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肾阳虚证血脂特点 被引量:9
1
作者 郭平清 林求诚 +1 位作者 郭银庚 沈宗国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 :了解肾阳虚证在冠心病不同亚型中的地位及其血脂特点。方法 :对 1 8例心肌梗死和43例心绞痛住院患者检测 2 4小时尿 1 7羟及 TC、TG、HDLc、HDL3c、HDL- PL。冠心病诊断参照WHO标准 ,肾阳虚证参照 2 4小时尿 1 7羟低于正常值。结... 目的 :了解肾阳虚证在冠心病不同亚型中的地位及其血脂特点。方法 :对 1 8例心肌梗死和43例心绞痛住院患者检测 2 4小时尿 1 7羟及 TC、TG、HDLc、HDL3c、HDL- PL。冠心病诊断参照WHO标准 ,肾阳虚证参照 2 4小时尿 1 7羟低于正常值。结果 :1冠心病肾阳虚证发生率与西医分型关系密切 ,心肌梗死肾阳虚证发生率 ( 1 3/1 8)显著高于心绞痛组 ( 1 3/43) ;2冠心病肾阳虚证HDL3c、 HDL - PL显著低于其它证型。结论 :冠心病肾阳虚证血脂代谢严重紊乱 ,以胆固醇逆向转运障碍进一步加重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肾阳虚证 血脂特点 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磷脂 胆固醇逆向转运 血脂代谢紊乱
下载PDF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血脂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2
作者 谷晓晶 陈琥 +2 位作者 李荣平 甘凤英 郭迪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4期60-62,66,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血脂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的临床资料与血脂生化结果,总结其血脂特点与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儿的总胆固醇...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血脂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的临床资料与血脂生化结果,总结其血脂特点与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儿的总胆固醇升高率为60.00%,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率为42.00%,甘油三酯升高率为67.00%,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率为46.00%;总胆固醇升高患儿的狼疮肾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大量蛋白尿、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激素治疗与血脂测定前1个月激素剂量超过1 g率均高于总胆固醇正常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多因素分析可知,狼疮肾炎、大量蛋白尿与血脂测量前1个月激素总量超过1g属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总胆固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敏C反应蛋白降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增加为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总胆固醇升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脂代谢紊乱高发,肾损害会明显影响总胆固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脂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特点及其与体质指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丽萍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921-922,共2页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变化特点,为儿童肥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72例超重或肥胖和72例体重正常的儿童进行血脂检查,比较两组的血脂变化特点,同时分析血脂与体质指数(BMI)、性别的关系。结果:72例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异常...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变化特点,为儿童肥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72例超重或肥胖和72例体重正常的儿童进行血脂检查,比较两组的血脂变化特点,同时分析血脂与体质指数(BMI)、性别的关系。结果:72例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2.7%,其中胆固醇(TC)升高占22.6%,三酰甘油(TG)升高占29.4%,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占14.3%,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12.6%;72例体重正常者血脂异常发生率为16.5%,其中胆固醇(TC)升高占7.2%,三酰甘油(TG)升高占7.6%,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占0,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1.4%。TC、TG、LDL-C、HDL-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BMI的升高,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也上升。结论: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且与BMI有直接关系,应制定相应措施,积极预防和干预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或肥胖儿童 血脂特点 BMI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血脂特点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彩红 鲁辛 +4 位作者 王瑞清 安研 祖菲 郭宝英 张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7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血脂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航天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中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根据血糖检查结果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组(n=50)、糖耐量异常(IGT)组(n...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血脂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航天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中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根据血糖检查结果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组(n=50)、糖耐量异常(IGT)组(n=120)及IFG+IGT组(n=100),对3组血脂水平进行测定,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治疗,连续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后再次测定血脂水平,比较3组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患病率及3年后的转归情况。结果 3组干预前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G+IGT组干预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高于IFG组和IGT组(P<0.05);IFG+IGT组与IGT组干预前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IFG组(P<0.05)。IFG+IGT组干预前高TG血症发生率均高于IFG组及IGT组(P<0.05),IGT组干预前高TG血症发生率高于IFG组(P<0.05)。3组干预后随访TC、TG、HDL-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脂代谢异常,加强TG水平监测能预测患者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群 糖尿病 血脂特点 影响
下载PDF
不同年龄与性别之间500例中老年干部血脂特点分析(摘要) 被引量:1
5
作者 郑义 崔月华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中老年干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特点 性别 年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摘要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特点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宁冬梅 王莉 何民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32-1933,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不断增加。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不断增加。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肝患者 同型半胱氨酸 2型糖尿病 血脂特点 临床病理综合症 单纯性脂肪肝 NAFLD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的血脂特点及对血糖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沈珂珂 《临床研究》 2018年第8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的血脂特点及其对血糖转归的影响效果,以便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抽取本院综合内科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状态分为IFG组(空腹血糖受损,n=50例)...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的血脂特点及其对血糖转归的影响效果,以便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抽取本院综合内科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状态分为IFG组(空腹血糖受损,n=50例)、IGT组(糖耐量异常,n=120例)、IFG+IGT组(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n=7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脂水平与血糖水平检测,进行2年以上随访,调查三组患者转归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FG组、IGT组、IFG+IGT组三组患者在血脂水平上经统计学分析显示TC、TG、HDL-C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LDL-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三组脂代谢异常患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高TG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高TC血症、低LDL-C血症、高HDL-C血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随访2年时显示正常糖尿量、糖尿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IFG+IGT组进展为糖尿病的百分比最高。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有不同程度脂代谢异常情况,高TG血症较多,其中IFG+IGT转归为糖尿病的几率最高,可见血脂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归有一定影响,需加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血脂特点 血糖转归 影响
下载PDF
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特点及与其炎性因子的关系
8
作者 万金 孔维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97-0100,共4页
分析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具有何种特点,并讨论其与炎性因子存在何种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所收治的100例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选择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分析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具有何种特点,并讨论其与炎性因子存在何种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所收治的100例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选择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血脂指标通过多功能血脂仪获得,炎性因子指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获得。对血脂指标及炎性因子指标做出统计,同时分析血脂指标及炎性因子指标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TC、LDL-C、HDL-C水平比对照组患者低但是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TG、RLP-C、IL-6、TNF-α、hs-CRP水平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患者的TG、RLP-C水平与IL-6、TNF-α、hs-CRP水平为正相关关系。结论 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主要特点为TG、RLP-C明显提高,血脂与其炎性因子的关系是IL-6、TNF-α、hs-CRP水平会随着TG、RLP-C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特点 炎性因子 2型糖尿病 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外周血CD36表达及血脂代谢特点
9
作者 梅俪凡 《现代医院》 2012年第S2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外周血CD36表达及血脂代谢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肾病内科住院并确诊为慢性肾脏病的60名患者为观察组,在我院体检中心选择60名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CD36表达及血脂代谢特点。...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外周血CD36表达及血脂代谢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肾病内科住院并确诊为慢性肾脏病的60名患者为观察组,在我院体检中心选择60名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CD36表达及血脂代谢特点。结果观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HDL)在两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CD36水平高于对照组,CD36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存在高度的负相关。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当积极调节脂质代谢,降低CD36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心血管疾病 血脂代谢特点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特点分析
10
作者 赵思强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第1期117-117,共1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特点,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6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醉(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特点,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6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醉(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醉(LDL-C)等指标进行检测,回顾性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TG、CH、LDL-C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则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血脂检测可作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 血脂检验特点 分析
下载PDF
他汀之中国剂量(二)(45)
11
作者 薛松维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3期30-31,共2页
四、我国人群的血脂特点是选择“中国剂量”的基础《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推荐,将中等强度的他汀作为中国血脂异常人群的常用药物,这是基于我国人群的血脂特点、体质、性格和现存膳食结构与美国有很大不同。美国指... 四、我国人群的血脂特点是选择“中国剂量”的基础《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推荐,将中等强度的他汀作为中国血脂异常人群的常用药物,这是基于我国人群的血脂特点、体质、性格和现存膳食结构与美国有很大不同。美国指南是为欧美人而写,《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是在本土化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成人 剂量 他汀 防治指南 血脂异常 循证医学证据 血脂特点 常用药物
下载PDF
280例老年男性血脂分布特点及其与体质指数的关系
12
作者 刘佩 《医学新知》 CAS 2018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 分析老年男性血脂分布的特点及其与体质指数(BMI)的关系,从而为老年男性血脂水平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280例老年男性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BMI组对应的血脂分布特点.结果 280例老年男性中有12... 目的 分析老年男性血脂分布的特点及其与体质指数(BMI)的关系,从而为老年男性血脂水平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280例老年男性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BMI组对应的血脂分布特点.结果 280例老年男性中有120例存在血脂异常(42.9%),随着BMI的增加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血脂异常者均表现为TG升高,HDL-C降低;同一年龄段中不同BMI者对应的TG、HDL-C差异不明显,同一BMI下不同年龄段TG、HDL-C差异也不明显(P〉0.05).结论 老年男性血脂分布表现为典型的TG升高,HDL-C降低,BMI的增加会引起血脂异常率的增加,但是不同BMI以及不同年龄对血脂分布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血脂分布特点 体质指数 关系分析
原文传递
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12
13
作者 迟家敏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086-2089,共4页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血脂谱的特点是血清三酰甘油(TG)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高血糖和调脂药物应用3个方面。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降低低密度脂蛋...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血脂谱的特点是血清三酰甘油(TG)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高血糖和调脂药物应用3个方面。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调脂药物首选他汀类,其他尚有依折麦布、血脂康、多廿烷醇、胆酸螯合剂及普罗布考等。单纯TG升高或TG明显升高(>4.52 mmol.L-1)患者,选择以降低TG为主的贝特类、烟酸类及其衍生物和Omega-3(ω-3)脂肪酸等药物。HDL-C低下患者除了生活方式干预外,可选择以烟酸类为主的调脂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的处理是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选择以他汀类为主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应用方案;非诺贝特对治疗该类血脂异常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血脂特点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