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瘤血管腔内介入术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曾维斌 陈日玉 +3 位作者 黎静娴 张月 蔡仁端 陈健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74-77,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腔内介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35例经血管腔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创伤后成长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医...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腔内介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35例经血管腔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创伤后成长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分别评测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通过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家庭经济情况、文化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的创伤后成长(PTG)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创伤后成长量表各个维度及总分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P<0.05),与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的面对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P<0.05),而与回避和屈服分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社会支持量表总分、面对正向影响患者创伤后成长,日常生活能力、屈服、回避负向影响患者创伤后成长(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血管腔内介入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较低。通过增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创伤后成长 社会支持 血管腔内介入 应对方式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郭泳君 李志刚 徐晓冬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44-747,7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28,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和对照组(n=32,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治疗策略,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的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以及术后3个月的血管通畅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治疗策略及治疗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36)。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足背动脉血流量和ABI均高于本组术前,且联合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足背动脉血流量和ABI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血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丰蕊 陆清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现已逐渐用于临床,可远程控制手术操作,使医师免受辐射,且手术精准度更高,并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长。如何完善触觉反馈及发展手术导航是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图像融合血管三维导航、电磁跟...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现已逐渐用于临床,可远程控制手术操作,使医师免受辐射,且手术精准度更高,并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长。如何完善触觉反馈及发展手术导航是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图像融合血管三维导航、电磁跟踪、血流动力学辅助导航及图像引导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自主导航的原理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影像引导 导航系统 电磁感应 深度学习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联合负压闭式引流对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涛 林海阳 赵景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484-487,共4页
目的 观察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联合负压闭式引流对糖尿病足创面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2年5月2022年11月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住院治疗的3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16,在保守治疗的基... 目的 观察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联合负压闭式引流对糖尿病足创面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2年5月2022年11月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住院治疗的3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16,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管腔内介入联合负压闭式引流治疗)和对照组(n=19,给予保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创面愈合率、踝肱指数,治疗后3个月的截肢率、6分钟步行距离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种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创面愈合率、踝肱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截肢率低于对照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了并发症,包括穿刺点血肿2例,患肢肿胀疼痛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结论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联合负压闭式引流对糖尿病足创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负压闭式引流 糖尿病足 创面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与开放手术治疗外周假性动脉瘤的效果
5
作者 田晓福 梁琦 王旭垠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6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腔内介入与开放手术治疗外周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外周假性动脉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接受... 目的:观察血管腔内介入与开放手术治疗外周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外周假性动脉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接受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术后6、12、24h,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外周假性动脉瘤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介入 开放手术 外周假性动脉瘤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黄智勇 黄佳军 +2 位作者 赵敦旭 饶小胖 仲捷 《医学综述》 2016年第6期1221-1222,1225,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腔内介入(PTA)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PTA组、VSD组,各30例。联... 目的观察血管腔内介入(PTA)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PTA组、VSD组,各30例。联合组行PTA联合VSD治疗,PTA组单纯行PTA治疗,VSD组单纯行VSD治疗。对各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PTA组的76.7%(23/30)和VSD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6个月内复发率为3.3%(10/30),低于PTA组的53.3%(16/30)和VSD组的2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和VSD均为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实施PTA后联合应用VSD可有效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负压封闭引流术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6
7
作者 韩丽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股深动脉成形术 动脉粥样硬化 腹主动脉 临床表现 间歇性跛行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灵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5期59-59,49,共2页
目的:探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tion,ASO)的治疗中联合应用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及外科手术治疗所能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于本医院就诊的ASO患者共50例,按其接受的术法分组:单以传统外... 目的:探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tion,ASO)的治疗中联合应用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及外科手术治疗所能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于本医院就诊的ASO患者共50例,按其接受的术法分组:单以传统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的2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以外科手术加血管腔内介入手术进行联合治疗的25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将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率、术后通畅率以及踝肱指数上均高于研究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联合手术可以有效恢复患者术后功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肱指数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广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4期69-69,7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系统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通畅评分、... 目的:探讨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系统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通畅评分、住院天数、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管腔内介入 疗效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崔铉默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6期796-7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34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病人(试验组),以及2002年1月—2014年9月的12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病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34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病人(试验组),以及2002年1月—2014年9月的12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病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创伤性假动脉瘤病人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试验组覆膜支架植入术前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比较。结果两组创伤性假动脉瘤病人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前活动性出血和血管杂音与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覆膜支架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对于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具有创伤小、愈合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覆膜支架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活动性出血 血管杂音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11
作者 汤一君 唐陆秀 《常州实用医学》 2013年第5期323-324,共2页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lower extremity arteries em—bolism,LEAE)是心源性栓子或动脉附壁血栓等脱落所致下肢动脉急性缺血性病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积极恰当的治疗,否则缺血时间过长会导致肢体坏死,...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lower extremity arteries em—bolism,LEAE)是心源性栓子或动脉附壁血栓等脱落所致下肢动脉急性缺血性病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积极恰当的治疗,否则缺血时间过长会导致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患者 缺血性病变 心源性栓子 附壁血栓 肢体坏死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琦 马强 孟燕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8例(60条肢体),观察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术中血管再通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48例患者60条肢体中共成功46例52条,成功率86.7%,死亡2...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8例(60条肢体),观察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术中血管再通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48例患者60条肢体中共成功46例52条,成功率86.7%,死亡2例。46例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显效25例(54.3%),稳定15例(32.6%),进展6例(13.1%)。术后踝肱指数为0.68~1.22(0.37±0.17),显著高于手术前的0.11~0.98(0.37±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下肢缺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介入 动脉硬化闭塞 支架置入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顾久青 王燕 孙蓬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00-102,155,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61例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疼痛数字量表评分法(NRS)和踝肱指数(ABI...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61例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疼痛数字量表评分法(NRS)和踝肱指数(ABI)。结果 57例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较术前改善,3例患者术后肢体缺血症状改善不明显。9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死亡。治疗后,患者NRS(2.14±0.98)分低于治疗前(6.78±1.21)分;患者ABI(0.69±0.11)高于治疗前(0.4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可以缓解ASO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具有微创、安全、可重复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只德建 《天津护理》 2012年第3期138-139,共2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0)是血管外科常见病。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冈其具有微创和可重复操作性等优点而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得到推广,现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腔内介入治疗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介入 护理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书祥 《生命科学仪器》 2013年第5期3-12,共10页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临床上普遍采用,由于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医生受到的辐射累积伤害十分严重,使用机器人技术替代医生在放射源下进行操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目前国际上对这一技术的研究状况展开讨论,分析了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临床上普遍采用,由于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医生受到的辐射累积伤害十分严重,使用机器人技术替代医生在放射源下进行操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目前国际上对这一技术的研究状况展开讨论,分析了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产生的原因。此外也介绍了本团队针对这些问题所展开的一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介入 机器人辅助插管 微创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俊 阳普根 +4 位作者 徐茜茜 欧阳亮远 黄丽 吴静 吕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腔内介入与传统外科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8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下肢ASO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4月-2018年12月行单纯外科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腔内介入与传统外科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8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下肢ASO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4月-2018年12月行单纯外科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9年1月-2020年8月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踝肱指数(ABI)、跛行距离、趾端皮肤温度(TTS)、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ABI、跛行距离、TTS及NR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的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下肢ASO患者采取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行动能力并降低疼痛感,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介入 动脉硬化闭塞症 踝肱指数 跛行距离 趾端皮肤温度 疼痛程度 并发症
下载PDF
2011年度德国介入放射学质量报告--第2部分主动脉瘤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17
作者 Heuser LJ Arnold CN +2 位作者 Morhard D 程少荣(译) 杨岷(校)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期91-91,共1页
目的:采用德国介入放射学质量管理系统,检索经血管腔内修复治疗的主动脉瘤患者的相关资料,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德国介入放射学质量管理系统,检索2011年度登记的经血管腔内修复治疗的主动脉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对... 目的:采用德国介入放射学质量管理系统,检索经血管腔内修复治疗的主动脉瘤患者的相关资料,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德国介入放射学质量管理系统,检索2011年度登记的经血管腔内修复治疗的主动脉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这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采取自愿原则进行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质量管理系统 介入放射学 主动脉瘤 德国 患者资料 修复治疗 质量分析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糖尿病足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金金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糖尿病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经皮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糖尿病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经皮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变化;观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均成功,其中11例患者行球囊扩张后同时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复查造影均显示血管通畅,狭窄较前明显改善,血流速度加快。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ABI为(0.57±0.08),治疗后为(0.71±0.13),治疗后观察组ABI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9, P<0.01)。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有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发热达到38.3℃,行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后好转,并发症发生率为6.06%。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疼痛、麻木、跛行等临床症状,促进足部溃疡愈合,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溃疡 球囊扩张术 支架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文颖 陆清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962-966,共5页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能够减少手术操作者于X线下的暴露时间,提高手术精确度,为未来血管外科领域手术的智能化奠定基础,成为近年来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内外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针对各款机器人的临床研究现...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能够减少手术操作者于X线下的暴露时间,提高手术精确度,为未来血管外科领域手术的智能化奠定基础,成为近年来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内外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针对各款机器人的临床研究现状、优势和缺陷进行分析,最后对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希望医疗领域的研究者通过本文能够对当前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有初步的了解,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 智能化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髂静脉通畅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延庆 《包头医学》 2019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髂静脉通畅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来自于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髂静脉通畅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来自于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腔内介入(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髂静脉通畅率及并发症(肺栓塞、穿刺点感染、牙龈出血、支架移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时髂静脉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髂静脉通畅率,显著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管腔内介入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