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服务中间投入进口结构与行业增长效应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胜 陈秀英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68,共7页
笔者基于1995年~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服务中间投入进口的类别结构与分配结构进行了解构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进口服务中间投入对我国总体行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的行业增长效应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995年~2011年,进口... 笔者基于1995年~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服务中间投入进口的类别结构与分配结构进行了解构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进口服务中间投入对我国总体行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的行业增长效应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995年~2011年,进口服务中间投入占行业总投入的比重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健康教育和公共型服务中间投入的进口占比有了大幅的攀升,而劳动密集型服务中间投入的进口占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进口服务中间投入以及国内服务中间投入对总体行业的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国内服务中间投入对总体行业的产出效应比进口服务中间投入的产出效应更为显著,我国服务中间投入对行业产出增长存在明显的本地化效应;进口服务中间投入对制造业的产出效应更为明显,而国内服务中间投入对服务业的产出效应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服务中间投入 进口结构 行业增长效应 服务业开放
下载PDF
我国中间品进口结构及其行业增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贾净雪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30,共10页
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化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中间品的进口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我国进口贸易的主体。本文以进口中间品为研究对象,利用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首先对我国中间品进口的商品结构及其分配结构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构建模型,实证... 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化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中间品的进口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我国进口贸易的主体。本文以进口中间品为研究对象,利用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首先对我国中间品进口的商品结构及其分配结构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构建模型,实证研究进口中间品对我国制造业行业的增长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对制造业行业产出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进口中间品对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产出效应,大于其对劳动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产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 分配结构 行业增长效应
原文传递
美国进口商品结构的行业增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湛柏明 孟庆雷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5-40,88,共6页
本文尝试分析美国生产类进口商品对各投入行业的增长效应。在分析过程中,把生产类进口商品分成5种类型,以5种类型的生产类进口商品为投入品,构建它们所对应行业的分配结构,回归估计其主要分配部门的产出弹性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 本文尝试分析美国生产类进口商品对各投入行业的增长效应。在分析过程中,把生产类进口商品分成5种类型,以5种类型的生产类进口商品为投入品,构建它们所对应行业的分配结构,回归估计其主要分配部门的产出弹性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生产类进口商品所表现出的行业增长效应差异性较大。按生产类进口商品统计量显著的样本数累计加总,美国受进口影响而增长的行业达到35个,这就意味着,在美国投入产出表中所列示的65个行业(部门)中,有53.8%的行业在进口的作用下产生了正的增长效应,并且有10个行业受到了至少两种生产类进口商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生产类进口商品行业增长效应
原文传递
来自中国进口商品对美国行业增长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湛柏明 龙世国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5,84,共7页
本文尝试以中美贸易中的美国进口贸易为研究视角,主要分析美国的进口商品对各投入行业的增长效应。在实证分析前将较为复杂的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变形简化,得到了较为简便的回归模型。在分析过程中,本文将各进口商品进行了重新组合与分类... 本文尝试以中美贸易中的美国进口贸易为研究视角,主要分析美国的进口商品对各投入行业的增长效应。在实证分析前将较为复杂的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变形简化,得到了较为简便的回归模型。在分析过程中,本文将各进口商品进行了重新组合与分类,并构建了与进口商品相对应的行业结构,利用回归方程的进口产出弹性系数与固定资产弹性系数来分析对各行业的增长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进口商品所表现出的行业增长效应差异性较大,但大多数都对美国国内行业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进口 行业增长效应 中国出口
原文传递
The Future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5
作者 Yin Xing-min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0年第3期39-69,共31页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hanges in the China's auto industry, showing how the rapid growth in production and sales between 2000 and 2008 came largely from the economic growth. The emergence of homegrown assemblers str...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hanges in the China's auto industry, showing how the rapid growth in production and sales between 2000 and 2008 came largely from the economic growth. The emergence of homegrown assemblers strengthened fierce competition for all assemblers and resulted in the spreading of regional auto production networks with linkage to leading international automakers. This move integrated China's major regional production into the global chain and speeded up technology spillovers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paper reveals how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omegrown makers and joint ventures have been coordina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local production networks, which turn out to have a highly localized production capacity.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stand testimony for the fact that China's auto industry is becoming competitive through learning-by-doing. In the future outlook, the growing economy in China will be the most influential driving force to shift the global auto industry into China, which will turn out to be a super auto giant in the coming dec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otive industry vehicle manufacture auto production passenger car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