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络学说指导防治“脉络—血管系统病”的理论探微 被引量:20
1
作者 魏聪 常丽萍 赵珊珊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101-1103,共3页
基于"气血相关"的中医络病理论特色,"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成为中医络病学科两大分支,其中"脉络学说"作为《内经》"血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已由吴以岭系统构建了脉络学说理论体系,出版了《脉络论》专著,并提出脉络学说的核... 基于"气血相关"的中医络病理论特色,"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成为中医络病学科两大分支,其中"脉络学说"作为《内经》"血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已由吴以岭系统构建了脉络学说理论体系,出版了《脉络论》专著,并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内容——营卫理论^([1])。并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通过实验研究揭示了营气与血管内皮、卫气与血管外膜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相关性,从内、外膜相互影响及其对动脉硬化、血管痉挛发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脉络—血管系统病 胸痹心痛:中风 糖尿
下载PDF
“脉络—血管系统病”新概念及其治疗探讨 被引量:252
2
作者 吴以岭 《疑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85-287,共3页
关键词 脉络 血管系统病 治疗
下载PDF
“脉络—血管系统病”脑络瘀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相春 吴以岭 +7 位作者 高怀林 西广成 陈静 谷春华 陈建新 袁国强 贾振华 魏聪 《浙江中医杂志》 2007年第11期625-627,共3页
关键词 脉络-血管系统病 脑动脉硬化症 脑络瘀阻 证候 量化 中医诊断
下载PDF
“脉络—血管系统病”调和营卫气血用药规律及常用通络药物 被引量:38
4
作者 吴以岭 赵珊珊 +1 位作者 魏聪 常丽萍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82-285,289,共5页
脉络学说主要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辨证治疗用药,以胸痹心痛、中风、心悸、心积、心水、心痹、脱疽等为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现代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周围血管... 脉络学说主要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辨证治疗用药,以胸痹心痛、中风、心悸、心积、心水、心痹、脱疽等为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现代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周围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重大疾病。基于"不通"这一"脉络—血管系统病"的病变实质,提出"络以通为用"的治疗总则,首次提出调营卫气血治疗脉络病变的用药规律,按功能将"脉络—血管系统病"常用药物分为流气畅络药、化瘀通络药、祛痰通络药、祛风通络药、荣养脉络药、解毒通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学说 “脉络—血管系统病 调和营卫气血 通络药物
下载PDF
营卫学说历代沿革及其在“脉络-血管系统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魏聪 贾振华 +2 位作者 袁国强 吴相春 高怀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8,共3页
1营卫学说历代研究概述 1.1《内经》奠定营卫学说基础 营卫之名源自《内经》,营卫作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基础。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曰:"营卫者,精气也","夫精者,生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
关键词 营卫学说 沿革 “脉络-血管系统病
下载PDF
“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制定——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定量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贾振华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59-261,共3页
关键词 脉络—血管系统病 辨证诊断标准 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
下载PDF
络病理论的临床应用(一)——“脉络—血管系统病”
7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10期45-46,共2页
中医学“脉”在解剖形态上与西医学血管具有同一性,运行血液的脉相当于人体的大血管,从脉主干依次分出、逐层细分、遍布全身的脉络相当于从大血管依次分出的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由此可见,中医学“脉”包括了西医学整个血... 中医学“脉”在解剖形态上与西医学血管具有同一性,运行血液的脉相当于人体的大血管,从脉主干依次分出、逐层细分、遍布全身的脉络相当于从大血管依次分出的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由此可见,中医学“脉”包括了西医学整个血管系统,即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广义的“脉络—血管系统病”涵盖了发生在动静脉系统的各类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系统病 脉络 临床应用 理论 静脉系统 解剖形态 中小血管 动脉系统
下载PDF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脉络-血管系统病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魏聪 贾振华 袁国强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21-725,共5页
复杂性科学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这类复杂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干预时,发现其表现的整体性、动态性、系统涌现及复杂网络等特征,成为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研究血管病... 复杂性科学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这类复杂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干预时,发现其表现的整体性、动态性、系统涌现及复杂网络等特征,成为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研究血管病变的结合点,将有助于深入开展血管病变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高此类重大疾病的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科学 脉络-血管系统病 特征
原文传递
以反复多灶脑叶出血为表现的原发神经系统血管内淋巴瘤病1例报告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灿东 郎森阳 +4 位作者 夏程 桂秋萍 李雪梅 田成林 于生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2-313,共2页
关键词 反复多灶脑叶出血 原发神经系统血管内淋巴瘤 诊断 脑活检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维生素B12联合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孟岩 王蕾 +3 位作者 崔桂华 郝彦平 刘辉 靳松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浓度与心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20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方法为循环酶法;叶酸(FA)、维生素B1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浓度与心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20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方法为循环酶法;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采用Beckman—Coulter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观察Hcy与FA,VitB12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冠心病患者血清Hey水平与FA,VitB12呈负相关(r=-0.64;r=-0.44,P〈0.01)。③冠心病患者经服用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维生素B6(VB6)治疗后,血清Hcy浓度降低明显(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Hcy) 叶酸(FA) 维生素B12(VitB12) 血管系统病
下载PDF
运用“以通为用”的络病理论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杜鹃 李长辉 +1 位作者 崔聪 朱凌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观察"以通为用"的络病理论指导下应用中药配合针刺处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前列地尔注... 目的观察"以通为用"的络病理论指导下应用中药配合针刺处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的基础治疗,治疗组额外给予中药汤剂(当归、白芍、桂枝、细辛、生姜、大枣、桃仁、红花、川芎、地龙)配合针刺(大钟、公孙、丰隆、飞扬、气海、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太溪、复溜、足三里)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为中医证候评分、西医临床症状评分、踝肱指数、下肢动脉内径及峰值流速。结果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主症、次症、总分较对照组治疗后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临床症状评分: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效率:60%,治疗组显效率:83%;踝肱指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踝肱指数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峰流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以通为用"的络病理论制定的中药配合针刺的处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下肢血管 踝肱指数 “脉络—血管系统病”理论
下载PDF
眼外肌麻痹对以眩晕为主诉椎-基底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米玛顿珠 温世荣 +1 位作者 张兆旭 王德生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研究眼外肌麻痹对以眩晕为主诉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价值。方法 75例以眩晕为主诉、头部CT排除出血的椎-基底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有病例均做头磁共振平扫(MRI)、头磁共振动脉成像(MRA)、脑干听觉诱发... 目的研究眼外肌麻痹对以眩晕为主诉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价值。方法 75例以眩晕为主诉、头部CT排除出血的椎-基底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有病例均做头磁共振平扫(MRI)、头磁共振动脉成像(MRA)、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结果入组75例中眼外肌麻痹45例,无眼外肌麻痹30例。眼外肌麻痹45例中入院和出院时眼外肌麻痹情况无变化者5例,考虑有先天斜视的可能而剔除。头MRI有梗死病灶57例(占81.4%),其脑干有病灶10例,检出眼外肌麻痹组9例,无眼外肌麻痹组1例,眼外肌麻痹对脑干有梗死灶者的敏感性为90%,可见脑干有梗死灶者易检出眼外肌麻痹(P<0.05)。结论对以眩晕为主诉的椎-基底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眼外肌麻痹是一种便捷有效的临床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肌麻痹 眩晕 椎-基底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
下载PDF
中国应用脉络理论指导血管病防治获进展
13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7期1-1,共1页
本刊讯由中国多家科研院所联合开展5年的国家973项目“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阐明了“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规律,并证实了中药对以微血管损伤引起的心梗、脑梗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等三大... 本刊讯由中国多家科研院所联合开展5年的国家973项目“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阐明了“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规律,并证实了中药对以微血管损伤引起的心梗、脑梗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等三大难治性疾病的核心机理与确切疗效。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在第六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披露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血管 防治 脉络 应用 糖尿并发症 血管系统病 血管损伤
下载PDF
我国应用脉络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获重要进展
14
作者 杨叁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0年第10期16-17,共2页
从9月11日在天津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经过众多科研院所5年合力攻关,国家973项目“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对“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规律开展的深入研究,阐明了通络干预... 从9月11日在天津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经过众多科研院所5年合力攻关,国家973项目“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对“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规律开展的深入研究,阐明了通络干预对以微血管损伤引起的心梗、脑梗、糖尿病并发症三大难治性疾病的核心机理与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防治 脉络 应用 糖尿并发症 血管系统病 血管损伤 难治性疾
下载PDF
络病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3
15
作者 吴以岭 《疑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理论 三维立体网络系统 “气络·NEI网络” “脉络-血管系统病
下载PDF
脉络学说指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红蓉 秘红英 +1 位作者 赵齐飞 任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5-948,共4页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从多方面损伤血管内皮并进一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血液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属于中医"脂浊"范畴,可以导致胸痹心痛、心悸、心水、中风等脉络病变。脉络学说主张...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从多方面损伤血管内皮并进一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血液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属于中医"脂浊"范畴,可以导致胸痹心痛、心悸、心水、中风等脉络病变。脉络学说主张从络气角度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发病机制,对"脉络—血管系统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以脉络学说为指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是由络气郁滞/虚滞发展到脉络瘀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脉络—血管系统病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络气郁滞/虚滞 脉络瘀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韩建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7-318,共2页
血管内皮细胞作为广泛覆盖在血管内腔的连续单层扁平细胞,其屏障保护、分泌及信息传递功能在血管系统病生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内皮功能障碍(endothelial cell dysfunction,ED)是血管病变的始动环节。病理情况下,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损伤 信息传递功能 内皮功能障碍 血管系统病 CELL 血管
下载PDF
基于脉络学说探析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尹玉洁 张倩 +1 位作者 王亚芬 贾振华 《天津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421-425,共5页
以中医脉络学说为指导,基于脉络与现代医学中小血管、微血管、微循环的同一性,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这一新概念,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的微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心肌纤维化,归属于这一病理范畴。基于"脉络-血管系统病"探析... 以中医脉络学说为指导,基于脉络与现代医学中小血管、微血管、微循环的同一性,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这一新概念,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的微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心肌纤维化,归属于这一病理范畴。基于"脉络-血管系统病"探析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的病机,并应用脉络学说核心理论——"营卫理论"为通络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学说 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脉络-血管系统病 营卫理论
下载PDF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 被引量:80
19
作者 吴以岭 贾振华 +1 位作者 常丽萍 魏聪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共10页
继承发展血脉理论,结合中医气血相关理论特色,汲取主持承担的2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系统构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脉络学说,把中医络病学学科的学术发展从"络病证治"推向"脉络学说"研究的历史新阶段。系统研究... 继承发展血脉理论,结合中医气血相关理论特色,汲取主持承担的2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系统构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脉络学说,把中医络病学学科的学术发展从"络病证治"推向"脉络学说"研究的历史新阶段。系统研究脉络病变发病规律、基本病机、临床证候及辨证治疗,提出脉络学说核心内容——营卫理论,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完善发展了中医血脉理论。深化发展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提出营卫交感和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以"孙络-微血管"为研究切入点,提出四类微观病理特征,证实通络保护"孙络-微血管"是治疗心、脑和(糖)肾重大疾病共性关键机制——保护微血管、改善血流灌注、保护组织细胞、改善脏器功能,通络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治疗"孙络-微血管"病变核心机制,提出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的新策略。历经十余年,完成4项循证医学研究解决急性心梗无再流临床难题,为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国际医学界难题提供新药物,填补窦缓伴早搏快慢兼治、整合调律的药物治疗空白,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取得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推动了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下的专科平台建设和学科学会发展,以及脉络病变辨证诊疗方法和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脉理论 脉络学说 营卫理论 脉络-血管系统病 营卫交感 孙络-微血管 血管
原文传递
Androgen actions on endothelium function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被引量:3
20
作者 Jing-Jing CAI Juan WEN +3 位作者 Wei-Hong JIANG Jian LIN Yuan HONG Yuan-Shan ZHU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83-196,共14页
The roles of androgens on cardiovascular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are controversial as both beneficial and detrimental effects have been reported. Although the reasons for this discrepancy are unclear, multiple ... The roles of androgens on cardiovascular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are controversial as both beneficial and detrimental effects have been reported. Although the reasons for this discrepancy are unclear,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genetic and epigenetic variation, sex-specificity, hormone interactions, drug preparation and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may contribute. Recently, grow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ndrogens exhibit beneficial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though the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Endothelial cells (ECs) which line the interior surface of blood vessels are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circulatory system, an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are considered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for the reconstitu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n intact endothelial laye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s regarded as an initiating step in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modulation of endothelial functions by androgens through either genornic or nongenomic signal pathways is one possible mechanism by which androgens act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Obtaining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androgens affect EC and EPC functions will allow us to determine whether androgens possess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This in turn may be critical in the prevention and therap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is article seeks to review recent progress in androgen regulation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the sex-specificity of androgen action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GE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ndothelial cells ENDOTHELIUM ESTROGE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