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行政执法证据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邱爱民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2-43,共12页
证据法学应当纠正偏重诉讼证据法学的倾向,建构行政执法证据法学理论体系,既可以弥补学科体系的缺陷,又能够有效指导行政执法实务工作。构建行政执法证据法学,应当以我国行政执法证据法的各类规范性文件、执法实例和理论文献积累为基础... 证据法学应当纠正偏重诉讼证据法学的倾向,建构行政执法证据法学理论体系,既可以弥补学科体系的缺陷,又能够有效指导行政执法实务工作。构建行政执法证据法学,应当以我国行政执法证据法的各类规范性文件、执法实例和理论文献积累为基础。行政执法证据法学以我国行政执法程序中证据运用暨事实认定的立法与实践为研究对象,其理论体系侧重实际运用,重点在于调查取证和审查分析证据。行政执法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体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法学 行政执法证据 行政执法证据法学
下载PDF
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洋 张斌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8-525,共8页
《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为行政执法证据的刑诉运用提供了依据。理解适用该条文,不仅要关注现实必要性,还需论证实体法、程序法和证据法上的正当性。实体法层面,是因为行政、刑事法律的调整对象有交集,行政违法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有... 《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为行政执法证据的刑诉运用提供了依据。理解适用该条文,不仅要关注现实必要性,还需论证实体法、程序法和证据法上的正当性。实体法层面,是因为行政、刑事法律的调整对象有交集,行政违法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有差异,构成要件的认定可共通;程序法层面,是因为我国实行违法、犯罪二元追责机制,犯罪事实往往先从行政执法中探知,违法和犯罪竞合时刑事程序被前置;证据法层面,是因为证明资源的稀缺性和证据的客观关联性。行刑证据的衔接运用,是中国特色话题,在国外的一元追责机制及证据规则体系中,证据没有转换运用必要。法理正当性要迈向程序正当性,在构建和运用行刑证据衔接运用规则时,应注意证据衔接规则与行刑程序衔接机制的区分,公安司法机关要恪守程序正义底线,并注重当事人的司法权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证据 法理正当性
下载PDF
论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基于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谢登科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7-159,共13页
证明对象的重叠性、行政程序的先行性、程序运行的保障性决定了行政执法证据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由于现有立法和司法解释对行政机关未予明确、转化的行政执法证据种类模糊、审查判断程序缺失等问题,导致该制度在司法适用中存在较大... 证明对象的重叠性、行政程序的先行性、程序运行的保障性决定了行政执法证据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由于现有立法和司法解释对行政机关未予明确、转化的行政执法证据种类模糊、审查判断程序缺失等问题,导致该制度在司法适用中存在较大争议和困惑。有必要对行政机关作扩大解释,将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双重属性的办案执法部门等纳入行政机关。证据种类并不是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关键因素,影响其证据能力的关键因素是行政执法程序。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行政执法证据,不仅包括物证、书证、电子数据和视听资料,还应包括勘验笔录、现场笔录、鉴定意见以及当事人达成合意的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等言词证据。需明确行政执法证据转化的司法审查标准和方式,以确保其具有相应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证据种类 证据能力 司法审查
下载PDF
行政执法证据进入刑事诉讼的范围限定——以书面言词证据为中心 被引量:5
4
作者 冯俊伟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8-104,共7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行政机关依法收集的实物证据可以直接进入刑事诉讼,对于行政机关收集的言词证据则未予明确。在比较法上,行政程序中获得的书面言词证据原则上不具有刑事可采性。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存在不同立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行政机关依法收集的实物证据可以直接进入刑事诉讼,对于行政机关收集的言词证据则未予明确。在比较法上,行政程序中获得的书面言词证据原则上不具有刑事可采性。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存在不同立场,反映了刑事证据法中自由证明理念与权利保障理念的对立,前者在立法和实践上已遭到诸多背离,应在后者的基础上反思这一问题。行政机关收集的书面言词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应当区分原则和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诉讼 自由证明 权利保障
下载PDF
刑事司法中行政执法证据转换之问题与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商浩文 孙静翊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2期77-82,共6页
行政执法证据是刑事证据的重要来源,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建立了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机制。基于部分客观证据难以重复收集、刑事专业性限制和刑事诉讼效率的要求,刑事司法中进行两种证据的转换具有必要性;而证... 行政执法证据是刑事证据的重要来源,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建立了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机制。基于部分客观证据难以重复收集、刑事专业性限制和刑事诉讼效率的要求,刑事司法中进行两种证据的转换具有必要性;而证据形式、采用标准上的趋同性以及立法探索和地方实践经验的不断成熟也使两种证据转换具备现实可行性。但是,由于受制度构件缺陷和实践操作短板等原因制约,两种证据的转换出现效率不高、以罚代刑等弊端。应明确行政证据收集主体、统一收集标准,健全证据移送机制,完善有关的法律规范,强化检察监督,逐步实现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证据转换的合理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证据 刑事司法 证据转化
下载PDF
关于行政执法证据的转化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程龙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115,共5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规定了行政执法证据可以在刑事诉讼中转化使用,当然这要坚持一定原则。从转化的形式要件看,必须是难以再行侦查取得的行政执法证据方可转化;从转化的实质要件看,转化的行政执法证据应当是支持控诉所必需的证... 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规定了行政执法证据可以在刑事诉讼中转化使用,当然这要坚持一定原则。从转化的形式要件看,必须是难以再行侦查取得的行政执法证据方可转化;从转化的实质要件看,转化的行政执法证据应当是支持控诉所必需的证据;同时,转化还应遵循比例原则,协调控诉利益和被告人的权利保障;而与量刑相关的行政执法证据和有利被告人的行政执法证据属于以上转化条件的例外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转化 形式要件 实质要件 比例原则
下载PDF
行政执法证据刑事司法化的现实性浅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伟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3-36,共4页
刑事诉讼法在立法层面上首次对行政执法证据司法化予以肯定,但是行政执法证据如何向刑事司法证据合理转化,转化后司法机关如何使用,以及证明效力的延续性等我国法律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难题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文章分析了行政执法证据向... 刑事诉讼法在立法层面上首次对行政执法证据司法化予以肯定,但是行政执法证据如何向刑事司法证据合理转化,转化后司法机关如何使用,以及证明效力的延续性等我国法律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难题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文章分析了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司法证据转化的必要性和证据转化的种类、方法、规则等,并提出对司法实践具有积极意义的证据转化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司法证据 证据转化 刑事诉讼法
下载PDF
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司法证据衔接问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性雨 王倩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8-82,90,共6页
"两法衔接"中的证据运用问题在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中得到了体现,第52条第2款的相关规定意味着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得以明确,有利于推动"两法衔接"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诉讼的效率。在"两... "两法衔接"中的证据运用问题在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中得到了体现,第52条第2款的相关规定意味着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得以明确,有利于推动"两法衔接"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诉讼的效率。在"两法衔接"的过程中,离不开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而行政证据与刑事司法证据有效衔接的途径离不开检察机关在落实法律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合法、公正地收集、审查、运用证据。因此,落实到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依法实行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根本性手段在于证据的合理运用和判断。本文将从实证分析、比较研究等多个角度,旨在新刑诉法实施的契机下,立足检察职能,以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下对行政证据合法性审查为视角,分析论证行政证据与刑事司法证据衔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司法证据 合法性审查 检察监督
下载PDF
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证据转换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静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59-66,共8页
行政执法证据是刑事证据的重要来源,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建立了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机制。进入刑事司法阶段后,基于部分客观证据难以重复收集、刑事专业性限制和刑事诉讼效率的要求,进行两种证据的转换是很有... 行政执法证据是刑事证据的重要来源,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建立了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机制。进入刑事司法阶段后,基于部分客观证据难以重复收集、刑事专业性限制和刑事诉讼效率的要求,进行两种证据的转换是很有必要的,而形式和采用标准上的趋同性以及立法探索和地方实践经验不断成熟也使两种证据转换现实可行。但是,由于两种证据的转换受制度构件缺陷和实践操作短板等原因制约,导致现行证据转换出现效率不高、以罚代刑等弊端。应通过明确行政证据收集主体、统一收集标准,健全证据移送机制,完善法律规范,强化检察监督等措施,逐步实现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证据转换的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 刑事司法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证据 证据转换
下载PDF
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运用途径分析——兼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程序的衔接 被引量:8
10
作者 吕保春 王小光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5期77-81,共5页
行政执法机关向刑事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涉及到司法实践中行刑衔接的问题,关系到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工作。侦查机关在办理行政执法移送案件时,不可避免要对行政执法阶段收集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判断,有效使用这些证据材料可以... 行政执法机关向刑事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涉及到司法实践中行刑衔接的问题,关系到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工作。侦查机关在办理行政执法移送案件时,不可避免要对行政执法阶段收集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判断,有效使用这些证据材料可以节省司法资源,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进一步对行政执法证据进行了定位,但是受制于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不健全,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仍面临不少障碍,亟待加快完善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的配套措施和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证据 行政执法证据 以罚代刑 信息共享 联席会议
下载PDF
浅析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采纳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永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16-116,共1页
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客观上触及刑事法律,需要对其给予刑事处罚。新刑事诉讼法中对行政执法过程中收集的部分证据可以直接运用到日后的刑事诉讼程序当中去。无论是刑事诉讼法还是解释,都没有能很好解... 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客观上触及刑事法律,需要对其给予刑事处罚。新刑事诉讼法中对行政执法过程中收集的部分证据可以直接运用到日后的刑事诉讼程序当中去。无论是刑事诉讼法还是解释,都没有能很好解决行政执法证据在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诉讼 证据转化
下载PDF
两法衔接下的行政执法证据准入问题新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倪利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10-116,共7页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收集的一些证据可以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使用,但最新司法解释对证据范围存在差别规定。要正确理解“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实质内涵,明确行政执法收集的证据成为刑事证据所必...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收集的一些证据可以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使用,但最新司法解释对证据范围存在差别规定。要正确理解“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实质内涵,明确行政执法收集的证据成为刑事证据所必备的证据能力,厘清作为刑事证据使用的范围,避免与相关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产生张力。需要强化检察监督,改变刑事优先的思维定势,完善证据转化规则,并在必要情况下让行政执法人员出庭作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证据资格 两法衔接 证据规则
下载PDF
论行政执法证据进入刑事诉讼程序问题
13
作者 蒋军堂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92-96,共5页
基于我国立法上的二元违法制裁体系,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行政执法证据在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可以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中直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但是,目前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对可转化的行政执法证据种类规定得不一致,审查能否作为刑事证... 基于我国立法上的二元违法制裁体系,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行政执法证据在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可以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中直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但是,目前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对可转化的行政执法证据种类规定得不一致,审查能否作为刑事证据的标准不清晰,势必会影响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应用.因此,应根据各种证据种类的特点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对可以转化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行政执法证据种类及情形予以统一明确化;审查行政执法证据的收集主体、程序、种类以及是否属于刑事非法证据等,认定其是否具有作为刑事证据的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诉讼程序 证据类别 证据审查 证据资格
下载PDF
论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有效运用
14
作者 荣倩倩 《大观周刊》 2013年第3期17-17,共1页
行政执法证据是行政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执法的核心。这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终于从法律的层面规定了有关证据转化的问题,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使行政执法证据的转化终于实现了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关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行政执法证据是行政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执法的核心。这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终于从法律的层面规定了有关证据转化的问题,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使行政执法证据的转化终于实现了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关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无论从立法层面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证据转化作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重要内容同样也面,l占着诸多问题。本文将基于本次《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行政执法证据的内容,对行政执法证据作为刑事诉讼证据运用中的范围作出分析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诉讼证据 范围 运用
下载PDF
版权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著作权行政执法证据审查和认定工作的通知(国版发〔2020〕2 号)
15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1年第3期71-72,共2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为深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加大著作权保护力度,提升著作权行政执法效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为深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加大著作权保护力度,提升著作权行政执法效能,完善著作权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减轻权利人维权负担,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现就进一步做好著作权行政执法证据审查和认定工作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著作权 知识产权保护 中共中央办公厅 营商环境 国务院办公厅 综合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工作
下载PDF
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转化适用
16
作者 洪泉寿 余友斌 《中国审判》 2024年第7期86-89,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对行政执法证据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进行了规定,但对转化方式、审查标准等问题没有作出具体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作为一种以违反行政法的前置性规定为前提,且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对行政执法证据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进行了规定,但对转化方式、审查标准等问题没有作出具体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作为一种以违反行政法的前置性规定为前提,且危害严重,需要动用刑罚处罚的犯罪类型,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转化适用更为常见。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行政执法证据转化进入刑事诉讼的正当事由;二是行政执法证据何以成为刑事诉讼证据;三是刑事诉讼中应该如何审查行政执法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诉讼证据 《刑事诉讼法》 刑罚处罚 重大责任事故罪 转化适用 正当事由 转化方式
原文传递
行政执法证据进入刑事诉讼的类型分析——基于比较法的视角 被引量:28
17
作者 冯俊伟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9-119,共11页
从比较法视角观察,进入刑事诉讼的行政执法证据包括行政机关正当执法获得的证据、行政机关"假借行政调查之名"获得的证据、行政机关与侦查机关"共同调查"获得的证据三种类型。为了提供必要的权利保障,在第一种类型... 从比较法视角观察,进入刑事诉讼的行政执法证据包括行政机关正当执法获得的证据、行政机关"假借行政调查之名"获得的证据、行政机关与侦查机关"共同调查"获得的证据三种类型。为了提供必要的权利保障,在第一种类型下,行政执法证据进入刑事诉讼应满足一定的程序保障;在第二种类型下,审查的重点是行政调查与刑事侦查的界限,防止行政机关"假借行政调查之名"规避刑事诉讼法的适用;在第三种类型下,应当着重审查"共同调查"中的主导机关、调查措施、调查目的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诉讼 权利保障 类型分析
原文传递
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解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顾永忠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5,共5页
行政违法行为与刑事犯罪行为在实体上存在内在联系,这决定了一些案件中的行政执法证据需要在刑事诉讼中使用。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规定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解决了此前实践中存在的证据转换难题。行政执法证据可以作... 行政违法行为与刑事犯罪行为在实体上存在内在联系,这决定了一些案件中的行政执法证据需要在刑事诉讼中使用。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规定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解决了此前实践中存在的证据转换难题。行政执法证据可以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的内存根据,主要是因为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收集、调取的部分证据,一旦在行政执法活动中被收集、调取,就不可能再重新收集、调取,此类证据不得不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主要是指该类证据具有证据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转化 证据资格 定案根据
原文传递
行政执法证据进入刑事诉讼的规范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冯俊伟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7,共8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2款的规定,部分行政执法证据可以直接进入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刑事诉讼中行政执法证据的运用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实体权利、诉讼权利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当在"尊重与保障人权"的修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2款的规定,部分行政执法证据可以直接进入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刑事诉讼中行政执法证据的运用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实体权利、诉讼权利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当在"尊重与保障人权"的修法精神与畅通行刑衔接的规范目的下,通过法律解释,阐明这一条款中包含的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内涵,论证行政执法证据进入刑事诉讼的范围、审查主体、审查内容等,以保障被追诉人受到公正审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2款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证据
原文传递
论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以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为视角 被引量:8
20
作者 万尚庆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19,共9页
研究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是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的重要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规定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是指行政执法证据具有进入刑事诉讼领域的资格,无需刑事侦查机关再次履行取证... 研究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是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的重要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规定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是指行政执法证据具有进入刑事诉讼领域的资格,无需刑事侦查机关再次履行取证手续。"等证据材料"的范围既包括实物证据,也包括言词证据,凡是不能在刑事诉讼中重新收集、调取的行政执法证据,都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在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应从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个方面对行政执法证据进行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诉讼 使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