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者中心限制与行为者中心特权——谢弗勒“混合理论”述评
1
作者 龚群 吴峰鑫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41-50,共10页
谢弗勒是美国当代重要的伦理学家。为回应威廉斯对后果主义破坏人的完整性异议,他提出了行为者中心限制和行为者特权的“混合理论”。这一理论前半部分强调行为者受到道义论的限制,从而不可能为了后果最大化好而做后果主义所要求的事;... 谢弗勒是美国当代重要的伦理学家。为回应威廉斯对后果主义破坏人的完整性异议,他提出了行为者中心限制和行为者特权的“混合理论”。这一理论前半部分强调行为者受到道义论的限制,从而不可能为了后果最大化好而做后果主义所要求的事;后半部分则认为人们可以追求行动最大化好的后果,但并不应把后果主义的原则应用到一切行为之中,同时认为,行为者有自己的特权,即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追求放大M倍来为自己辩护。谢弗勒的“混合理论”两个方面都受到批评,其实是一种对后果主义的有益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者中心限制 行为者中心特权 后果主义 混合理论 谢弗勒
原文传递
员工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的影响:基于情感事件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利平 陈晨 +3 位作者 陈煊煊 秦昕 王海侠 薛伟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8-152,共15页
在关于职场偏差行为的研究中,目前仅有极少数针对其结果变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行为接受者的视角探讨职场偏差行为对他人及组织的不利影响,却忽视了员工采取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的影响。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本研究采取行为者中心视角... 在关于职场偏差行为的研究中,目前仅有极少数针对其结果变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行为接受者的视角探讨职场偏差行为对他人及组织的不利影响,却忽视了员工采取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的影响。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本研究采取行为者中心视角,探讨了员工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工作投入的内在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采用经验取样法对企业员工进行连续10个工作日的每日调研,对323组日常观测数据采用分层线性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员工每日采取职场偏差行为越多,其负面情绪越高,进而工作投入越低;道德认同会强化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负面情绪的影响,当员工道德认同较高时,员工职场偏差行为对自身负面情绪的作用更强;道德认同对职场偏差行为与工作投入之间的效应产生促进作用,当员工道德认同较高时,员工职场偏差行为通过负面情绪影响自身工作投入的负面影响会增强。研究结果为从员工自身视角抑制职场偏差行为提供了理论和干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偏差行为 行为者中心视角 情感事件理论 负面情绪 工作投入
原文传递
后果主义与苛求性反驳——对后果主义的一个辩护
3
作者 史季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23-242,共20页
苛求性问题(Demandingness Objection)是后果主义一直以来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该反驳意见认为后果主义关于行为正确性的评价标准对我们来说太严苛了,它比我们日常的道德直觉要更高。许多学者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来回应这一反驳为后果... 苛求性问题(Demandingness Objection)是后果主义一直以来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该反驳意见认为后果主义关于行为正确性的评价标准对我们来说太严苛了,它比我们日常的道德直觉要更高。许多学者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来回应这一反驳为后果主义辩护,但这些辩护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发展一种行为者中心(agent centred)的整体后果主义或许能更好地回应苛求性反驳,其一方面考虑了行为者中心的多重因素;另一方面,从后果产生的整体角度对行为者的行为进行评价。这种策略可以在保留后果主义“选择更好的事态总是更好的”这一非常有吸引力的主张同时,试图为后果主义面对苛求性问题提供一个更好的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果主义 苛求性问题 行为者中心 整体后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