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骨细胞血系起源的活细胞成像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俞索静 肖鲁伟 +1 位作者 吴承亮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4期317-323,共7页
目的:采用活细胞成像技术,观察血系单核细胞诱导形成破骨细胞的全过程,旨在进一步阐明破骨细胞血系起源的发生及其细胞动力学。方法:取成年SPF级纯种雄性SD大鼠1只,体重280 g,腹主动脉采血8 ml,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在RANKL与M... 目的:采用活细胞成像技术,观察血系单核细胞诱导形成破骨细胞的全过程,旨在进一步阐明破骨细胞血系起源的发生及其细胞动力学。方法:取成年SPF级纯种雄性SD大鼠1只,体重280 g,腹主动脉采血8 ml,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在RANKL与M-CSF诱导下,分为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组、噬骨试验扫描电镜观察组、活细胞成像组4组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组从培养开始,在数字显微成像系统下,每天观察记录1次;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组培养21 d作酶活性染色鉴定;噬骨试验扫描电镜观察组培养21 d取出骨磨片作扫描电镜观察;活细胞成像组采用多点位缩时电影法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长达35 d的连续观察记录。结果:诱导培养2周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多核细胞形成,外形呈圆形、梭形、扇形、椭圆形及不规则突起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绝大部分多核细胞与单核细胞均呈阳性反应;骨磨片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较多骨吸收陷窝、坑洼及沟道,还有位于陷窝及沟道内正在行使骨吸收功能的破骨细胞;活细胞成像观察到起源于周围血的多核破骨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与多核细胞及多核细胞之间相互融合而成,其细胞间的融合均发生在贴壁状态,显微缩时电影观察显示破骨细胞形态表现复杂多变。结论:大鼠周围血单核细胞在RANKL和M-CSF诱导下,可以向破骨细胞分化,形成具有骨吸收功能的多核破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形成是发生在贴壁状态下多种形式的细胞融合过程,破骨细胞的粘附特性对其存活及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破骨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其形态结构动态多变。破骨细胞不仅是一种多核细胞,还可能包括单核破骨细胞。破骨细胞通过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特性,可能是其适应功能需求与骨吸收效率的一种特殊生物学行为。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破骨细胞的血系起源学说,并为深入阐明破骨细胞的细胞动力学与细胞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新的实验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起源 活细胞成像 血系 外周单核细胞
下载PDF
丹毒53例肾损害与纤溶凝血系异常的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姜立媛 普雄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3-804,808,共3页
目的评估丹毒患者肾损害和纤溶凝血系异常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53例丹毒住院患者的血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的实验室检查结... 目的评估丹毒患者肾损害和纤溶凝血系异常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53例丹毒住院患者的血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评估丹毒患者肾损害和纤溶凝血系异常的相关性。结果血β2-MG和24h尿蛋白值均升高者9例(16.98%),FG和DD值均升高者27例(50.94%),血β2-MG和FG均升高者9例(16.98%)。血β2-MG与FG两变量无直线相关(P>0.05)。结论部分丹毒患者存在肾损害和纤溶凝血系异常,但这两种异常的直线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毒 肾损害 纤溶凝血系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系虚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永杰 岳丽娜 管春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3期271-271,共1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系虚劳,即西医所谓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募集80例符合条件的血系虚劳患者,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予以针灸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传统西医疗法,应...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系虚劳,即西医所谓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募集80例符合条件的血系虚劳患者,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予以针灸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传统西医疗法,应用安雄联合环孢菌素A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综合疗效。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距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系虚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极高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疗法 血系虚劳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川渝地区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泉 羊炼 +2 位作者 黄仁军 冯小华 何锦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5-1423,共9页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四川两地引起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的病原及其遗传结构,以探索更精准高效的炭疽病防控方法,减少柑橘生产的经济损失。【方法】通过病菌形态学鉴定,以及PCR扩增ITS和GDPH基因序列分析,对我国四川和重庆两个主产区...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四川两地引起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的病原及其遗传结构,以探索更精准高效的炭疽病防控方法,减少柑橘生产的经济损失。【方法】通过病菌形态学鉴定,以及PCR扩增ITS和GDPH基因序列分析,对我国四川和重庆两个主产区的塔罗科血橙新系进行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①从四川、重庆采集的50份塔罗科血橙新系叶片、枝条和果实炭疽病菌疑似样品中总共分离到41个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菌株。②依据培养特征、分生孢子形态和致病力差异,将病菌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共4个类型,不同类型菌株的占比分别为73.17%、17.07%、4.88%和4.88%。Ⅱ型和Ⅲ型菌株接种塔罗科血橙新系果实后的发病率达100%,而Ⅰ型和Ⅳ型菌株接种塔罗科血橙新系果实后的发病率均为88.9%。其中,Ⅱ型平均病斑直径最大,为1.7 cm,而Ⅳ型菌株平均病斑直径最小,仅为0.6 cm,4个类型菌株接种塔罗科血橙新系果实后形成的平均病斑直径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菌株致病性的差异与菌株地理来源、分离部位无明显相关性。③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以ITS为靶标无法有效揭示柑橘胶孢炭疽菌的遗传变异,而以GDPH为靶标则可将柑橘胶孢炭疽菌分为4个类群,其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及致病性测定结果一致。柑橘胶孢炭疽菌的遗传进化与地理来源、分离部位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明确了采集的川渝两地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不同类型的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菌菌株的形态特点和致病力存在差异,并且菌株存在遗传变异,为川渝两地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绿色高效防控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罗科橙新 炭疽病 胶孢炭疽菌 病原鉴定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氨甲环酸多次静脉给药在后入路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对炎症和凝血-纤溶系统的作用
5
作者 袁政 吴勇 +2 位作者 鲍恩虎 张立栋 陈向阳 《西部医学》 2023年第8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 探究氨甲环酸(TXA)多次静脉给药在后入路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对炎症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9年3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单次给药组和多次给药组,每组30... 目的 探究氨甲环酸(TXA)多次静脉给药在后入路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对炎症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9年3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单次给药组和多次给药组,每组30例。对照组切皮前30 min静脉输入生理盐水250 mL一次;单次给药组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输入TXA 15 mg/kg一次;多次给药组切皮前30 min静脉使用TXA 15 mg/kg,切皮后3、6和9 h再分别追加使用TXA 15 mg/kg一次。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3和7 d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IL-6]和凝血-纤溶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以及手术时间、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术后48 h引流量、自体血回输量、异体血红细胞输入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术后1、3 d WBC、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多次给药组WBC、CRP、IL-6水平低于单次给药组(P<0.05);术后7 d时3组患者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术后1、3 d DD和FDP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DD和F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3组患者DD和FD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3、7 d APTT和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多次给药组隐性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单次给药组(P<0.05)。单次与多次给药组手术时间和异体血红细胞输入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单次和多次给药组手术时间和异体血红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给药组自体血回输量小于对照组和单次给药组(P<0.05)。3组患者术后1、3、7 d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多次静脉使用TXA可以进一步减少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同时减少纤溶因子的释放,但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炎症 -纤溶 后入路腰椎内固定融合术
下载PDF
189例外周血“三系减少”患者骨髓象分析
6
作者 李娟 王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3期110-111,共2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三系减少"患者骨髓象查明病因,提供临床诊疗。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已被临床医师熟知,但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的外周血三系减少未引起临床重视,易引起漏诊和误诊。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9例外... 目的分析外周血"三系减少"患者骨髓象查明病因,提供临床诊疗。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已被临床医师熟知,但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的外周血三系减少未引起临床重视,易引起漏诊和误诊。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9例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的患者,采用血细胞分析仪筛查血常规,同时WBC<4.0×109/L、HGB<110g/L、PLT<100×1012/L定为"三系减少"。现将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的结果,结合临床及其他的化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造成"三系减少"的病因一类为造血系统疾病,占72.5%,另一类为非造血系统疾病,占27.5%。结论今年来非造血系统疾病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需引起临床的重视,避免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象分析 外周 患者 非造血系统疾病 临床诊疗 细胞分析仪 细胞减少 减少
下载PDF
外周血三系减少208例骨髓象分析
7
作者 王丹 蔡姝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356-356,共1页
关键词 减少 骨髓象分析 血系统疾病 临床医师 细胞减少 涂片检查 骨髓穿刺 化验检查
下载PDF
中胚层细胞的形成及向血系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光辉 马晴雯 曾凡一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6-1125,共10页
在原肠运动过程中,原条的位置上出现一类新的细胞将上胚层和下胚层分隔开,并且形成新的胚层,这层新的细胞称为中胚层。中胚层细胞将来分化为血液、骨骼、肌肉、肾脏、结缔组织、真皮、泌尿生殖系统等重要的组织和器官。其中,血液系统是... 在原肠运动过程中,原条的位置上出现一类新的细胞将上胚层和下胚层分隔开,并且形成新的胚层,这层新的细胞称为中胚层。中胚层细胞将来分化为血液、骨骼、肌肉、肾脏、结缔组织、真皮、泌尿生殖系统等重要的组织和器官。其中,血液系统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系统形成过程受到复杂而又精细的分子调控。近年来,随着单细胞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中胚层细胞的分子特性、命运图谱及其血系分化机理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肠运动 原条 EMT 中胚层 单细胞RNA-seq 血系分化
原文传递
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红系造血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祝彼得 郭瑞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72-277,共6页
本文研究了未刺激和经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刺激的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红系造血的调控作用。结果提示:未刺激和经LPS刺激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均呈刺激作用,对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呈双向调控,即低... 本文研究了未刺激和经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刺激的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红系造血的调控作用。结果提示:未刺激和经LPS刺激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均呈刺激作用,对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呈双向调控,即低浓度刺激,高浓度抑制。二者比较,LPS刺激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具有更高调控活性。实验还提示,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具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BPA(Burst Promoting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祖细胞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免疫表型和信号通路蛋白活化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瑞 陈葆国 +1 位作者 干灵红 章卫国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11期89-93,共5页
目的为了解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AML-LSCs)免疫表型特点和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状态,以探讨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LSCs)免疫表型、P-gp、PTEN、p-Akt、p-ERK的表达,以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为对照。结果正常HSCs主要免... 目的为了解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AML-LSCs)免疫表型特点和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状态,以探讨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LSCs)免疫表型、P-gp、PTEN、p-Akt、p-ERK的表达,以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为对照。结果正常HSCs主要免疫表型:CD34+、CD38-、CD123-、CD96-、CD117+、CD44+、、CD33-、CD13-。PTEN蛋白阳性率为72.09%,p-Akt及p-ERK蛋白均阴性,P-gp蛋白阴性。AML-LSCs主要免疫表型:CD123+、CD96+、CD117-、CD44+、CD13+、CD33+,与HSCs免疫表型差异主要为CD123+、CD96+、CD117-、CD13+、CD33+。LSCs PTEN蛋白阳性率为25.58%,低于正常HSCs(χ2=30.88,P<0.01),p-Akt阳性率为63.95%,p-ERK阳性率为70.93%,高于正常HSCs(χ2=24.43、30.87,P均<0.01)。P-gp蛋白阳性率为67.44%。79例AML患者预后分析表明,高AML-LSCs的患者较低AML-LSCs患者复发率增高(χ2=5.69,P<0.05);无病生存率(DFS)分析显示,高AML-LSCs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中位数14个月,较低AML-LSCs患者无病生存时间中位数28个月明显缩短(P<0.01)。结论 LSCs免疫表型特征为CD34+、CD38-、CD123+、CD96+、CD117-,P-gp高表达。AML-LSCs数量高的AML患者复发率高、无病生存时间短、预后差。MEK/ERK,PI3K/PTEN/Akt信号通路被激活,可能与LSCs克隆性增殖和自我更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病自病干细胞免疫表型P-Akt P-ERK
下载PDF
甘肃黑猪导血建系试验研究
11
作者 雷致中 曹书同 +4 位作者 刘丑生 金辰生 杨军祥 魏彩虹 豆有院 《养猪》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8-30,共3页
甘肃黑猪导入1/4杜洛克血,选育瘦肉型品系(Ⅱ系),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基本保持了甘肃黑猫的黑毛色、体型外貌和繁殖性能,较快的提高了生长速度和胴体瘦肉率。用新品系作母本,与长白和大约克夏公猪杂交,杂种猪平均日增重高14~2... 甘肃黑猪导入1/4杜洛克血,选育瘦肉型品系(Ⅱ系),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基本保持了甘肃黑猫的黑毛色、体型外貌和繁殖性能,较快的提高了生长速度和胴体瘦肉率。用新品系作母本,与长白和大约克夏公猪杂交,杂种猪平均日增重高14~24克,瘦肉率提高4.9~53个百分点,是比原甘黑更好的杂交母本,达到了建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黑猪 瘦肉型
下载PDF
布氏杆菌病并发血三系减少3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继贤 吴晓东 《浙江实用医学》 2014年第4期297-298,共2页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累及的器官多,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早期极易误诊,本院近3年收住3例以血三系减少为表现的布氏杆菌病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53岁,农民。...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累及的器官多,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早期极易误诊,本院近3年收住3例以血三系减少为表现的布氏杆菌病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53岁,农民。因发热,血三系减少5天人院。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39℃,伴头痛,无咽喉肿痛,血常规提示血三系减少,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本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少 布氏杆菌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 并发 畏寒发热 临床表现 咽喉肿痛 常规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高热、黑便、血三系减少
13
作者 杨国军 徐志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83-884,共2页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7岁。因“发热半个月,黑便1d”于2006年6月9日入院。患者半个月前起发热.多次测得体温≥39.0℃,无寒战,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尿急、尿痛,无腰痛、咽痛,当地医院予抗生素、激素治疗体温反复,昨日...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7岁。因“发热半个月,黑便1d”于2006年6月9日入院。患者半个月前起发热.多次测得体温≥39.0℃,无寒战,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尿急、尿痛,无腰痛、咽痛,当地医院予抗生素、激素治疗体温反复,昨日起解黑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减少 黑便 高热 激素治疗 抗生素 发热 体温
下载PDF
黄血抑制纯合系白银的选育初报
14
作者 吴阳春 朱勇 何斯美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从欧系品种中筛选出黄血抑制基因 ,并将其导入皮斑限性实用蚕品种 871中 ,选除不良基因 ,经纯合固定 ,得到综合性状优良的皮斑限性黄血抑制纯合系统 ,命名为白银 (♀IIW+p, IIZZ)。在茧形上 ,一方偏中系选择 ,另一方偏欧系选择 ,分别建... 从欧系品种中筛选出黄血抑制基因 ,并将其导入皮斑限性实用蚕品种 871中 ,选除不良基因 ,经纯合固定 ,得到综合性状优良的皮斑限性黄血抑制纯合系统 ,命名为白银 (♀IIW+p, IIZZ)。在茧形上 ,一方偏中系选择 ,另一方偏欧系选择 ,分别建立白银A 系及白银B 系。与限性黄茧 (♀iiWYZ , iiZZ)对交 ,F1代全为白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皮斑限性黄抑制纯合 白银 选育 性状
下载PDF
家蚕黄血近等基因系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15
作者 李刚 徐安英 +6 位作者 陈兆羽 李木旺 裘智勇 张月华 钱荷英 孙平江 郭锡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0-255,共6页
为了获取与家蚕黄血基因(Y)协同作用的相关蛋白的基础信息,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蚕黄血近等基因系5龄起蚕黄血个体和白血个体的中肠蛋白进行分离并作图像分析,发现分离出的较为清晰的蛋白点主要集中在14~80kD区域,等电点(pI)4~9。采... 为了获取与家蚕黄血基因(Y)协同作用的相关蛋白的基础信息,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蚕黄血近等基因系5龄起蚕黄血个体和白血个体的中肠蛋白进行分离并作图像分析,发现分离出的较为清晰的蛋白点主要集中在14~80kD区域,等电点(pI)4~9。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其中一些差异明显的蛋白点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较为可信的5个蛋白点包括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等功能蛋白,这些蛋白可能与家蚕黄血性状的形成有关。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质谱鉴定出的质子转移ATP合酶β亚基2编码基因在家蚕黄血近等基因系黄血个体和白血个体5龄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2种个体中的表达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并且在黄血个体中的表达量明显较白血个体高,5龄第1-2天的相对表达量高7倍左右,提示该基因可能与家蚕的黄血性状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近等基因 双向电泳 质谱分析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妊娠晚期自发性输卵管系膜血窦破裂误诊1例
16
作者 孙红兵 杨年 陈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病例报告 症状 治疗 妊娠晚期 自发性输卵管窦破裂 误诊
下载PDF
甘肃黑猪导血建系试验研究
17
作者 曹书同 刘丑生 +1 位作者 雷致中 金辰生 《甘肃畜牧兽医》 2002年第4期4-6,共3页
甘肃黑猪导入 1/4汉普夏血 ,选育瘦肉型品系 (Ⅲ系 ) ,经过四个世代选育 ,基本保持了甘肃黑猪的黑毛色、体型外貌和繁殖性能。在生长速度和胴体瘦肉率上效果特别明显。用新品系作母本 ,与长白和大约克夏父本猪杂交 ,杂种猪平均日增重高... 甘肃黑猪导入 1/4汉普夏血 ,选育瘦肉型品系 (Ⅲ系 ) ,经过四个世代选育 ,基本保持了甘肃黑猪的黑毛色、体型外貌和繁殖性能。在生长速度和胴体瘦肉率上效果特别明显。用新品系作母本 ,与长白和大约克夏父本猪杂交 ,杂种猪平均日增重高分别为 712 3g和 70 5 6 g ,瘦肉率提高 3 0~4 2个百分点 ,是比原甘肃黑猪更好的一个杂交母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肉型猪 选育 甘肃黑猪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疟疾伴血三系减少5例误诊分析
18
作者 葛国兴 《浙江预防医学》 2002年第2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疟疾 误诊 诊断 减少
下载PDF
1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三系细胞骤降的原因探讨
19
作者 赵建江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2年第2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细胞骤降 原因 病例分析 液病
下载PDF
心肌酶谱异常升高的血三系减少1例
20
作者 罗桢敏 郦岳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9期53-54,共2页
患者女,85岁。因口干、多饮、胸闷、心悸、双下肢水肿半月,于2012年2月3日收入院。患者自述口干痛、频饮、总饮水量不多,胸闷气促、心悸,活动后更甚,无多食多尿,无明显胸痛,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无畏寒发热,
关键词 减少 心肌酶谱 双下肢水肿 恶心呕吐 畏寒发热 饮水量 患者 胸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