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成王行礼所用乐歌考 被引量:2
1
作者 贾海生 《中华文史论丛》 2004年第78期23-53,共31页
据《尚书大传》记载,周公在摄政期间,相继完成了平定叛乱、封建亲威、营建洛邑、制礼作乐等各项功垂千秋的伟业,巩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地位。至摄政七年致政於成王时,已是功成治定,
关键词 周成王 行礼乐歌 历史考证 祭祀活动
下载PDF
评析荀子“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
2
作者 徐俊杰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8-10,共3页
《荀子·大略》篇中"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这句话特别吸引人的目光。因为,关于"行"的方面有千万,可为什么荀子却只言"礼"?笔者以为,这与荀子的整个礼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句话包含着荀子非... 《荀子·大略》篇中"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这句话特别吸引人的目光。因为,关于"行"的方面有千万,可为什么荀子却只言"礼"?笔者以为,这与荀子的整个礼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句话包含着荀子非常丰厚的礼学思想内容。本文拟从荀子说这句话的原因,即"礼"的重要性;这句话的内容,主要指"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关于荀子这句话的评价等,这三个方面对这句话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评析,以期能以小见大,有益于荀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礼仪 行礼
下载PDF
西夏时期华严修行体系的图像演示--莫高窟第464窟修行礼佛窟功能的义理诠释
3
作者 李志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135,共7页
莫高窟第464窟作为修行礼佛窟,虽前后经两次重修但仍可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前室及甬道两侧所绘题材为本窟渲染了浓厚的华严修行色彩。主室三壁是根据《华严经》内容借用观音化现的构图形式绘制的八地菩萨化现,窟顶的金刚界五方佛则表达了... 莫高窟第464窟作为修行礼佛窟,虽前后经两次重修但仍可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前室及甬道两侧所绘题材为本窟渲染了浓厚的华严修行色彩。主室三壁是根据《华严经》内容借用观音化现的构图形式绘制的八地菩萨化现,窟顶的金刚界五方佛则表达了诸佛对八地菩萨修行的智慧加持,南壁的上师像以西夏华严宗的某位祖师代表了修行者的不懈努力。考虑到本窟浓厚的华严菩萨道的修行特色,推测主室造像为观音、文殊和普贤所组成的“华严三大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464窟 八地菩萨化现 大乘菩萨道 行礼佛窟
下载PDF
成公绥《正旦大会行礼歌》辨正二题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梅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3,共6页
成公绥《正旦大会行礼歌》十五章中遗漏了《食举乐诗》这一分标题,使原来的两组诗仅为一组,历来研究者对此疏漏都未加关注。不仅如此,历来对成公绥这组作品的章节划分不一,实际都未注意到它与张华作品的内在关系。将成公绥的《食举乐诗... 成公绥《正旦大会行礼歌》十五章中遗漏了《食举乐诗》这一分标题,使原来的两组诗仅为一组,历来研究者对此疏漏都未加关注。不仅如此,历来对成公绥这组作品的章节划分不一,实际都未注意到它与张华作品的内在关系。将成公绥的《食举乐诗》重新分章,结果两人的作品在篇章结构、句式及内容上基本一致。这可能是魏晋文人拟乐府创作的早期形态之一:依乐府音乐"填词",因而最接近汉魏《食举乐诗》的原生态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公绥 正旦大会行礼 食举乐诗 辨正
原文传递
行礼、联谊与庆贺:“团拜”礼俗初探
5
作者 郗志群 王新迎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0年第1期65-67,共3页
团拜之举由来已久,由宋代的团拜礼而得名,且曾代指同年会,至明代逐渐成为京官新春庆贺的团体聚会。清代团拜发展至鼎盛,参与官员众多、内容更具娱乐性,且为地方官员所效仿,成为官员交接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团拜 行礼 联谊 庆贺
原文传递
首脑会面,行礼各不同
6
作者 李伟 《党的生活(河南)》 2007年第8期49-49,共1页
从希拉克到萨科齐,从叶利钦到布什,不同的首脑有不同的行礼方式。这既显示了国家关系的亲疏,也反映了首脑的个性风采。
关键词 首脑会面 国家关系 个性风采 希拉克 叶利钦 布什 首脑行礼方式
原文传递
激进权智与温和权慧:孟子经权观新论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海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137,共24页
孟子经权观由背反于经的激进权智、返归于经的温和权慧两部分构成。从小叔子救嫂子,舜不告而娶,汤放桀、武王伐纣、伊尹放太甲,舜窃负而逃四组案例看,激进权智的实质在于以权抗礼。从如何应付违礼行为、位移现象、收礼情形三组案例看,... 孟子经权观由背反于经的激进权智、返归于经的温和权慧两部分构成。从小叔子救嫂子,舜不告而娶,汤放桀、武王伐纣、伊尹放太甲,舜窃负而逃四组案例看,激进权智的实质在于以权抗礼。从如何应付违礼行为、位移现象、收礼情形三组案例看,温和权慧的实质在于以权行礼。激进权智的使用范围极其有限,温和权慧的作用空间无边无际;激进权智只是醒目的标志,温和权慧却是普遍的风格。行权是每一个道德实践主体不可让渡的权利,一般情形下同样需要权变智慧,这是孟子经权观不同于而且高于传统经权观的所在,亦是孟子经权观在传统经权思想史上彰显出的独特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进权智 温和权慧 背反于经 返归于经 以权抗礼 以权行礼 经权观
下载PDF
儒家“礼”文化对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修平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13,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兴国和文化育人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教育任务。传承和创新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儒家尚"礼"文化是学校落实上述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教育承载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兴国和文化育人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教育任务。传承和创新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儒家尚"礼"文化是学校落实上述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教育承载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应用型、实践型、服务型高素质人才的时代使命,"礼仪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必备特征,也是高职院校需要一以贯之的特色工程。将儒家"礼"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是履行高职教育新使命的必要行动,其理据和路径是以"仁"为本而"明礼"、深明大"义"而"行礼"、以"和"为贵而"用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礼文化 高职院校 礼仪教育 明礼 行礼 用礼
下载PDF
唐长安国子监与长安城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旸 《建筑师》 2010年第3期32-43,共12页
建筑营造,选址规划为先,且古代都城的官方建筑更给予礼制规矩的约束和定位,从唐长安国子监所在入手,即出于都城规划的全局之虑;再大而化小,视角由城市转至国子监庙学,因文献记载的建筑信息极为稀少藉由解读庙学行礼中的行进路线和空间使... 建筑营造,选址规划为先,且古代都城的官方建筑更给予礼制规矩的约束和定位,从唐长安国子监所在入手,即出于都城规划的全局之虑;再大而化小,视角由城市转至国子监庙学,因文献记载的建筑信息极为稀少藉由解读庙学行礼中的行进路线和空间使用,可钩稽些许对建筑本体和城市空间的认知;再结合参与科举者行止空间的描摹,及于帝都功能空间的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长安城 国子监 庙学行礼
下载PDF
关学的特征及其研究价值
10
作者 苗彦恺 《科学.经济.社会》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关学研究日益成为当今学者关注的对象之一。关学自北宋张载创立起,一直到明清都是理学思想中一支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重要学派。在近代理学(儒学)发生转型之前,关学思想主要特征有:以儒学经典为基础,注重经学研习与传播;以学术兼容为指导... 关学研究日益成为当今学者关注的对象之一。关学自北宋张载创立起,一直到明清都是理学思想中一支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重要学派。在近代理学(儒学)发生转型之前,关学思想主要特征有:以儒学经典为基础,注重经学研习与传播;以学术兼容为指导,注重学术的批判与包容;以躬行礼教为根本,注重践行与致用;以知行合一为旨归,注重知与行的结合。基于此,关学得以长足发展,成为今天研究理学思想重要的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 兼容 行礼 知行合一
下载PDF
广西花头瑶“成人礼”仪式舞蹈形态探究
11
作者 胡晶莹 《贺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4-25,43,共3页
在中国各民族传统宗教仪式中,蕴含着大量与本民族、本地域历史、社会、民俗等相关联的文化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整体的宗教仪式去观察一个民族的气质特征,也可从不同角度切入微观地了解这一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从舞蹈的角度,运用舞蹈生... 在中国各民族传统宗教仪式中,蕴含着大量与本民族、本地域历史、社会、民俗等相关联的文化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整体的宗教仪式去观察一个民族的气质特征,也可从不同角度切入微观地了解这一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从舞蹈的角度,运用舞蹈生态学原理对广西花头瑶"成人礼"仪式中典型舞蹈动作形态进行分析,探究形成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因素,对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礼 行礼 舞蹈
下载PDF
冯玉祥提倡俭朴
12
作者 相逢一笑 《共产党员》 2021年第19期49-49,共1页
1918年,冯玉祥在湖南省常德市出任镇守使。一天他出门办事,看到两名士兵在路上闲逛。冯玉祥立即从车上走了下来,他来到其中一个士兵面前,朝着对方深深鞠躬。两名士兵看清是冯玉祥后,吓得不轻。特别是那位无缘无故受了冯玉祥一大拜的士兵... 1918年,冯玉祥在湖南省常德市出任镇守使。一天他出门办事,看到两名士兵在路上闲逛。冯玉祥立即从车上走了下来,他来到其中一个士兵面前,朝着对方深深鞠躬。两名士兵看清是冯玉祥后,吓得不轻。特别是那位无缘无故受了冯玉祥一大拜的士兵,更是吓得面色发白。鞠躬之后,冯玉祥挺直身子,表情严肃地说道:"别害怕,我不是给你行礼,我只是给你穿的那双鞋行礼!"那位士兵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子,发现和平常并没有什么异常,露出不解的神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玉祥 镇守使 湖南省常德市 鞠躬 行礼 士兵
下载PDF
拜·唱喏·问讯及其它——《水浒传》见面礼式谈
13
作者 白焕然 《中州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33-34,共2页
《水浒传》中,对见面礼式描写颇多,弄清这些礼式的内涵,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了解我国古代礼仪形式都有一定的意义。 《水浒传》描写最多的礼式是拜,只要交往,几乎都要拜,高俅见端王要拜,王进见高俅要拜,史进... 《水浒传》中,对见面礼式描写颇多,弄清这些礼式的内涵,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了解我国古代礼仪形式都有一定的意义。 《水浒传》描写最多的礼式是拜,只要交往,几乎都要拜,高俅见端王要拜,王进见高俅要拜,史进遇鲁达要拜,武松遇哥哥也要拜,就如今人握手一样,拜得如此频繁。 拜,原写作?,《说文解字》解:拜,手与心平,首至于手,是个会意字,由“双手”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说文解字》 九天玄女 五台山 躬身行礼 性格特征 李师师 思想内容 理解作品 《大唐西域记》
下载PDF
行谦谦君子之礼 兴泱泱大国之风
14
作者 郝清雅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23年第33期10-11,共2页
“礼也者,理也。”知礼,亦是懂理。知礼,更要行礼。身体力行,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下面,让我们一起品读《礼记》中的记载,学习如何做一个知礼、行礼的君子。古文赏读【甲】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关键词 知礼 《礼记》 赏读 行礼 君子 品读 身体力行
原文传递
礼鼠的悲剧
15
作者 张德付 《少儿国学》 2023年第23期38-39,共2页
有一种老鼠,见到人就把前足交拱起来,犹如作揖行礼一般,因此被称为礼鼠(又名拱鼠)。甚至古人认为,圣人正是效法拱鼠的动作制定了相应的礼仪。礼鼠到底懂不懂得礼仪,姑且不论,有人发现它确实不懂得多藏厚亡的道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 有一种老鼠,见到人就把前足交拱起来,犹如作揖行礼一般,因此被称为礼鼠(又名拱鼠)。甚至古人认为,圣人正是效法拱鼠的动作制定了相应的礼仪。礼鼠到底懂不懂得礼仪,姑且不论,有人发现它确实不懂得多藏厚亡的道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蒋一葵的《礼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且不论 礼仪 行礼
原文传递
慧眼辨字
16
《初中生天地》 2023年第19期32-32,共1页
错例:在这场较量中,他自知技不如人,不得不甘败下风。诊断:“甘败下风”应为“甘拜下风”。识记方法:甘,心甘情愿;拜,向人行礼;下风,风向的下方,比喻劣势、低下的位置。“甘拜下风”是个成语,意思是心甘情愿地居于低下的位置向人行礼,... 错例:在这场较量中,他自知技不如人,不得不甘败下风。诊断:“甘败下风”应为“甘拜下风”。识记方法:甘,心甘情愿;拜,向人行礼;下风,风向的下方,比喻劣势、低下的位置。“甘拜下风”是个成语,意思是心甘情愿地居于低下的位置向人行礼,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对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例 识记方法 行礼
原文传递
德川日本徂徕学的礼仪制度重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54,共12页
日本儒学"古学派"代表人物荻生徂徕的思想很具批判性。他的工作主要分两部分:一是通过复原圣人之道的原貌来彻底颠覆宋儒的形上学,一是通过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来为制度重建奠定基础。由于圣人之道具体体现为礼乐制度,所以... 日本儒学"古学派"代表人物荻生徂徕的思想很具批判性。他的工作主要分两部分:一是通过复原圣人之道的原貌来彻底颠覆宋儒的形上学,一是通过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来为制度重建奠定基础。由于圣人之道具体体现为礼乐制度,所以其在现实世界的落实就应当重建礼乐。荻生徂徕先肯定"礼"是先王制定的"准据",具有普遍性,同时指出圣人制礼以"人情"为依据,所以作为普遍性之"准据"的礼仪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运用,必须"斟酌己意"、"求合人情",并按照"心之所安"的原则来实行。但是徂徕深感中日"代殊土殊俗殊",故若要在现实日本重建礼仪已基本无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制度重建 经典诠释 人情 行礼
原文传递
论“明礼”与“有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行十周年的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自慧 《思想理论教育》 2011年第23期25-29,共5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行已经十年,但中国的道德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公民的道德素质仍不容乐观,在一些方面甚至还有"滑坡"的迹象。导致道德建设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为道德建设找到切实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已成为当务之...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行已经十年,但中国的道德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公民的道德素质仍不容乐观,在一些方面甚至还有"滑坡"的迹象。导致道德建设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为道德建设找到切实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纲要》中的"明礼"规范是通向"有德"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但要真正实现由"礼"向"德"的转化,还需要人们在认知层面上"知礼"、"懂礼",在情感和行为层面上"尚礼"、"行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 道德建设 明礼知礼 尚礼行礼
原文传递
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双重审视——晚清以降围绕胡培翚《燕寝考》论争平议
19
作者 程尔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9-16,107,共9页
胡培翚所撰《燕寝考》一书,详考天子以至大夫士的燕寝古制,提出颇有创见的论点,成一家之言。在胡培翚生前与身后,围绕该书形成了一场学术论争。论争的内容主要就燕寝的形制,燕寝的房、室、户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胡培翚等人在论争中... 胡培翚所撰《燕寝考》一书,详考天子以至大夫士的燕寝古制,提出颇有创见的论点,成一家之言。在胡培翚生前与身后,围绕该书形成了一场学术论争。论争的内容主要就燕寝的形制,燕寝的房、室、户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胡培翚等人在论争中不断进行细密考证与严格论辩,引发出不同学术观点的直接交锋,使论争具有明显的学术史意义。尤其是诸家对材料的辨别和运用情况所展现出的"信"与"不信"在考据学中发挥的微妙而关键的作用,值得深思。同时,论争折射出的思想背景以及蕴含的思想诉求,又使之凸显出思想史的意义。胡培翚等人对燕寝古制下如此功夫加以考证,除学理层面的"求真"之外,背后还蕴藏着"行礼"这一相对虚指的诉求,其大旨可谓"行古礼、经今世",而这种诉求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所期所思。此外,学者龂龂于古礼的考证辩难,似乎建构出一个知识的"封闭圈",但这些学人对"行道"的强烈渴望以及"行礼"的诉求,实际上又使其内心始终保持着"开放"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寝考》 论争 汉学 行礼 学术史 思想史
原文传递
“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发覆
20
作者 唐宸 《孔子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18-25,共8页
"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是孔子论礼的重要命题,它讨论的是学习礼经书本和践行礼容威仪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君子的品德修养问题。经过七十子及其后学的不断阐释,该命题的文本面貌与微言大义均发生变化,并对汉初今文... "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是孔子论礼的重要命题,它讨论的是学习礼经书本和践行礼容威仪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君子的品德修养问题。经过七十子及其后学的不断阐释,该命题的文本面貌与微言大义均发生变化,并对汉初今文礼学思想分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汉末,刘歆对该命题加以利用,在《七略》礼类小序中将"礼经"概念由《仪礼》改换成《周礼》,郑玄、孔颖达相继坐实,终成学术史上一段公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礼学 学礼与行礼 传经与制礼 礼经公案 《孔子家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