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D-二聚体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结华 唐海沁 +2 位作者 刘先进 徐迎春 陈曙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83-384,共2页
目的 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及D二聚体 (D D)的变化 ,探讨其与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 5 8例EH患者 (EH组 )和 2 0例正常者 (对照组 )外周血浆中VWF、D D... 目的 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及D二聚体 (D D)的变化 ,探讨其与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 5 8例EH患者 (EH组 )和 2 0例正常者 (对照组 )外周血浆中VWF、D D水平变化。并对不同分级或分层的EH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级、3级高血压或中危、高危、极高危EH患者血浆VWF、D D水平与对照组、1级或低危EH患者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5 ,P <0 0 1)。而 1级或低危EH患者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升高 (P >0 0 5 )。结论 VWF、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 血浆 血管血友病因子 D二聚体 老年人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谭元生 张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9期810-811,共2页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与正常人群对照,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值的临床意义。方法选4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及45名体检正常者,空腹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vWF含量;采用...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与正常人群对照,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值的临床意义。方法选4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及45名体检正常者,空腹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vWF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含量。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人vWF及hs-C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组(P<0.01);原发性高血压组中,随着年龄增大,vWF含量增高;70岁以上年龄段男性较女性升高尤明显(P<0.01);各年龄段按高血压分级vWF含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WF是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物,hs-CRP是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的标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存在内皮细胞受损及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受损及炎症反应程度与年龄、病情呈正相关。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可能与vWF及hs-CRP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 血管血友病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缬沙坦对伴有高血压病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高佳儿 金争鸣 +3 位作者 周奋 孙坚 朱朝辉 胡申江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73-75,78,共4页
目的观察伴有高血压病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水平及应用缬沙坦后vWF的变化。方法测定22例伴有高血压病的MS患者服用缬沙坦80mg/d4周前后及29例健康体检者血浆vWF含... 目的观察伴有高血压病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水平及应用缬沙坦后vWF的变化。方法测定22例伴有高血压病的MS患者服用缬沙坦80mg/d4周前后及29例健康体检者血浆vWF含量。结果伴高血压病的MS患者血浆vWF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176±24)%vs(130±26)%,P<0.01];vWF含量与收缩压(SBP)[r=0.60,P<0.01]、舒张压(DBP)[r=0.57,P<0.01]、平均动脉压(MAP)[r=0.61,P<0·01]、体质量指数(BMI)[r=0·53,P<0.01]、三酰甘油(TG)[r=0.36,P<0.05]、总胆固醇(TC)[r=0.49,P<0.01]、空腹血糖(FBG)[r=0.45,P<0.01]呈正相关;缬沙坦治疗4周后,伴高血压病的MS患者血浆vW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60±15)%vs(176±24)%,P<0.01]。结论伴高血压病的MS患者血浆vWF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增高;予缬沙坦治疗后,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可短期内降低vWF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原发 血管血友病因子 内皮功能
下载PDF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及C-反应蛋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汤立军 卢岑 +3 位作者 余泽洪 冼伟进 谭文锋 黄振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缬沙坦 原发高血压 血浆 一氧化氮 血管血友病因子 C-反应蛋白 研究
下载PDF
内皮源性假血友病因子及蛋白S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5
作者 于汉力 张瑶 王新春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04-405,共2页
关键词 内皮源血友病因子 蛋白S 冠心病
下载PDF
血友病性假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翁习生 高增鑫 +6 位作者 林进 邱贵兴 金今 赵永强 王炜 盛林 杨新宇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8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血友病性假瘤的诊断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2007年7月我科收治血友病性假瘤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8岁,平均26.1岁。其中累及股骨4例,第五掌骨1例,股四头肌、髂腰肌、腓肠肌各1例。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血友病性假瘤的诊断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2007年7月我科收治血友病性假瘤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8岁,平均26.1岁。其中累及股骨4例,第五掌骨1例,股四头肌、髂腰肌、腓肠肌各1例。治疗方法包括假瘤切除、软组织松解、骨缺损重建修复。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切除重建后随访时间平均37.6个月(6个月~11年);全部病例无局部假瘤复发;6例愈合良好;1例股骨短缩、跛行;1例凝血因子抑制剂形成,伴切口愈合不良。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是血友病性假瘤诊断的主要依据;手术切除、骨重建是血友病性假瘤相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获得手术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凝血因子 诊断 手术切除重建
下载PDF
截肢术治疗血友病性假瘤1例报告
7
作者 芮敏 郑欣 +4 位作者 孙少松 李成宇 庞勇 赵凤朝 郭开今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1148-1149,共2页
血友病是因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缺陷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连锁隐性遗传病。血友病性假性肿瘤为其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既往文献报道甚少。由于人们对该病临床特征及疾病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常误诊为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等疾病[1-2],本院于2... 血友病是因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缺陷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连锁隐性遗传病。血友病性假性肿瘤为其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既往文献报道甚少。由于人们对该病临床特征及疾病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常误诊为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等疾病[1-2],本院于2015年5月收治1例因膝、踝关节血友病假性肿瘤行截肢术治疗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截肢术 治疗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因子缺乏 肿瘤 疾病发展 遗传病
下载PDF
尼可地尔治疗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黄琪 王文婷 +4 位作者 蒋凤春 何武剑 裴德安 王士生 隋向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2期1115-1117,共3页
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rimary microvascular angina,PMVA)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1],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2]。阿司匹林、他汀类及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与... 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rimary microvascular angina,PMVA)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1],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2]。阿司匹林、他汀类及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与正常人群比较其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均显著升高,所以早期明确诊断并针对性治疗尤为重要[3]。尼可地尔具有特征性扩张冠状动脉微血管的作用,近年来被临床用来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但关于尼可地尔治疗PMVA的研究鲜少报道。本研究拟探讨PMVA的发病机理及尼可地尔的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血管心绞痛 尼可地尔 血管血友病因子 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肽A 血小板膜糖蛋白140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微血管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黄琪 隋向前 +4 位作者 蒋凤春 何武剑 裴德安 王士生 胡永宾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8期74-78,共5页
目的测定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rimarymicrovascular angina,PMVA)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水平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观察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v WF水平的改变。方法明确诊断PMVA的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测定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rimarymicrovascular angina,PMVA)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水平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观察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v WF水平的改变。方法明确诊断PMVA的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33例和麝香保心丸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WF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前vWF(50.93±32.98)μg/L治疗后v WF(49.65±35.12)μg/L,麝香保心丸组治疗前v WF(27.45±25.02)μg/L治疗后v WF(17.37±15.68)μg/L。治疗后vWF下降值麝香保心丸组(10.08±16.47)μg/L较常规治疗组(1.28±12.37)μg/L更明显,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血管内皮保护功能,PMVA患者能从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原发血管心绞痛 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辅助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建平 李涛 +3 位作者 石敏 王文 刘敏良 路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究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辅助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血管源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序列号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天麻组,各29例。对照组行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 目的 探究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辅助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血管源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序列号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天麻组,各29例。对照组行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天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天麻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麻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D/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麻组的VA和BA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GMP-140、D/F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麻组的vWF、TM、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辅助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症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脑血流灌注指标、下调血液高凝指标、促进血管内皮功能修复以及降低炎症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眩晕 天麻钩藤饮加减方 脑血流灌注指标 炎症指标 血管血友病因子 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血友病致盆骨巨大假肿瘤1例
11
作者 武玉芝 《黑龙江医学》 1996年第2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血友病关节炎 肿瘤 血友病因子A 盆骨 实验室检查 巨大卵巢囊肿 骨质破坏 血友病A 钡剂灌肠检查 骨关节系统
下载PDF
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蔡维艳 李爱敏 +4 位作者 初清 周广玉 柳雪梅 李春香 柳宏波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340-1342,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HSP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及160例HSP患儿急性期血浆TM、vWF、MMP-9水平。随访...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HSP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及160例HSP患儿急性期血浆TM、vWF、MMP-9水平。随访6个月~1 a,发生肾损害62例,非肾损害98例,按肾损害临床表现分为A组:孤立性血尿(18例)或孤立性蛋白尿(3例);B组:血尿+蛋白尿(29例);C组:大量蛋白尿(12例)。比较肾损害组、非肾损害组及健康对照组中各数值变化及在肾损害不同组中的差异。结果 1.肾损害组TM[(148.13±18.60)mg.L-1]、vWF[(159.50±23.06)%]、MMP-9[(36.53±7.86)mg.L-1]均高于非肾损害组[(129.49±21.22)mg.L-1、(136.98±25.48)%、(29.14±8.17)mg.L-1]及健康对照组[(113.63±20.88)mg.L-1、(121.83±24.69)%、(24.37±7.34)m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非肾损害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2.肾损害组:C组、B组TM[(158.59±17.80)mg.L-1、(149.72±19.20)mg.L-1]、vWF[(169.45±23.36)%、(160.20±21.46)%]、MMP-9[(42.66±6.31)mg.L-1、(35.88±7.33)mg.L-1]高于A组[(131.28±16.14)mg.L-1、(139.59±19.26)%、(30.16±6.89)m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C组MMP-9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M、vWF在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TM、vWF、MMP-9在HSP急性期升高,可作为早期预测肾损害的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早期预测肾损害的发生及肾损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肾炎 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血友病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心房利钠肽、内皮素-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爱敏 郝亚平 +4 位作者 孙学江 张洁 王海娟 李建玲 王叶青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36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PPHN患儿66例(PPHN组)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7d后采... 目的探讨血浆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PPHN患儿66例(PPHN组)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7d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同时检测动脉血气和右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再同时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P、ET-1和vWF水平。各指标与除外心肺相关疾病的非PPHN患儿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PHN组治疗前PASP、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及血浆ANP、ET-1、vWF水平[(66.5±13.4)mmHg(1mm Hg=0.133kPa)、0.726±0.531、(46.3±7.2)mmHg、(59.2±7.4)mmHg、(272.6±20.3)ng/L、(221.3±24.3)ng/L、(142.5±20.3)%]与对照组[(25.0±6.2)mmHg、0.896±0.767、(88.3±7.6)mmHg、(41.1±6.1)mmHg、(68.4±7.9)ng/L、(39.8±6.5)ng/L、(95.3±1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N组治疗3d后各指标[(48.3±3.2)himHg、0.841±0.416、(73.6±9.3)mmHg、(50.5±7.2)InmHg、(102.6±20.3)ng/L、(79.6±15.2)ng/L、(103.6±14.1)%]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各指标[(25.2±3.6)mmHg、0.882±0.724、(85.4±7.4)mmHg、(40.2±6.4)mmHg、(64.4±3.6)ng/L、(37.3±5.4)ng/L、(92.9±11.7)%]均较治疗3d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及治疗3、7d后ANP、ET-1、vWF与PASP、PaCO2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0.01),ANP、ET-1、vWF与SpO2、PaO2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1)。以心脏超声监测PASP为标准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NP、ET-1、vWF评价西地那非疗效的灵敏度分别为82.2%、86.4%、85.1%,特异度分别为83.4%、87.6%、84.7%。结论ANP、ET-1、vWF可能在西地那非有效治疗PPHN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适时检测PPHN新生儿血浆ANP、ET-1、vwF水平可客观评价西地那非对PPHN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利钠肽 内皮素1 血管血友病因子 西地那非
原文传递
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患者抑郁状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黄琪 隋向前 +4 位作者 王敏 王士生 蒋凤春 金信垚 朱秋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测定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MVA)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分析PMV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其抑郁状态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的测定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MVA)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分析PMV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其抑郁状态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检查诊断为PMVA的患者65例(PMVA组),正常体检人群42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其血浆v WF、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记录所有研究者的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数值。结果PMVA患者v WF水平[(72.591±33.102)m IU/ml]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3.053±1.856 mg/L)]与正常对照组的v WF水平[(23.765±3.983)m IU/ml]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0.712±0.546)mg/L]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MVA患者Hcy水平[(12.522±7.371)μmol/L]与正常对照组的Hcy水平[(12.845±1.937)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VA患者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值为(15.920±5.901)分,较正常对照组的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值(5.190±1.509)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MVA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值为(22.090±7.705)分,较正常对照组的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值(9.240±2.864)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入选研究者的v WF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值均呈正相关(P<0.001);所有研究者的Hcy水平与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值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PMVA患者较正常体检人群存在内皮功能受损及显著的抑郁状态,所有研究者的v WF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与贝克及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值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血管心绞痛 抑郁状态 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血友病因子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vWF、sICAM-1的变化及诊断学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健 刘雯馨 +1 位作者 兰翠霞 王江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诊断学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PA患者80例作为PA...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诊断学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PA患者80例作为PA组,选取同期就诊的性别、年龄、血压水平相匹配的80例EH患者作为EH组。比较两组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尿酸、肌酐、vWF、sICAM-1、24 h尿蛋白、尿蛋白排泄率(UAER)、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WF、sICAM-1单独及联合检测PA、EH的诊断效能。结果PA组vWF、sICAM-1、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高于EH组(P<0.05)。两组患者UA、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组24 h尿蛋白、UAER、LVMI高于EH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A组患者vWF水平与ARR、24 h尿蛋白、UAER和LVMI均呈正相关(r=0.617、0.485、0.539和0.476,均P<0.05)。PA组患者sICAM-1与ARR、24 h尿蛋白、UAER、LVMI均呈正相关((r=0.584、0.511、0.520和0.439,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WF、sICAM-1联合应用诊断PA、EH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最高,分别为97.28%(95%CI:0.882,0.963)、特异性90.11%(95%CI:0.874,0.931)、曲线下面积为0.957(95%CI:0.748,0.973)。结论PA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较EH患者更加严重,vWF、sICAM-1在鉴别诊断PA与EH病因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且与患者出现肾素-醛固酮系统紊乱、靶器官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高血压 血管血友病因子 可溶细胞间黏附分子-1 醛固酮 肾素
下载PDF
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关系
16
作者 杨文 孙宁玲 韩红 《民航医学》 2008年第4期21-23,共3页
随着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致残率的逐年增高及对高血压研究的进展,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血压关系的研究在逐渐深入,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里既有血压的问题,也有血管内皮功能、血凝的原因,其中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 随着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致残率的逐年增高及对高血压研究的进展,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血压关系的研究在逐渐深入,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里既有血压的问题,也有血管内皮功能、血凝的原因,其中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在脑卒中的作用已备受关注^[1]。本研究对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功能以及与内皮和凝血相关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s factor,vWF)进行分析,并探讨相互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血友病因子 脑梗死患者 高血压 动脉弹功能 腔隙 血管内皮功能 动脉结构 血管结构
原文传递
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关系
17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96,共1页
该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与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男性患者60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控制良好组(30例)和血压控制不良组(30例)。应用美国DP200... 该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与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男性患者60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控制良好组(30例)和血压控制不良组(30例)。应用美国DP200M动脉仪进行肱动脉弹性测定,在美国ACL3000plus凝血分析仪上采用比浊法测定vWF。结果:血压控制良好组血管弹性指标(系统动脉顺应性、系统动脉阻力、肱动脉扩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血友病因子 动脉弹功能 原发高血压 腔隙脑梗死 脑梗死患者 系统动脉顺应 血压控制不良 血压控制情况
原文传递
血友病性假肿瘤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永成 郑得志 +1 位作者 季林祥 邢志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38-439,共2页
关键词 血友病肿瘤 2002年 2001年 局部感染 截肢手术 凝血功能 凝血因子 手术过程 切口愈合 并发症 骨关节
原文传递
vWFGMP-140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钱进先 李磊 +2 位作者 陆士奇 陈罡 赵益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4-687,共4页
的了解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GMP-140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0-04-2011-04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9例,分成迟发性脑... 的了解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GMP-140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0-04-2011-04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9例,分成迟发性脑缺血组(DCI组)和非迟发性脑缺血组(无DCI组)、脑血管痉挛组(CVS组)和无痉挛组(无CVS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引入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SAH后第1天、第4天、第10天收集静脉血,使用ELISA方法检测vWF和GMP-140水平,观察其动态变化;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VMCA),出院时行GOS预后评分。结果①血浆vWF水平在DCI组、CVS组及预后不良组第1天、第4天、第10天均高于正常对照组,DCI组与无DCI组在第1天、第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第10天CVS组与无CVS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浆GMP一140水平在各组早期均显著升高,在第1天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血浆vwF、GMP-140水平与预后相关,并且早期vWF水平与DCI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血友病因子(vWF) P选择素(GMP-140) 迟发脑缺血(DCI) 血管痉挛(CVS)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曙光 唐海沁 《安徽医学》 2003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对EH组 ( 4 0例 )及对照组( 2 0例 )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D -二聚体 (D -dimer)、抗凝血酶Ⅲ (AT -Ⅲ )进行检测 ,同时测定血小板 (PL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对EH组 ( 4 0例 )及对照组( 2 0例 )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D -二聚体 (D -dimer)、抗凝血酶Ⅲ (AT -Ⅲ )进行检测 ,同时测定血小板 (PL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并对EH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EH患者的VWF、D -dim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AT -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VWF与D -dimer之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r =0 .0 47,P >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 ,可能是其易并发缺血性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 血栓前状态 分子标志物 血管血友病因子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