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迷走性昏厥儿童卧位,立位心电图导联T波振幅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智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1期152-153,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儿童出现血管迷走性昏厥的卧位、立位心电图导联T波振幅变化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之间接收诊治的血管迷走性昏厥儿童48例,组成实验组对儿童卧位与立位心电图导联T波振幅... 目的分析研究儿童出现血管迷走性昏厥的卧位、立位心电图导联T波振幅变化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之间接收诊治的血管迷走性昏厥儿童48例,组成实验组对儿童卧位与立位心电图导联T波振幅变化进行分析,对比对照组的48例相匹配的健康儿童心动周期的T波振幅变化,统计学方法参与研究,P<0.05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统计学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的卧位与立位心电图与T波振幅变化发现,卧位时两组T波振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立位时T波振幅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卧位、立位心电图导联T波振幅变化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管迷走性昏厥儿童的卧位、立位心电图导联T波振幅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指导评价儿童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对血管迷走性昏厥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昏厥 儿童卧位、立位心电图 T波振幅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儿童血管迷走性昏厥35例误诊分析
2
作者 李新华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73-674,638,共3页
分析35例被误诊的血管迷走性昏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误诊的原因。结果表明35例中,被误诊为低血糖11例,病毒性心肌炎7例,癫7例,癔症5例,病毒性脑炎2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直立性低血压1例。误诊原因与血管迷走性昏厥的先兆症状多样且缺... 分析35例被误诊的血管迷走性昏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误诊的原因。结果表明35例中,被误诊为低血糖11例,病毒性心肌炎7例,癫7例,癔症5例,病毒性脑炎2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直立性低血压1例。误诊原因与血管迷走性昏厥的先兆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体格检查不细致有关,提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血管迷走性昏厥的认识,及时行直立倾斜试验,以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昏厥 儿童 血管 述走神经 误诊
下载PDF
尿儿茶酚胺浓度评价β-阻滞剂治疗血管迷走性昏厥疗效研究
3
作者 耿晓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6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尿儿茶酚胺浓度评价β-阻滞剂治疗血管迷走性昏厥的疗效。方法:选取12例血管迷走性昏厥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直立倾斜试验前后24h留置尿样中的儿茶酚浓度,同时记录随访过程中两组患... 目的:探讨尿儿茶酚胺浓度评价β-阻滞剂治疗血管迷走性昏厥的疗效。方法:选取12例血管迷走性昏厥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直立倾斜试验前后24h留置尿样中的儿茶酚浓度,同时记录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的晕厥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24h的尿样中,NE、E、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应用β-阻滞剂治疗之前的尿儿茶酚胺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应用β-阻滞剂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尿儿茶酚胺含量明显升高。结论:尿儿茶酚胺含量及性能测定有助于判断β-阻滞剂治疗血管迷走性昏厥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昏厥 尿儿茶酚胺 Β-阻滞剂
下载PDF
小儿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4
作者 赵晓云 杨玉梅 唐玉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0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血管迷走性昏厥的常见原因,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小儿血管迷走性昏厥的发生。方法:对28例小儿血管迷走性昏厥患儿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护理防范措施。结果:28例患者经积极处理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其中有6例反复发作的... 目的:探讨小儿血管迷走性昏厥的常见原因,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小儿血管迷走性昏厥的发生。方法:对28例小儿血管迷走性昏厥患儿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护理防范措施。结果:28例患者经积极处理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其中有6例反复发作的患儿未再出现晕厥现象。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儿及家属的防护意识,有效的减少了小儿血管迷走性昏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昏厥 小儿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同伴教育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昏厥患者总体幸福感、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闫琪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1期3559-3560,共2页
目的:分析同伴教育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昏厥患者总体幸福感、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搜集本院于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血管迷走神经性昏厥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 目的:分析同伴教育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昏厥患者总体幸福感、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搜集本院于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血管迷走神经性昏厥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行同伴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总体幸福感、负性情绪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体幸福感评分比对照组更为突出(P<0.05)。结论:为血管迷走神经性昏厥患者开展同伴健康教育有助于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总体幸福感,确保患者身心健康,该模式值得采纳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昏厥 同伴教育 总体幸福感 情绪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增志 林丽 王道昉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7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血管迷走性晕厥60例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PICU收治经直立倾斜试验确诊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60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组,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的58例儿童为对照...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血管迷走性晕厥60例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PICU收治经直立倾斜试验确诊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60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组,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的58例儿童为对照组,收集PICU收治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晕厥前诱因与晕厥先兆症状等情况;比较血管迷走性晕厥组与对照组、不同性别及不同血管迷走性晕厥疾病类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变化结果。结果:血管迷走性晕厥组最大频域功率小时指标、血清CK、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7.778、3.555、7.859,P<0.05);血管迷走性晕厥男患儿CK水平明显高于血管迷走性晕厥女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62,P<0.05)。结论:掌握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诱因与晕厥先兆症状,联合动态心电图与CK、CK-MB检查可为临床评估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血管迷走性昏厥 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