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膜中动脉扩张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及预后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王星 刘飞 +4 位作者 徐军 徐向东 徐海诚 高恒 黄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07-210,215,共5页
目的探讨脑膜中动脉(MMA)扩张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发病及预后的影响,为MMA栓塞治疗CSDH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6月间在徐州医科大学江阴临床学院接受颅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48例单侧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 目的探讨脑膜中动脉(MMA)扩张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发病及预后的影响,为MMA栓塞治疗CSDH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6月间在徐州医科大学江阴临床学院接受颅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48例单侧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MMA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血肿吸收量。对比分析患侧MMA直径是否明显扩张和不同患者的术后血肿吸收情况。结果48例CSDH患者患侧48支MMA平均直径明显大于健侧[分别为(1.738±0.224)mm和(1.361±0.184)mm,t=9.021,P<0.001],MMA扩张组术后1周血肿吸收量与MMA非扩张组无显著性差异(Z=-0.69,P=0.945),MMA扩张组术后1个月血肿吸收量与MMA非扩张组有显著性差异(Z=-2.283,P=0.022)。MMA扩张组的血肿吸收率较MMA非扩张组的血肿吸收率低。结论MMA作为CSDH外膜新生血管的主要供血动脉,MMA扩张在CSDH血肿发生和进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不利于CSDH患者的预后,上述特征性表现为MMA栓塞治疗CSDH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膜中动脉扩张 血肿残余量 预后
下载PDF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残余血肿量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黄超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10-113,共4页
在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研究与分析残余血肿量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文中将6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出院预后为标准,分为40例低残留组(<11ml)和20例高残留组(&g... 在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研究与分析残余血肿量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文中将6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出院预后为标准,分为40例低残留组(<11ml)和20例高残留组(>11ml),对比分析两组间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和mRS情况。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4周、8周、3个月低残留组、高残留组间NIHSS评分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明显以前一组评分更低,而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ADL评分明显以低残留组更高,和高残留组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占2.50%,明显低于高残留组;而低残留组和高残留组间患者3个月后mRs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残余血肿量越低,患者预后情况越好,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致死致残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残余血肿
下载PDF
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严正军 马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7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4),两组均行钻孔置管引流... 目的:分析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4),两组均行钻孔置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硅胶引流管,观察组采用改良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血肿残余量少于对照组,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血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少血肿残余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短置管时间,促进康复,预防血肿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 血肿残余量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权明 陈耀 +2 位作者 黄建煌 康元宝 方志敏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治疗的84例H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治疗的84例H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指标、血肿残余量、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GOS)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3.98±5.04)mL和血肿残余量为(7.13±2.27)mL,少于对照组的(49.12±7.35)mL和(12.34±5.05)mL;手术时间为(65.83±6.16)min,短于对照组的(79.31±8.51)min;GO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hs-CRP为(6.35±1.52)mg/L和TNF-α为(40.28±3.91)μg/L,低于对照组的(7.42±1.69)mg/L和(44.19±4.3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CH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血肿清除率及改善患者术后生存状态方面效果更佳,有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 血肿残余量
下载PDF
脑血疏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小明 畅涛 +2 位作者 张毅 柏鲁宁 侯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3期4634-4636,共3页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SDH老年病人44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SDH老年病人44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采用脑血疏口服液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BI)、残余血肿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BI指数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改善CSDH老年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血疏口服液 阿托伐他汀 BARTHEL指数 残余血肿
下载PDF
额顶部与顶部钻孔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成军 吴虹刚 +2 位作者 詹傲 王山 王庭刚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9期679-681,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额顶部与顶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疗效,为临床治疗钻孔部位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患者入院日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采取冠状... 目的比较分析额顶部与顶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疗效,为临床治疗钻孔部位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患者入院日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采取冠状位血肿最厚层面靠前1/4血肿长径处约额顶部为钻孔点,对照组40例采取冠状位血肿最厚层面约靠近顶结节处为钻孔点。比较2组患者术后残余血肿量、颅内积气量、复发率、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结果观察组术后残余血肿量、颅内积气量、复发率、CSS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顶部钻孔较顶部钻孔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更有利于清除血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钻孔部位 神经功能 残余血肿 复发率
下载PDF
活血醒脑汤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血肿清除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霍孜克 赵乾 +2 位作者 张翔 李述军 张晓红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2期16-20,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醒脑汤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的患者7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 目的:观察活血醒脑汤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的患者7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活血醒脑汤治疗。术后2月,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血肿清除率、硬膜下血肿残余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94.29%,对照组74.2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肿清除率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91.43%,对照组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硬膜下血肿残余量情况比较,术后30天、60天,2组硬膜下血肿残余量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硬膜下血肿残余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比较,术后30天、60天,2组ADL评分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硬膜下积液、继发性颅内血肿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张力性气颅、死亡等发生率高于对观察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运用活血醒脑汤治疗,能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血肿残余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活血醒脑汤 血肿清除 血肿残余量 生活质评分 川芎嗪 头孢曲松钠
下载PDF
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边颂博 沈晓明 +6 位作者 谢雁鸣 王佳彬 任方 史梦龙 黄艳丽 苏朝阳 毛垚耀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4期2550-2563,共14页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药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药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5月,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治疗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e协作网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以RevMan 5.3、Stata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7个RCT,涉及11种中药注射液。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疗效排序依次为;联合清开灵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疗效排序依次为:联合香丹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常规治疗;在残余血肿量方面,疗效排序依次为:疏血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常规治疗>灯盏花素注射液;在残余水肿量方面,疗效排序依次为:舒血宁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涉及的11种中药注射液均能改善疗效、NIHSS评分、残余血肿量、残余水肿量结局指标,且安全性良好,但是各项疗效排序差异比较大,因为研究文献数量较少且质量较低,故该结论仍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双盲RCT对结果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中药注射液 疗效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 残余血肿 残余水肿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双通道与单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贾云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13期1434-1437,共4页
目的探讨在早期CT引导下经颞部双通道与单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30~70 mL,随机分为2组:双通... 目的探讨在早期CT引导下经颞部双通道与单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30~70 mL,随机分为2组:双通道组53例采用早期(出血后7~12 h)CT引导下经颞部双通道双靶点穿刺引流术治疗,单通道组53例采用早期(出血后7~12 h)CT引导下经颞部单通道单靶点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1 d、2 d、3 d血肿残余量,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NIHSS评分,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双通道组术后1 d、2 d、3 d血肿残余量均明显少于同期单通道组(P均<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单通道组(P均<0.05),术后3个月GOS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单通道组(P均<0.05)。结论早期CT引导下经颞部双通道双靶点穿刺引流术较单通道单靶点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更好,可更快地清除颅内血肿,术后血肿残余量少,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 经颞部 双通道双靶点 单通道单靶点 血肿残余量 预后
下载PDF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评价
10
作者 陈敏 笪龙彪 +2 位作者 刘杰 汪恒 查正江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332-337,共6页
目的 评价神经内镜手术对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 目的 评价神经内镜手术对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神经内镜手术进行治疗,两组均观察至患者出院,并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围术期指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期间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3、7 d颅内压,术前及术后3、7 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术前及术后7、15、30 d神经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引流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 d血肿残余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率>90%患者占比(36.67%)高于对照组(6.67%,P<0.05),血肿清除率<60%患者占比(10.00%)低于对照组(60.00%,P<0.05)。术前及术后1、3、7 d,两组颅内压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观察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3、7 d,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观察组血清hs-CRP、IL-6、TNF-α、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7、15、30 d,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5、30,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6.67%)与对照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预后良好率(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 在脑室外引流术的基础上联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出血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血肿残余量,同时缓解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神经内镜手术 脑室外引流术 血肿残余量 炎性因子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单通道与双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照观察
11
作者 郭凯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230-233,共4页
探究单通道与双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挑选院内2019年1月-2022年9月治疗的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单通道引流术、双通道引流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参... 探究单通道与双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挑选院内2019年1月-2022年9月治疗的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单通道引流术、双通道引流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观察指标如下:治疗后1天颅内压(15.37±1.87)mmHg,治疗后7天颅内压(12.56±1.63)mmHg,治疗后1天血肿残余量(17.09±1.78)ml,治疗后2天血肿残余量(9.34±1.36)ml,治疗后3天血肿残余量(5.43±1.23)ml,治疗有效率73.33%,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是(17.98±2.49)分,并发症发生率是(33.33%)。研究组患者观察指标如下:治疗后1天颅内压(12.12±2.09)mmHg,治疗后7天颅内压(10.06±1.60)mmHg,治疗后1天血肿残余量(10.42±1.65)ml,治疗后2天血肿残余量(5.63±0.98)ml,治疗后3天血肿残余量(2.12±0.57)ml,治疗有效率93.33%,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是(13.75±2.36)分,并发症发生率是(0)。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双通道引流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引流术 单通道引流术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血肿残余量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以及对血清脑血红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高文进 杨学 周赤忠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静脉...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L依达拉奉注射液加入100 mL氯化钠注射液内,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L/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血流速度(Vs)水平、残余血肿量、水肿范围以及血清脑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低于治疗组总有效率94.6%(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Vm、V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Vm、Vs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范围、残余血肿量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水肿范围、残余血肿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脑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脑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Vm、Vs水平,降低水肿范围和残余血肿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重型颅脑损伤 平均血流速度 收缩血流速度 残余血肿 水肿范围 脑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