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0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斜试验加异丙肾上腺素静滴用于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诊断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兰 胡大一 +1 位作者 汪丽蕙 魏庆民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3年第2期20-22,49,共4页
本文研究倾斜体位加异丙肾上腺素静滴诱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12例有晕厥史的病人中9例诱发出晕厥,而6例正常人无1例阳性.晕厥发作时伴有血压明显下降;试验结束时,阳性组和对照组收缩压比较为10±1.2kPa(75±9mmHg)vs13.3±... 本文研究倾斜体位加异丙肾上腺素静滴诱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12例有晕厥史的病人中9例诱发出晕厥,而6例正常人无1例阳性.晕厥发作时伴有血压明显下降;试验结束时,阳性组和对照组收缩压比较为10±1.2kPa(75±9mmHg)vs13.3±0.65kPa(100±5mmHg)(P<.001),舒张压力5.3±1.3kPa(40±10mmHg)vs8.3±0.4kPa(62±3mmHg)(P<0.001),阴性组和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晕厥发生在倾斜后7±3.2分钟,晕厥时血压处于最低点即收缩压由倾斜开始时的14.9±1.9kPa(112±14mmHg)降到10±1.2kPa(75±9mmHg)(P<0.001),舒张压由10±1,2kPa(72±9mmHg)降至5.3±1.3kPa(40±10mmHg)(P<0.001);阳性组中有2例低血压同时伴心动过缓.倾斜体位加异丙肾上腺素静滴方法用于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简单、安全、且为非创伤性手段,对临床诊治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晕厥 倾斜试验 异丙肾上腺素
下载PDF
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分析
2
作者 王红梅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5期540-542,共3页
目的:分析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6月1日—2022年5月31日在扬州市中心血站进行献血的20181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出现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人数,总结性别、年龄、体重、献血次数等基础资料... 目的:分析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6月1日—2022年5月31日在扬州市中心血站进行献血的20181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出现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人数,总结性别、年龄、体重、献血次数等基础资料,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结果:20181名献血者中,无献血反应19931名、出现献血反应268名,其中出现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250名,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24%(250/20181),将献血者分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Vasovagal response,VVR)组(250名)、非VVR组(19931名)。两组献血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献血次数、献血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8、40.151、45.562、9.011,P<0.05);两组献血者在职业、献血方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0.770,P>0.05)。将单因素分析P<0.05的项目作为自变量,将发生VVR作为因变量。对自变量进行赋值:性别(男=1,女=2)、年龄(18~<40岁为1,40~55岁为2,>55岁为3)、体重(<55 kg为1,≥55 kg为2)、献血次数(初次献血为1,重复献血为2)、献血量(200 mL/次为1,300 mL/次为2,400 mL/次为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低年龄(18~<40岁)、高体重(≥55 kg)、初次献血、高献血量(400 mL/次)均为VVR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体重、献血次数、献血量均为VVR的影响因素,应做好献血前健康宣教、心理疏导、运动指导等干预工作,减轻患者精神紧张程度,缓解不良情绪,降低VVR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献血反应 献血次数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直立抬头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附2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宁佩萸 崔俊玉 +4 位作者 齐书英 李洁 杨丽 高岩 林逢山 《临床误诊误治》 1997年第1期5-7,共3页
直立抬头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附2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石家庄市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050082]宁佩萸,崔俊玉,齐书英,李洁,杨丽,高岩,林逢山晕厥是一种常见而病因又难以明确的病症,即使经全面神经系统... 直立抬头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附2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石家庄市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050082]宁佩萸,崔俊玉,齐书英,李洁,杨丽,高岩,林逢山晕厥是一种常见而病因又难以明确的病症,即使经全面神经系统(含颅脑CT及磁共振)及心血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 直立抬头 倾斜试验
下载PDF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李文华 刘卓敏 黄明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 对 12 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 5 4名无晕厥病史健康对照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 ,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 (倾斜 70°、持续 30 min) ,阴性者再进行两阶段的异丙肾上腺...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 对 12 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 5 4名无晕厥病史健康对照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 ,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 (倾斜 70°、持续 30 min) ,阴性者再进行两阶段的异丙肾上腺素的激发试验。结果  112 9例晕厥患者中 ,倾斜试验阳性者 88例 (阳性率 6 8.2 % ) ,5 4名对照组中阳性者 6名 (阳性率 11.1% ) ,晕厥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5 )。本次试验的灵敏度 6 8.2 % ,特异度 88.9%。 2患者年龄越大阳性反应率越低 (P<0 .0 5 ) ,性别对试验的阳性反应率影响不显著 (P=0 .31)。结论 倾斜试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项比较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倾斜试验 血管迷走神经晕厥 诊断 异丙肾上腺素
下载PDF
直立倾斜试验中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诊断
5
作者 杨剑雪 陈芳 周纪宁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9年第3期172-173,共2页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而不明原因晕厥的鉴别诊断是临床上颇为棘手的问题,尽管可进行全面神经系统及电生理检查,但不能解释原因者仍占半数以上。目前认为,该类患者主要属于神经介导的反射性、短暂的低血压及心...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而不明原因晕厥的鉴别诊断是临床上颇为棘手的问题,尽管可进行全面神经系统及电生理检查,但不能解释原因者仍占半数以上。目前认为,该类患者主要属于神经介导的反射性、短暂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即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 心动过速 直立倾斜试验
下载PDF
影响我国大学生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蒋光明 沈建军 +1 位作者 汪帮来 叶书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8-320,共3页
关键词 大学生 献血者 献血反 血管迷走神经
下载PDF
超声引导穿刺术致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诱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洁宏 周翔 +3 位作者 彭玉兰 马步云 梁丽 熊正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0-481,共2页
作为微创诊疗手段,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是其主要并发症[2],以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和心动过缓间断发作为主要特征。本病虽然预后较好,但反复发作可造成患者心理困扰和身体机能下降[3],晕厥所致的创伤性... 作为微创诊疗手段,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是其主要并发症[2],以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和心动过缓间断发作为主要特征。本病虽然预后较好,但反复发作可造成患者心理困扰和身体机能下降[3],晕厥所致的创伤性并发症也时见报道。本研究对我院超声引导下穿刺致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诱因及相关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血管迷走神经晕厥
下载PDF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发病诱因及先兆症状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智 孟素荣 +3 位作者 周国忠 冯旭光 陈溢琳 邓春凤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常见晕厥诱因及先兆症状特点。方法分析167例接受住院治疗的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晕厥诱因及晕厥先兆症状,并与直立倾斜试验(HUTT)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阳性反应120例(71.8%),其中混合型占60.0%,血管抑... 目的分析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常见晕厥诱因及先兆症状特点。方法分析167例接受住院治疗的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晕厥诱因及晕厥先兆症状,并与直立倾斜试验(HUTT)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阳性反应120例(71.8%),其中混合型占60.0%,血管抑制型占25.8%,心脏抑制型占14.2%;67.1%和93.4%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存在晕厥诱因和先兆症状;常见的诱因有持久站立(42.9%),体位改变(21.4%),闷热环境(15.2%)等;总结了10个常见的与晕厥相关的先兆症状,其中头晕(76.6%),苍白(26.9%),乏力(52.6%),恶心或呕吐(44.9%),出汗(46.1%),感觉异常(14.9%),心悸(25.1%),黑5(22.8%),胸闷(5.9%),听力减退(27.5%);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头晕(OR:5.972,C I=2.013-17.453,P=0.001),恶心或呕吐(OR:5.774,C I=1.475-22.611,P=0.012),乏力(OR:4.048,C I=1.101-14.889,P=0.039),出汗(OR:3.36,C I=1.061-10.610,P=0.035)能够预测HUTT阳性结果。结论详细询问晕厥患者的诱因及先兆症状,有助于我们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晕厥诱因 先兆症状
下载PDF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诊断和治疗的当代概念 被引量:1
9
作者 Daniela Samoil 张志刚 王夕国 《临床荟萃》 CAS 1994年第9期427-429,共3页
复发性晕厥是临床内科医生最常遇见且具挑战意味的问题之一.据估计它占美国每年住院病人总数的1/6,急诊病人的1/3.然而,有40%以上的患者,虽经大量广泛的检查,仍找不到其晕厥反复发作的原因.传统的检测方法(包括脑电图、Holter监测、颅... 复发性晕厥是临床内科医生最常遇见且具挑战意味的问题之一.据估计它占美国每年住院病人总数的1/6,急诊病人的1/3.然而,有40%以上的患者,虽经大量广泛的检查,仍找不到其晕厥反复发作的原因.传统的检测方法(包括脑电图、Holter监测、颅脑CT和糖耐量试验)通常提供很少的线索,且价格昂贵.一个晕厥患者的检查,平均要花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 晕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PICC术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茅静 施如春 +1 位作者 陈传英 吴剑秋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江苏省肿瘤医院PICC门诊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发生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江苏省肿瘤医院PICC门诊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发生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护理措施。结果 9例患者晕厥发生于PICC术后10 min内,持续时间均<1 min。经平卧、吸氧后迅速恢复意识,症状消失,无需药物治疗,亦未遗留后遗症。结论 PICC术前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沟通,术中和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可有效降低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血管迷走神经晕厥 护理
下载PDF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1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卫萍 李莉 树俊莲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85-86,共2页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因其具有无创伤性、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运动试验是安全的,但因属于诱发试验,个别患者有发生运动性晕厥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可能性。 1病例报告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因其具有无创伤性、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运动试验是安全的,但因属于诱发试验,个别患者有发生运动性晕厥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可能性。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8岁,主因“发作性心悸,头晕4年,加重12 d”入院。于2010年开始曾两次在排尿过程中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摔倒后旋即恢复意识,伴有心悸、面色苍白、出汗,无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伴随症状,患者并未在意,未行系统检查及治疗。2014-02-12晚22:00左右,患者因家庭原因出现情绪激动后突然出现头晕、心悸,伴胸痛不适,位于胸骨中下段,同时伴面色苍白,无恶心、呕吐,持续约10 min,卧床休息后上述症状稍缓解,遂于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律,广泛导联T波改变;肌钙蛋白为阴性。医师考虑“冠心病”,于2014-02-19行冠脉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近日上述症状未发作,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冠心病?晕厥原因待查”收入我院心内科。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10/70 mmHg,心率8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住院后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血常规等均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左室稍大,二尖瓣微量反流,左室射血分数61%。胸部正位片:心肺膈未见异常。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运动前血压107/64 mmHg,心率98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采用Bruce运动方案,运动至6 min 42 s,心率158次/min,达到目标心率(155次/min),终止试验。运动过程中无心绞痛症状,心电示波无缺血性ST段改变及严重心律失常。运动终止后1min 10 s,患者诉头晕,监测血压100/38 mmHg,心率127次/min(图1A)。扶患者坐下,观其面色苍白,出冷汗,意识丧失,全身湿冷。监测血压74/34 mmHg,心电示波:心率突然减慢,频率46次/min,窦性心动过缓,未见窦性停搏, ST段未见明显抬高或压低(图1B)。立即平卧位,吸氧,2 min后意识恢复,血压上升至85/46 mmHg,心率67次/min,全过程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监测至运动后近1 h,患者血压上升至93/62 mmHg,心率79次/min,自诉无不适感,由心内科医师陪同走回病房。后行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确诊为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混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血管迷走神经晕厥 Bruce运动方案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结合倾斜训练防治重度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春凤 孟素荣 +3 位作者 谢勇 陈智 陈溢琳 周国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结合倾斜训练防治重度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的效果。方法 13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反复发作的难治性重度VVS患者(心脏抑制型9例、混合型4例)置入双腔起搏器,其中8例置入频率骤降反应起搏器、5例置入闭环刺激频率适...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结合倾斜训练防治重度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的效果。方法 13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反复发作的难治性重度VVS患者(心脏抑制型9例、混合型4例)置入双腔起搏器,其中8例置入频率骤降反应起搏器、5例置入闭环刺激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并结合倾斜训练治疗。出院后1、3、6个月分别随访及程控,观察预防晕厥的疗效。结果患者均无再发晕厥,均出现晕厥发生前不适,但症状均逐渐减轻至消失。结论双腔起搏器结合倾斜训练可有效防止反复发作及以心脏抑制为主的难治性重度VVS患者的晕厥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倾斜训练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 直立倾斜试验
下载PDF
倾斜台实验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心功能诊断的新方法
13
作者 Martin H.Hust Karl F.Heck +1 位作者 Matthias W.Keim 宋玉娥 《德国医学》 CAS 2000年第1期38-40,共3页
晕厥是指突发的、短暂的意识和肌张力障碍。多为收缩压降低(在70mmHg 以下)使脑血流量减少所致。患者晕厥前期常有恶心、面色苍白、眩晕、上腹部不适、视物模糊等症状。据统计,约20%~3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晕厥。其中以年青... 晕厥是指突发的、短暂的意识和肌张力障碍。多为收缩压降低(在70mmHg 以下)使脑血流量减少所致。患者晕厥前期常有恶心、面色苍白、眩晕、上腹部不适、视物模糊等症状。据统计,约20%~3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晕厥。其中以年青人或运动员常见。而大多数晕厥患者常很难找到病因。血管神经性晕厥最常见。以往主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 倾斜台实验
下载PDF
闭环刺激双腔起搏器防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萧钟波 孟素荣 +4 位作者 邹云新 赵冬华 刘福强 李岩 彭健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3-46,50,共5页
目的:观察植入闭环刺激双腔起搏器防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经直立倾斜试验确诊为VVS且近期多次发作的患者,分为起搏器组(18例)和药物治疗组(2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4715mg,1次/d),... 目的:观察植入闭环刺激双腔起搏器防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经直立倾斜试验确诊为VVS且近期多次发作的患者,分为起搏器组(18例)和药物治疗组(2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4715mg,1次/d),起搏器组植入具有闭环刺激功能(CLS)的双腔起搏器,药物治疗组不做其他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查直立倾斜试验并随访观察。结果:起搏器组直立倾斜试验转阴率94%,药物治疗组直立倾斜试验转阴率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1)。两组患者随访观察6~21(13±5)个月,起搏器组所有患者均未再发晕厥,2例有晕厥先兆,但症状较前明显减轻;药物治疗组9例再发晕厥,但发作次数较前减少。两组患者间晕厥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1)。结论:具有闭环刺激功能双腔起搏器能有效的防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刺激 心脏起搏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
下载PDF
心脏血管内迷走神经丛刺激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物模型制作 被引量:16
15
作者 侯月梅 阿依古力 Benjamin J.Scherlag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3期200-203,共4页
探讨心脏血管内迷走神经丛刺激与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动物模型制作。 32条Mongrel狗活体心脏大血管 :冠状窦、左右肺动脉、左房、上下腔静脉等处插入 7F蓝状电极进行迷走神经丛刺激 ,刺激频率为 2 0Hz,刺激间期 0 .1ms,刺激电... 探讨心脏血管内迷走神经丛刺激与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动物模型制作。 32条Mongrel狗活体心脏大血管 :冠状窦、左右肺动脉、左房、上下腔静脉等处插入 7F蓝状电极进行迷走神经丛刺激 ,刺激频率为 2 0Hz,刺激间期 0 .1ms,刺激电压 1~ 4 0V ,刺激时间 30~ 5 0s。为了避免神经丛刺激直接对心房的影响 ,于刺激迷走神经丛的同时在P波后发放 2 0 0Hz、2 0~ 5 0ms的PS2 心房高频刺激 ,使迷走神经刺激落入心房的不应期。在这些心脏血管迷走神经丛刺激时减慢窦性心律 ,且减慢速度呈电压依赖。在一定的刺激强度下 ,窦性心律能够达到最大减低 (从75 0± 10 2ms至 15 6 0± 2 30ms) ,心房肌不应期显著缩短 (从 175± 13ms缩至 96± 2 3ms) ,同时出现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房颤 ,且重复性很好。应用 β 阻断剂 (esmolol1mg/kg)时 ,提高了房颤诱发域值 ;迷走神经阻断剂 (atropine1~ 2mg/kg)可以完全阻断房颤的诱发。结论 :蓝状电极非常有利于快速在静脉血管腔内找到迷走神经丛刺激位点 ;心脏大血管处存在迷走神经丛 ,刺激这些神经丛能够复制出与临床灶性阵发性房颤非常类同的房颤 ,迷走神经阻断剂可阻断这类房颤的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心房颤动 心脏血管 迷走神经丛刺激 动物模型 制作
下载PDF
迷走神经血管减压和传统治疗方法对血压影响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克华 卢亦成 付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分析颅内迷走神经血管减压手术与传统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的影响,探讨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和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1、临床研究:选择36例高血压脑出血清除脑内血肿后行迷走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2、回顾性研究:对281例高血... 目的分析颅内迷走神经血管减压手术与传统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的影响,探讨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和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1、临床研究:选择36例高血压脑出血清除脑内血肿后行迷走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2、回顾性研究:对281例高血压脑出血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用传统的内科和外科方法治疗后的血压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1、临床研究:迷走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36例中除7例(19%)死亡外,在29例存活的患者中10例(34%)血压正常,12例(41%)血压接近正常,7例(24%)与手术前无明显变化。2、回顾性研究:在出血后采用传统的内、外科方法治疗的281例患者中,85%的血压无明显变化,而后期血压基本正常者(15%)均为出血前无明确高血压病史者。结论左侧颅内迷走神经血管减压确能降低顽固性高血压,其有效率>75%。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中有15%血压能够自然恢复到基本正常的水平。但是在出血前有明确高血压的患者无一例血压能够自然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传统方法治疗 迷走神经血管减压 降压的有效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肾造瘘管和双“J”管拔除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2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华 李淦洪 +1 位作者 刘璐璐 杨俊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2108-2109,共2页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指各种刺激在神经反射的作用下,导致机体肌肉和内脏的小血管舒张以及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大脑血流量急剧减少,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意识障碍,但能自行恢复,且无...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指各种刺激在神经反射的作用下,导致机体肌肉和内脏的小血管舒张以及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大脑血流量急剧减少,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意识障碍,但能自行恢复,且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VVS 是一种少见但极其危险的并发症,多见于内科性疾病或操作中,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术后大部分患者需要留置内引流或外引流管,拔管时出现 VSS 极其少见,一旦出现,需紧急处理。现将我科在拔除肾造瘘管和双"J"管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2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造瘘管 双“J”管 拔除 并发 血管迷走神经晕厥
下载PDF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与心率变异性以及体液因素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秋华 胡建平 陈晓荣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5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晕厥 心率变异率 体液
下载PDF
心脏射频消融术拔管后引起的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诊断和处理
19
作者 杨柳青 陈林 +1 位作者 许春萱 吴卫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 报告 15例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拔管后引起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均由右侧股动脉穿刺 ,插入 7F鞘管 ,消融导管逆行插管至左心室二尖瓣环下行射频消融术。结果  15例患者可快速出现严重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窦性... 目的 报告 15例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拔管后引起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均由右侧股动脉穿刺 ,插入 7F鞘管 ,消融导管逆行插管至左心室二尖瓣环下行射频消融术。结果  15例患者可快速出现严重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经用阿托品静脉注射 ,生理盐水快速静滴 ,严重者静脉注射或滴注多巴胺后患者多在数分钟内心率、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无一例死亡。结论 心脏射频消融术拔管后可引起严重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 ,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为其主要的发生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射频消融术 拔管后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肾造瘘管和双J管拔除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2例诊治报告
20
作者 姜华 李淦洪 +1 位作者 刘璐璐 杨俊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87-188,共2页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指各种刺激在神经反射的作用下,导致机体肌肉和内脏的小血管舒张以及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大脑血流量急剧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意识障碍,但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VVS是...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指各种刺激在神经反射的作用下,导致机体肌肉和内脏的小血管舒张以及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大脑血流量急剧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意识障碍,但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VVS是一种少见但极危险的并发症,多见于内科性疾病或操作中,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术后大部分患者需要留置内引流或外引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晕厥 肾造瘘管 双J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