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治理中学术共同体与行政共同体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文江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3,共5页
坚持学术导向、以教学科研为行为模式,由相关师生组成的有机群体可称为学术共同体;坚持行政逻辑、以服务教学科研为行为模式,由党务、行政人员所组成的有机群体可称为行政共同体。尽管二者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有所不同,但其行为都指向传... 坚持学术导向、以教学科研为行为模式,由相关师生组成的有机群体可称为学术共同体;坚持行政逻辑、以服务教学科研为行为模式,由党务、行政人员所组成的有机群体可称为行政共同体。尽管二者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有所不同,但其行为都指向传承、研究和应用高深学问这一大学本质属性,这为二者实现协同治理提供了基本可能,大学的松散联合特质为二者实现协同治理提供了结构保证。建立学术共同体和行政共同体协同治理机制的关键是:超越路径依赖,实现增量治理;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实现协作共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现长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共同体 行政共同体 协同治理
下载PDF
行政共同体理论解析与法律制度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弘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3年第5期9-19,共11页
行政相对人这个名称直接就造成了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双方主体至少在形式上的不平等。行政共同体是行政机关或政府与公民之间基于共同的利益目的主要是公共利益而集合成的兼具抽象与具体两种性质的组织体,是国家与公民共同体的具体化或延伸... 行政相对人这个名称直接就造成了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双方主体至少在形式上的不平等。行政共同体是行政机关或政府与公民之间基于共同的利益目的主要是公共利益而集合成的兼具抽象与具体两种性质的组织体,是国家与公民共同体的具体化或延伸,该共同体以平等为前提,以实现自由为最终目的。我国并不存在完整的应然状态的行政共同体,包括理念上的。行政共同体的正当性在于其具有:主体性、联合性、依赖性、利益性。民主、平等、自由是行政共同体理论基础。行政机关包括政府与公民结成共同体的实质是追求共同利益,其中主要之一就是:公共利益。行政共同体的确立必然要求以平等合作为基本理念,实行制度性规则引导,这既是历史性的使命,也是法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相对人 行政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 行政参与制度
下载PDF
“行政共同体”:对城市政府结构化过程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翔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7,共11页
“行政共同体”是基于城市政府的结构化过程提出的一种理论解释,它指城市政府内的各级政府是按照相似原则组织起来的机械统一体。在“行政共同体”中,自上而下的“包含关系”与自下而上的“依附关系”是城市政府结构化过程的两个基本... “行政共同体”是基于城市政府的结构化过程提出的一种理论解释,它指城市政府内的各级政府是按照相似原则组织起来的机械统一体。在“行政共同体”中,自上而下的“包含关系”与自下而上的“依附关系”是城市政府结构化过程的两个基本关系。在城市政府中,各级“行政共同体”需要同时承担“行政管理”与“意见综合”的双重职责,从而形成了以“命令-协调”为工具的行政管理过程与以“政治整合”为导向的意见综合过程。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政治层面的“级别机制”与“联责机制”为“行政共同体”提供了政治保障。从正面影响上看,“行政共同体”使城市管理体制具有较好的行政弹性。从负面影响来看,“行政共同体”阻碍了城市政府与民间社会之间的有效互动。只有推动“行政共同体”向更加开放的“城市共同体”转变,才能深度推进城市政府职责转变与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政府 行政共同体 结构化过程 政府职责
原文传递
乡镇(街道)行政执法共同体构建的困境及应对——基于浙江省J市执法人员“县属乡用”实践模式的分析
4
作者 谷映葭 陶庆 《新东方》 2024年第3期40-46,共7页
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中,浙江省J市通过探索县(市、区)部门执法人员“县属乡用”的创新实践模式,有针对性地破解了乡镇(街道)“看得见管不着”的行政执法难题。然而,随着县(市、区)相关部门各路人马“下沉”到乡镇(街... 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中,浙江省J市通过探索县(市、区)部门执法人员“县属乡用”的创新实践模式,有针对性地破解了乡镇(街道)“看得见管不着”的行政执法难题。然而,随着县(市、区)相关部门各路人马“下沉”到乡镇(街道),“县属乡用”的实践模式陷入了“矩阵组织结构”悖论。囿于县乡两级的双重领导、双线工作压力以及执法人员专业能力弱化、团队归属感不强等问题,“下沉”执法人员难以形塑行政执法共同体。对此,浙江省J市通过“县属乡用”模式,从增强“下沉”人员精神向心力、巩固“下沉”人员业绩稳定性、贯通“下沉”人员职级流动性、提升“下沉”人员执法专业性、强化“下沉”人员事业归属感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了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共同体意识,激活了行政执法共同体行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综合一体化 “下沉”执法人员 “县属乡用” “矩阵组织结构”悖论 行政执法共同体
原文传递
公民行政法主体性地位解读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弘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3-15,共13页
我国公民在行政法上主体性地位很低,无论立法层面,还是执法层面,而这些又源于理论上对公民行政法主体性地位的关怀不足。所谓主体性是个人(主体)谋求自由、独立的自我意识,即获得法律、社会认可并受到尊重的权利能力资格。人的主体性使... 我国公民在行政法上主体性地位很低,无论立法层面,还是执法层面,而这些又源于理论上对公民行政法主体性地位的关怀不足。所谓主体性是个人(主体)谋求自由、独立的自我意识,即获得法律、社会认可并受到尊重的权利能力资格。人的主体性使行政共同体有了元要素的基本构成,使行政共同体有了建构的可能性。公民行政法非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公民行政法"相对人"的称谓;实践上公民与行政主体地位不平等性;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公民行政法主体性地位的完善包括两方面:一是与行政机关成为一体即作为行政共同体中的一员;二是与行政机关成为一体即公务员成为行政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行政法地位 主体性 行政相对人 主体地位不平等 行政共同体 行政主体
下载PDF
两大共同体的融合与冲突对大学治理理念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莉 《理论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0-21,共2页
我国大学的治理理念是大学两大共同体在冲突与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融合与冲突对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形成、大学的治理模式都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大学治理理念 学术共同体 行政共同体
原文传递
基层政策执行的“共识式变通”:一个组织学解释——基于市场监管系统上下级互动过程的观察 被引量:113
7
作者 张翔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168,共12页
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国家,基层政策变通执行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一个城市内部的市场监管系统上下级互动过程进行案例观察,发现:基层政策变通执行不是基层政府的孤立行为,而是一个上下级之间就“如何执行政策”达成“执行共... 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国家,基层政策变通执行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一个城市内部的市场监管系统上下级互动过程进行案例观察,发现:基层政策变通执行不是基层政府的孤立行为,而是一个上下级之间就“如何执行政策”达成“执行共识”的结果,是一种“共识式变通”。这个过程内嵌于行政共同体的组织形态中,并呈现出三种情境性特征:“共有情境”相互理解缓解了压力作用、“执行信息”的高度共享限制了博弈空间、“权责关系”的灵活配置模糊了组织边界。共识式变通与治理体系中决策合理性与执行操作性的矛盾、上下级的交换机制两方面制度逻辑密切相关。共识式变通有助于在理论上对委托-代理结构与压力型体制进行补充,丰富府际关系理论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执行 政策变通 执行共识 集体行动 行政共同体
原文传递
大学学术治理的重构与反思
8
作者 张坤 《北京教育(高教)》 2022年第10期12-15,共4页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大学治理则是高等教育治理的核心要素。大学治理应当回归大学本位,回归学术本质,大学治理的本质即为学术治理,大学治理研究的本质也为学术治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学术治理的逻辑、治...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大学治理则是高等教育治理的核心要素。大学治理应当回归大学本位,回归学术本质,大学治理的本质即为学术治理,大学治理研究的本质也为学术治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学术治理的逻辑、治理主体、治理组织或制度、治理结构等问题进行探讨。基于以上内容,认为大学均是以学术—行政共同体存在,以学术为中心,行政围绕学术运行,行政的全部内容都是以学术能力的提升为目标。理解了这一本质逻辑,也就理解了大学的全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治理 学术权力 学术—行政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