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丙二醛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栋辉 王阳 +1 位作者 吕智龙 袁洪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因素及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IA显微外科夹闭术的...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因素及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IA显微外科夹闭术的147例患者,依照术后情况分为CVS组(n=45)和非CVS组(n=1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CVS发生的危险因素;依照脑血管直径将CVS患者分类,并对血清sVCAM-1、sICAM-1以及MDA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上述血清指标与CVS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Ⅲ~Ⅳ级、高动脉瘤直径以及血清sVCAM-1、sICAM-1和MDA的高表达均是导致CV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上血清指标在严重CVS组中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组(P<0.05);以上血清指标均与CVS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sVCAM-1、sICAM-1及MDA水平是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CVS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其形成密切相关,可作为CVS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夹闭 血管痉挛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清中E-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车少敏 王燕妮 +1 位作者 马爱群 高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中粘附分子表达在识别不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80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4 0例 ,不稳定心绞痛病人 4 0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经治疗 4个月后进行随访 ,同时...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中粘附分子表达在识别不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80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4 0例 ,不稳定心绞痛病人 4 0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经治疗 4个月后进行随访 ,同时选取正常对照 4 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血清中E -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VCAM - 1)的水平。结果 :外周血中E -选择素、sICAM- 1、sVCAM - 1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心绞痛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除sVCAM - 1外在随访时明显降低。结论 :外周血中E -选择素、sICAM - 1的水平可能作为诊断和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敏感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症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E-选择素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大鼠NO及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峻 孙明 +3 位作者 林锦潮 何兆初 区碧如 郭海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72-1874,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与炎性因子对内皮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实验包括正常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高脂血症组(高脂喂养)和高脂血症非诺贝特治疗组(高脂喂养),其中非诺贝特治疗组在高脂喂养同时喂服非诺贝特40mg·(kg-1·d-1)而高脂血症... 目的探讨血脂与炎性因子对内皮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实验包括正常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高脂血症组(高脂喂养)和高脂血症非诺贝特治疗组(高脂喂养),其中非诺贝特治疗组在高脂喂养同时喂服非诺贝特40mg·(kg-1·d-1)而高脂血症组不予药物治疗,20周后检测3组的血脂、NO浓度及观察血管内皮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水平和细胞粘附密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NO水平较低、血管内皮上白细胞粘附增多、VCAM-1表达强度较强及范围较广。非诺贝特治疗组与高脂血症组比较,血NO水平提高、血管内皮VCAM-1表达水平和细胞粘附数目均较低(少)。结论NO减少及炎症因素的介入参与了血管损害机制,非诺贝特能有效地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该作用与NO水平提高、VCAM-1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NO 非诺贝特
下载PDF
导痰汤对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文强 李宗信 +2 位作者 黄小波 王宁群 李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对导痰汤干预脑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脑血管内皮细胞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时程(0~24h)对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导痰汤的干预情况。结果随... 目的对导痰汤干预脑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脑血管内皮细胞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时程(0~24h)对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导痰汤的干预情况。结果随着TNF-α作用时程增加,内皮细胞ICAM-1表达显著上调,呈时间依赖性,P<0.05。预先使用导痰汤处理内皮细胞后,ICAM-1表达无显著性变化,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导痰汤能对不同时程的TNF-α诱导ICAM-1高表达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痰汤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大鼠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大灶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吴玉生 姜立平 +1 位作者 王占奎 赵玉武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大灶性脑梗塞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2 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 例( 常规方法治疗) ,醒脑静组21 例( 常规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可溶性...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大灶性脑梗塞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2 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 例( 常规方法治疗) ,醒脑静组21 例( 常规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 的变化与临床疗效,并与19 名健康人对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SVCAM- 1 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治疗后显著改善,而且以醒脑静组改善更为明显;醒脑静组治愈、显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57-1 % 与33-3 % ,P< 0 .0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脑梗塞 炎症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依巴斯汀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IL-4、IL-10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淦峰 孟繁杰 赖思源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IL-4、IL-10水平及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10 mg/次/日,观察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10 mg/次/日,...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IL-4、IL-10水平及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10 mg/次/日,观察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10 mg/次/日,疗程均为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及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采用症状总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ing index,SSRI)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VCAM-1、IL-4、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VCAM-1、IL-4、IL-10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患者症状积分较前有明显下降,观察组SSRI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巴斯汀能够明显降低过敏性鼻炎血清黏附分子、IL-4、IL-10水平,有助于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巴斯汀 过敏性鼻炎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IL-4 IL-10
下载PDF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孙乐刚 刘玲 +1 位作者 冯红超 宋宇峰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表达与定位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间的关系,探讨VCAM-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表达与定位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间的关系,探讨VCAM-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4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VCAM-1和CD31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VCAM-1蛋白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膜和胞浆以及血管内皮细胞;VCAM-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粘膜组织(P<0.01);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的MVD值显著高于正常口腔粘膜组织(P<0.01),MVD值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VCAM-1表达阳性组MVD值显著高于VCAM-1表达阴性组(P<0.01),且VCAM-1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结论VCAM-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表达与定位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土茯苓对白细胞介素-1诱导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黄秀兰 张雪静 王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土茯苓对白介素-1(IL-1)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升高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等技术,以平均荧光... 目的探讨土茯苓对白介素-1(IL-1)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升高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等技术,以平均荧光强度代表细胞VCAM-1水平。结果IL-1刺激后可升高HUVECs的平均荧光强度(P<0.001),土茯苓含药血清组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空白血清组(P<0.05或P<0.01)。结论土茯苓可抑制HUVECs表达VCA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下载PDF
层流状态下高、低切应力对动脉重构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俭 刘莹 +5 位作者 宾建国 李美瑜 黄瑞珠 伍巍兰 袁野 宾建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49-1352,1364,共5页
目的制备小鼠腹主动脉狭窄模型,探讨近似层流状态下高、低切应力对动脉重构及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狭窄1 d组、7 d组、14 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用动脉银夹建立腹主动脉局部狭窄模型,超声检测狭窄近心端和狭窄处血... 目的制备小鼠腹主动脉狭窄模型,探讨近似层流状态下高、低切应力对动脉重构及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狭窄1 d组、7 d组、14 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用动脉银夹建立腹主动脉局部狭窄模型,超声检测狭窄近心端和狭窄处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切应力值;血管标本行HE染色和内皮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动脉病理结构的改变及内皮VCAM-1表达的强度。结果狭窄动脉近心端和狭窄处分别形成低、高切应力血流区,与对照组比较,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狭窄近心端动脉内中膜逐渐增厚、内皮VCAM-1表达逐渐增强,而狭窄处动脉无明显结构改变及内皮VCAM-1表达。结论血流动力学改变,尤其是低切应力可较早引起动脉重构,可能通过内皮VCAM-1的介导作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而高切应力则可能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切应力 高切应力 血管重构 内皮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在紫癜性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傅睿 胡宝金 +1 位作者 郑卫民 傅颖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其与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在HSPN发病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7例过敏性紫癜、3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其中急性期16例...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其与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在HSPN发病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7例过敏性紫癜、3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其中急性期16例,恢复期10例)及2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血清sVCAM-1、IL-6、IgE水平。结果:①紫癜性肾炎组较单纯过敏性紫癜组、正常对照组血清sVCAM-1均明显升高,且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肾炎组、单纯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6、IgE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恢复期较正常对照组血清sVCAM-1、IL-6水平无很大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②紫癜性肾炎组、单纯过敏性紫癜组sVCAM-1水平随血清IL-6、IgE水平升高而增加(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38,P均<0.01)。结论:sVCAM-1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且可反映其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发病学 白介素-6 免疫球蛋白E IL-6 IGE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体外培养中川芎嗪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敏 阮秋蓉 +3 位作者 朱大和 任新瑜 瞿智玲 路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2-124,128,239,共5页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诱导的VSMC表达粘附分子模型的基础上 ,将培养的细胞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AngⅡ刺激组、川芎嗪治疗组。分别在 6、...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诱导的VSMC表达粘附分子模型的基础上 ,将培养的细胞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AngⅡ刺激组、川芎嗪治疗组。分别在 6、 12、 2 4h 3个时段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VCAM 1的蛋白表达及mRNA转录水平。结果 ①各时段正常对照组即有VCAM 1的基础表达 ;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AngⅡ能够明显诱导VCAM 1的表达 ,而且其诱导作用在 6h即已出现 (P <0 0 5 ) ,12h表达增强 (P <0 0 1) ,2 4h有所回降 (P <0 0 5 ) ;③川芎嗪在各个时段均能抑制VCAM 1蛋白和mRNA的转录水平 (P <0 0 5 )。结论 AngⅡ能够明显诱导VSMC中VCAM 1的表达 ,而川芎嗪能够通过抑制VSMC中V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川芎嗪 大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粘附分子-1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原位杂交技术
下载PDF
流体的不同流动方式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钱冠清 刘会齐 刘晓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53-756,I001,共5页
目的 :探讨在低切应力时不同流态对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置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层于平板流动腔内 ,经切应力 0 2Pa层流或振荡流作用 4h、18h ,用组织免疫化学方法测其血管细胞粘附因子 - 1(VCAM - 1)表达及核因子 (NF -κB)核转... 目的 :探讨在低切应力时不同流态对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置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层于平板流动腔内 ,经切应力 0 2Pa层流或振荡流作用 4h、18h ,用组织免疫化学方法测其血管细胞粘附因子 - 1(VCAM - 1)表达及核因子 (NF -κB)核转位活性 ,原位杂交法检测VCAM - 1mRNA表达。结果 :在相同的低切应力作用下 ,层流组未见VCAM - 1mRNA、VCAM - 1有明显变化 ,而振荡流组则明显上调VCAM - 1mRNA、VCAM - 1表达分别为对照组 2倍、2 4倍及NF -κB核转位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结论 :VEC在低切应力作用下 ,振荡流明显上调VCAM - 1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 血液动力学 转录因子 流态 低切应力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妊高征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者胎盘病理改变与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志坚 余艳红 沈立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22-1024,1027,共4页
目的探讨妊高征(PIH)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时胎盘病理改变与胎盘组织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01年l~9月分娩的妊高征合并IUGR患者(实验组)胎盘30例、单纯IUGR(IUGR组)28例、单纯PIH(PIH组... 目的探讨妊高征(PIH)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时胎盘病理改变与胎盘组织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01年l~9月分娩的妊高征合并IUGR患者(实验组)胎盘30例、单纯IUGR(IUGR组)28例、单纯PIH(PIH组)25例、正常妊娠(正常妊娠组)30例,常规HE染色及PAS染色,观察胎盘形态学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胎盘组织切片染色,观察子宫蜕膜层中螺旋动脉、绒毛组织滋养细胞及绒毛中毛细血管的VCAM-l表达.结果实验组中22例(73.33%)胎盘有明显病理改变,有病理改变的胎盘蜕膜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及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V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无病理改变者(P<0.001);而绒毛上皮组织滋养层细胞vCAM-1的表达则显著低于无病理改变者(P=0.019).结论妊高征合并IUGR时胎盘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改变,这种病理改变与胎盘中VCAM-1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胎儿生长迟缓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胎盘 病理学 PIH IUGR VCAM-1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秦玲 张淑琴 张家颖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0-302,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和阿托伐他汀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常规饲料组、胆固醇饲料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饲养16周。实验前后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 目的探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和阿托伐他汀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常规饲料组、胆固醇饲料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饲养16周。实验前后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测定主动脉壁VCAM-1阳性表达百分比和mRNA的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TC和LDL水平(P<0.01)。胆固醇饲料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病变局部VCAM-1的阳性染色百分比和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阿托伐他汀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较胆固醇饲料组明显减轻,VCAM-1阳性染色百分比及mRNA的表达量较胆固醇饲料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伴有血管细胞粘附分子的高度表达。阿托伐他汀不但有调脂作用,而且具有抑制粘附分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下载PDF
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刚 程锦泉 +2 位作者 彭绩 王峰 彭良斌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04-1406,共3页
关键词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疾病相关性 动脉粥样硬化 人类健康 增长趋势 临床研究 基础医学
下载PDF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等炎性因子与糖尿病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聂海英 聂丹丹 姜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8期1403-1406,共4页
糖尿病足(DF)作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多表现为下肢远端周围血管病变及神经损伤所致感染、坏疽、溃疡等,疾病早期表现为瘙痒,与皮肤疾病难以鉴别与准确治疗,发病后期患者表现为足部恶臭,行动障碍,面临截肢风险。研究发现血清指标及血管... 糖尿病足(DF)作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多表现为下肢远端周围血管病变及神经损伤所致感染、坏疽、溃疡等,疾病早期表现为瘙痒,与皮肤疾病难以鉴别与准确治疗,发病后期患者表现为足部恶臭,行动障碍,面临截肢风险。研究发现血清指标及血管自身病变是影响糖尿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严格控制血清炎症刺激因子水平,显著改善疾病发展及预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糖尿病足 炎性因子 相关性 周围血管病变 皮肤疾病 血清指标 严重并发症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血管瘤分期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亮 罗鸣 +1 位作者 邹音 柯江维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浓度来判断血管瘤是处于增生期还是消退期,为临床确定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个临床检测手段。方法本组40例血管瘤患儿,其中20例增生期,20例消退期,;阴性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粘...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浓度来判断血管瘤是处于增生期还是消退期,为临床确定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个临床检测手段。方法本组40例血管瘤患儿,其中20例增生期,20例消退期,;阴性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浓度。结果对测得的I-CAM-1浓度通过SPSS软件统计分析,发现血管瘤增生期的ICAM-1显著高于消退期和阴性对照组,而消退期血管瘤和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别没有显著意义。结论血清ICAM-1测定对于血管瘤的分期诊断是无创、有效的方法,可推荐为血管瘤术前分期诊断和治疗的辅助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诊断 胞间粘附分子1/血液
下载PDF
细胞间粘附分子-1检测在皮肤血管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莉 王雪楠 +1 位作者 张慧 靳光娴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0-300,共1页
关键词 皮肤 血管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春华 李尚珠 +3 位作者 徐秀强 李君凡 李军 钱冠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8-218,237,共2页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VCAM - 1)水平以及同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中VCAM - 1水平 ,同时检测其它免疫学指标。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sVCAM - 1水平高于...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VCAM - 1)水平以及同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中VCAM - 1水平 ,同时检测其它免疫学指标。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sVCAM - 1水平高于稳定期和健康人 ,抗双链DNA抗体 (抗ds-DNA抗体 )阳性者或伴狼疮性肾炎病人更高 ;sVCAM - 1水平与血沉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sVCAM - 1可以作为SLE活动和严重程度的血清学参数 ,SLE发病可能与自身抗体ds -DNA使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内皮 血管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有利 毛达勇 朱名安 《微循环学杂志》 2007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两者在T2DM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5例T2DM并血管并发症患者空腹血糖(FBS)、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ICA...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两者在T2DM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5例T2DM并血管并发症患者空腹血糖(FBS)、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ICAM-1和CRP水平,并与33例无血管并发症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T2DM患者组FBS、TG、HbA1c、sICAM-1和CRP等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2DM血管并发症组TG、sICAM-1和CRP显著高于非血管并发症组(P<0.01)。HbA1c与sICAM-1和CRP呈正相关(P<0.01),TG、FBS与sI-CAM-1和CR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ICAM-1和CRP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损伤,并在T2DM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检测分析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管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