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朱熹知行观的理论创进和主要特色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翰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7,共6页
朱熹的知行理论是在继承孔孟和二程思想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其中在知行的轻重关系上,朱熹强调以力行为重,但不以知为轻,实际坚持的是行知并重、相须互发的知行统一观。这种看法与学界一般认为程颐"知重行轻"、朱熹"行...
朱熹的知行理论是在继承孔孟和二程思想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其中在知行的轻重关系上,朱熹强调以力行为重,但不以知为轻,实际坚持的是行知并重、相须互发的知行统一观。这种看法与学界一般认为程颐"知重行轻"、朱熹"行重知轻"的观点迥异其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二程
知
行
知
先
行
后
行重知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朱熹的知行关系与当代大学生活的链接
2
作者
季小燕
《科教文汇》
2013年第25期15-16,共2页
知行关系是处理"知"和"行"关系的一门学问,是传统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一环,由此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成为了中国哲学家尤其是古代哲学家最重视的问题之一。朱熹的知行关系理论比较系统完备地解释了知行的基本含义...
知行关系是处理"知"和"行"关系的一门学问,是传统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一环,由此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成为了中国哲学家尤其是古代哲学家最重视的问题之一。朱熹的知行关系理论比较系统完备地解释了知行的基本含义以及二者的动态互动关系,在众多家的知行关系理论中作用和贡献较大。那么,朱熹的知行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朱熹的知行观对大学生涯有何种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如何挖掘其中的内涵以为我们大学生活的指导和借鉴,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知
先
行
后
知
轻
行
重
知
行
互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的四重要义
3
作者
王斌
《唐都学刊》
2022年第1期61-66,共6页
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独立,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主体。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包含“知情意行”四重要义:一要深化对“中华民族为何最有理由自信”这一重...
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独立,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主体。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包含“知情意行”四重要义:一要深化对“中华民族为何最有理由自信”这一重大问题的认知,二要从历史和现实中感知“文运与国运相连”的发展规律,三要在理念和方法上坚持处理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关系,四要将内化于心的中国精神和中华文化践行于伟大的青春奋斗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青年
文化自信
“
知
情意
行
”四
重
要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朱熹重行不轻知的知行观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翰卿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1,共5页
知行观上的先后轻重问题,朱熹通过阐明"行重知要"、增益"格物致知"、强调"致知力行不可偏废"等,继承二程且有重大发展,由二程的知本、知重而行不为轻,演绎发展成为力行为重、知不为轻,或者说行重知亦重...
知行观上的先后轻重问题,朱熹通过阐明"行重知要"、增益"格物致知"、强调"致知力行不可偏废"等,继承二程且有重大发展,由二程的知本、知重而行不为轻,演绎发展成为力行为重、知不为轻,或者说行重知亦重的行知并重、相须互发的知行统一观,进一步丰富完善了理学儒学以修养工夫论为特色的知行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知
行
观
行
重
知
先
行
知
并
重
原文传递
题名
朱熹知行观的理论创进和主要特色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翰卿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7,共6页
文摘
朱熹的知行理论是在继承孔孟和二程思想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其中在知行的轻重关系上,朱熹强调以力行为重,但不以知为轻,实际坚持的是行知并重、相须互发的知行统一观。这种看法与学界一般认为程颐"知重行轻"、朱熹"行重知轻"的观点迥异其趣。
关键词
朱熹
二程
知
行
知
先
行
后
行重知要
Keywords
Zhuxi
Cheng brothers
knowing and doing
knowing first and doing after
doing essential and knowing needed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朱熹的知行关系与当代大学生活的链接
2
作者
季小燕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出处
《科教文汇》
2013年第25期15-16,共2页
文摘
知行关系是处理"知"和"行"关系的一门学问,是传统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一环,由此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成为了中国哲学家尤其是古代哲学家最重视的问题之一。朱熹的知行关系理论比较系统完备地解释了知行的基本含义以及二者的动态互动关系,在众多家的知行关系理论中作用和贡献较大。那么,朱熹的知行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朱熹的知行观对大学生涯有何种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如何挖掘其中的内涵以为我们大学生活的指导和借鉴,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
朱熹
知
先
行
后
知
轻
行
重
知
行
互动
Keywords
Zhu Xi
recognition first and behavior followed
lay less emphasis on recognition and more on behavior
recognition-behavior interaction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的四重要义
3
作者
王斌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唐都学刊》
2022年第1期61-66,共6页
基金
2019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当前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TJBXGJ19-012)。
文摘
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独立,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主体。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包含“知情意行”四重要义:一要深化对“中华民族为何最有理由自信”这一重大问题的认知,二要从历史和现实中感知“文运与国运相连”的发展规律,三要在理念和方法上坚持处理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关系,四要将内化于心的中国精神和中华文化践行于伟大的青春奋斗实践中。
关键词
新时代
青年
文化自信
“
知
情意
行
”四
重
要义
Keywords
new era
youth
cultural confidence
four important meanings
four important meanings of cognition
emotion
meaning and practice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朱熹重行不轻知的知行观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翰卿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1,共5页
文摘
知行观上的先后轻重问题,朱熹通过阐明"行重知要"、增益"格物致知"、强调"致知力行不可偏废"等,继承二程且有重大发展,由二程的知本、知重而行不为轻,演绎发展成为力行为重、知不为轻,或者说行重知亦重的行知并重、相须互发的知行统一观,进一步丰富完善了理学儒学以修养工夫论为特色的知行理论。
关键词
朱熹
知
行
观
行
重
知
先
行
知
并
重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朱熹知行观的理论创进和主要特色
杨翰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析朱熹的知行关系与当代大学生活的链接
季小燕
《科教文汇》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的四重要义
王斌
《唐都学刊》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朱熹重行不轻知的知行观
杨翰卿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