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潭秋: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
1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3年第11期57-57,共1页
三哥、六哥:……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几年来为生活南北奔驰,今天不知明天在哪里。这样的生活,小孩子终成大累,所以决心将两个孩子送托外家(外婆家)抚养去了。两孩都活泼可爱,直妹(编者注:徐全直,陈潭秋妻子)本不舍离开他们... 三哥、六哥:……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几年来为生活南北奔驰,今天不知明天在哪里。这样的生活,小孩子终成大累,所以决心将两个孩子送托外家(外婆家)抚养去了。两孩都活泼可爱,直妹(编者注:徐全直,陈潭秋妻子)本不舍离开他们,但又没有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潭秋 外婆家 萍踪浪迹 行止 生活 明天
下载PDF
嵇康行止探微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红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0-132,共3页
研究嵇康的行止,除了前人较多着眼的其游山放水、清谈辩难、弹琴咏诗、饮酒服药等外在表现外,还应该把握其内在发展脉络,探讨其行止"内不愧心,外不负俗"的原则性,"心无措乎是非"的自适性,把理想付诸实现的务实性以... 研究嵇康的行止,除了前人较多着眼的其游山放水、清谈辩难、弹琴咏诗、饮酒服药等外在表现外,还应该把握其内在发展脉络,探讨其行止"内不愧心,外不负俗"的原则性,"心无措乎是非"的自适性,把理想付诸实现的务实性以及对现实的超越性。这些特性让他超越一般的魏晋士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行止 适意 务实 超越
下载PDF
阳明山秀峰禅师行止述评
3
作者 杜寒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5-38,共4页
依《秀峰禅师行录》,文章对明代禅宗高僧秀峰禅师的行止加以述评,以弘扬阳明山禅宗文化。文中涉及到了秀峰的出生、成长、出家、悟道、勘验、坐化等,秀峰志向远大,自主自信,苦行悟道,精进静养,真身不坏。正是由于出现了秀峰这样的禅师,... 依《秀峰禅师行录》,文章对明代禅宗高僧秀峰禅师的行止加以述评,以弘扬阳明山禅宗文化。文中涉及到了秀峰的出生、成长、出家、悟道、勘验、坐化等,秀峰志向远大,自主自信,苦行悟道,精进静养,真身不坏。正是由于出现了秀峰这样的禅师,阳明山的佛教的影响力才更加深远。秀峰七祖的遗迹成为人们来山礼佛的神圣的文化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山 秀峰禅师 行止
下载PDF
宋代官员丁忧期间的衣食与行止
4
作者 夏文登 徐红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6-22,共7页
宋代官员丁忧期间,在服饰、饮食和行止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定。官员在丁忧期间不同的时段和特定的情况下,其在衣食和行止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也就不同。由于宋人认为只有对父母尽孝,才能对君主尽忠,而孝则体现在具体的生活中,故宋代官员丁... 宋代官员丁忧期间,在服饰、饮食和行止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定。官员在丁忧期间不同的时段和特定的情况下,其在衣食和行止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也就不同。由于宋人认为只有对父母尽孝,才能对君主尽忠,而孝则体现在具体的生活中,故宋代官员丁忧期间的生活不仅为礼文所制约,更是为宋代君主所重视。官员在实际丁忧生活中如能遵守礼制或过礼,则会为史家特书或官方褒奖;而对于居丧违礼者,则会受到世人的讥讽与官方的惩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忧 服饰 饮食 行止
下载PDF
从“行止见识”论林黛玉缘何不喜义山诗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钰君 《曹雪芹研究》 2022年第3期89-97,共9页
作为小说中艺术形象的林黛玉与历史人物李商隐,皆极具审美情怀,其诗亦多见感伤缠绵之情调。读者往往认为林黛玉当以李商隐为知己。然而二人诗歌虽情调相似,但诗品却并不相类。本文从曹公所重的“行止见识”这两方面对二人进行比较,探讨... 作为小说中艺术形象的林黛玉与历史人物李商隐,皆极具审美情怀,其诗亦多见感伤缠绵之情调。读者往往认为林黛玉当以李商隐为知己。然而二人诗歌虽情调相似,但诗品却并不相类。本文从曹公所重的“行止见识”这两方面对二人进行比较,探讨林黛玉不同于李商隐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并推测曹公谓林黛玉“最不喜欢”义山诗,实恐读者因二人感伤情调之相似而将林黛玉误作囿于情而无超越之境界的庸常深闺女子,而忘其行止识见,故特特一笔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黛玉 李商隐 行止见识 诗品
下载PDF
反义复合词“行止”的形成演变及其认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秦洁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10期17-21,共5页
"行止"由反义并列词组的"行动和止息"义通过转喻的认知方式凝结成词。其词汇化经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即偏义复合和周遍性表义,表"行动"偏义和"行为举止"义。词汇化后,又在转喻机制的推动下,产生... "行止"由反义并列词组的"行动和止息"义通过转喻的认知方式凝结成词。其词汇化经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即偏义复合和周遍性表义,表"行动"偏义和"行为举止"义。词汇化后,又在转喻机制的推动下,产生了"行踪"义、"品行"义。"行止"的整个演变过程是进行概念整合的过程。其中,认知的突显原则、认知上的不对称性、转喻机制等在反义复合词"行止"的成词和语义衍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止 语义演变 认知语言学 转喻
下载PDF
再论杜甫去蜀时间与行止
7
作者 李江才 《杜甫研究学刊》 2021年第2期49-57,共9页
文章梳理了学界关于杜甫离蜀时间的几种观点及相关论据,认为杜甫应在严武死前去蜀。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相关历史地理史料,对严武死后去蜀旧说中不合情理之处提出质疑,旧说所举证据,多可用于证明杜甫在严武死前去蜀的合理性。本文... 文章梳理了学界关于杜甫离蜀时间的几种观点及相关论据,认为杜甫应在严武死前去蜀。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相关历史地理史料,对严武死后去蜀旧说中不合情理之处提出质疑,旧说所举证据,多可用于证明杜甫在严武死前去蜀的合理性。本文尝试梳理杜甫去蜀行程,并对永泰元年(765)至初至云安这段时间内所作部分诗歌系年进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去蜀 时间 行止 系年
下载PDF
空海入唐求法福建行止考
8
作者 兰惠英 《艺苑》 2017年第3期106-108,共3页
被誉为日本"传法大师"的空海,乘遣唐使的船来中国求法时,因遇飓风,船漂流到福建境内。他在福建停留了近三个月,关于他在福建的行止学术上颇有争议。文章根据中日双方史料,考证其在福建的行止。
关键词 空海 入唐求法 福建行止
下载PDF
行止其间 是为旅途(英文)
9
作者 Nazim Hikmet 《中国自行车》 2018年第2期12-13,共2页
The most magnificent poem hasn't been written yet.The most beautiful song hasn't been sung yet.The most glorious day hasn't been lived yet.The most shine star hasn't been discovered yet.When we don'... The most magnificent poem hasn't been written yet.The most beautiful song hasn't been sung yet.The most glorious day hasn't been lived yet.The most shine star hasn't been discovered yet.When we don't know any more what we are supposed to do it's the time when we can do true something.When we don't know any more where we are supposed to go it's the start when the true travel has just beg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止其间 是为旅途》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下载PDF
景行行止
10
作者 李裴 《当代贵州》 2020年第31期79-79,共1页
"知止不殆",蕴含了贯穿时空的通透智慧,行走在大道上也需时刻警醒,不能丢掉了"止"的"分寸"。"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原出于《诗经·小雅·车辖》,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知止不殆",蕴含了贯穿时空的通透智慧,行走在大道上也需时刻警醒,不能丢掉了"止"的"分寸"。"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原出于《诗经·小雅·车辖》,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并说"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能听到,然详解和追问却不竟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雅 不殆 心向往之 《诗经 《史记·孔子世家》 行止 日常生活
下载PDF
笔墨纸砚,风度行止
11
作者 徐昕仪 《新作文(教研)》 2019年第3期0198-0198,0199,共2页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与大多数人的童年相似,我在一开始就被塞进书法班摸爬滚打,天生一副假小子脾气,总想着要学班超投笔从戎,到外头绿树浓荫底下玩打仗游戏,半点静不下心来。
关键词 笔墨纸砚 风度行止
下载PDF
进退由己,行止由心
12
作者 李姝洁 《高中生(作文)》 2024年第6期46-47,共2页
古往今来,进与退、行与止,向来是文人墨客争论不休的话题。有易安居士道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张耒所谓“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也有王摩诘言“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依我拙见,这进退、行止,又何必非要分个高... 古往今来,进与退、行与止,向来是文人墨客争论不休的话题。有易安居士道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张耒所谓“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也有王摩诘言“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依我拙见,这进退、行止,又何必非要分个高下是非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当作人杰 易安居士 摩诘 张耒 文人墨客 行止 进退
原文传递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3
作者 谭昊杰 《少儿国学》 2023年第10期6-9,共4页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意思是:品德像高山一样崇高,行为像大路一样光明正大,引人敬仰和效仿。“高山景行”是一个成语,指崇高的德行。
关键词 《诗经》 行止 大路 崇高
原文传递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4
作者 谭昊杰 《少儿国学》 2023年第9期9-11,共3页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车舝(xiá)》。这是一首歌咏新婚的乐章。在诗歌描绘的景象中,新郎驾着迎亲的彩车,一路上鸟语相伴。新郎仰望高山,远眺(tiào)大路,忍不住浮想联翩,幸福生活的画面在脑海中纷至沓来。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车舝(xiá)》。这是一首歌咏新婚的乐章。在诗歌描绘的景象中,新郎驾着迎亲的彩车,一路上鸟语相伴。新郎仰望高山,远眺(tiào)大路,忍不住浮想联翩,幸福生活的画面在脑海中纷至沓来。对未来美好的婚姻生活,他满怀憧憬,正如想要攀登到高山之巅、遵行大路走到尽头一样。因此,诗中写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生活 《诗经 鸟语 幸福生活 行止 高山
原文传递
陈毅安烈士革命行止和政治品格——从陈毅安写给李志强的五十四封家书说起
15
作者 贺靖婷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1年第1期597-602,共6页
陈毅安是红军早期的杰出将领,1930年7月任红三军团红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长沙战役中任前敌总指挥,在掩护军团机关转移时,壮烈牺牲。本文围绕陈毅安烈士写给未婚妻李志强的五十四封家书及其他相关史料梳理其革命经历,从而试探陈毅安烈士... 陈毅安是红军早期的杰出将领,1930年7月任红三军团红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长沙战役中任前敌总指挥,在掩护军团机关转移时,壮烈牺牲。本文围绕陈毅安烈士写给未婚妻李志强的五十四封家书及其他相关史料梳理其革命经历,从而试探陈毅安烈士“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敢于牺牲的崇高品质”的政治品格,以此缅怀先烈,传承其革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毅安 家书 革命行止 政治品格
原文传递
小学英语教学应起乎“上”、行乎“止”、终乎“正”——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7 Protect the Earth中Story time板块教学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朝侠 《辽宁教育》 2019年第21期41-43,共3页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到学生的"向上"思想和行为;应谨循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原则,做到适可而止,于有违之处"止步";应将"正"的思想贯穿教与学的始终,将教育和做学问无缝对接,最终达到"正道&qu...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到学生的"向上"思想和行为;应谨循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原则,做到适可而止,于有违之处"止步";应将"正"的思想贯穿教与学的始终,将教育和做学问无缝对接,最终达到"正道"。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起乎“上” 乎“ 终乎“正”
下载PDF
浅析中国古典舞中“起、行、止”的审美特征
17
作者 卜晓蕊 《艺术大观》 2019年第5期263-263,266,共2页
中国古典舞承载传统和古典艺术,将“起、行、止”的过程将形神融为一个整体,通过舞蹈形态体现形态之美,利用情感表达彰显神韵之美。舞蹈过程起于心,寄情于意韵之中;行于气,承接于气韵之间;行于气,承接于气韵之间,展现了“意韵、气韵、... 中国古典舞承载传统和古典艺术,将“起、行、止”的过程将形神融为一个整体,通过舞蹈形态体现形态之美,利用情感表达彰显神韵之美。舞蹈过程起于心,寄情于意韵之中;行于气,承接于气韵之间;行于气,承接于气韵之间,展现了“意韵、气韵、神韵”合一的整体协调之美,以意韵传情,以气息联动,以动静传神,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既要传承传统的审美特征也要,更加贴合时代特色,发觉更多艺术表达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舞 形态特征 “起
下载PDF
唐《李行止墓志铭》
18
作者 郭茂育 杨庆兴 《书法》 2013年第6期24-31,共8页
《李行止墓志铭》全称《唐故朝议大夫亳州别驾李府君(行止)墓志铭》。志长宽均六十一厘米。志文二十四行,满行二十四字。正书。有界格。四侧为缠枝牡丹纹。二○○五年洛阳出土。现藏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 缠枝牡丹 李府 有界格 洛阳师范学院 朝议大夫 别驾 长宽 鹰扬郎将 朝散大夫
原文传递
苏轼“随物赋形”命题的功能发展
19
作者 陶承昊 王永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73,共12页
苏轼散文中“随物赋形”一词最初指水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形态的特点,之后发挥出“随物赋形”在为人与为文两方面的理论功能。随物赋形思想既整合了道、佛两家相关的思想,也是对陶渊明人生态度、谢赫相关画论的发展及个人生活经... 苏轼散文中“随物赋形”一词最初指水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形态的特点,之后发挥出“随物赋形”在为人与为文两方面的理论功能。随物赋形思想既整合了道、佛两家相关的思想,也是对陶渊明人生态度、谢赫相关画论的发展及个人生活经历的理论互动。这一命题在苏轼的书写过程中逐渐增强概括与统摄功能,伴随着这一命题的经典化,其在文学理论领域兼具概括阐释功能与创作实践指导功能的意义不断凸显,一方面持续启迪相关概念、命题的提出和文本的创作,另一方面也以一种风格形态成为理论和创作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随物赋形 行止天成 功能论
下载PDF
张惠言盛京行役考
20
作者 张宏波 《临沂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61-67,共7页
嘉庆五年,张惠言因工篆书,承旨往盛京镌宝,与当地官员李楘、刘大观等人,皆有往来。此行期间,张惠言多有诗词创作,并着手编订文集。盛京行役是张惠言仕宦生涯的高光时刻,也是其生平的重要节点,成就了其短暂生涯最后的创作高峰。考察张惠... 嘉庆五年,张惠言因工篆书,承旨往盛京镌宝,与当地官员李楘、刘大观等人,皆有往来。此行期间,张惠言多有诗词创作,并着手编订文集。盛京行役是张惠言仕宦生涯的高光时刻,也是其生平的重要节点,成就了其短暂生涯最后的创作高峰。考察张惠言盛京行役的整个过程,探求其当时所处的历史情境与创作动因,可为其生平及文学研究提供更多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惠言 盛京 行止交游 文学创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