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8层螺旋CT血管追踪技术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占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追踪技术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手术后病理确诊的100例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行尿路CT造影(CTU),并采用血管追踪技术(VTT)对增强延时扫描后输尿管管腔内呈现连续性强化者进行处理,比较CT和X...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追踪技术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手术后病理确诊的100例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行尿路CT造影(CTU),并采用血管追踪技术(VTT)对增强延时扫描后输尿管管腔内呈现连续性强化者进行处理,比较CT和X线检查判定结果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CT与X线对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近段、输尿管远段、输尿管膀胱交界处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相比具有差异性,且CT定位正确率为91%,高于X线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与手术结果及临床追踪结果相一致,其符合率为100%。结论 128层螺旋CT在行尿路CT造影时,当输尿管内对比剂达到一定程度,使用VTT观察输尿管病变,输尿管整体成像效果好,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血管追踪技术 输尿管梗阻性病变 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血管回声追踪技术评价T2DM及并发HUA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文 王如瑛 张桂俊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回声追踪(ET)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T2DM)及并发高尿酸血症(HUA)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血尿酸水平将60例T2DM病人分为尿酸正常组(A组,30例)及HUA组(B组,3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功...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回声追踪(ET)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T2DM)及并发高尿酸血症(HUA)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血尿酸水平将60例T2DM病人分为尿酸正常组(A组,30例)及HUA组(B组,3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功能指标,包括僵硬度指数(β)、颈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扩张指数(A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与正常对照组(N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与N组比较,A组及B组β、Ep、PWVβ均增高,AC减低(F=11.67~26.81,q=4.58~10.27,P〈0.05);与A组比较,B组β、Ep、PWVβ均增高,AC减低(q=5.13~9.25,P〈0.05)。各组间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技术能够发现T2DM及并发HUA病人早期颈动脉弹性改变,为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T2DM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管回声追踪技术 糖尿病 2型 高尿酸血症 颈动脉 弹性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血管追踪技术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诊断价值研究
3
作者 雷思专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3期49-50,共2页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血管追踪技术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1日~2018年1月12日期间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80例,患者先进行X线检查,之后使用128层螺旋CT血管追踪技术。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血管追踪技术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1日~2018年1月12日期间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80例,患者先进行X线检查,之后使用128层螺旋CT血管追踪技术。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经CT检查得出的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符合率较高,且符合率及定位正确率均高于X线检查(P<0.05);CT对输尿管梗阻的病变判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追踪技术诊断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临床价值高,可获得较好的输尿管整体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性病变 128层螺旋CT 血管追踪技术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团注追踪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袁远 邱怀明 曾晓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团注追踪(Bolus chasing)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56例CTA或彩超诊断为下肢动脉性病变的患者,介入治疗前采用Bo-lus技术行下肢动脉追踪造影,全程评估下肢动脉病变的程度、范围和侧枝循环建立情况。结果:5... 目的:探讨团注追踪(Bolus chasing)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56例CTA或彩超诊断为下肢动脉性病变的患者,介入治疗前采用Bo-lus技术行下肢动脉追踪造影,全程评估下肢动脉病变的程度、范围和侧枝循环建立情况。结果:56例患者中有47例获得优质的动态DSA图像,动脉主干及分支均显示清晰。病变血管的范围、狭窄程度、侧支血管的分布亦显示清晰,占总病例数的84%。9例未能获得满意的图像,占16%。其中6例因造影剂用量不当(2例)或病人疼痛(4例)造成运动伪影,3例因遮盖不当产生饱和伪影而未能获得优质的动态图像,改用常规分段DSA造影。结论:Bolus chasing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注追踪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造影 造影剂
下载PDF
超微血管成像联合CMR-FT在ACS患者微血管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
5
作者 许保刚 魏刚 +6 位作者 贺朝 黄瑞瑜 刘辉 郭长义 李斌 张瑜 张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超微血管成像(SMI)联合心血管MRI特征追踪技术(CMR-FT)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微血管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20例ACS患者(观察组),其... 目的研究超微血管成像(SMI)联合心血管MRI特征追踪技术(CMR-FT)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微血管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20例ACS患者(观察组),其中男性57例,女性63例;年龄51~84岁,平均年龄66.57岁;体质量指数24.11~25.09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59 kg/m^(2);稳定心绞痛(SAP)49例,不稳定心绞痛(UAP)4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20例(对照组),其中男性55例,女性65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6.14岁;体质量指数24.11~25.09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19 kg/m^(2)。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的心肌应变力、心功能、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像学特征并进行分析;分析SMI联合CMR-FT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左心室整体峰值径向应变值(GPRS)[(24.89±8.24)%vs (44.26±9.19)%](t=17.191,P=0.000)、整体峰值周向应变值(GPCS)[(18.59±5.97)%vs (24.49±5.00)%](t=8.300,P=0.000)、整体峰值纵向应变值(GPLS)[(10.73±2.26)%vs (14.27±2.62)%](t=11.208,P=0.000)、节段峰值径向应变值(PRS)[(26.58±5.61)%vs (40.55±3.99)%](t=22.230,P=0.000)、节段峰值周向应变值(PCS)[(17.00±4.11)%vs (24.22±4.23)%](t=13.410,P=0.000)、节段峰值纵向应变值(PLS)[(10.54±0.64)%vs (15.36±0.97)%](t=45.435,P=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79.96±2.12) mL/m^(2)vs (60.24±2.69) mL/m^(2)](t=63.072,P=0.000)、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40.94±1.87) mL/m^(2)vs (19.62±1.72) mL/m^(2)](t=91.922,P=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动脉中层厚度(t=6.981,P=0.000)、斑块面积(t=53.118,P=0.000)及斑块数量(t=15.613,P=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通过联合诊断效能分析,CMR-FT与SMI联合诊断对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诊断特异度显著升高;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SMI联合CMR-FT在ACS患者微血管功能障碍评估具有显著的意义,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血管成像 血管MRI特征追踪技术(CMR-FT)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冠状动脉 血管障碍 联合检测
下载PDF
血管回声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弹性的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乔治斌 高洁 +3 位作者 张晓玲 张慧 路鑫铭 杨漪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追踪(E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弹性的价值。方法采集30例正常人和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的二维超声图像,测量双侧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内径(D);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Pw)测量收缩期流速(V...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追踪(E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弹性的价值。方法采集30例正常人和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的二维超声图像,测量双侧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内径(D);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Pw)测量收缩期流速(Vs)、舒张早期反向流速(Vr)、舒张末期正向流速(V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应用ET技术检测弹性指标:僵硬度指数(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按照IMT是否〈1.0mm分组后显示:糖尿病IMT〈1.0mm组及糖尿病IMT≥1.0mm组的股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PI、Vr及弹性指标p、Ep、PWVp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O.05),AC值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IMT≥1.0mm组的股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PI与IMT〈1.0m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弹性指标β、Ep、PWVβ较糖尿病IMT〈1.0mm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动脉硬化,且在血管粥样硬化的形态学改变出现之前,血管壁弹性功能已降低,且影响血流动力学,造成外周组织血液供应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糖尿病 2型 腹主动脉 弹性 血管回声追踪技术
原文传递
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超声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常培叶 王金锐 +2 位作者 刘志跃 周颖 徐霞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649-651,共3页
目的比较脉冲多普勒(PD)技术和血管回声追踪(ET)技术检测家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价值。方法48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物模型,于喂养后第4,8,12周末测量腹主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 目的比较脉冲多普勒(PD)技术和血管回声追踪(ET)技术检测家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价值。方法48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物模型,于喂养后第4,8,12周末测量腹主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弹性指数(Ep)、僵硬度(β)和顺应性(AC)。结果实验组4周末AC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Ep和β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12周末RI、P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与PD技术相比,ET可以更早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脉冲多普勒 血管回声追踪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