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脑表面大体摄影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24 h内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诱导小鼠局灶性脑缺血,于缺血后10、30 m in和1、3、6、12、24 h取脑,用数码相机拍摄全脑及脑切片照片,观察脑表面和切...目的:建立脑表面大体摄影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24 h内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诱导小鼠局灶性脑缺血,于缺血后10、30 m in和1、3、6、12、24 h取脑,用数码相机拍摄全脑及脑切片照片,观察脑表面和切面的出血和伊文思蓝(EB)渗出,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并用荧光法测定脑内EB含量,以干湿重法检测脑水分含量。结果:脑表面图像分析显示,缺血后3 h开始出现明显的出血和EB渗出,与脑切片的结果一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荧光法显示缺血后30 m in缺血侧脑组织EB含量开始增高,缺血后1 h脑水分含量开始增加。结论:脑表面大体摄影结合图像分析,可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进行半定量评价,还发现脑缺血后早期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就有增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建立脑表面大体摄影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24 h内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诱导小鼠局灶性脑缺血,于缺血后10、30 m in和1、3、6、12、24 h取脑,用数码相机拍摄全脑及脑切片照片,观察脑表面和切面的出血和伊文思蓝(EB)渗出,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并用荧光法测定脑内EB含量,以干湿重法检测脑水分含量。结果:脑表面图像分析显示,缺血后3 h开始出现明显的出血和EB渗出,与脑切片的结果一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荧光法显示缺血后30 m in缺血侧脑组织EB含量开始增高,缺血后1 h脑水分含量开始增加。结论:脑表面大体摄影结合图像分析,可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进行半定量评价,还发现脑缺血后早期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就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