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机具行走带双轴地轮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廉光赫 刘宏新 王晓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0-112,215,共4页
针对大型农机具地轮动力不足、分布位置及结构形式不合理等问题,设计开发了行走带双轴地轮机构。该机构主要由深度控制及轴间差速机构组成。将地轮机构分两组布置于拖拉机行走带上,单组采用双轴简支、轴间差速的设计方案,双侧同步液压... 针对大型农机具地轮动力不足、分布位置及结构形式不合理等问题,设计开发了行走带双轴地轮机构。该机构主要由深度控制及轴间差速机构组成。将地轮机构分两组布置于拖拉机行走带上,单组采用双轴简支、轴间差速的设计方案,双侧同步液压缸控制耕深。研究结果表明:该地轮具有结构紧凑、播种深度调整方便、仿形性好和驱动力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机具 地轮 行走带 双轴
下载PDF
内蒙古狼山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时间及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公王斌 胡健民 +2 位作者 吴素娟 刘洋 赵远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75,共13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化德元古宙裂谷带,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矿床。裂谷带自西向东分别沉积了中元古代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和化德群。最近的研究表明,分布在狼山地区的渣尔泰群中火山岩夹层锆石U-Pb... 华北克拉通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化德元古宙裂谷带,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矿床。裂谷带自西向东分别沉积了中元古代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和化德群。最近的研究表明,分布在狼山地区的渣尔泰群中火山岩夹层锆石U-Pb年龄及碎屑锆石年龄将其时代限定为新元古代,而渣尔泰山一带的渣尔泰群碎屑锆石年龄最小峰值大于1 700 Ma,二者很可能不是同一套地层。前者被从原渣尔泰群中解体出来,称为狼山群。但由于狼山群与渣尔泰群岩石组合的相似性,以及地层展布在区域走向上相连,特别是它们都是华北北缘重要的含矿层,矿化特征也具相似性,导致目前为止这两套地层的叠置关系还不清楚,这对于认识华北北缘中新元古代裂谷发育特征和演化,以及对认识相关矿化规律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难度。本文对发育于狼山地区平行山体走向的韧性剪切变形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狼山韧性剪切带内变形岩石糜棱面理走向NE-SW,向NW或SE陡倾,矿物拉伸线理向SW或NE缓倾,野外及显微运动学标志显示为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两个糜棱岩化云母石英片岩样品中变形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356.7±2.5)Ma和(379±4.7)Ma,表明剪切带形成于晚泥盆世。狼山韧性剪切带很可能是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导致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发生相对滑动所形成的。该剪切带晚泥盆世的左行走滑导致新元古代狼山群和中元古代渣尔泰群叠置到一起。因此,在渣尔泰山北侧和狼山南部及阿拉善块体北缘的覆盖层之下,很可能分别存在隐伏的新元古代成矿带和中元古代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山 行走滑韧性剪切 ^40Ar/^39Ar测年 新元古代狼山群 中元古代渣尔泰群
下载PDF
中国西部祁连山南缘大型韧性左行走滑剪切带及其活动时限
3
作者 许志琴 李海兵 +4 位作者 陈文 吴才来 杨经绥 金小赤 陈方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8-288,共1页
在中国西部祁连山南缘发现一条近东西向大型韧性剪切带,宽 2 km、长 350 km,由火山质、花岗质和钙质糜棱岩组成。韧性剪切带的微构造特征表现为近直立面理、A型剪切褶皱、水平及斜向拉伸线理、左行走滑和斜向左行走滑的剪切指向以及大... 在中国西部祁连山南缘发现一条近东西向大型韧性剪切带,宽 2 km、长 350 km,由火山质、花岗质和钙质糜棱岩组成。韧性剪切带的微构造特征表现为近直立面理、A型剪切褶皱、水平及斜向拉伸线理、左行走滑和斜向左行走滑的剪切指向以及大量变形花岗岩脉的贯入。韧性剪切带西段花岗质糜棱岩中糜棱质和重结晶石英的晶格优选方位测量结果表明存在早期高温条件(>650℃)下形成的{1010}<C>滑移系及后期中低温条件(650~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祁连山 韧性左行走滑剪切 活动时限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起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田 朱光 +2 位作者 向必伟 林少泽 顾承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0-1140,共21页
为探讨郯庐断裂带的起源方式,对其印支期变形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研究与综合分析。张八岭隆起带上张八岭群及肥东杂岩表现为上盘向南南西运动的平缓韧性滑脱变形带;庐江地区张八岭群表现为郯庐陡立的左行走滑剪切带;大别造山带东缘郯... 为探讨郯庐断裂带的起源方式,对其印支期变形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研究与综合分析。张八岭隆起带上张八岭群及肥东杂岩表现为上盘向南南西运动的平缓韧性滑脱变形带;庐江地区张八岭群表现为郯庐陡立的左行走滑剪切带;大别造山带东缘郯庐剪切带经历了两期变形事件,早期变形表现为北东走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而晚期变形为叠加的北东-南西向紧闭褶皱;大别造山带内宿松杂岩及造山带南缘张八岭群表现为折返构造特征。结合前人白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及郯庐断裂带周缘前陆变形带特征,提出了郯庐断裂带起源的板片撕裂断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起源 张八岭群 行走滑剪切 中三叠世 板片撕裂断层
下载PDF
秦岭-大别-苏鲁印支造山带连接枢纽的形成时代--来自宁陕断裂带同构造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的限定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源 许志琴 +4 位作者 裴先治 张健 赵佳楠 张岚 武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95-3608,共14页
最新的研究表明,南秦岭勉略缝合带可以经宁陕左行走滑断裂带与大别苏鲁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相连。对于这个模型,两带间的"连接枢纽"—宁陕走滑断层的活动时间是关键问题之一。研究显示宁陕断裂带是南秦岭中的一条走向近E-W的... 最新的研究表明,南秦岭勉略缝合带可以经宁陕左行走滑断裂带与大别苏鲁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相连。对于这个模型,两带间的"连接枢纽"—宁陕走滑断层的活动时间是关键问题之一。研究显示宁陕断裂带是南秦岭中的一条走向近E-W的走滑剪切带,早期为左行韧性剪切变形,晚期叠加了左行脆性剪切变形。对带内千糜岩化石英片岩中的两期同构造花岗岩脉的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和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研究,获得早期面理化细粒花岗岩的年龄为214.4±1.1Ma(MSWD=1.3),εHf(t)主要集中在-8.58^-0.29之间,tDM2=2.45~1.62Ga;晚期钾长花岗岩脉的年龄212.8±1.6Ma(MSWD=2.1),εHf(t)=-5.79~2.07,tDM2=2.53~1.49Ga。同位素数据表明两期花岗岩脉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是古老地壳物质的再循环;晚期钾长花岗岩脉是早期花岗岩演化的产物。两期同构造花岗岩脉年龄的确定,表明宁陕左行走滑断层至少从晚三叠世中期之前就已经开始活动,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早-中侏罗世或晚三叠末。尤其是宁陕左行走滑断裂带与勉略缝合带具有相同的左行韧性走滑叠加晚期脆性走滑的构造样式和活动时间,表明二者的形成可能都与古特提斯洋的斜向俯冲或者扬子板块的顺时针旋转有关。本研究成果为南秦岭的"古特提斯洋缝合带"——勉略缝合带向东经宁陕断裂带与大陆俯冲和深俯冲形成的耀岭河-桐柏-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相接提供了关键的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 古特提斯洋缝合 勉略缝合 宁陕左行走滑剪切 同构造花岗岩
下载PDF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中“古特提斯缝合带”的连接 被引量:49
6
作者 许志琴 李源 +1 位作者 梁凤华 裴先治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1-680,共10页
中国大陆西北部的"古特提斯缝合带"如何与东面的"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连接,是涉及中国大陆中部构造格架的关键问题之一。南秦岭造山带中的古特提斯蛇绿岩带和东秦岭-桐柏-大别-苏鲁造山带中三叠纪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对比,以及一... 中国大陆西北部的"古特提斯缝合带"如何与东面的"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连接,是涉及中国大陆中部构造格架的关键问题之一。南秦岭造山带中的古特提斯蛇绿岩带和东秦岭-桐柏-大别-苏鲁造山带中三叠纪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对比,以及一条位于两者之间的220~204 Ma的大型左行走滑剪切带的存在,提供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新的视角,为此,我们提出南秦岭的勉略蛇绿岩带向东通过宁陕-湘河大型左行走滑剪切带,和大陆俯冲与深俯冲造成的"耀岭河-桐柏-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北缘连接,构成"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的古特提斯缝合带新模式。沿着这条边界,南秦岭构造单元可以分为南部的南秦岭被动陆缘单元和北部的南秦岭主动陆缘单元,后者向东的延伸由于南、北板块之间三叠纪的剪切碰撞而尖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 古特提斯蛇绿岩 高压—超高压变质 宁陕-湘河左行走滑剪切
下载PDF
受限空间双机抬吊法箱梁架设施工技术
7
作者 乐闻多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S02期53-57,共5页
依托雄安新区K1快速路(一期)项目下穿京雄城际立交工程,针对该工程空间受限段30 m简支箱梁架设方法的拟定、设备的选择、基础的处理,以及架设期间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的前期策划、中期论证和后期验证,通过现场调查、理论模拟、对比... 依托雄安新区K1快速路(一期)项目下穿京雄城际立交工程,针对该工程空间受限段30 m简支箱梁架设方法的拟定、设备的选择、基础的处理,以及架设期间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的前期策划、中期论证和后期验证,通过现场调查、理论模拟、对比分析与文献查阅等方法,总结出关于受限空间段采用抬吊法进行箱梁架设施工过程控制的经验,旨在为后续类似工程施工方案的拟定和现场组织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空间 抬吊法 行走 箱梁架设 京雄城际立交
下载PDF
2200t超重化工塔吊装技术
8
作者 谢为金 罗德智 +3 位作者 李富军 张诗清 林汝秋 刘江浪 《石油化工建设》 2019年第3期25-29,50,共6页
本文介绍一种化工设备三机抬吊将设备起吊、翻转和装车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设备重2200t,外形尺寸Φ9200mm/Φ12120mm×128000mm。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和设备资料,起吊采用SCC16000/1600t履带起重机、XGC16000/1250t履带起重机和SCC9000/9... 本文介绍一种化工设备三机抬吊将设备起吊、翻转和装车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设备重2200t,外形尺寸Φ9200mm/Φ12120mm×128000mm。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和设备资料,起吊采用SCC16000/1600t履带起重机、XGC16000/1250t履带起重机和SCC9000/900t履带起重机三机抬吊;将分离塔放置在翻转鞍座上转向57°,再起吊装车。主要针对大型设备三机抬吊平衡技术、软地基处理及桩基技术、超重型设备翻转技术和大直径钢丝绳圈应用等关键技术进行描述和总结,旨在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一种可鉴的施工技术。本技术成果拟在翻转、软地基处理方面申请相关专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地基 三机抬吊 翻转 行走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传动系统零件的检修与调整
9
作者 李静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年第3期61-61,共1页
为使联合收割机在使用过程中传动稳定、工作可靠,详细论述了联合收割机行走无级变速器V带及HST驱动皮带张紧度的检修与调整。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行走无级变速器V HST驱动皮 检修与调整
下载PDF
依兰-伊通断裂带中生代走滑构造特征与起源时代 被引量:17
10
作者 顾承串 朱光 +3 位作者 翟明见 林少泽 宋利宏 刘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79-1601,共23页
北东走向、长达900km的依兰-伊通断裂带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大型断裂构造,然而其起源问题却长期存在着较大的认识上分歧.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与室内综合分析,表明该断裂带在白垩-古近纪地堑外侧仍保存着走滑断层或韧性剪切带,代表了其起源... 北东走向、长达900km的依兰-伊通断裂带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大型断裂构造,然而其起源问题却长期存在着较大的认识上分歧.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与室内综合分析,表明该断裂带在白垩-古近纪地堑外侧仍保存着走滑断层或韧性剪切带,代表了其起源期构造.这些走滑构造多为脆性平移断层,仅在南部威远堡-叶赫段和中部舒兰段出露为韧性剪切带.这两段剪切带走向北东-南西,具有陡倾的糜棱面理和缓倾的矿物拉伸线理.露头与显微构造及石英C轴组构均指示剪切带为左行走滑运动,并具有小幅度的逆冲分量.显微构造指示威远堡-叶赫段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400~450℃,而舒兰段剪切带为350~400℃.一系列剪切带内变形与未变形岩体或岩脉的锆石U-Pb定年,限定了其走滑活动时限为160~126Ma.再依据研究区主要地质事件的对比,推断该断裂带起源时间为早白垩世初.由此表明,起源于中三叠世的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在早白垩世初区域挤压作用下(相当于燕山运动B幕)沿着依兰-伊通断裂带以左行平移断层的形式向北扩展进入东北地区.依兰-伊通断裂带在早白垩世初的出现应是东部太平洋区伊泽纳崎板块的高速斜向俯冲与西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最终关闭联合动力作用下的结果,但前者的动力贡献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兰-伊通断裂 起源构造 行走滑韧性剪切 显微构造 早白垩世初
原文传递
关于建筑机械履带机构修复的讨论
11
作者 徐定一 易新乾 《建筑机械化》 2000年第3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建筑机械 行走机构 修复
原文传递
双隧道锚式钢桁梁悬索桥关键施工技术概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存良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175,182,共5页
清江特大桥是420m主跨的双隧道锚式钢桁梁悬索桥,本文概述了悬索桥下部土建施工、上部结构安装工程等关键技术,尤其是索塔横梁施工中的无落地支架预应力反压工艺和跨缆吊机带梁行走吊装悬索桥加劲梁工艺对类似工程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钢桁梁 跨缆吊机 行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