月本院进行根治手术治疗的78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FOLFOX4方案全身静脉化疗或口服卡培...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治疗对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疗效、血管生成因子及QLQ-c30评分的影响。方法:2015年6月~2020年6月本院进行根治手术治疗的78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FOLFOX4方案全身静脉化疗或口服卡培他滨化疗)和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健脾消癌方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的浓度变化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uestionnaire-Core30,QLQ-C30)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1.05%)显著高于对照组(47.50%)(P<0.05)。(2)治疗后2个月,2组VEGF、VEGFR-2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VEGF、VEGFR-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个月,2组患者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癌方是一种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的的治疗方药,应用于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中可有效抑制患者肿瘤血管生成,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消癌方 大肠癌 肝转移 血管生成因子qlq-c30评分
下载PDF
miR-30a-3p通过靶向调控BAFF在肾癌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中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威力江·赛买提 马军 王玉杰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29-535,共7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30a-3p对肾细胞癌(RCC)细胞的转移和血管生成表型的影响。方法:结合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提供的RCC中miR-30a-3p表达数据分析miR-30a-3p在RCC细胞系中的表达特征。结合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30a-3p与B细...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30a-3p对肾细胞癌(RCC)细胞的转移和血管生成表型的影响。方法:结合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提供的RCC中miR-30a-3p表达数据分析miR-30a-3p在RCC细胞系中的表达特征。结合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30a-3p与B细胞激活因子(BAFF)3’非翻译区(3’-UTR)的结合。将RCC细胞系ACHN和786O分为LV-miR-30a-3p组[感染过表达miR-30a-3p的慢病毒载体]、LV-NC组[感染慢病毒载体阴性对照]、LV-miR-30a-3p+pcDNA-BAFF组[联合感染LV-miR-30a-3p和过表达BAFF的载体(pcDNA-BAFF)]以及LV-miR-30a-3p+pcDNA-EV组[联合感染LV-miR-30a-3p和空载体(pcDNA-EV)]。Transwell迁移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小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血管生成能力。qPCR检测miR-30a-3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FF、促血管生成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ACHN细胞中的miR-30a-3p对BAFF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分析TCGA数据库中数据,与Normal组比,Cancer组的miR-30a-3p表达都显著降低(P<0.05);与HK-2细胞比,ACHN和786O细胞系中miR-30a-3p的表达都明显降低(均P<0.05)。与LV-NC组比,LV-miR-30a-3p组miR-30a-3p表达增加(均P<0.05),LV-miR-30a-3p组的细胞迁移、小管生成、及BAFF和VEGFA表达均下调(均P<0.05)。经过生物信息学预测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发现BAFF是miR-30a-3p的靶基因。与LV-miR-30a-3p+pcDNA-EV组比较,LV-miR-30a-3p+pcDNA-BAFF组的细胞迁移、小管生成率及BAFF表达均上调(均P<0.05)。结论:miR-30a-3p通过靶向抑制BAFF抑制RCC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0a-3p 肾细胞癌 B细胞激活因子 细胞迁移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及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晨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取降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取降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控制血糖、血液及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EGF、Ang-2、NIHSS评分情况、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2、3、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EGF、Ang-2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EGF、Ang-2水平均显著升高,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Ang-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45.71%)及总有效率(94.29%)均高于对照组治愈率(25.71%)及总有效率(80.00%)(P<0.05)。治疗后两组QLQ-C30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表达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阳还五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功能 血管生成素-2 NIHSS评分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促缺血性脑组织新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岭 朱海波 《中国药理通讯》 2005年第3期21-21,共1页
本文探讨从传统活血化瘀名药红花中分离提取的单体化合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yellowA,HSYA)促缺血性脑组织新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初步作用机制。采用线栓塞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神经行... 本文探讨从传统活血化瘀名药红花中分离提取的单体化合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yellowA,HSYA)促缺血性脑组织新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初步作用机制。采用线栓塞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计算梗死面积比;以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HYSA给药后脑组织新血管生成数目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水平表达;采用内膜消化刮取法获取犬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分别在常氧(21%)/低氧(10%)低糖两种条件下,以噻唑蓝(MTT)法观察HSYA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后脑组织 血管生成作用 缺血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神经行为学评分 主动脉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患者血管生成素-2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燕效智 张峰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年第5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及相关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ALI患者38例,按有无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是否死亡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死亡组和存活组,并设立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及相关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ALI患者38例,按有无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是否死亡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死亡组和存活组,并设立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中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LI患者Ang-2和VEGF水平较高(P<0.01);Ang-2、VEGF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MODS组和死亡组分别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1)。Ang-2水平分别与APACHEⅡ评分、VEGF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55,r=0.735,P<0.05);VEGF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895,P<0.01)。结论:Ang-2水平与ALI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降低血浆中Ang-2的水平,可能有利于控制ALI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下载PDF
COX-2和VEGF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Gleason评分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久华 张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30例前列腺癌组织,按Gleason评分,将≥7分者列为高Gleason评分组(n=10);<7分者列为低Glea-son评分组(n=20)。良性...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30例前列腺癌组织,按Gleason评分,将≥7分者列为高Gleason评分组(n=10);<7分者列为低Glea-son评分组(n=20)。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0例,BPH并高级前列腺上皮内瘤(PIN)1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1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PCa、PIN中COX-2、VEGF的阳性表达率及MVD值高于BPH及NP(P均<0.05),高Gleason评分组中COX-2、VEGF的阳性表达率(81.3%、93.8%)及MVD值(63.4±1.80)高于低Gleason评分组(42.9%、64.3%、51.7±1.56,P<0.05)。结论COX-2、VEGF在前列腺癌中均为高表达,且与肿瘤的Gleason评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血管密度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ip30/CC3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马运超 李丛丛 +1 位作者 赵健 李云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3期65-69,共5页
Tip30/CC3是新发现的一种与肿瘤转移抑制相关的基因,在人类的多种组织如心、脑、肺、肾、骨骼肌和胰腺中均有表达,但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下降或缺失。研究表明,一方面,Tip30/CC3是一种转录辅助因子,具有丝/苏氨酸激酶活性,可以和RNA聚... Tip30/CC3是新发现的一种与肿瘤转移抑制相关的基因,在人类的多种组织如心、脑、肺、肾、骨骼肌和胰腺中均有表达,但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下降或缺失。研究表明,一方面,Tip30/CC3是一种转录辅助因子,具有丝/苏氨酸激酶活性,可以和RNA聚合酶Ⅱ最大亚基结合并磷酸化其C末端的七肽重复基序,在特定生理病理环境下调节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转移;另一方面,Tip30/CC3能够以RanGTP非依赖形式直接与Importinβ家族成员及核孔蛋白相结合,抑制核转运蛋白的功能,通过抑制核物质输入促进细胞凋亡来发挥抑癌作用。文章就Tip30/CC3基因的发现、结构特点、与肿瘤的关系、功能、作用机理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30/CC3 肿瘤转移 转录因子 核转运 血管生成
下载PDF
VEGF/KDR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Gleason评分之间关系的研究
8
作者 程汉波 冯亮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4-4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KDR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20例前列腺癌组织[按Gleason评分,将≥7分者列为高Gleason评分组(n=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KDR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20例前列腺癌组织[按Gleason评分,将≥7分者列为高Gleason评分组(n=12);<7分者列为低Gleason评分组(n=8)]、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HP)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ormal prostate,NP)中VEGF、KDR的表达水平。结果PCa中VEGF、KDR阳性表达率高于BPH及NP(P均<0.05),高Gleason评分组中VEGF、KDR阳性表达率(83.3%,91.7%)高于低Gleason评分组(37.5%、62.5%,P<0.05)。结论VEGF、KDR在前列腺癌中均为高表达,且与肿瘤的Gleason评分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GLEASON评分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KDR
下载PDF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蓉蓉 吴罗金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5期136-140,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在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肝理气活血化...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在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性激素、血管生成因子、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84.91%(P<0.05)。治疗前,2组经期腹痛、经血夹块、腰膝酸软、性交痛、骶韧带触痛结节等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H、FSH、E2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糖类抗原125 (CA125)、血管生成素-2 (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A125、Ang-2、VEGF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MMP-9、MMP-2、MCP-1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在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有效调节性激素水平及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气滞血瘀证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 中医症状评分 性激素 血管生成因子 炎症因子
下载PDF
EORTC QLQ-C30量表汇总评分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验证 被引量:35
10
作者 黄子寅 培尔顿·米吉提 凯比努尔·艾尔肯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171-1176,共6页
目的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验证基于13个维度[除去总体健康状况(QL)和经济困难(FI)]单因子高阶模型构建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V3.0)汇总评分。方法收集2016-06-01-2017-08-31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 目的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验证基于13个维度[除去总体健康状况(QL)和经济困难(FI)]单因子高阶模型构建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V3.0)汇总评分。方法收集2016-06-01-2017-08-31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96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ORTC QLQ-C30中文版量表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验证性因子分析(CFA)验证构建EORTC QLQ-C30量表汇总评分的单因子高阶模型,并比较该汇总评分和EORTC QLQ-C30量表每个维度在分辨不同性别、肿瘤TNM分期和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生活质量差异的有效性和对时间变化的敏感性。结果构建汇总评分的单因子高阶模型拟合优度较好,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为0.080,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844,Tucker-Lewis指数(TLI)为0.828。在分辨不同性别、肿瘤TNM分期和KPS评分的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及对时间变化的敏感性上,EORTC QLQ-C30汇总评分在≥11个维度上优于单个维度测量,且优于QL维度。结论基于13个维度单因子高阶评分模型的EORTC QLQ-C30汇总评分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中有一定的适用性。EORTC QLQ-C30汇总评分有助于减少使用单独的EORTC QLQ-C30问卷量表进行多重测试时产生的潜在问题,并可做为未来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试验的结局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EORTC qlq-c30 验证性因子分析 汇总评分
原文传递
中药内外治结合对放射性骨髓炎的疗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轶 王忠献 +1 位作者 彭植锋 卢惠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治结合疗法对慢性放射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120例慢性放射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中药组(采用中药内外治结合疗法治疗)与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于治疗4...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治结合疗法对慢性放射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120例慢性放射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中药组(采用中药内外治结合疗法治疗)与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于治疗4个疗程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检测血清中血管生成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IL-6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个疗程时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中药组疼痛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4个疗程时,中药组患者完全治愈及显效人数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血清TGF-β1、VEGF及IL-4水平升高,而TNF-α及IL-6水平降低(P<0.05)。结论:中药内外治结合疗法对慢性放射性骨髓炎的疗效优于高压氧治疗,其治疗机制可能与TGF-β1、VEGF及IL-4水平升高,而TNF-α及IL-6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内外治疗法 放射性骨髓炎 慢性 疼痛评分 血管生成指标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重症肺炎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Ang-1、vWF及APACHEⅡ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4
12
作者 田景霞 许爱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12期1429-143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血管生成素-1(Ang-1)、血友病因子(vWF)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的变化及...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血管生成素-1(Ang-1)、血友病因子(vWF)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的变化及其对患者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83例重症肺炎诱发ARDS患者(ARDS组)和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血清Ang-1、vWF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探讨血清Ang-1、vWF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重症肺炎诱发ARDS患者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结果 ARDS组患者血清Ang-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vWF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RDS患者APACHEⅡ评分与血清Ang-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血清vW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入院第1天及第7天,存活组患者血清Ang-1水平显著高于死亡组,而血清vWF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则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Ang-1水平显著降低,血清vWF及APACHEⅡ评分则显著升高(P<0.05),存活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指标变化均不显著(P>0. 05)。第1天,血清Ang-1、vWF及APACHEⅡ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85、0. 764、0.838,其灵敏度分别为78.6%、51.9%、81.5%,特异度分别为92.6%、96.4%、71.7%。在第7天,血清Ang-1、vWF及APACHEⅡ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2、0.807、0.929,其灵敏度分别为92.6%、92.6%、85.2%,特异度分别为96. 3%、59.3%、71.7%。结论重症肺炎诱发ARDS患者血清Ang-1、vWF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有明显改变,对血清Ang-1、vWF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进行监测有助于评估ARDS患者生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管生成素-1 血友病因子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下载PDF
针刺对脑缺血大鼠血管生成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姜杨阳 穆晓红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2166-217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缺血大鼠血管生成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组各10只。模型对照组以及针刺组给予Bannister's颈动脉引流法以建立大鼠脑缺血的动物模型。针...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缺血大鼠血管生成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组各10只。模型对照组以及针刺组给予Bannister's颈动脉引流法以建立大鼠脑缺血的动物模型。针刺组造模7 d后,在大鼠保持清醒的状况下,固定于自制鼠架上,予以百会穴平刺2 mm,捻转1 min增强针感,留针20 min;水沟穴点刺1 mm,捻转1 min增强针感,不留针;每日1次,每周6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其余两组不予以任何干预措施,至实验结束。比较各组大鼠情况、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海马脑细胞凋亡百分率、椎体细胞数、血管内生长因子表达水平、血管密度、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un N-ternuial kinase,p-JNK)以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1/2)蛋白表达比较。结果: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分数较低;与治疗后7 d比较,治疗后14 d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较低(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针刺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较高,锥体细胞存活数较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较低,锥体细胞存活数较高(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以及针刺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以及血管密度较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VEGF蛋白表达以及血管密度较高(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以及针刺组p-JNK、p-ERK1/2蛋白表达较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p-JNK蛋白表达较低,p-ERK1/2蛋白表达较高(P<0.05)。结论:针刺能够上调脑缺血大鼠VEGF表达水平,下调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提高促进组织脑血管形成,调节p-JNK以及p-ERK1/2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脑损害程度,显著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修复,这可能是针刺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缺血 血管生成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 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改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闫芳 马乾坤 +2 位作者 刘晓洋 姜晓锋 姚勇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8期31-34,共4页
目的 研究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30例,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 目的 研究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30例,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未使用溶栓和取栓治疗,观察组3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应用,治疗剂量参考说明书,2 mg/次,1次/d, 14 d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1及其受体Tie-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的表达量检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四组检测数据的变化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1及其受体Tie-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的表达量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脑梗死后脑血管的储备功能,是有效且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氢溴酸樟柳碱注射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Ang-1及其受体Tie-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 NIHSS评分
原文传递
参莲抗癌合剂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晚期患者临床研究
15
作者 杨芳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8期197-201,共5页
目的:观察参莲抗癌合剂联合化疗对结肠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4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FOLFIRI方案化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 目的:观察参莲抗癌合剂联合化疗对结肠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4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FOLFIRI方案化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参莲抗癌合剂内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免疫功能相关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的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评价生活质量,监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7 (IL-17)、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51.92%,高于对照组的2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9,P <0.05)。治疗后,2组T淋巴细胞群指标CD4^+、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功能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症状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7、HIF-1α、VE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肝功能异常、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参莲抗癌合剂联合化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减毒增效作用突出,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血清IL-17、HIF-1α、VEGF水平而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肿瘤血管增殖有关,有一定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参莲抗癌合剂 化疗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的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 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下载PDF
渴络欣胶囊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宋秋艳 桑艳红 +1 位作者 李巧玲 史双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1261-1266,共6页
目的探讨渴络欣胶囊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晨服培哚普利叔丁胺片,4... 目的探讨渴络欣胶囊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晨服培哚普利叔丁胺片,4 mg/d,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渴络欣胶囊,4粒/次,3次/d。两组疗程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等]、相关量表[肾脏病生活质量量表1.3(KDQOL-SF 1.3)、简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及血清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4.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52%(P<0.05)。治疗后,两组气短乏力积分、咽干口渴积分、肢体麻木积分、肢体麻木积分、腰膝酸软积分、畏寒肢冷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24 h UP、尿蛋白排泄率(UAER)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肾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KDQOL-SF 1.3评分均显著增高,而DASS-21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KDQOL-SF 1.3评分和DASS-21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ASH-1、HMGB1、CXC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VASH-1、HMGB1、CXC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渴络欣胶囊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控制肾组织纤维化,在患者症状和负面情绪减轻、肾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获得更佳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渴络欣胶囊 培哚普利叔丁胺片 糖尿病肾病 中医症状积分 24 h尿蛋白定量 肾脏病生活质量量表1.3评分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CXC趋化因子配体10
原文传递
平消胶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张静 黄黎明 +1 位作者 张小瑞 程才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2120-2124,共5页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联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在2021年3月—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包括5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联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在2021年3月—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包括5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次,每3周1次。治疗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平消胶囊,4粒/次,3次/d。3周为1个周期,两组持续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健康状态、生活质量、淋巴细胞和血清指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00%、7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KPS评分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功能评分、总健康评分、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QLQ-C30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4^(+)/CD8^(+)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平消胶囊联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消胶囊 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KPS评分 qlq-c30评分 CD4^(+) CD4^(+)/CD8^(+)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PS≥2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共识和挑战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翔赟 陆舜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行为状态评分(PS)≥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受关注度低,传统治疗疗效不佳,治疗手段局限。新的靶向治疗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血管生成(VEGF)抑制剂已经进入了Ⅱ/Ⅲ期临床试验,并已取得了一些临床数据,给这部分患者带来... 行为状态评分(PS)≥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受关注度低,传统治疗疗效不佳,治疗手段局限。新的靶向治疗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血管生成(VEGF)抑制剂已经进入了Ⅱ/Ⅲ期临床试验,并已取得了一些临床数据,给这部分患者带来了希望。对PS≥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的现状和发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状态评分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血管生成抑制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益妇止血丸联合黄体酮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柳书勤 殷敏敏 +1 位作者 齐继红 何静品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3399-3403,共5页
目的探讨益妇止血丸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南总队医院治疗的80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 目的探讨益妇止血丸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南总队医院治疗的80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黄体酮胶囊,1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妇止血丸,6 g/次,3次/d。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效果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候积分、相关评分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0.0%、9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流血量评分、失眠多梦评分、腰膝酸软评分、倦怠乏力评分、五心烦热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BAC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GQOL-74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BAC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QOL-74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雌二醇(E2)水平均显著降低,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红蛋白(HB)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ng-2、E2水平低于对照组,而VEGF、Hb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妇止血丸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月经状况及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妇止血丸 黄体酮胶囊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PBAC评分 SAS评分 SDS评分 GQOL-74评分 血管生成素-2 雌二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雪胆素胶囊联合头孢丙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雯 张蕾 黄宗文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9期2627-2631,共5页
目的探讨雪胆素胶囊联合头孢丙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72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头孢丙烯片,2片/次,1... 目的探讨雪胆素胶囊联合头孢丙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72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头孢丙烯片,2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雪胆素胶囊,2粒/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时间、相关积分、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3.72%、98.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咽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扁桃体缩小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FPS-R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QLQ-C30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FPS-R评分、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雪胆素胶囊联合头孢丙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胆素胶囊 头孢丙烯片 急性扁桃体炎 VAS评分 FPS-R评分 PSQI评分 qlq-c30评分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