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典型灌区水利血防工程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
1
作者 姚惟刚 黄灿桥 闵凤阳 《长江技术经济》 2024年第5期63-69,共7页
选择湖北省江陵县颜家台灌区和公安县合顺垸灌区两个典型灌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以渠系硬化衬砌及疏浚为主的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实施前后螺情、血吸虫病病情的变化情况,评估了灌区水利血防工程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以硬化衬砌及... 选择湖北省江陵县颜家台灌区和公安县合顺垸灌区两个典型灌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以渠系硬化衬砌及疏浚为主的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实施前后螺情、血吸虫病病情的变化情况,评估了灌区水利血防工程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以硬化衬砌及疏浚为主的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实施后,颜家台灌区内有螺面积平均下降33.34%,活螺平均密度下降22.01%,人群感染率下降100%;合顺垸灌区内有螺面积平均下降100%,活螺平均密度下降100%,人群感染率下降100%。这两个典型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对降低活螺密度、控制血吸虫病有很好的效果。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灌区控螺防病水平提供了实践参考,对于支撑加快消除血吸虫病目标和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灌区水利血防工程 钉螺 硬化疏浚
下载PDF
水利血防工程控制钉螺效果纵向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世清 张功华 +1 位作者 鲍建国 强光翔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00-102,共3页
为客观评价水利血防工程钉螺控制效果,选择2个不同类型的水利血防工程项目,对工程实施后钉螺控制效果进行了逐年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沟渠硬化环境2 a内未发现钉螺,2 a后出现钉螺,有螺框出现率和钉螺密度呈现逐年增高趋势,而同期邻近未... 为客观评价水利血防工程钉螺控制效果,选择2个不同类型的水利血防工程项目,对工程实施后钉螺控制效果进行了逐年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沟渠硬化环境2 a内未发现钉螺,2 a后出现钉螺,有螺框出现率和钉螺密度呈现逐年增高趋势,而同期邻近未硬化环境有螺框出现率和钉螺密度均明显高于硬化环境;降滩护坡工程实施后均未发现钉螺。根据初步拟订的水利血防评价指标,2项水利血防工程的得分分别为80分和96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渠硬化 降滩护坡 钉螺 评价指标 水利血防工程
下载PDF
林业血防工程建设中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孙启祥 张建锋 周金星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6年第4期44-46,共3页
本文主要针对林业血防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协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即将启动实施的全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经营管理上有待研究的内容,为搞好全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血防工程 技术 管理 问题
下载PDF
白石港水利血防工程血防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熊新平 龙术国 +3 位作者 李理 颜进取 李伟 陈茂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5-96,共2页
株洲市白石港河河道弯曲,洲滩众多,十分适于钉螺生长繁殖,以往每年采用药物灭螺方法进行灭螺,但效果不佳。在国家的支持下,2006年实施了白石港水利血防工程。工程实施后,对工程所在区域的螺情、病情的变化进行了监测和分析。通过对距白... 株洲市白石港河河道弯曲,洲滩众多,十分适于钉螺生长繁殖,以往每年采用药物灭螺方法进行灭螺,但效果不佳。在国家的支持下,2006年实施了白石港水利血防工程。工程实施后,对工程所在区域的螺情、病情的变化进行了监测和分析。通过对距白石港河河岸700 m范围内的有螺村螺情进行监测,发现:工程沿线钉螺密度和有螺面积都有大幅度下降。人群感染率从2006年的0.07%降至2007年的0.066%,2008年为0,耕牛感染率连续3 a为0。白石港水利血防工程使工程覆盖区的疫区血防形势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血防 血防工程 治理效果 白石港
下载PDF
林业血防工程提质增效问题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费世民 孙启祥 +1 位作者 周金星 蒋俊明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18-26,共9页
本文分析了全国林业血防新形势,针对林业血防工程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从林分层面上增强抑螺防病林的多效功能、综合效益,从区域林业血防安全体系层面上提高林业血防工程建设质量,探讨了林业血防工程提质增效的主要途径与技术措施,提出了... 本文分析了全国林业血防新形势,针对林业血防工程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从林分层面上增强抑螺防病林的多效功能、综合效益,从区域林业血防安全体系层面上提高林业血防工程建设质量,探讨了林业血防工程提质增效的主要途径与技术措施,提出了在区域布局上,建设水网区林业血防生态防护体系、湖沼区林业血防生态屏障体系、山丘区林业血防生态安全网络体系,构建完备的林业血防生态安全体系;在林分结构与功能上,通过补充新建、提升改造,完善高效的抑螺防病林体系,提高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成效;并提出了可借鉴的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血防工程 抑螺防病林 提质增效 林业血防生态安全体系 新建 改造 模式
下载PDF
农户收入视角下的林业血防工程经济效益评价——以安庆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梅莹 黄成林 +1 位作者 汪子栋 张亚平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2-125,共4页
林业血防工程是通过营造抑螺防病林来达到兴林抑螺、兴林致富的一项特殊防护林工程。文章通过对安庆市毛田村和南埂村农户和抑螺防病林调查分析,利用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的方法,计算出林业血防工程建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和动态的经济效益... 林业血防工程是通过营造抑螺防病林来达到兴林抑螺、兴林致富的一项特殊防护林工程。文章通过对安庆市毛田村和南埂村农户和抑螺防病林调查分析,利用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的方法,计算出林业血防工程建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和动态的经济效益,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提升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血防工程 抑螺防病林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安徽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林业血防工程现况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勇 张世清 +5 位作者 何家昶 操治国 汪天平 高风华 张功华 吕大兵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0年第4期198-200,221,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林业血防工程现况.为进一步优化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提供建议。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对全省有螺的江洲湖滩环境林业血防工程的分布、工程模式、管理状况等相关内容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全省1044处有螺滩... 目的了解安徽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林业血防工程现况.为进一步优化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提供建议。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对全省有螺的江洲湖滩环境林业血防工程的分布、工程模式、管理状况等相关内容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全省1044处有螺滩地中457处(43.8%)实施了林业血防工程,汀滩、洲滩、湖滩环境造林覆盖率分别为76.0%、77.1%、11.5%..造林树种以意杨为主.占造林面积的94.9%。造林模式以纯林业为主,占造林滩块环境数的57.8%,造林前仅26.5%的滩块进行了规范的土地改造,而日前仅10.3%的环境符合林业血防工程规范要求,全垦间种环境的植被盖度明显小于不垦不种方式。结论安徽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林业血防工程已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但工程建设及管理不够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其抑螺防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血防工程现况 钉螺控制 血吸虫病 湖沼地区
下载PDF
洞庭湖区水利血防工程控制钉螺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世奇 李以义 +1 位作者 李志军 蔡凯平 《湖南水利水电》 2015年第3期57-59,70,共4页
为全面系统评价洞庭湖区已有水利血防工程不同工程措施的血防效果,分析其防控钉螺的机理,在洞庭湖区选择河道综合治理、涵闸防螺改造、灌溉渠道硬化护坡3类水利血防工程共12个试点进行研究。2个河道综合治理工程、3个灌溉渠道硬化护坡... 为全面系统评价洞庭湖区已有水利血防工程不同工程措施的血防效果,分析其防控钉螺的机理,在洞庭湖区选择河道综合治理、涵闸防螺改造、灌溉渠道硬化护坡3类水利血防工程共12个试点进行研究。2个河道综合治理工程、3个灌溉渠道硬化护坡工程和1个中层取水涵闸防螺改造工程血防效果好,钉螺分布面积和钉螺平均密度均下降了90%以上;其余3个河道、3个沉螺池防螺改造工程血防效果较差。河道与灌溉渠道工程灭螺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干扰钉螺生存、繁殖,进螺涵闸防螺改造工程主要是建立阻螺设施、阻止钉螺向垸内扩散。提出了从项目立项、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血防效果、经济社会效益等6个方面综合评价水利血防工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水利血防工程 钉螺 涵闸 机理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安徽省林业血防工程抑螺效果的纵向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启扬 黄勇 +1 位作者 操治国 张世清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纵向观察林业血防工程的抑螺效果。方法选择长江安徽段上游的安庆市南梗(1989年造林)、中游段的无为县刘渡花园(2001年造林)、八步缺(2001年造林)和下游段的和县陈桥洲东江柳林(1997年造林)为试点,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和2010年秋季现... 目的纵向观察林业血防工程的抑螺效果。方法选择长江安徽段上游的安庆市南梗(1989年造林)、中游段的无为县刘渡花园(2001年造林)、八步缺(2001年造林)和下游段的和县陈桥洲东江柳林(1997年造林)为试点,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和2010年秋季现场螺情调查,比较造林前后上述4个试点螺情变化,以评估林业血防工程控制钉螺效果。结果 2010年4个试点共查螺992框,其中林地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和钉螺死亡率均显著低于草滩(均P<0.01)。安庆市南梗造林后活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总体均呈下降趋势,造林后第一年活螺框出现率下降了23.6%(x^2=14.8,P<0.01),活螺密度下降了72.4%,造林后6年内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较低,6年以后呈回升趋势,但低于造林前,长期呈下降趋势;无为县刘渡花园造林后第一年活螺框出现率由50.4%下降到1.16%,(x^2=180,P<0.01),活螺平均密度由3.6只/0.11m^2下降到0.017只/0.11m^2,造林后5年内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造林前,6年后呈回升势态;无为县刘渡八步缺造林后第一年活螺框出现率由83.7%下降到48.4%(x^2=32.9,P<0.01),活螺平均密度由8.7只/0.11m^2下降到2.5只/0.11m^2,造林后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多数年份低于造林前,而第4、7年螺情回升;和县陈桥洲东江柳林造林后活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总体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林业血防工程不利钉螺生存,滩地造林有明显的长期抑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 林业血防工程 抑螺效果 纵向观察
下载PDF
实施林业血防工程 确保国家生态安全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镇华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7年第1期10-11,共2页
现在,我国的林业形势非常好,特别是中央九号文件出台以后,林业战略工程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过去,林业主要集中在用材林上,所以林科院的项目很多是围绕速生丰产林的。自从中央九号文件和战略出台以后.国家把林业放在很高... 现在,我国的林业形势非常好,特别是中央九号文件出台以后,林业战略工程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过去,林业主要集中在用材林上,所以林科院的项目很多是围绕速生丰产林的。自从中央九号文件和战略出台以后.国家把林业放在很高的一个位置上.树立了林业三生态.即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在这个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林业已经不仅是搞用材林.而是放在国家安全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生态安全 林业 血防工程 速生丰产林 生态建设 国家安全 生态思想
下载PDF
林业血防工程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勇(综述) 张世清(审校)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0年第3期179-183,共5页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消灭钉螺是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灭螺方法有化学灭螺、物理灭螺、生物灭螺和改变生态环境灭螺。化学灭螺即通过化学药物杀灭钉螺,化学灭螺具有见效快,可反复使用的优点,但化学灭...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消灭钉螺是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灭螺方法有化学灭螺、物理灭螺、生物灭螺和改变生态环境灭螺。化学灭螺即通过化学药物杀灭钉螺,化学灭螺具有见效快,可反复使用的优点,但化学灭螺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对水生动物毒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传播 血防工程 化学灭螺 防治 林业 杀灭钉螺 生态环境 日本血吸虫
下载PDF
安徽省林业血防工程抑螺效果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操治国 张世清 +2 位作者 黄勇 朱磊 汪天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2年第2期105-105,104,共2页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我国半个多世纪的防治经验表明,有效控制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关键措施[1~3].安徽省自上世纪80 年代起在全国率先探索通过造林改变钉螺孳生环境,从而达到消灭钉螺的目的,即林业血防工程,并于上世纪...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我国半个多世纪的防治经验表明,有效控制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关键措施[1~3].安徽省自上世纪80 年代起在全国率先探索通过造林改变钉螺孳生环境,从而达到消灭钉螺的目的,即林业血防工程,并于上世纪90 年代后期在全省推广实施.目前,全省血防生态林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林业血防作为一项血防措施是否发挥了控制钉螺的作用,尚缺乏系统的评价.为此,本研究选择实施林业血防工程的滩地,对其控制钉螺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血防工程 林地 农业用地 钉螺 安徽省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把好“四关” 建设优质林业血防工程——岳阳市君山区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勇臣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7年第4期14-,共1页
  岳阳市君山区位于湖南省洞庭湖北部.北枕长江,东、南濒临东洞庭湖,是血吸虫病的重点流行地区.全区106个行政村,有105个是血吸虫流行村,其中1、2类流行村有56个.血吸虫病的流行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林业血防工程 岳阳 林地 湖南 农业用地 抑螺防病林 林农复合经营 钉螺孳生 君山区
下载PDF
实施农业血防工程控制动物血吸虫病试验
14
作者 毛光琼 谢智明 +6 位作者 阳爱国 梁文斌 向丕元 刘宏晓 向阳 梁群英 赵隆祥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
 "九五"期间,积极探索以农业血防开发项目工程为中心,结合农牧业生产和养殖结构调整,采取水改旱、水旱轮作、植树造林、低洼地带挖鱼池等措施,结果表明:试区内钉螺面积下降93.74%,钉螺感染率下降89.22%;病人减少2339人,无急...  "九五"期间,积极探索以农业血防开发项目工程为中心,结合农牧业生产和养殖结构调整,采取水改旱、水旱轮作、植树造林、低洼地带挖鱼池等措施,结果表明:试区内钉螺面积下降93.74%,钉螺感染率下降89.22%;病人减少2339人,无急感病人;病牛减少252头,感染率下降85.71%;新增鸭鹅各为260万只和70万只;共创经济效益1555多万元,人均增收43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血防工程 控制技术 动物 血吸虫病 试验
下载PDF
林业血防工程对钉螺蛋白质、氨基酸及糖原含量的影响
15
作者 张世清 徐玉梅 +2 位作者 操治国 金伟 杨卫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3年第4期187-189,共3页
目的了解林业血防工程对钉螺糖原、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方法在长江安徽段上、中、下游各选择一个实施林业血防工程的环境,并在其邻近区域选择一个有螺草滩作为对照观察点,分别采集一定数量钉螺,测定并比较不同环境钉螺糖原... 目的了解林业血防工程对钉螺糖原、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方法在长江安徽段上、中、下游各选择一个实施林业血防工程的环境,并在其邻近区域选择一个有螺草滩作为对照观察点,分别采集一定数量钉螺,测定并比较不同环境钉螺糖原、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结果 3个观察试点林地环境钉螺的蛋白质含量分别较相邻近的对照草滩环境钉螺蛋白含量降低21.5%、11.5%、15.0%;糖原含量分别降低5.5%、5.7%和5.3%。3个试点中,安庆和铜陵林地钉螺的氨基酸含量分别较邻近草滩(芦苇滩)钉螺低47.1%和51.5%,而无为林地和草滩钉螺氨基酸含量基本接近。结论林业血防工程对钉螺生物体的营养成分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钉螺营养不良,可能是螺口密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血防工程 钉螺 蛋白质 氨基酸 糖原
下载PDF
不同模式林业血防工程对钉螺AST、ALT、ALP和SDH的影响
16
作者 张世清 徐玉梅 +2 位作者 操治国 金伟 杨卫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3年第3期125-127,156,共4页
目的阐明不同模式林业血防工程对钉螺AST、ALT、ALP、SDH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选择全垦间种、全垦不种及不垦不种3种不同模式林业血防工程环境,同时在邻近区域各选择1块未实施林业血防工程的草滩或芦苇滩环境,采集各不同环境钉螺,分... 目的阐明不同模式林业血防工程对钉螺AST、ALT、ALP、SDH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选择全垦间种、全垦不种及不垦不种3种不同模式林业血防工程环境,同时在邻近区域各选择1块未实施林业血防工程的草滩或芦苇滩环境,采集各不同环境钉螺,分别测定各环境钉螺AST、ALT、ALP、SDH酶活性。结果林地环境钉螺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明显高于草滩或芦苇滩环境钉螺,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均低于草滩或芦苇滩环境。不同模式林业血防工程,钉螺AST、ALT、ALP、SDH活性水平均以全垦间种环境最高、其次为全垦不种,不垦不种最低。结论林业血防工程生态环境的改变,对钉螺体内酶组织化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干扰了钉螺体内的能量代谢,从而影响钉螺的生存繁殖。全垦间种林业血防工程模式对钉螺体内酶活性水平影响最大,其控制钉螺的效果将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血防工程 钉螺 酶活性 影响
下载PDF
科技先行 拓展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新空间
17
作者 方建民 肖正东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4年第2期4-7,共4页
以安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总结了安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概况、特点和主要做法,为今后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 林业血防工程建设 主要做法
下载PDF
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经验与思考
18
作者 高娜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8-70,共3页
依据血吸虫病疫区类型,通过分析林业血防工程的建设模式、工程实施成效与经验,提出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旨在为改进新时期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林业血防工程 建设模式 实施成效 工作建议
下载PDF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全面提高林业血防工程建设质量
19
作者 李育材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7年第4期4-5,共2页
  全国林业血防试验示范区建设技术暨"十一五"科技支撑低丘、滩地、湿地课题研讨会.是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十七大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   全国林业血防试验示范区建设技术暨"十一五"科技支撑低丘、滩地、湿地课题研讨会.是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十七大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赋予了林业新的重大使命.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是"十一五"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新领域,工程实施的好坏,关系到疫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小康社会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血防工程 科技支撑 疫区 血防工作 裂体吸虫病 地方病 血吸虫病 建设质量 力度
下载PDF
水利血防工程-沉螺池阻螺效果定量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朝峰 曾庆芳 +2 位作者 李以义 黄轶昕 黄文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7-100,共4页
为研究沉螺池阻螺效果,2007 ~2010年在长江中下游5省疫区引水洲滩设置了10处沉螺池螺情变化跟踪监测点.通过5 a的螺情跟踪监测和研究,在国内首先提出典型水利血防工程——沉螺池防螺效果定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并取得了有意义成果.评... 为研究沉螺池阻螺效果,2007 ~2010年在长江中下游5省疫区引水洲滩设置了10处沉螺池螺情变化跟踪监测点.通过5 a的螺情跟踪监测和研究,在国内首先提出典型水利血防工程——沉螺池防螺效果定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并取得了有意义成果.评价结果认为,沉螺池对阻止钉螺扩散有一定效果,但要取得更大成果,还必须配合沉螺池下游灭螺、沟渠硬化、沉螺池清淤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螺池 阻螺效果 活螺密度 水利血防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