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力源胶囊对大鼠血脂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童红莉 汪德清 +2 位作者 董振南 邓心新 田亚平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8-359,共2页
目的:观察金力源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为开发防治高脂血症的中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 istar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脂模型组,按剂量金力源分别为高剂量组(4g/kg)、中剂量组(2g/kg)、低剂量组(0.8g/kg)、和... 目的:观察金力源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为开发防治高脂血症的中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 istar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脂模型组,按剂量金力源分别为高剂量组(4g/kg)、中剂量组(2g/kg)、低剂量组(0.8g/kg)、和力平之对照组。于实验后第12周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与高血脂模型组相比,金力源各组大鼠体重和肝体重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Ch,Tg,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HDL-C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金力源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有明显的降血脂效应,使实验大鼠的Ch、Tg和LDL-C显著降低,而且能显著减轻实验大鼠的体重和肝体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力源胶囊 大鼠 血脂调控作用 高脂血症 L-精氨酸 葛根素
下载PDF
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调控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改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卓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2期111-112,共2页
目的分析匹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调控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匹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 目的分析匹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调控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匹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1.45±0.61)m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为(19.21±8.67)mm^2,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1.11±0.60)m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为(13.65±9.12)mm^2,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脑卒中 血脂调控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血脂调控的现状分析
3
作者 刘汉佳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7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血脂调控的现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血脂调控现状及认知水平,并观察血脂控制效果。结果:城市地区患者血脂调控...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血脂调控的现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血脂调控现状及认知水平,并观察血脂控制效果。结果:城市地区患者血脂调控认知水平高于农村地区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血脂调控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患者血脂调控认知水平高于≥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与不知晓患者遵医嘱用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患者的饮食控制率与运动锻炼率高于不知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患者血脂控制率高于不知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血脂调控知晓程度主要受到患者年龄大、所处农村地区影响,而知晓血脂调控的重要性可有效提升患者血脂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血脂调控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不同ApoE基因型冠心病患者血脂调控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海燕 张良峰 王新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B09期314-315,共2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同ApoE基因型冠心病患者血脂调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接收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让研究组患者服用20mg阿托伐他...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同ApoE基因型冠心病患者血脂调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接收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让研究组患者服用20mg阿托伐他汀,然后对两组人员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研究组患者及治疗前后ApoE基因型多态性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poEE3/4、E4/4基因型及E4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oEE3/4+E4/4基因型TC、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E2/2+E3/2、E3/3(P〈0.05),治疗后ApoEE2/2+E3/2、E3/3、E3/4+E4/4基因型Tc、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不同ApoEE2/2+E3/2、E3/3基因型冠心病患者血脂具有较好的调控效果,但对E3/4+E4/4则缺乏确切的调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ApoE基因型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血脂调控
下载PDF
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调控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邹永周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调控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40)和辛伐他汀组(n=40),阿托...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调控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40)和辛伐他汀组(n=40),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厚度、最大长径。结果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TC、LDL-C水平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但两组患者TG、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MT、斑块厚度、最大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调控效果较辛伐他汀好,但二者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效果相当,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脑卒中 血脂调控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于血脂调控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彭莹娟 赵倩 杨会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0期1579-1580,共2页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其血脂调控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两组各35例,分别采取匹伐他汀与阿托...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其血脂调控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两组各35例,分别采取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脂调控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TC、TG、HDL-C及LDL-C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匹伐他汀调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的临床效果与阿托伐他汀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匹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血脂调控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调控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杜桂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3期32-33,共2页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依照患者临床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分别实施瑞舒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依照患者临床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分别实施瑞舒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DL-C水平和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IMT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组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差别不大,可以依照患者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脑卒中 血脂调控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调控血脂改善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贺顺龙 朱兆洪 +3 位作者 梁玉玲 唐自相 薛松 孙醒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 研究降低血脂水平对改善脑梗死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给 33例脑梗死患者口服普伐他汀 2 0mg,每日 1次 ,连续服 6周 ,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颈内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 6... 目的 研究降低血脂水平对改善脑梗死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给 33例脑梗死患者口服普伐他汀 2 0mg,每日 1次 ,连续服 6周 ,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颈内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 6周后 ,普伐他汀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 (分别降低 2 6 9%和 2 5 8% )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均P <0 .0 1) ;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虽有降低 ,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均P >0 .0 5 )。颈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治疗前后普伐他汀组差异有显著性 ,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普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调控 脑梗死 血管内皮功能 普伐他汀 药物治疗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下载PDF
血脂个体化调控联合地中海饮食模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付欢 《中国食品工业》 2023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分析血脂个体化调控联合地中海饮食模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70例,住院号单双法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血脂个体化调控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地中海饮食模式。... 分析血脂个体化调控联合地中海饮食模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70例,住院号单双法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血脂个体化调控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地中海饮食模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脂监测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前二组患者血脂监测水平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脂监测水平均改善,而观察组血脂监测水平TC、LDL-C、TG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未见,P>0.05。结论:血脂个体化调控联合地中海饮食模式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个体化调控 地中海饮食模式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从指南看卒中患者血脂调控的目标值
10
作者 张微微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6-427,共2页
大量研究已证实脂质代谢障碍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脂及调脂以外的多种机制,显著降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2006年发表的积极降低胆固醇预防卒中复发研究(SPARCL)是目前惟一一项专门针对卒中患者二级预... 大量研究已证实脂质代谢障碍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脂及调脂以外的多种机制,显著降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2006年发表的积极降低胆固醇预防卒中复发研究(SPARCL)是目前惟一一项专门针对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研究,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80mg/d能显著降低近期发生过卒中而无冠心病史患者的再发卒中风险。那么,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降脂治疗呢?借鉴其他国内外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刚刚发表的“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建议”(简称“建议”)强调应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患者 血脂调控 指南 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他汀类药物 独立危险因素 脂质代谢障碍
原文传递
UHPLC-MS-MS同时测定化橘红中3个影响PXR-CYP3A4调控血脂成分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昭 张靖年 +2 位作者 陈伟韬 胥爱丽 毕晓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建立快速、高效、准确的方法,对化橘红中具有影响孕甾烷X受体-细胞色素酶3A4(PXR-CYP3A4)表达调控血脂活性的成分进行测定。方法选取化橘红中已有文献报道的成分作为候选,通过测定各候选成分干预下,咪达唑仑经LS174T细胞代谢的产物1... 目的建立快速、高效、准确的方法,对化橘红中具有影响孕甾烷X受体-细胞色素酶3A4(PXR-CYP3A4)表达调控血脂活性的成分进行测定。方法选取化橘红中已有文献报道的成分作为候选,通过测定各候选成分干预下,咪达唑仑经LS174T细胞代谢的产物1’-羟基咪达唑仑的含量,筛选出具有影响PXR/CYP3A4表达起调控血脂作用的活性成分作为含量测定指标;之后,采用上述指标对化橘红进行UHPLC-MS-MS含量测定研究,使用Phenomenex-C18柱(4.6 mm×50 mm,5 μm),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700 μL/min,柱温25 ℃,进样量10 μL;共测定10批化橘红药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芹黄素、橙皮内酯水合物、橙皮苷和柚皮苷能够较为显著地调控1’-羟基咪达唑仑的产量,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因此被选定为化橘红影响PXR/CYP3A4表达调控血脂候选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除橙皮苷含量极低最终未列入指标外,其余各成分在化橘红中均有不同程度蓄积;其中,芹黄素的含量为0.441~0.616 mg/g,橙皮内酯水合物的含量为0.942~1.238 mg/g,柚皮苷的含量为7.157~8.930 mg/g。结论化橘红可能通过芹黄素、橙皮内酯水合物和柚皮调节PXR/CYP3A4表达实现其调血脂功效;本研究所建立筛选和评价方法快速、准确、高效,为研究化橘红的调血脂功效机理及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 CYP3A4 调控血脂成分 UHPLC-MS-MS
下载PDF
冠心病领域临床研究2023年度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耀琨 郑博 霍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本文盘点总结2023年度冠心病领域重要临床研究进展。通过Web of Science网站,以“heart”“cardi*”“myocardi*”“coronary”“arrhythmi*”“valv*”“hypertension”等作为关键词,从顶级医学期刊中进行检索,最终筛选出引用较高且笔... 本文盘点总结2023年度冠心病领域重要临床研究进展。通过Web of Science网站,以“heart”“cardi*”“myocardi*”“coronary”“arrhythmi*”“valv*”“hypertension”等作为关键词,从顶级医学期刊中进行检索,最终筛选出引用较高且笔者认为对临床诊疗更具现实指导价值的论著,主要聚焦于腔内影像、血运重建策略、支架内再狭窄、抗血小板治疗以及血脂调控等方面。从提高和优化诊疗技术到新药研发,切实减轻全球冠心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影像 血运重建策略 支架内再狭窄 抗血小板治疗 血脂调控
下载PDF
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治疗高危ACS患者的极早期血脂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唐志铭 欧紫薇 +6 位作者 梁本辉 庞新利 刘启云 孙鑫 余再新 董少红 李江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6期1501-1506,共6页
目的探索高危ACS患者使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在极早期(72小时内)的血脂调控规律。方法选择2021年4月开始连续入组的40例高危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血时间的不同分为使用依洛尤单抗前的基线组以及使用... 目的探索高危ACS患者使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在极早期(72小时内)的血脂调控规律。方法选择2021年4月开始连续入组的40例高危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血时间的不同分为使用依洛尤单抗前的基线组以及使用药物之后的处理组。患者分别在使用依洛尤单抗前以及使用后72小时分别抽取空腹血样,进行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检测,分析血脂参数变化情况。结果入组40例患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14例(35%),非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18例(45%),急性抬高性心肌梗死8例(20%)。多支冠脉病变37例(92.5%),合并多种危险因素(50%患者有吸烟史,60%罹患高血压,37.5%合并糖尿病),符合高危ACS临床常见特点。与基线血脂情况相比,使用依洛尤单抗后,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LDL-C中位降幅为61.67%,净降低(1.89±0.76)mmol/L(95%CI,1.65-2.14],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中位降幅分别为47.07%和21.05%。净下降分别为(2.16±0.87)mmol/L(95%CI,1.88-2.44)与(0.34±0.73)mmol/L(95%CI,0.10-0.57)。但高密度脂蛋白未见明显变化[(0.98±0.19)vs.(0.96±0.19),P=0.188)]。结论高危ACS患者常规治疗下,联合使用PCSK9抑制剂能够在极早期显著改变血脂谱,血脂积极控制将为患者带来潜在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ACS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 血脂调控
下载PDF
温养软脉方用于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广周 路世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9期146-147,共2页
目的评估温养软脉方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的作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出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就诊序号2:1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温养软脉方(附子、姜黄、蒲黄、泽泻、生地黄等)口服,对... 目的评估温养软脉方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的作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出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就诊序号2:1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温养软脉方(附子、姜黄、蒲黄、泽泻、生地黄等)口服,对照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口服,疗程均为24周。结果两组患者颈动脉增厚与斑块均有消退,血液流变学状态及血脂代谢明显改善,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养软脉方可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改善症状、血液流变学状态,调控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养软脉方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调控
下载PDF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宋涛 尹蕾蕾 曲秀芬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3期177-179,共3页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是调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独立因子,如何升高HDL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抑制剂具有较强的升高HDL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文对CETP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是调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独立因子,如何升高HDL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抑制剂具有较强的升高HDL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文对CETP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血脂调控
下载PDF
两种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霭燕 黎灿文 陈泳晖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7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两种他汀类药物(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调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 目的:分析两种他汀类药物(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调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匹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调控变化。结果:治疗6周时,两组患者内皮素(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一氧化氮(N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ET–1、hs–CRP下降幅度及NO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ET–1、hs–CRP、TC、TG及LDL–C水平均较治疗6周时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NO、HDL–C水平均较治疗6周时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之间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调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且匹伐他汀短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程度较阿托伐他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匹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血管内皮功能 血脂调控
下载PDF
帮你改善血脂的好习惯
17
作者 李涛 《保健与生活》 2013年第7期24-25,共2页
有效调节和控制血脂,对心脏病防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和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是血脂调控的关键。除了药物调脂外,养成良好的运动和饮食习惯更加重要。美国《预... 有效调节和控制血脂,对心脏病防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和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是血脂调控的关键。除了药物调脂外,养成良好的运动和饮食习惯更加重要。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刊出经过科学证实的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的好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习惯 改善血脂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水平 好胆固醇 血脂调控 心脏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