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优两脉冲行星际轨道转移优化算法 被引量:6
1
作者 任远 崔平远 栾恩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07-1311,共5页
研究了最优两脉冲轨道转移问题。以行星际飞行为背景,结合状态转移矩阵和古典变分理论,推导了两脉冲行星际轨道转移的性能指标对可调参数的解析偏导数,并利用这些解析偏导数提出了一种快速的两脉冲轨道转移优化算法。解决了传统两脉冲... 研究了最优两脉冲轨道转移问题。以行星际飞行为背景,结合状态转移矩阵和古典变分理论,推导了两脉冲行星际轨道转移的性能指标对可调参数的解析偏导数,并利用这些解析偏导数提出了一种快速的两脉冲轨道转移优化算法。解决了传统两脉冲行星际转移轨道优化算法中存在的计算速度慢,无法控制计算精度的问题。最后,以地球-火星轨道转移为例,将提出的优化算法计算的结果与传统的"能量等高线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此算法的正确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脉冲转移轨道 状态转移矩阵 变分法 行星际轨道 探测机会
下载PDF
X射线脉冲星导航在行星际轨道上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博 郭星灿 杨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84-1387,共4页
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被认为是新一代导航技术,非常适合于行星际探测.深入分析了利用搜索空间方法求解飞行器真实位置和估计位置相位差的脉冲整周期模糊数,解决了相位导航方法存在的周期模糊数问题.利用轨道动力学模型估计飞行器的位置,... 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被认为是新一代导航技术,非常适合于行星际探测.深入分析了利用搜索空间方法求解飞行器真实位置和估计位置相位差的脉冲整周期模糊数,解决了相位导航方法存在的周期模糊数问题.利用轨道动力学模型估计飞行器的位置,并以真实位置和估计位置上的脉冲相位之差作为反馈进行偏差校正.仿真表明,X射线脉冲星导航方法在行星际轨道上是可行和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轨道 X射线脉冲星 脉冲整周期模糊数 搜索空间矩阵法
下载PDF
行星际轨道任务优化与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彭雷 戴光明 +1 位作者 王元珍 石再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70-1873,共4页
探测器的轨道优化设计是深空探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介绍了自主研发的行星际轨道任务优化与仿真平台(ITOT)的系统构架和主要功能。此平台包括4大子系统和12个功能模块,能够实现行星际轨道任务的信息管理、计算、优化和可视化仿真等... 探测器的轨道优化设计是深空探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介绍了自主研发的行星际轨道任务优化与仿真平台(ITOT)的系统构架和主要功能。此平台包括4大子系统和12个功能模块,能够实现行星际轨道任务的信息管理、计算、优化和可视化仿真等功能。本平台特色在于使用多种演化算法和多目标优化算法来求解复杂的行星际轨道优化问题。通过与有关文献中的对比计算,证明此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轨道 仿真 演化算法 多目标优化算法
下载PDF
一种混合算法求解多体问题下行星际转移轨道 被引量:2
4
作者 梁雨婷 谭毅 +1 位作者 程楠 莫黎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0年第4期15-17,29,共4页
在限制性多体问题下的行星际转移轨道是一个典型的两点边值问题。求解该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是采用打靶法结合Runge-Kutta积分进行求解,但是在求解行星际转移轨道时,由于方程比较复杂普通的打靶法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求到解。文章提出了一种... 在限制性多体问题下的行星际转移轨道是一个典型的两点边值问题。求解该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是采用打靶法结合Runge-Kutta积分进行求解,但是在求解行星际转移轨道时,由于方程比较复杂普通的打靶法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求到解。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演化和打靶法的混合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转移轨道 差分演化 改进打靶法 两点边值问题
下载PDF
太阳系行星际航天器外热流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洋 彭晓东 +2 位作者 张汉勋 郭颂 明星 《电子设计工程》 2017年第9期1-5,共5页
针对传统国内外热流算法以及某些国外商业软件只计算单行星轨道航天器外热流的不足,提出了太阳系行星际轨道航天器的外热流计算方案。本文方案采用积分定义法,平行光线法,近似法,插值法,考虑行星椭圆轨道的影响以及面元遮挡。仿真计算... 针对传统国内外热流算法以及某些国外商业软件只计算单行星轨道航天器外热流的不足,提出了太阳系行星际轨道航天器的外热流计算方案。本文方案采用积分定义法,平行光线法,近似法,插值法,考虑行星椭圆轨道的影响以及面元遮挡。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符合行星际轨道外热流物理特性,其计算效率和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热流 角系数 行星际轨道 航天器 辐射换热
下载PDF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的轨道设计和STK仿真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兰 张浚哲 +1 位作者 王丹丹 韩雪锋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研究了行星际轨道的基本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Lambert问题及其对基本设计参数的求解,然后利用Lambert问题解生成的PCP图搜索了全局最优的2009~2010年发射窗口,并利用卫星软件工具包(STK)模拟了萤火一号(YH-1)在复杂力... 研究了行星际轨道的基本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Lambert问题及其对基本设计参数的求解,然后利用Lambert问题解生成的PCP图搜索了全局最优的2009~2010年发射窗口,并利用卫星软件工具包(STK)模拟了萤火一号(YH-1)在复杂力模型下主要飞行轨道的全过程。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Lambert问题解与STK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建立行星际飞行的复杂设计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轨道 Lambert问题 PCP图 卫星软件工具包 萤火一号
下载PDF
深空多任务轨道设计初探
7
作者 杜兰 陈世杰 +1 位作者 于亮 范民强 《深空探测研究》 2010年第3期17-20,共4页
研究了行星际多任务轨道的基本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法。首先介绍PCP图匹配拼接法,以及引力辅助和会合轨道的设计方法,然后利用PCP图匹配和地球引力辅助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多任务飞行轨道。
关键词 行星际轨道 Lambert问题 PCP图 引力辅助 会合轨道
下载PDF
Response of magnetic fields at geosynchronous orbit and on the ground to the sudden changes of IMF B_Z 被引量:3
8
作者 DONG YiXuan CAO JinBin +2 位作者 LIU WenLong ZHANG Lei LI LiuYu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360-367,共8页
The rapid change in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caused by solar wind disturbances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lar wind-magnetosphere interaction.However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focused on the perturbation ... The rapid change in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caused by solar wind disturbances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lar wind-magnetosphere interaction.However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focused on the perturbation of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caused by 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 changes.In this paper,we studied the response of geosynchronous magnetic field and the magnetic field to the rapid southward turning of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during the interval 1350 1420 UT on 7May 2007.During this event,BZ component of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decreased from 15 nT to 10 nT within 3 min(1403 1406 UT).The geosynchronous magnetic field measured by three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s(GOES 10 12)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The variations of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in the morning sector(9 10 LT)were much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dawn sector(5 LT).Meanwhile,the H components of geomagnetic field on the ground have similar response features but exhibit latitude and LT dependent variations.Compared with H components,the D components do not have regular variations.Although the solar wind dynamical pressure encounters small variations,the magnetic field both in space and on the ground does not display similar variations.Therefore,the increase of geomagnetic field in the dawn sector is caused by the southward turning of IMF(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BZ.These results will help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upling process of geomagnetic filed and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IMF) solar wind geosynchronous orbit geomagnetic fiel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