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眼球运动障碍行为视觉训练的效果
1
作者 王雪 王立平 +3 位作者 宋宁 刘兰群 周洁 吴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讨行为视觉训练对脑卒中后眼球运动障碍的效果。方法2023年8月至10月,北京博爱医院脑卒中后眼球运动障碍住院患者21例,行行为视觉训练,包括脑视觉训练和视觉融合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Snellen视力表、斜视三棱镜度和近立体视... 目的探讨行为视觉训练对脑卒中后眼球运动障碍的效果。方法2023年8月至10月,北京博爱医院脑卒中后眼球运动障碍住院患者21例,行行为视觉训练,包括脑视觉训练和视觉融合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Snellen视力表、斜视三棱镜度和近立体视功能评价视觉功能。结果训练后,患者右眼和左眼视力均明显改善(Z_(右眼)=-3.601,Z_(左眼)=3.012,P<0.01);斜视三棱镜度显著减小(t=8.930,P<0.001);近立体视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行为视觉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后眼球运动障碍患者的视力,减轻斜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眼球运动障碍 行为视觉训练
下载PDF
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行为视觉训练 被引量:11
2
作者 骆瑶 李霄 +1 位作者 迟英杰 郑广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87-892,共6页
目的探讨行为视觉训练对弱视儿童视力及视功能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弱视治疗的210例(335眼)患儿的病例资料。将所有患儿按训练方法不同分为2组,A组应用行为... 目的探讨行为视觉训练对弱视儿童视力及视功能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弱视治疗的210例(335眼)患儿的病例资料。将所有患儿按训练方法不同分为2组,A组应用行为视觉训练方法(102例167眼),B组应用常规弱视治疗方法(108例168眼)。其中每组按年龄分为5岁≤年龄<8岁组、8岁≤年龄<11岁组、11岁≤年龄<14岁组;按弱视类型分为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和形觉剥夺性弱视组;按弱视程度分为轻中度弱视组和重度弱视组。收集各组患儿训练前后的眼轴长度(AL)、等效球镜度数(SE)、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立体视锐度等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训练后1个月,A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训练后1个月、3个月,A组中屈光不正性弱视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同一时间点屈光参差性弱视组(P_(1个月)=0.024,P_(3个月)=0.021)。B组中轻中度弱视组患儿有效率均高于同一时间点重度弱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训练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组患儿正常立体视恢复率均高于同一时间点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训练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组中5岁≤年龄<8岁组患儿正常立体视恢复率均高于同一时间点8岁≤年龄<11岁组、11岁≤年龄<14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训练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组和B组中屈光不正性弱视组患儿正常立体视恢复率均高于同一时间点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和形觉剥夺性弱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训练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组和B组中轻中度弱视组患儿正常立体视恢复率均高于同一时间点重度弱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训练后6个月,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中,A组患儿SE变化量及AL变化量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行为视觉训练有助于弱视儿童双眼立体视功能的恢复,尤其对单纯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效果较差的弱视患儿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并能减缓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训练后近视漂移的幅度;立体视功能的重建与患儿年龄、弱视类型和弱视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视觉训练 弱视 儿童 视功能
下载PDF
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行为视觉训练
3
作者 冯玮 陈勃旭 赵泊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52-55,共4页
探讨视觉训练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4例(312眼)弱视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157眼,实施常规弱视治疗)和观察组(102例,155眼,实施行为视觉训练方法... 探讨视觉训练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4例(312眼)弱视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157眼,实施常规弱视治疗)和观察组(102例,155眼,实施行为视觉训练方法)。按年龄、弱视类型、程度再分组,比较不同训练模式下不同时间点疗效,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1个月后、3个月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组治疗有效率随治疗时间增长而提高(p>0.05)。两组轻、中、重度弱视组1个月、3个月后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为视觉训练对儿童弱视治疗有效,促进视力恢复,相关影响因素包括训练方式、时间、患儿年龄、弱视类型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视觉训练 弱视 儿童 视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