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0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穿刺不见回血时确定针头在血管腔内的方法
1
作者 鹿奉娟 刘晓清 王丽萍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6期447-447,共1页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护理病人的一种重要手段,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探索出几种较为简单并能快速确定静脉穿刺不见回血时针头是否在血管腔内的方法,报道如下.
关键词 静脉穿刺 静脉回血 针头 血管 护理措施
下载PDF
腕部内瘘吻合口旁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姚国明 胡日红 +3 位作者 杨媛媛 黄加力 欧斐 陈洪宇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7期546-551,共6页
目的分析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adial-cepha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RC-AVF)吻合口旁狭窄首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前瞻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浙江... 目的分析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adial-cepha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RC-AVF)吻合口旁狭窄首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前瞻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浙江中医院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接受PTA治疗的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变特征、技术因素及辅助检查结果,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PTA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20例患者,114例RC-AVFs患者成功完成了首次PTA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5.0%(114/120)。112例患者完成了随访,PTA后90、180、360、540天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4.6%、81.3%、56.1%、33.3%;一期辅助通畅率分别为:97.3%、95.5%、85.1%、70.1%;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5.7%、85.7%。COX回归分析显示球囊直径(HR=0.62,95%CI:0.43~0.89,P=0.009)是PTA手术后一期通畅率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AUC为0.614(95%CI:0.510~0.718,P=0.037),临界值为6.0 mm;狭窄长度(HR=1.04,95%CI:1.02~1.07,P<0.001)、狭窄数量(HR=3.73,95%CI:1.32~10.54,P=0.013)是PTA手术后一期辅助通畅率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狭窄长度AUC为0.686(95%CI:0.543~0.838,P=0.009),临界值为17.5 mm;狭窄数量AUC为0.685(95%CI:0.559~0.810,P=0.010),临界值为2。结论RC-AVF吻合口旁静脉狭窄首次PTA后的复发率较高,球囊直径与RC-AVF吻合口旁静脉狭窄首次PTA后再狭窄相关,使用最大直径<6 mm的球囊是手术后一期通畅率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长段狭窄(≥17.5 mm)和多发狭窄(≥2个)是一期辅助通畅率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吻合口旁狭窄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利伐沙班在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性血管病变患者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孙波 张纪存 +3 位作者 曹广信 胡潍青 刘涛 张杰峰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1期1404-1408,共5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利伐沙班在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性血管病变患者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潍坊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行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的81例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性血管病变患者...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利伐沙班在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性血管病变患者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潍坊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行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的81例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性血管病变患者(均为单侧下肢)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维持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常规行降糖、降压、降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每次100 mg、每日1次)治疗;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每次100 mg,每日1次)联合利伐沙班(每次2.5 mg,每日2次)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踝肱指数(ABI)、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水平,术后6个月再狭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间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ABI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两组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CRP、DD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HbA_(1c)、TC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HbA 1c、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比,利伐沙班联合阿司匹林对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性血管病变患者术后维持治疗有益,可抑制炎症及血管内斑块的发展,改善患者下肢血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缺血 利伐沙班 血管腔内治疗
下载PDF
VEGFA、HIF-1α在老年肺癌组织表达及对肺癌细胞血管管腔形成的影响
4
作者 王清 武香梅 +3 位作者 刘福升 宫理达 陈震 陆爱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9-1493,共5页
目的 探究血管内皮生因子(VEGF)A、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老年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对肺癌细胞血管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根治手术的100例肺癌患者所切除的肺部病理组织作为研究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VEGFA、HIF-1α阳... 目的 探究血管内皮生因子(VEGF)A、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老年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对肺癌细胞血管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根治手术的100例肺癌患者所切除的肺部病理组织作为研究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VEGFA、HIF-1α阳性表达,并分析VEGFA、HIF-1α与患者淋巴转移关系。将培养和转染后的肺癌细胞分为SPC-A-1细胞组、Axitinib组、YC-1组、Axitinib+YC-1组,使用基质胶小管形成实验检测血管生成,Western印迹检测VEGF、微血管密度(MVD)蛋白,PCR检测肺癌细胞中HIF-1α、VEGFA mRNA表达。结果 与肺癌组织比较,癌旁组织中VEGFA、HIF-1α阳性表达明显较高(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中,肺癌组织中的HIF-1α阳性率为60.23%、VEGFA阳性率为70.89%;未发生淋巴结转移中,肺癌组织中的HIF-1α阳性率为39.76%、VEGFA阳性率为29.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PC-A-1细胞组比较,Axitinib组与YC-1组管腔形成数量、VEGF、MVD、VEGFA、HIF-1α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Axitinib组、YC-1组比较,Axitinib+YC-1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VEGFA、HIF-1α在老年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上调,并与肺癌细胞血管管腔形成密切相关,VEGFA、HIF-1α可作为评估肺癌患者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miR-let-7c-5p对膀胱癌细胞恶性行为、血管管腔形成及HMGB2的调控作用
5
作者 刘辉勇 董铮 +1 位作者 徐涛 柳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035-1040,共6页
目的探讨miR-let-7c-5p对膀胱癌细胞恶性行为、血管管腔形成及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2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人膀胱癌UM-UC-3细胞分别进行常规培养(空白组)、转染mimics-NC(mimics-NC组)、转染miR-let-7c-5p-mimics(miR-let-7c-5p-mimics组... 目的探讨miR-let-7c-5p对膀胱癌细胞恶性行为、血管管腔形成及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2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人膀胱癌UM-UC-3细胞分别进行常规培养(空白组)、转染mimics-NC(mimics-NC组)、转染miR-let-7c-5p-mimics(miR-let-7c-5p-mimics组)、转染inhibitor-NC(inhibitor-NC组)及转染miR-let-7c-5p-inhibitor(miR-let-7c-5p-inhibitor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miR-let-7c-5p转染成功率;采用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划痕试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采用Matrigel胶小管形成试验检测各组细胞血管生成;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HMG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素酶试验验证miR-let-7c-5p对HMGB2的调控作用。结果空白组、mimics-NC组及inhibitor-NC组miR-let-7c-5p mRNA表达水平、侵袭数目、划痕愈合率、血管管腔数目,HMGB2、VEGF及GLUT-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mimics-NC组及inhibitor-NC组比较,miR-let-7c-5p-mimics组miR-let-7c-5p mRNA表达水平升高,侵袭数目、划痕愈合率、血管管腔数目,HMGB2、VEGF及GLUT-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miR-let-7c-5p-inhibitor组miR-let-7c-5p mRNA表达水平降低,侵袭数目、划痕愈合率、血管管腔数目,HMGB2、VEGF及GLUT-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试验结果显示,与mimics-NC组比较,miR-let-7c-5p-mimics组HMGB2-Wt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miR-let-7c-5p可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其机制与抑制HMGB2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血管 高迁移率族蛋白2 侵袭 转移 荧光素酶试验
下载PDF
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创面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飞 宋庆宏 +3 位作者 魏成志 吴楠 崔洪雨 刘汉冲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创面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肢动脉PTA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创面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肢动脉PTA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换药法,即局部清创、清洁换药;观察组在常规外科换药基础上应用局部注射胰岛素及胰岛素溶液湿敷。对比两组的踝肱指数(ABI)、创面愈合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足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Wanger分级、Fontaine分期、Rutherford分级、疼痛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术前及术后ABI指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第4周,观察组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术后4周ABI指数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创面面积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PTA手术联合创面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率,同时下肢PTA手术可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下肢血供,对创面愈合起到促进作用,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糖尿病足溃疡 胰岛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血管腔内成形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疗效及其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蒋伟兴 丁晓娟 +4 位作者 白婧 马维江 袁美锦 王萍 郭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血管腔内成形术(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中的疗效及其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0例ASO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90,采...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血管腔内成形术(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中的疗效及其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0例ASO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90,采用TA治疗)、B组(n=90,采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22%(83/90),高于B组患者的78.89%(71/90)(P=0.011)。术后1 d、术后1个月,A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均高于B组患者,两组患者ABI、TBI以时间因素为源、以组别为源、以时间与组别交互为源的主体内效应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1个月,A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B组患者,两组患者VAS评分以时间因素为源、以组别为源、以时间与组别交互为源的主体内效应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33%(3/90),低于B组患者的13.33%(12/90)(P=0.015)。术后6个月,共51例患者复发,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手术方式、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均是ASO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SO患者在DSA引导下TA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下肢血供状况明显改善,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降低,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手术方式及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均是导致ASO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腔内成形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活血防塞汤改善气虚痰瘀型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腔内治疗术后症状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戴思佳 孙俊超 +1 位作者 朱朝军 张朝晖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2期445-449,460,共6页
目的探讨活血防塞汤对气虚痰瘀型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腔内治疗术后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下肢血管腔内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足患者88例,以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 目的探讨活血防塞汤对气虚痰瘀型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腔内治疗术后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下肢血管腔内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足患者88例,以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防塞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经皮氧分压、肢体水肿以及症状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皮氧分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肢体水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足部单项症状(疼痛、冷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CRP、IL-6、TNF-α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活血防塞汤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腔内治疗术后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CR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血管腔内治疗 术后 外周血管疾病 再狭窄 活血防塞汤
下载PDF
二代定量血流分数评估血管腔直径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孙明明 谈文开 +2 位作者 贾乾君 胡天宇 黄美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3,21,共7页
目的探讨二代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 2,QFR2)测量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是否具有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选择合适支架尺寸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 目的探讨二代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 2,QFR2)测量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是否具有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选择合适支架尺寸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PCI治疗中有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检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96例的资料。以PCI治疗后IVUS测量的植入支架的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为“金标准”,用QFR2、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测量的支架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与IVUS测量的支架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进行比较,探讨QFR2测量的支架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与IVUS测量的支架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96例CHD患者(100条血管,植入157枚支架)入选本研究。QFR2、QCA和IVUS测量的支架边缘近端(P=0.481)和远端(P=0.083)血管腔直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FR2和IVUS测量的支架边缘近端(r=0.892,P<0.001)和远端(r=0.880,P<0.001)血管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优于QCA与IVUS测量的近端(r=0.723,P<0.001)和远端(r=0.718,P<O.001)血管腔直径的相关性。QFR2测量的支架边缘近端(平均绝对差值为0.09,平均差值的95%可信区间[LOA]为-0.55~0.37)、远端(平均绝对差值为0.16,LOAs为-0.64~0.31)的血管腔直径与IVUS的一致性均优于QCA(近端平均绝对差值为0.02,LOAs为-0.83~0.78;远端平均绝对差值为0.14,LOAs为-0.96~0.69)。结论与QCA相比,QFR2在测量血管腔直径方面同IVUS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QFR2显示的血管腔直径对于帮助术者选择合适的支架尺寸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定量血流分数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血管直径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管腔内介入术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曾维斌 陈日玉 +3 位作者 黎静娴 张月 蔡仁端 陈健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74-77,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腔内介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35例经血管腔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创伤后成长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医...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腔内介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35例经血管腔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创伤后成长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分别评测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通过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家庭经济情况、文化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的创伤后成长(PTG)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创伤后成长量表各个维度及总分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P<0.05),与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的面对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P<0.05),而与回避和屈服分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社会支持量表总分、面对正向影响患者创伤后成长,日常生活能力、屈服、回避负向影响患者创伤后成长(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血管腔内介入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较低。通过增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创伤后成长 社会支持 血管腔内介入 应对方式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郭泳君 李志刚 徐晓冬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44-747,7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28,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和对照组(n=32,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治疗策略,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的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以及术后3个月的血管通畅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治疗策略及治疗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36)。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足背动脉血流量和ABI均高于本组术前,且联合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足背动脉血流量和ABI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血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3D图像融合技术在血管腔内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沫 舒畅 +2 位作者 刘鼎骁 卢朋 黎明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5期1-3,7,共4页
目的评估3D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血管外科研究生血管腔内基本操作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从事临床工作的研究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培训后分别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以及在DSA... 目的评估3D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血管外科研究生血管腔内基本操作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从事临床工作的研究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培训后分别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以及在DSA+3D图像融合技术辅助下进行操作考核。比较两组的考核结果,包括操作成功率、操作次数、操作时长、射线时间、射线量及造影剂用量等指标。结果硕士研究生考核股动脉穿刺,对照组的操作次数高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操作时长长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博士研究生考核分支动脉选择技术,对照组的操作时长、射线时间长于试验组,造影剂用量高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射线量高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图像融合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血管外科研究生的血管腔内技术水平及操作熟练程度,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射线剂量和造影剂用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图像融合 血管腔内技术 血管外科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紫杉醇涂层球囊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疗效初步探索
13
作者 黄益彪 吴俊男 陆明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经皮紫杉醇涂层球囊腔内血管成形术(PCBA)在真实世界中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受PCBA治疗并随访≥6月的患者81例,统计其基线...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经皮紫杉醇涂层球囊腔内血管成形术(PCBA)在真实世界中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受PCBA治疗并随访≥6月的患者81例,统计其基线资料、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及初级通畅时间。结果:PCBA技术成功率98.8%,临床成功率98.8%。未出现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靶病变长度2.5(1.15,4.15)cm,扩张后靶病变内径明显改善(4.35±0.82 mm vs 1.65±0.51 mm);靶病变最大内膜厚度明显缩小(0.72±0.19 mm vs 1.73±0.51 mm);肱动脉流量明显增加[813(644,959)mL/min vs 362(267,513)mL/min]。靶病变3月、6月、12月、24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0.1%、83.9%、52.8%、36.7%。自体瘘瘘体静脉靶病变及支架内靶病变3月、6月、12月、24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9.7%、84.5%、59.5%、42.2%及92.9%、85.7%、56.9%、38.4%。结论:PCBA可扩张内瘘狭窄部位内径,明显改善内瘘流量,对支架内狭窄的治疗疗效同样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狭窄 紫杉醇涂层球囊腔内血管成形术 初级通畅时间
下载PDF
X线透视下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器具自动识别与跟踪研究进展
14
作者 徐亚琪 陆清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9-703,共5页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器具自动识别与跟踪有利于血管疾病精准智能微创诊治及手术机器人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AI)不断发展,识别与跟踪技术的准确率和实时性也在不断提高,更加适应临床需求。本文综述了X线透视下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器具自动识...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器具自动识别与跟踪有利于血管疾病精准智能微创诊治及手术机器人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AI)不断发展,识别与跟踪技术的准确率和实时性也在不断提高,更加适应临床需求。本文综述了X线透视下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器具自动识别与跟踪研究进展。首先,总结和阐述了介入手术器具自动识别与跟踪相关技术;其次,从完全监督和弱监督两个角度总结了介入手术器具识别与跟踪算法;最后,对介入手术器具识别与跟踪技术应用场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包括手术辅助决策、手术智能导航和手术增强现实(AR)技术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手术 X线透视 识别与跟踪 自动化 手术器具
下载PDF
原位开窗技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血管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现状
15
作者 朱锡梦 李明亮 +1 位作者 杨霞 程可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07-312,共6页
胸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术(TEVAR)由于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常用于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近年来,TEVAR常联合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分支技术、杂交技术等治疗TBAD。本综述将从原位开窗的方式、入路途径、器械、术后并... 胸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术(TEVAR)由于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常用于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近年来,TEVAR常联合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分支技术、杂交技术等治疗TBAD。本综述将从原位开窗的方式、入路途径、器械、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处理措施、局限性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原位开窗技术 血管腔内修复术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并发十二指肠瘘1例
16
作者 陈诗翰 夏士博 陆清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81-83,100,共4页
患者,女性,57岁,因“腹部不适伴黑便7d,呕血、发现腹主动脉瘤3 d”于2021年11月29日急诊入院。患者7 d前出现腹部不适,自行服用多潘立酮片后解黑便,3 d前突然出现呕血、腹痛,量约1000 ml,已于外院确诊为腹主动脉瘤破裂、主动脉-十二指... 患者,女性,57岁,因“腹部不适伴黑便7d,呕血、发现腹主动脉瘤3 d”于2021年11月29日急诊入院。患者7 d前出现腹部不适,自行服用多潘立酮片后解黑便,3 d前突然出现呕血、腹痛,量约1000 ml,已于外院确诊为腹主动脉瘤破裂、主动脉-十二指肠瘘。患者急诊入院时已休克,意识淡漠,体温37.9℃,查体脐周可触及搏动性肿块,大小约8 cm×8 cm,有压痛。术前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示:①腹主动脉局限性夹层,累及左肾动脉;②腹主动脉下段动脉瘤,腔内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瘘 血管腔内治疗 搏动性肿块 腹主动脉瘤破裂 多潘立酮片 左肾动脉 脐周 意识淡漠
下载PDF
血管腔内超声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17
作者 陆紫琳 刘贤飞 周建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7期157-163,共7页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周围动脉疾病。目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动脉造影术等,但这些手段仅能观察到下肢动脉形态学改变,对于动脉腔内病变的评估(如粥样斑块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局...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周围动脉疾病。目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动脉造影术等,但这些手段仅能观察到下肢动脉形态学改变,对于动脉腔内病变的评估(如粥样斑块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血管腔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IVUS为临床诊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更好的帮助。本文对IVUS在辅助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最新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IVUS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超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术后不良事件
下载PDF
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8
作者 周锴 邱君旗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L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老年ASO-LE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下肢人工血管旁路移... 目的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L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老年ASO-LE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下肢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给予观察组PTA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踝-肱血压指数(ABI)、血流动力学、VAS评分、MNCV、SNCV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通畅率、保肢率、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ABI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观察组术后血流峰速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血流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显著降低,MNCV和SNCV显著提高(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老年ASO-LE实施PTA治疗能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ABI、血流动力学指标及MNCV、SNCV,术后疼痛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血管成形术 老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食管胃腔外血管对内镜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影响
19
作者 吴玲 王三强 +3 位作者 艾英杰 黄晓铨 李锋 陈世耀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47-352,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和胃腔外血管对内镜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接受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检测并行内镜下套扎和(或)组织胶注射预防再出血的... 目的探讨食管和胃腔外血管对内镜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接受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检测并行内镜下套扎和(或)组织胶注射预防再出血的患者。根据门静脉CT显示的食管和胃腔外血管情况,将患者分为有腔外血管团组和无腔外血管团组,评价内镜治疗后2年内再出血情况。结果共纳入69例患者,其中27例合并腔外血管团。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水平)、HVPG、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年内共25例发生再出血,包括有腔外血管团组15例、无腔外血管团组10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有腔外血管团组内镜治疗后的2年内累积再出血率高于无腔外血管团组(60.07%vs 32.79%,P=0.02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有腔外血管团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HR=2.33,95%CI 1.01~5.39,P=0.047)。结论存在食管胃腔外血管团能独立预测内镜治疗后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建议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接受内镜预防再出血时,通过门静脉CT评估食管和胃腔外血管情况;对于合并巨大腔外血管团患者,建议充分评估后采用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等方法,或根据密切随访结果及时调整内镜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血管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 内镜治疗 再出血
下载PDF
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沈东炜 邱平 胡方进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4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实施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 目的分析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实施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预后质量、生物标志物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80例患者NIHSS、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1个月后,80例患者ADL、GO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1个月后,80例患者NSE、ET-1、PCT、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80例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4/80),包括出血2例、切口感染1例、动脉夹层1例。结论对于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 大脑中动脉闭塞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