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视觉的早期麦苗行识别线提取方法
1
作者 卢元栋 林海波 +1 位作者 丁荣诚 修玉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共9页
早期麦苗行识别线的提取对于麦田管理机械自主导航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麦苗行识别线的提取方法,可适用于麦苗稀疏与缺失情况。此方法由图像分割、仿射变换、垂直投影及麦苗行识别线提取4部分组成。首先,采用颜色指数2... 早期麦苗行识别线的提取对于麦田管理机械自主导航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麦苗行识别线的提取方法,可适用于麦苗稀疏与缺失情况。此方法由图像分割、仿射变换、垂直投影及麦苗行识别线提取4部分组成。首先,采用颜色指数2g-r-b对采集的图像进行灰度化,利用Qtsu方法对灰度图像进行分割;其次,对图像进行仿射变换,改变麦苗行的形态分布;再次,将麦苗对应的像素进行垂直投影得到垂直投影曲线;最后,根据投影曲线计算识别线的下位点与上位点位置,从而提取麦苗行的识别线。测试结果表明:识别线提取的正确率达92.08%,平均角度偏差为1.63°,方法简单、计算量小,每幅图像平均处理时间为0.065s,满足农机作业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苗行识别线提取 机器视觉 仿射变换 垂直投影 麦苗缺失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精准施药系统作物行识别算法及系统实现 被引量:67
2
作者 刁智华 赵明珍 +4 位作者 宋寅卯 吴贝贝 毋媛媛 钱晓亮 魏玉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7-52,共6页
识别作物行中心线并实现喷药喷头的自动对准是精准施药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为克服作物行识别算法的单一性和适应性不强的缺点,该文以生长早中期的玉米图像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过绿特征法和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分割出作物行,减少处理... 识别作物行中心线并实现喷药喷头的自动对准是精准施药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为克服作物行识别算法的单一性和适应性不强的缺点,该文以生长早中期的玉米图像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过绿特征法和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分割出作物行,减少处理时间和去除噪声;然后在行提取时只保留包含作物行信息的中间作物行,通过随机Hough变换检测出作物行中心线,并根据世界坐标与图像坐标的转换和相对距离得到偏差信息:最后实现了系统的硬件搭建并给出了实际运行效果。不同图像的试验和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背景分割、作物行提取和偏差信息获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适用于不同作物及不同视野图像的作物行算法识别,对精准施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作物 算法 机器视觉 精准施药 行识别
下载PDF
基于Census变换的双目视觉作物行识别方法 被引量:21
3
作者 翟志强 朱忠祥 +2 位作者 杜岳峰 张硕 毛恩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5-213,共9页
针对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作物行识别算法在复杂农田环境下,立体匹配精度低、图像处理速度慢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ensus变换的作物行识别算法。该方法运用改进的超绿-超红方法灰度化图像,以提取绿色作物行特征;采用最小核值相似算... 针对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作物行识别算法在复杂农田环境下,立体匹配精度低、图像处理速度慢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ensus变换的作物行识别算法。该方法运用改进的超绿-超红方法灰度化图像,以提取绿色作物行特征;采用最小核值相似算子检测作物行特征角点,以准确描述作物行轮廓信息;运用基于Census变换的立体匹配方法计算角点对应的最优视差,并根据平行双目视觉定位原理计算角点的空间坐标;根据作物行生长高度及种植规律,通过高程及宽度阈值提取有效的作物行特征点并检测作物行数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拟合作物行中心线。采用无干扰、阴影、杂草及地头环境下的棉田视频对算法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该文算法,在非地头环境下,作物行中心线的正确识别率不小于92.58%,平均偏差角度的绝对值不大于1.166°、偏差角度的标准差不大于2.628°;图像处理时间的平均值不大于0.293 s、标准差不大于0.025 s,能够满足田间导航作业的定位精度及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图像识别 导航 双目视觉 作物行识别 立体匹配 Census变换
下载PDF
基于逆透视变换的条播作物早期作物行识别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学观 马伟 +3 位作者 高原源 臧云飞 何义川 王秀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8-675,共8页
根据条播作物田间作业的对行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作物行检测方法.首先通过选取透视图像中底部区域进行垂直投影,获得透视图像中作物行的边缘点并进行逆透视变换,然后基于逆透视变换算法消除图像几何失真,利用骨化算法求取逆透视图像中... 根据条播作物田间作业的对行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作物行检测方法.首先通过选取透视图像中底部区域进行垂直投影,获得透视图像中作物行的边缘点并进行逆透视变换,然后基于逆透视变换算法消除图像几何失真,利用骨化算法求取逆透视图像中作物行的骨架线交点集,在逆透视变换图像中根据边缘点对骨架线交点集进行划分,最后对交点集分类后的作物行进行拟合,以获取不同的作物行.通过对300幅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小麦作物行图像进行识别试验,其行识别拟合结果表明:作物行拟合的平均误差为2.136 7°,标准差为1.024 3°,平均耗时为0.364 7 s,能够满足实时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行识别 导航 逆透视变换 机器视觉 条播作物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奶牛跛行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前 初梦苑 +1 位作者 康熙 刘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9-169,共11页
奶牛跛行严重降低奶牛福利及潜在产奶量,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准确高效识别奶牛跛行,有助于奶牛肢蹄病的及早发现与治疗,促进奶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人工观察法识别奶牛跛行存在识别效率低、成本高、主观性强等问题。计算机视觉技术... 奶牛跛行严重降低奶牛福利及潜在产奶量,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准确高效识别奶牛跛行,有助于奶牛肢蹄病的及早发现与治疗,促进奶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人工观察法识别奶牛跛行存在识别效率低、成本高、主观性强等问题。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通过无应激、无接触地采集奶牛行走视频数据,准确高效识别奶牛跛行。该研究从可见光相机、深度相机以及热红外相机3种视频采集手段出发,概述了当前奶牛跛行自动识别的主要研究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对比分析了各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指出个体差异性、跛行特征的优选以及早期跛行识别等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问题。同时,该研究从数据获取、技术研发和试验验证等方面,分析了奶牛跛行识别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挑战,展望了未来奶牛跛行识别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奶牛跛行的精准高效识别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奶牛跛行识别 可见光相机 深度相机 热红外相机
下载PDF
一种新型盲人导行识别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宁志刚 杨保柱 +1 位作者 杨玲 黄智伟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143,共3页
采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的盲人导行识别系统,该系统具有GPS定位、超声测距、物体识别和语音提示功能。
关键词 行识别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设计
下载PDF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自然书写脱机中文文本行识别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南希 金连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5-49,共5页
自然书写的脱机中文文本行识别是当今字符识别领域的一个难题.为降低文本行识别中负样本的干扰,文中提出了一个概率模型,将负样本作为一种信息来源,与单字符的识别信息、文本行的几何信息等进行融合.简单地使用两个分类器,就可以实现上... 自然书写的脱机中文文本行识别是当今字符识别领域的一个难题.为降低文本行识别中负样本的干扰,文中提出了一个概率模型,将负样本作为一种信息来源,与单字符的识别信息、文本行的几何信息等进行融合.简单地使用两个分类器,就可以实现上述概率模型.在多人手写真实文本数据库中进行的实验表明,当无语言模型和使用二元语言模型时,文中所提方法的正确识别率分别达到61.29%和72.73%,体现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符识别 中文文本行识别 多信息融合 概率模型 负样本
下载PDF
采用双目视觉和自适应Kalman滤波的作物行识别与跟踪 被引量:9
8
作者 翟志强 熊坤 +3 位作者 王亮 杜岳峰 朱忠祥 毛恩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3-151,共9页
针对传统作物行识别方法在相邻图像间的识别结果偏差较大,作物行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低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和自适应Kalman滤波技术的作物行识别与跟踪方法。对于作物行识别,首先建立图像预处理算法,基于改进的超绿-超红... 针对传统作物行识别方法在相邻图像间的识别结果偏差较大,作物行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低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和自适应Kalman滤波技术的作物行识别与跟踪方法。对于作物行识别,首先建立图像预处理算法,基于改进的超绿-超红模型和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植被灰度特征;建立作物行特征提取算法,基于特征点检测技术和双目视差测距方法计算植被角点特征的三维坐标,根据三维阈值提取作物行特征点,进而建立作物行中心线检测算法,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直线拟合模型,根据作物行特征点的频数统计规律检测作物行冠层中心线。对于作物行跟踪,建立跟踪目标规划模型,提取位于图像中央区域的作物行作为跟踪目标;建立目标状态方程,基于自适应Kalman滤波技术构建作物行中心线跟踪模型。以棉花图像开展试验研究,图像数据包括阴影、杂草、地头等田间场景。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的作物行识别准确度、精度和速度均较高,识别正确率约为92.36%,平均航向偏差为0.31°、标准差为2.55°,平均识别速度约80.25 ms/帧;经目标跟踪后,航向角和横向位置估计的标准差分别为2.62°和0.043m、较无跟踪状态分别减小22.94%和10.42%,作物行中心线的方位估计精度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可为导航系统提供连续、稳定的作物行导引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大田作物 作物行识别 作物跟踪 线性状态观测
下载PDF
作物行识别算法的虚拟试验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翟志强 朱忠祥 +2 位作者 李臻 杜岳峰 毛恩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4-22,共9页
针对作物行识别算法的传统开发过程对田间作物生长周期依赖性较强,错过适当的田间图像采集时期将直接导致算法开发周期延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场景的作物行识别算法测试方法,即在虚拟环境下模拟农田作物行场景和图像采集系统,运用... 针对作物行识别算法的传统开发过程对田间作物生长周期依赖性较强,错过适当的田间图像采集时期将直接导致算法开发周期延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场景的作物行识别算法测试方法,即在虚拟环境下模拟农田作物行场景和图像采集系统,运用虚拟作物行图像测试作物行的识别算法。该方法在虚拟现实环境下建立作物行场景模型;提出一种融合建模法,根据作物和杂草的几何特征建立对应的三维几何模型;根据实际田间作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立株距、行距可调的田间作物行模型;以Vega Prime为视景仿真工具,通过配置投影模式、渲染模式、视点位姿和图像采集规格,构建图像采集系统,输出作物行场景图像。以苗期棉花作物行为建模对象,对一种经过田间试验验证的双目视觉作物行识别算法进行测试试验。对比实际棉田图像对应的试验结果,同一作物行识别算法的识别正确率、偏差角和图像处理时间均相近。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虚拟棉田作物行与实际棉田作物行场景相近,能够用于作物行识别算法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行识别 虚拟试验 虚拟场景 三维建模 双目视觉
下载PDF
用动态图层融合与纹理-灰度梯度能量模型的果树行识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思瑶 王晓燕 +4 位作者 陈相安 侯秀宁 姜泰 谢鹏飞 张学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2-160,共9页
为解决果园机器视觉导航中果树行识别易受果园复杂环境干扰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采用动态选取融合因子对彩色图像与深度图像进行图层融合并采用纹理-灰度梯度能量模型进行图像分割的果树行视觉识别算法。首先,通过搭建立体视觉系统获... 为解决果园机器视觉导航中果树行识别易受果园复杂环境干扰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采用动态选取融合因子对彩色图像与深度图像进行图层融合并采用纹理-灰度梯度能量模型进行图像分割的果树行视觉识别算法。首先,通过搭建立体视觉系统获取果园彩色图像与对应的深度图像,并基于饱和度(S)通道图像的灰度值选取动态融合因子,实现对果园彩色图像与深度图像的图层融合;然后,分别计算融合图像的纹理特征图像与灰度梯度特征图像,并建立纹理-灰度梯度结合的能量模型,基于模型能量最小原则进行树干与背景的分割;最后,以树干与地面交点为果树行特征点进果树行直线拟合,完成果树行角度的识别。并对上述算法分别进行果树行识别试验与移动作业平台视觉对行导航试验。果树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算法果树行角度识别平均偏差为2.81°,与基于纹理、灰度梯度特征的果树行识别算法相比识别平均偏差分别降低2.37°和1.25°。移动作业平台视觉导航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平台速度为0.6 m/s时,对行行驶最大偏差为12.2 cm,平均偏差为5.94 cm。该研究提出的视觉导航算法可以满足果园移动作业平台视觉对行导航需求,研究成果将为基于机器视觉的果园自动导航系统的研究与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导航 深度图像 图层融合 果树行识别
下载PDF
大田甘蓝作物行识别与对行喷雾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长杰 郑康 +3 位作者 赵学观 郑申玉 付豪 翟长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101,共13页
对行喷雾技术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减少农药残留。本文搭建基于机器视觉的大田甘蓝对行喷雾控制系统。通过改进的ExG算法提取颜色信息,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和形态学的开闭运算分割作物与背景。提出甘蓝作物行定位与多作... 对行喷雾技术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减少农药残留。本文搭建基于机器视觉的大田甘蓝对行喷雾控制系统。通过改进的ExG算法提取颜色信息,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和形态学的开闭运算分割作物与背景。提出甘蓝作物行定位与多作物行自适应ROI提取方法,在条带分割的ROI内基于限定阈值垂直投影对特征点集进行采集,通过最小二乘法对特征点集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作物行中心线。利用中心线几何关系得到作物行偏移信息,根据对行机构的运动特性建立对行偏移补偿模型,并设计基于PID轨迹追踪算法的对行喷雾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实验室作物行识别准确率为95.75%,算法平均耗时为77 ms。在田间试验中,识别算法在时间段09:00—11:00、14:00—16:00内测试效果最佳,识别偏差均值保持在2.32 cm以下。针对不同范围的杂草测试中,算法平均识别成功率为95.56%,说明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与其他识别算法对比测试中,本文算法平均耗时最短,识别成功率最高,能够为实时作业提供视觉引导。在对行喷雾控制系统田间试验中,对行准确率达到93.33%,对行控制算法可将对行偏差控制在1.54 cm,满足田间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甘蓝 机器视觉 精准施药 作物行识别 轨迹追踪
下载PDF
Attention机制在脱机中文手写体文本行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馨悦 董兰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76-1880,共5页
脱机中文手写体识别技术可以将人工书写在纸上的汉字转换为电子文档中可编辑的中文格式.由于每个人的书写习惯不同,所以手写体随意性较大、字符之间可能存在粘连,给字符分割增加了难度.为了避免单个字符的分割,本文采用基于Attention的... 脱机中文手写体识别技术可以将人工书写在纸上的汉字转换为电子文档中可编辑的中文格式.由于每个人的书写习惯不同,所以手写体随意性较大、字符之间可能存在粘连,给字符分割增加了难度.为了避免单个字符的分割,本文采用基于Attention的方法实现脱机中文手写体文本行的识别.该方法基于encoder-decoder框架,首先用CNN提取特征,然后通过BLSTM进行编码,最后将BLSTM的输出结果再结合Attention,输入到LSTM进行解码.该方法在针对具有语义信息的CASIA-HWDB2. 0-2. 2数据集上字符准确率达到了95. 76%,比传统的encoder-decoder框架提升了12. 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行识别 脱机中文手写体 Attention机制 LSTM
下载PDF
用判别分析进行识别的一个数学模型
13
作者 杜院录 《大学数学》 1995年第3期132-135,共4页
[1]和[2]给出了MCM89—A题的几种求解方法,所建立的模型无论是理论工具还是技术手段(计算机软件的运用),对于参加数学模型竞赛的一般工科大学生来说,理解、掌握无疑都是困难的,并且[1]和[2]文献中都有一些没有... [1]和[2]给出了MCM89—A题的几种求解方法,所建立的模型无论是理论工具还是技术手段(计算机软件的运用),对于参加数学模型竞赛的一般工科大学生来说,理解、掌握无疑都是困难的,并且[1]和[2]文献中都有一些没有道理的假设。本文在几乎没有任何假设和计算机帮助的条件下,仅仅只用一点概率知识,就建立了一个蠓分类的数学模型,经反馈检验,所有已知的蠓经模型分类全部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别分析 数学模型 行识别 正态分布 多元统计分析 数学建模教育 数学建模竞赛 反馈检验 工科大学生 工科数学
下载PDF
基于特征工程的大田作物行中心线识别方法
14
作者 张硕 刘禹 +3 位作者 熊坤 翟志强 朱忠祥 杜岳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26,共9页
针对大田作物行特征复杂多样,传统作物行识别方法鲁棒性不足、参数调节困难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工程的大田作物行识别方法。以苗期棉花作物行冠层为识别对象,分析作物行冠层特点,以RGB图像和深度图像为数据来源,建立作物行冠... 针对大田作物行特征复杂多样,传统作物行识别方法鲁棒性不足、参数调节困难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工程的大田作物行识别方法。以苗期棉花作物行冠层为识别对象,分析作物行冠层特点,以RGB图像和深度图像为数据来源,建立作物行冠层特征表达模型。运用特征降维方法提取作物行冠层的关键特征参数,降低运算量。基于支持向量机技术建立作物行冠层特征分割模型,提取作物行特征点。结合随机抽样一致算法和主成分分析技术建立作物行中心线检测方法。以包含不同光照、杂草、相机位姿的棉花作物行图像为测试数据,运用线性核、径向基核和多项式核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开展作物行冠层分割试验;对比分析典型Hough变换、最小二乘法和所建作物行中心线检测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径向基核分类器的分割精度和鲁棒性最优;所建作物行中心线检测方法的精度和速度最优,航向角偏差平均值为0.80°、标准差为0.73°;横向位置偏差平均值为0.90像素,标准差为0.76像素;中心线拟合时间平均值为55.74 ms/f,标准差为4.31 ms/f。研究成果可提高作物行识别模型的适应性,减少参数调节工作量,为导航系统提供准确的导航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行识别 大田作物 冠层分割 支持向量机 双目视觉 机器学习
下载PDF
车载视角下基于视觉信息的前车行为识别
15
作者 刘延伟 黄志明 +3 位作者 高博麟 钟薇 陈嘉星 刘家熙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714,共8页
不同于传统车辆行为识别方法大多基于鸟瞰视角下的历史轨迹信息,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车载视角下基于视觉信息的前车行为识别方法。针对缺乏车辆行为数据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车载视频信息的车辆行为标注方法,构建了车载视... 不同于传统车辆行为识别方法大多基于鸟瞰视角下的历史轨迹信息,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车载视角下基于视觉信息的前车行为识别方法。针对缺乏车辆行为数据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车载视频信息的车辆行为标注方法,构建了车载视角下的行为识别数据集。设计了一种基于SlowFast网络为主体的车辆行为识别算法,设计了焦点损失函数,并引入非局部操作模块来替换原有的交叉熵损失函数。结果表明:相较于原SlowFast模型,新模型的总体准确率提高了20.56%,实现了对视频中前方多台车辆的行为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车端感知 前车识别 SlowFast网络 车载视角
下载PDF
基于良序子集的最近邻垄行图像识别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志斌 罗锡文 王在满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48-2051,共4页
根据田间作物垄点像素矩阵特点,基于行向量目标像素良序子集,先进行垄点子集预处理,然后运用最近邻判别准则搜寻每个垄点像素的最近邻点。通过设置最近邻搜索方向角和最近邻阈值,对断垄和较大面积的杂草等噪声影响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 根据田间作物垄点像素矩阵特点,基于行向量目标像素良序子集,先进行垄点子集预处理,然后运用最近邻判别准则搜寻每个垄点像素的最近邻点。通过设置最近邻搜索方向角和最近邻阈值,对断垄和较大面积的杂草等噪声影响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最近邻算法比较,该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均得到提高,时间复杂度较小,对农田视觉导航实际应用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序集 最近邻法 行识别 视觉导航
下载PDF
基于3种不同颜色空间的作物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秀丽 周湘铭 +2 位作者 赵任重 陈永 周培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1-219,共9页
作物行检测是精准农业和自动导航的关键。为研究不同颜色空间作物行提取方法克服光照条件变化影响的性能,综合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情况,选取归一化RGB颜色空间提取ExG分量方法(ExG分量法)、HSV颜色空间提取H分量方法(H分量法)、CIE-Lab... 作物行检测是精准农业和自动导航的关键。为研究不同颜色空间作物行提取方法克服光照条件变化影响的性能,综合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情况,选取归一化RGB颜色空间提取ExG分量方法(ExG分量法)、HSV颜色空间提取H分量方法(H分量法)、CIE-Lab颜色空间提取a分量方法(a分量法)3种方法,分别在阴天和晴天2种光照条件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ExG分量法和a分量法在阴天和晴天环境都具有可行性且基本能够满足实际需求;H分量法仅在阴天环境下具有可行性且基本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在晴天环境下无法完全准确分离作物和土壤。分析得出,阴天环境下综合比较优劣结果为a分量法>H分量法>ExG分量法,晴天环境下综合比较优劣结果为a分量法>ExG分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B HSV CIE-Lab OTSU算法 作物行识别 机器视觉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多人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龚安 费凡 郑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6-311,321,共7页
为了解决多人行为识别中人物角色多且难以区分、图片增加的特征维数难以表达和学习以及行为背景复杂且容易产生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多人行为识别方法。考虑到多人行为识别的复杂性,选择较为容易的两人交互行为作为... 为了解决多人行为识别中人物角色多且难以区分、图片增加的特征维数难以表达和学习以及行为背景复杂且容易产生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多人行为识别方法。考虑到多人行为识别的复杂性,选择较为容易的两人交互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中需要的图像数据库进行了初步的收集与预处理;然后选用在特征提取中不受拍摄角度、光照强度影响的Dense-sift算法来对原始图像进行初步的特征提取。由于人体行为图片相对手写数字图片更为复杂,因此为了使该网络能够很好地识别人体行为,针对该网络在其输入、网络层数、滤波器核数、学习率、输出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拳击、拥抱、接吻3类交互行为的识别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人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Dense-sift特征提取
下载PDF
光电信息技术在条行码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丽英 张云琦 郭丹伟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11期109-109,共1页
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条形码是光电信息技术的典型应用。本文叙述了条型码应用的优越性,条形码的组... 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条形码是光电信息技术的典型应用。本文叙述了条型码应用的优越性,条形码的组成、识别原理,给出了在条行码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信息技术 条形码 整形电路 反射率 识别系统
下载PDF
基于浮动车数据的道路单向限行状态动态识别
20
作者 蒋新华 朱丹丹 +2 位作者 廖律超 邹复民 赖宏图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59-1762,1766,共5页
交通道路的单向限行状态识别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路网限行信息,提高公众出行效率,提升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浮动车数据的道路单向限行状态动态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获取地图线要素信息,并进行空间信息网格对... 交通道路的单向限行状态识别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路网限行信息,提高公众出行效率,提升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浮动车数据的道路单向限行状态动态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获取地图线要素信息,并进行空间信息网格对交通道路的投影匹配预处理,实现海量浮动车数据的快速匹配;然后分析各道路的浮动车数据方向信息的统计特性,对其进行双阈值信息过滤和方向信息过滤处理,以动态提取交通道路的单向限行状态信息。经实际路网测试验证,该算法可有效识别道路的单向限行状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车数据 单向限状态识别 空间网格 双阈值 信息过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