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球与行星科学多模态大模型的概念及应用初探
1
作者 雷丹泓 刘建忠 +4 位作者 朱凯 刘敬稳 任曼 张圣 张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3-351,共9页
自2022年底一系列大型语言模型(大模型)发布以来,以大模型为研究热点的新一代人工智能、(AI)技术在各行各业引起高度重视,随即出现的专业大模型更将重塑千行百业。月球与行星科学领域作为科学技术前沿的代表,建立该领域的专业大模型是... 自2022年底一系列大型语言模型(大模型)发布以来,以大模型为研究热点的新一代人工智能、(AI)技术在各行各业引起高度重视,随即出现的专业大模型更将重塑千行百业。月球与行星科学领域作为科学技术前沿的代表,建立该领域的专业大模型是今后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多模态大模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月球与行星科学多模态大模型的概念,并从其定义、设计及应用场景等细节展开详细阐述和讨论。模型旨在帮助更多人认识月球并了解月球,同时协助更多学者处理并分析月球与行星数据,促进挖掘月球与行星大数据间的隐式或非线性关系,主动发现并解决未知科学问题,率先推动大数据驱动科学发现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在行星科学领域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与行星科学 多模态大模型 大数据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中国现代行星科学和历书天文的发源地和守护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巡礼
2
作者 陈果 赵海斌 《大学科普》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是面向深空探测的行星科学研究中心,长期围绕行星科学、历书天文以及深空探测等研究方向开展前沿研究,在“嫦娥工程”、“天问系列”等深空探测任务、近地天体监测预警、历书历表编制、太阳系小天体探测与物理... 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是面向深空探测的行星科学研究中心,长期围绕行星科学、历书天文以及深空探测等研究方向开展前沿研究,在“嫦娥工程”、“天问系列”等深空探测任务、近地天体监测预警、历书历表编制、太阳系小天体探测与物理研究、行星系统形成与演化、太阳和太阳系等离子体与行星环境、太阳系外行星大气、行星陨石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颇具特色的重要贡献,并运行着近地天体望远镜等重要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科学 紫金山天文台 近地天体 监测预警 科学研究中心 历书 中国科学 深空探测
下载PDF
第一届地球与行星科学科普科教研讨会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2024年科普工作会议在达州召开
3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0-620,共1页
第一届地球与行星科学科普科教研讨会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2024年科普工作会议于5月在达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达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承办。会议汇聚了众多地... 第一届地球与行星科学科普科教研讨会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2024年科普工作会议于5月在达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达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承办。会议汇聚了众多地球与行星科学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科普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旨在发挥自身优势,将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普及地球与行星科学知识、弘扬科学与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激发青少年对地球与行星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科后备人才。出席会议的代表有达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崔大鹏、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郭盛、学会第七届副理事长刘嘉麒院士。学会副理事长李献华院士视频祝贺研讨会召开。开幕式上,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达州市科协、南充市科协签订了《长期合作框架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协会 行星科学 科普工作 科学普及 科普教育 学会副理事长 达州市 后备人才
下载PDF
用遥感数据剖析行星机理——访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教授、行星科学团队课题组长凌宗成
4
作者 陈阳 《中国测绘》 2023年第7期42-45,共4页
测绘遥感技术自诞生以来,就是我们认知地球和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天、空、地一体化遥感体系的构建,我们对于地球尤其是地表的认知已经精细至厘米级。而且随着遥感载荷的不断丰富,借助遥感技术手段对地表以下进行感知和监测已经... 测绘遥感技术自诞生以来,就是我们认知地球和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天、空、地一体化遥感体系的构建,我们对于地球尤其是地表的认知已经精细至厘米级。而且随着遥感载荷的不断丰富,借助遥感技术手段对地表以下进行感知和监测已经成为现实。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我们常常忽视其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因此,我们能够运用测绘遥感技术手段建立对地球的精细化认知,那么也必然能够将测绘遥感技术手段带到地外行星,并逐步建立对地外行星的深度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科学 地外行星 空间科学 课题组长 遥感技术 精细化 厘米级 一体化
下载PDF
冲击波物理在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毕延 龚自正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99-410,共12页
概要介绍了冲击波物理应用于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最新成果。主要涉及地球深部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状态,行星的组成模型,以及太阳系中的碰撞成坑和吸积相互作用等领域。着重论述了冲击波物理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所发挥的作... 概要介绍了冲击波物理应用于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最新成果。主要涉及地球深部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状态,行星的组成模型,以及太阳系中的碰撞成坑和吸积相互作用等领域。着重论述了冲击波物理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展望了冲击波动高压技术在地球深部物质科学等地学领域的研究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物理 地球和行星科学 学科交叉
下载PDF
月球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参加第39届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有感 被引量:2
6
作者 肖龙 曾佐勋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综述了2008年3月10~14日在美国休斯敦召开的第39届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期间交流的与月球科学相关的会议内容,简要回顾了人类探测月球的历史。当前的月球科学研究归纳为6个主题:①月球和其他类地行星的地质演化;②撞击过程的定量化描述和... 综述了2008年3月10~14日在美国休斯敦召开的第39届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期间交流的与月球科学相关的会议内容,简要回顾了人类探测月球的历史。当前的月球科学研究归纳为6个主题:①月球和其他类地行星的地质演化;②撞击过程的定量化描述和太阳系历史的关系;③月壤的特征、月壤形成的机械过程和演化过程;④采样返回技术和原型机的开发与运用;⑤月球和其他行星体的内生和外来挥发分;⑥月表的大气和尘埃环境对人类登陆的影响。2007~2008年,日本、中国、印度和美国纷纷推出探月计划,将月球探测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深空探测成为各国展示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试验场,也将有力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独立探测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数据资料共享将成为必然。公众的积极参与将为月球探测注入新的活力,并成为空间探测的基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探测 月球科学 39届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
下载PDF
参加“第38届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随想
7
作者 曾佐勋 刘立林 岳宗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18,共2页
关键词 行星科学 月球 美国宇航局 研究所 休斯敦 约翰逊 意大利 加拿大
下载PDF
参加第39届月球和行星科学大会的几点感受
8
作者 曾佐勋 肖龙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3,25,共2页
关键词 行星科学 感受 月球 读者交流 休斯敦 意大利 加拿大 俄罗斯
下载PDF
伯克利加州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本科教育现状研究
9
作者 周肃 邱磊 +1 位作者 刘翠 张琳琳 《中国地质教育》 2011年第3期85-88,共4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笔者访问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期间了解和感受到的该校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本科教育体系及措施。使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定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是该系本科教育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有... 本文详细介绍了笔者访问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期间了解和感受到的该校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本科教育体系及措施。使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定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是该系本科教育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有效的主客观评价体系,该系在美国地球科学教育和研究领域长期处于领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克利加州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 本科教育
下载PDF
“行星科学导论”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10
作者 李春辉 《中国地质教育》 2022年第1期67-70,共4页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当下高等教育中极为紧迫和重要的事情。对于教学体系较为成熟的课程,课程思政的素材可能在以往的授课中已经以“名人轶事”等形式得到体现,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时候需要在上述素材中加以提炼和体系化。但是,...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当下高等教育中极为紧迫和重要的事情。对于教学体系较为成熟的课程,课程思政的素材可能在以往的授课中已经以“名人轶事”等形式得到体现,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时候需要在上述素材中加以提炼和体系化。但是,对于新设的前沿科学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面临诸多问题。行星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缺乏国内自编教材的情况下,成都理工大学开设全国第一门“行星科学导论”课程,我们对课程思政的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本文通过欧阳自远、美苏行星科学的差异化发展、中外宇宙观等案例,深入挖掘案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民族精神、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等信息,尝试呈现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为同类课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科学 课程思政 案例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技术及其在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谷立新 李金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9-1140,共22页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重要的微纳米尺度精细加工、微小样品制备和微区原位显微分析设备,与其他高精尖显微分析仪器(如透射电镜、离子探针、原子探针和同步辐射等)配合使用,可为纳米地球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在简要...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重要的微纳米尺度精细加工、微小样品制备和微区原位显微分析设备,与其他高精尖显微分析仪器(如透射电镜、离子探针、原子探针和同步辐射等)配合使用,可为纳米地球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在简要介绍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技术的原理、功能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展示该技术在加工制备透射电镜超薄片样品和原子探针针尖样品中的应用,以及在代表性地学样品(如矿化微生物和页岩等)样品三维重构成像分析上的应用。最后,分析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它在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原子探针 纳米地球科学 行星科学
下载PDF
美国新版行星科学和天体生物学十年战略解读
12
作者 张扬眉 赵琪 《国际太空》 2022年第11期8-14,共7页
2022年4月19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布《起源、世界和生命:行星科学和天体生物学十年战略2023—2032》(简称《十年战略》),提出了美国未来十年在行星科学、天体生物学、行星防御等领域的科学优先事项和潜在的机遇,并给出相应的投... 2022年4月19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布《起源、世界和生命:行星科学和天体生物学十年战略2023—2032》(简称《十年战略》),提出了美国未来十年在行星科学、天体生物学、行星防御等领域的科学优先事项和潜在的机遇,并给出相应的投资建议。该报告定义了12个优先科学问题,确定了3个高级科学主题—起源、世界和进程、生命和可居住性,以帮助指导行星科学和天体生物学的任务选择和研究工作。此外,该报告建议NASA均衡发展各级任务,提出了未来十年推荐实施的重点任务,并根据不同的预算前提,制定了未来美国太阳系探索的“保底计划”和“建议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生物学 行星科学 国家研究委员会 十年 科学主题 均衡发展 优先事项
下载PDF
国家需求在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勇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2021年第4期353-355,共3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深空探测成为一项重要国家战略,5次月球探测工程任务和首次火星探测工程任务均取得了成功.小行星采样返回、火星采样返回、木星探测、太阳系边际穿越、月球科研站等新的战略规划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毫无疑问,... 进入21世纪以来,深空探测成为一项重要国家战略,5次月球探测工程任务和首次火星探测工程任务均取得了成功.小行星采样返回、火星采样返回、木星探测、太阳系边际穿越、月球科研站等新的战略规划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毫无疑问,我国已成为一个快速崛起的深空探测大国.在此背景下,行星科学学科建设的滞后成为制约我国深空探测事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瓶颈.行星科学具有鲜明的基础研究属性,又与深空探测相辅相成.因此,行星科学一级学科的建设方向应该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建设目标应当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行星科学 一级学科 国家战略
下载PDF
2021年全国行星科学大会纪要
14
作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78-2578,共1页
首届全国行星科学大会于2021年6月18日-21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本次大会设有8个分会场,25个科学专题.会议共收到论文报告500余篇,其中海报展板100余篇,口头报告400余篇.本次会议吸引了我国相关专家学者、机构代表、青年学生等共106家单... 首届全国行星科学大会于2021年6月18日-21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本次大会设有8个分会场,25个科学专题.会议共收到论文报告500余篇,其中海报展板100余篇,口头报告400余篇.本次会议吸引了我国相关专家学者、机构代表、青年学生等共106家单位,1020位代表参会,16家展商参展,也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央视网、新华网、中新网等国内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科学 口头报告 新华网 中新网 央视网 江苏省苏州市 论文报告
下载PDF
侯增谦荣获“《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2004-2007年度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作者奖”
15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0-260,共1页
关键词 行星科学 论文作者 通讯 地球 中国地质科学 地质研究所 国际
下载PDF
欧洲航天局举办最大规模的行星科学论坛
16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4期119-120,共2页
据欧洲航天局网站2010年6月29日报道,来自全世界的1200多名科学家聚会挪威卑尔根参加为期一周的欧洲航天局行星论坛,发表他们利用观测卫星数据而得出的关于地球环境与气候的最新成果。这次欧洲航天局最大规模的科学论坛,是在挪威航... 据欧洲航天局网站2010年6月29日报道,来自全世界的1200多名科学家聚会挪威卑尔根参加为期一周的欧洲航天局行星论坛,发表他们利用观测卫星数据而得出的关于地球环境与气候的最新成果。这次欧洲航天局最大规模的科学论坛,是在挪威航天中心和南森环境与遥感中心共同协助下成功举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航天局 行星科学 最大规模 论坛 地球环境 卫星数据 遥感中心 航天中心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
17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6-136,F0003,共2页
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紫金山天文台,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于2013年4月正式成立。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吴季研究员。
关键词 中国科学 重点实验室 行星科学 紫金山天文台 实验室主任 上海天文台 学术委员会 科学中心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教授琚宜文:践履笃实纳米地质情 创新不息科技强国梦
18
作者 朱晓苹 《中国高新科技》 2020年第2期10-13,共4页
20世纪80年代,纳米科技得到迅猛发展,并广泛渗透于多个学科,带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和微电子学等领域发生了群体性技术革命,成为一门集前沿性、交叉性和多学科特征于一体的新兴研究领域。同时,纳米理论在地学中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纳米科技得到迅猛发展,并广泛渗透于多个学科,带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和微电子学等领域发生了群体性技术革命,成为一门集前沿性、交叉性和多学科特征于一体的新兴研究领域。同时,纳米理论在地学中的发展潜力也在不断凸显,尤其是在像琚宜文等当代地质学家孜孜以求、执着忘我的不懈努力下,对纳米科学与地质科学各分支相结合产生的新兴学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形成了纳米地球观,在国际上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纳米地质学学科,全面阐述了纳米地质学及纳米成藏成矿领域重大和前沿科学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科学 地质科学 纳米科学 纳米科技 微电子学 学科特征 交叉性 强国梦
下载PDF
哈勃的功绩之行星科学
19
《飞碟探索》 2014年第5期18-19,共2页
我们邻居的表面正在发生着什么?再远一些,有没有另一些人居住在类似地球的地方,他们也在向天空张望?哈勃空间望远镜一直在观察恒星和行星系统的形成,审视着遥远恒星周围的行星,记录着宇宙冲撞的破坏性力量。
关键词 哈勃空间望远镜 行星科学 天文学 观测方法
下载PDF
光照宇宙 心系华夏——周光召星命名暨蔡冠深行星科学奖励基金成立仪式在宁举行
20
作者 紫台 《华人时刊》 1996年第5期11-11,共1页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2号的小行星,最近已荣获国际批准,正式命名为“周光召星”。这颗小行星是该台1981年10月25日发现的,绕太阳一周需3.84年。周光召星命名暨蔡冠深行星科学奖励基金成立仪式于1996年3月30日在...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2号的小行星,最近已荣获国际批准,正式命名为“周光召星”。这颗小行星是该台1981年10月25日发现的,绕太阳一周需3.84年。周光召星命名暨蔡冠深行星科学奖励基金成立仪式于1996年3月30日在南京金陵饭店隆重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冠深 行星科学 奖励基金 中国科学 紫金山天文台 行星 华夏 国际编号 香港新华集团 宇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