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公共政策的工具设计、应用策略与政策效应:基于类型学的分析
1
作者 满小欧 张雨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195,200,共18页
行为公共政策的兴起使公共政策研究逐渐转向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微观解释及有效干预,然而当前研究多局限于“助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行为公共政策工具丛的拓展及其策略与效应的差异。论文基于政策工具的干预对象与干预核心,创新性地构建... 行为公共政策的兴起使公共政策研究逐渐转向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微观解释及有效干预,然而当前研究多局限于“助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行为公共政策工具丛的拓展及其策略与效应的差异。论文基于政策工具的干预对象与干预核心,创新性地构建了需求行为型、需求能力型和供给行为型的行为公共政策工具类型学分析框架,并从三个主维度和六个子维度分别对四类行为公共政策工具,即助推、强推、助力和督推进行了系统深描与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尽管行为公共政策工具均瞄准传统工具难以应对的“个体失灵”与“行为偏差”问题,但其干预策略不尽相同。政策制定者应在系统分析政策情境与实践场域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政策工具及其组合,以提高政策执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公共政策 政策工具 类型学 比较分析
下载PDF
行为公共政策中的心理暗示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小康 付春野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2-48,共7页
传统公共政策的施行往往诉诸于理性与逻辑而忽略了人类行为的非理性和易受暗示性。巧妙的心理暗示可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直觉系统,从而辅助公共政策的推行、提高公众的政策遵从性。从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两个公共领域归纳心理暗示的说服效果... 传统公共政策的施行往往诉诸于理性与逻辑而忽略了人类行为的非理性和易受暗示性。巧妙的心理暗示可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直觉系统,从而辅助公共政策的推行、提高公众的政策遵从性。从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两个公共领域归纳心理暗示的说服效果,探讨其对公共卫生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的推进作用,并归纳其作用机制:通过可得性启发和情感启发,降低心理阻抗并促成态度与行为的转变。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探究心理暗示适用的公共政策范围及其效果的持续性,从而为公共政策的良好实施提供新的行动视角与干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暗示 行为公共政策 政策遵从行为 可得性启发 情感启发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供给内容、实现机制与行为效应——基于行为公共政策的视角 被引量:12
3
作者 傅承哲 梁倩盈 卢泳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62-78,共17页
近年来,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高质量发展,国家持续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乡村创业为例,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政策供给的力度较大,然而政策供给和大学生乡村创业需求之间仍存在着供需不匹配的情况。... 近年来,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高质量发展,国家持续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乡村创业为例,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政策供给的力度较大,然而政策供给和大学生乡村创业需求之间仍存在着供需不匹配的情况。基于行为公共政策的视角,结合前期的政策调研和深度访谈,利用调查实验重点探究政策内容和行为政策工具对实现政策行为效应的影响,考察大学生乡村创业政策的实现机制及其提升机制。研究发现(1)在主效应方面,人才层面、财政层面和基础设施层面政策对大学生乡村创业政策行为效应有着正向影响,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而说道型工具、激励型工具和助推型工具会带来正向影响,且后两者的提升效果较为明显;(2)在交互效应方面,激励型和助推型工具对于提升基础设施层面和人才层面政策行为效应的作用较为明显。针对以上结论,为提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乡村创业的政策效能,建议政府应当精准施策满足大学生“因时而异”的利益诉求,善用行为政策工具提升政策行为效应,以及通过多方合作搭建良好的信息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创业 行为公共政策 政策工具 大学生创业
下载PDF
作为公共政策干预工具的“助推”:缘起、应用与批判
4
作者 张成福 孙妍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3,共11页
治理问题的复杂化对政策干预工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行为经济学揭示了人类非理性决策的诱因,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行为研究的洞见,推动了行为公共政策学的兴起,丰富了政策干预工具箱。作为行为政策干预工具,“助推”... 治理问题的复杂化对政策干预工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行为经济学揭示了人类非理性决策的诱因,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行为研究的洞见,推动了行为公共政策学的兴起,丰富了政策干预工具箱。作为行为政策干预工具,“助推”通过选择架构的调整来引导个体做出理性决策,已被广泛运用至福利政策、环境政策、财政政策等领域的实务改革中。但“助推”理论也存在许多值得反思的理论缺陷,在定位、人性假设、方法论、主体性、伦理、科学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基于此,“助推”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提高透明性和公开性,注重与其他政策干预工具的结合,以避免“助推”的偏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问题 “助推”理论 行为公共政策 政策干预工具 批判性研究
下载PDF
从“理性人”到“行为人”:公共政策研究的行为科学转向 被引量:37
5
作者 吕小康 武迪 +2 位作者 隋晓阳 汪新建 程婕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49-2259,共11页
伴随着行为经济学对"理性人"假设的质疑以及决策心理学领域的证据积累,公共政策研究愈加关注现实状态中的民众心理与行为规律。此类行为科学化的公共政策研究与实践注重以满意度、信任感等体现公共利益与主观体验的心理学指... 伴随着行为经济学对"理性人"假设的质疑以及决策心理学领域的证据积累,公共政策研究愈加关注现实状态中的民众心理与行为规律。此类行为科学化的公共政策研究与实践注重以满意度、信任感等体现公共利益与主观体验的心理学指标来判断公共政策的执行情况,并利用相应的心理效应与技术以提升公共管理质量、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借鉴英国的行为洞察团队、美国的社会与行为科学团队等实体机构的运作经验,进一步明晰行为公共政策研究的学科内涵,组建实体智库、并立足中国国情展开针对性研究,是推进今后我国行为公共政策研究及其实践的可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人 行为 行为科学 行为公共政策
下载PDF
“工具-叙事-反馈”:一个行为公共政策的研究框架 被引量:34
6
作者 郭跃 何林晟 苏竣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78,共8页
行为公共政策是近年来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兴起的研究领域,旨在通过以心理学实验为基础方法,挖掘公共政策对微观个体的观念、思维与行为的型塑效果。然而已有的行为公共政策研究更多表现为基于心理学实验方法的行为经济学"衍生... 行为公共政策是近年来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兴起的研究领域,旨在通过以心理学实验为基础方法,挖掘公共政策对微观个体的观念、思维与行为的型塑效果。然而已有的行为公共政策研究更多表现为基于心理学实验方法的行为经济学"衍生品",尚未与政策科学一般性理论进行充分对话。本研究从政策科学的话语体系与理论视角出发,通过挖掘已有政策科学理论中的"行为"要素,构建出"工具-叙事-反馈"的行为公共政策的研究框架,以此帮助我们探讨政策工具在型塑微观个体的观念与行为过程中的动态机制,以及这种微观动态机制对宏观政策变迁的反馈效应。基于"工具-叙事-反馈"的行为公共政策框架拓展了行为公共政策与政策科学一般理论对话的空间,既有助于我们理解行为公共政策的微观机理对宏观政策变迁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把握宏观政策变迁的微观行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公共政策 政策工具 政策叙事 政策反馈
原文传递
科技人才评价政策传导与个体非理性行为——基于行为公共政策的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章熙春 朱绍棠 李胜会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3-191,共9页
科技人才评价政策是科技人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的具体举措与微观个体非理性行为的关联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以行为公共政策视角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搜集2007—2021年中央... 科技人才评价政策是科技人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的具体举措与微观个体非理性行为的关联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以行为公共政策视角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搜集2007—2021年中央层面的科技人才评价政策,从情绪认知、行为引导构建行为公共政策分析框架,重点从工具、叙事与反馈三个层面分析科研减负、评价引导、人才管理三个维度的政策目标。研究发现: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正巧妙地运用鞭子型与助推型协同的政策工具、认同强化与社会规范组合的叙事效应、政府主导的单向政策反馈来塑造科技人才的情绪认知与行为引导。但是,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的政策偏好与科技人才的行为偏好存在偏差,政策工具的缺陷、叙事效应的断层与个体感知的偏差促使了“非理性行为”的发生。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体系亟待完善科研减负的选项体系、人才评审的评定标准与微观个体的情绪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评价 行为公共政策 情绪认知 行为引导
原文传递
论行为公共政策及其在财政治理中的应用:逻辑、案例与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苏京春 綦晓光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3,共14页
行为公共政策尚处于全球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而其应用特别值得中国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财政治理的重视和探讨。本文首先论述了行为经济理论四个阶段的发展逻辑,并对每个阶段进行了简要述评。基于理论逻辑所揭示的从"经济人"到&qu... 行为公共政策尚处于全球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而其应用特别值得中国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财政治理的重视和探讨。本文首先论述了行为经济理论四个阶段的发展逻辑,并对每个阶段进行了简要述评。基于理论逻辑所揭示的从"经济人"到"人类"的假设条件变化,在对公共政策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行为经济为其带来的改变,并对行为政策与传统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接着,在提出行为政策的五点特征及其对财政治理的启示后,本文较详细阐述了行为政策在全球实践的典型案例,并在最后为中国当下财政治理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公共政策 行为经济学 财政治理 公共政策
原文传递
行为主义公共政策创新的助推框架与政策工具——以行为洞察力小组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高恩新 汪昕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1,共6页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作为助推策略的简化、增加吸引力、社会压力和默认选择分别发挥框架效应、信息标签效应、群体规范效应、默认效应,借助多元化政策工具提升公共政策有效性。作为一种基于“自由主义家长制”伦理的干预策略...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作为助推策略的简化、增加吸引力、社会压力和默认选择分别发挥框架效应、信息标签效应、群体规范效应、默认效应,借助多元化政策工具提升公共政策有效性。作为一种基于“自由主义家长制”伦理的干预策略,助推时刻处在强干预与微干预、善意助推与恶意助推、自由主义与新型技术操纵的张力之中,需要政策设计者保持伦理自觉和工具反思。下一步,应该致力于明确助推政策工具类型谱系,构建政策工具选择与社会文化背景匹配性框架,推动微观干预与宏观政治系统整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主义公共政策 助推工具 伦理自觉
下载PDF
迈向行为公共政策的新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福海(译)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2-253,共12页
行为公共政策中的主流规范性框架假设家长式干预会增加个人效用,这被概括为助推法。笔者提出了一种替代性的行为公共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它遵循自由主义经济传统,或者至少非常接近自由主义经济传统。简而言之,该框架并不将效用最大化作为... 行为公共政策中的主流规范性框架假设家长式干预会增加个人效用,这被概括为助推法。笔者提出了一种替代性的行为公共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它遵循自由主义经济传统,或者至少非常接近自由主义经济传统。简而言之,该框架并不将效用最大化作为规范性的理想,而是建议决策者提供一个便于每个人定义自己幸福生活的环境,同时规制告知型损害行为和不当得利行为,否则就可能失去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公共政策 新政治经济学 自由主义经济传统 治理范式
原文传递
公共政策行为中的政府意志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晓峰 《学习论坛》 2007年第7期44-47,共4页
公共政策行为是一种政府行为,公众对政策满意就意味着对政府工作的肯定,政策是衡量政府称职与否的标志。这就决定了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的特权,政府官员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政治行为,是政府意志的表现。
关键词 公共政策行为 政府意志 政府过程
下载PDF
政府行为与契约性行为:公共政策行为分析的两个向度
12
作者 杨正联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2-94,共3页
从制度与个人行为取向之间关系的角度讨论公共政策行为、政府公共政策行为及契约性公共政策行为构成了公共政策行为分析的两个向度,并揭示了这两种公共政策行为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政府公共政策行为 契约性公共政策行为 公共政策行为分析
下载PDF
公民政策遵从研究述评:基于“政策情境”与“行为特征”的二元视角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燕 苏一丹 朱春奎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5-195,200,共22页
公民政策遵从研究是公共政策领域的新兴热点议题,但迄今仍缺乏关于政策遵从文献的系统综述。论文从文献回顾的视角出发,旨在梳理“政策情境”与“行为特征”二元视角下公民政策遵从研究成果,分析与比较两条研究进路中关于公民政策遵从... 公民政策遵从研究是公共政策领域的新兴热点议题,但迄今仍缺乏关于政策遵从文献的系统综述。论文从文献回顾的视角出发,旨在梳理“政策情境”与“行为特征”二元视角下公民政策遵从研究成果,分析与比较两条研究进路中关于公民政策遵从行为驱动机理的理论阐述及其差异之处,总结已有研究特征,并展望公民政策遵从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前景。研究发现,“政策情境”与“行为特征”两种视角下的政策遵从研究自成体系、各有所长,两者之间形成了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两种视角下的政策遵从研究已开始相互借鉴,呈现出一种融合发展的趋势。未来研究可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探索“政策情境”与“行为特征”两视角的深度融合,着重分析不同干预策略的溢出作用,效果叠加与交互机制;推动行为科学在公民政策遵从研究中更深层次的运用;立足中国政策实践开展政策遵从研究;运用各种中微观行为数据,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循证政策遵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情境 行为特征 政策遵从 行为公共政策 研究述评
下载PDF
港澳青年跨境发展的心理融合行为结构测度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傅承哲 《城市观察》 2022年第4期137-158,164,共23页
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政策目标之一,行为公共政策是可行和有效的前沿范式。在行为公共政策视角下,港澳青年心理融合的行为结构特征作为评估融合政策的核心内容,可以为港澳青年融入湾区的政策... 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政策目标之一,行为公共政策是可行和有效的前沿范式。在行为公共政策视角下,港澳青年心理融合的行为结构特征作为评估融合政策的核心内容,可以为港澳青年融入湾区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参考。本研究从行为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以内地港澳大学生为对象,构建以行为政策为导向的心理融合指标体系,并在该体系下对香港与澳门大学生心理融合的行为结构做对比分析,挖掘两地青年融合结构的认知底层差异,探寻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背景下,提升港澳青年政策融合效应的行为心理要点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港澳青年 政策评估 心理融合结构 行为公共政策
下载PDF
行为向“善”:行为公共管理视野下公共政策的助推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傅承哲 张书维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2023年第2期1-21,共21页
助推,作为行为公共政策中的重要应用方式,近年来在各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备受关注,但其运行模式和应用经验较少得到讨论。本文首先探讨政策助推在微观层、宏观层以及基于整合思路形成的互动关系中的逻辑以及模式,进而通过引入粤... 助推,作为行为公共政策中的重要应用方式,近年来在各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备受关注,但其运行模式和应用经验较少得到讨论。本文首先探讨政策助推在微观层、宏观层以及基于整合思路形成的互动关系中的逻辑以及模式,进而通过引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政策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建立起“政策效用评估—政策机制解析—助推政策优化”的政策助推效能提升机制。该机制在以后的实践案例中,应当更加准确地赋能政策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公共政策 助推 运行模式 善治 粤港澳大湾区
原文传递
基于元分析的助推效果研究:“认知路径”与“透明性”的二维视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燕 陈文进 张书维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75-2294,共20页
基于“认知路径”与“透明性”的二维视角,对行为公共政策专业期刊Behavioural Public Policy(2017~2022)与Behavioral Science&Policy(2015~2022)中40篇助推研究的108个实证结果进行元分析,系统评估助推措施有效性,比较不同认知路... 基于“认知路径”与“透明性”的二维视角,对行为公共政策专业期刊Behavioural Public Policy(2017~2022)与Behavioral Science&Policy(2015~2022)中40篇助推研究的108个实证结果进行元分析,系统评估助推措施有效性,比较不同认知路径和透明程度助推措施的相对优势,探索助推效果异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认知路径、透明性与异质性因素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1)助推干预效果综合效应量较小,不同研究效应量呈现明显差异;(2)不同认知路径与透明性的助推有效性存在差异,助推的认知路径与透明性对其有效性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3)助推效果受研究设计和行为领域的影响,助推发挥作用的认知路径、助推设计的透明性与异质性影响因素间呈现出复杂的互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公共政策 助推 元分析 政策效果 认知路径 透明性
下载PDF
完善我国低保制度需要遵循的原则
17
作者 陈澎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4期37-38,共2页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属于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政策行为的特征。公共行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得以有效的实施,在一些原则的规范下保障我国低保制度的顺利进行并且提升我国综合社会机能和效率。
关键词 低保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公共政策行为 公共行为 社会机能
下载PDF
Gender Mainstreaming and Human Rights
18
作者 Encarna Carmona Cuenc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10期917-929,共13页
Gender mainstreaming is a strategy for achieving gender equality that emerg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in the 1970s and consists of integrating gender equality issues into all public policies. In the 1990s, the same stra... Gender mainstreaming is a strategy for achieving gender equality that emerg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in the 1970s and consists of integrating gender equality issues into all public policies. In the 1990s, the same strategy began to be applied to human rights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the enjoyment of human rights is different for men and women, and that some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specifically affect women. This is a reflection and a result of the patriarchal organization of society and men's position of dominance over women. The European and Inter-American Courts of Human Rights have begun to incorporate gender mainstreaming or a gender perspective in some judgments, especially in cases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der mainstreaming gender perspective gender equality human rights
下载PDF
控制错觉、执法风格与公民政策遵从——基于“遛狗牵绳”政策情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燕 耿屿 苏一丹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111,共11页
本研究基于“遛狗牵绳”政策情景,运用上海等八个城市815位公众的实验数据,分析了执法风格、控制错觉对公民政策遵从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交互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公民控制错觉对其政策遵从行为具有显著消极作用;在本文构建的“一次性互... 本研究基于“遛狗牵绳”政策情景,运用上海等八个城市815位公众的实验数据,分析了执法风格、控制错觉对公民政策遵从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交互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公民控制错觉对其政策遵从行为具有显著消极作用;在本文构建的“一次性互动”执法情境中,“严守法规型”执法风格和“灵活促进型”执法风格均能对政策遵从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但受到控制错觉影响,两类执法风格对政策遵从的影响效应及机理有所差异;当公民的控制错觉较高时,“严守法规型”执法风格更能对政策遵从发挥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法风格 政策执行 政策遵从 控制错觉 行为公共政策
原文传递
元政策视角下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分析
20
《公安研究》 2010年第5期94-94,共1页
李民、肖旭东在《江汉论坛》2009年第11期撰文认为,从元政策的视角观照,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公共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科学体系。深入剖析科学发展观的元... 李民、肖旭东在《江汉论坛》2009年第11期撰文认为,从元政策的视角观照,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公共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科学体系。深入剖析科学发展观的元政策价值,对于改善和优化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系统,提升我国政府公共政策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行为 科学发展观 价值分析 《江汉论坛》 经济社会发展 公共政策制定 2009年 科学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