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剧与衡阳湘剧不是同一个剧种
1
作者 陈飞虹 易琴 《艺海》 2023年第4期47-50,共4页
作者通过流行地域的不同、舞台语言的不同、声腔侧重面的不同、高腔相同曲牌【驻马听】曲调不同的对比,说明了湘剧与衡阳湘剧不是一个剧种,而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大戏剧种。
关键词 湘剧 衡阳湘剧
下载PDF
衡阳湘剧谭派表演艺术研究
2
作者 尹青珍 《艺海》 2012年第6期30-32,共3页
衡阳湘剧谭宝成的一家,从曾祖父谭先归到谭宝成,四代粉末生涯,他们醉心湘剧艺术,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尤其是对以文戏见长的昆曲具有突破性创新,成为将昆曲改良为文戏武唱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历经一百三十多个春秋,形成了以谭保成为代... 衡阳湘剧谭宝成的一家,从曾祖父谭先归到谭宝成,四代粉末生涯,他们醉心湘剧艺术,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尤其是对以文戏见长的昆曲具有突破性创新,成为将昆曲改良为文戏武唱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历经一百三十多个春秋,形成了以谭保成为代表的艺术流派,总结和研究衡阳湘剧谭派表演艺术特色,无疑对戏剧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湘剧 谭派 剧目 谭鑫培派 谭保成 谭松月 昆剧 戏曲 昆曲
下载PDF
论衡阳湘剧与长沙湘剧的关系——兼谈地方戏曲剧种的界定问题
3
作者 伍光辉 彭志红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衡阳湘剧与长沙湘剧在流行区域、演唱语言、剧目、表演艺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二者更具有诸多相同的属性与特征:传统剧目具有相同的特点;在声腔音乐上都有昆腔、高腔与弹腔,且艺术渊源大体相同;表演程式与艺术风格也大体相同;角色分行... 衡阳湘剧与长沙湘剧在流行区域、演唱语言、剧目、表演艺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二者更具有诸多相同的属性与特征:传统剧目具有相同的特点;在声腔音乐上都有昆腔、高腔与弹腔,且艺术渊源大体相同;表演程式与艺术风格也大体相同;角色分行大体相同;表演语言长沙官话与衡阳方言同属新湘语的长益片方言。因此,将二者划分为两种独立的大剧种显得名实不符。在中国戏剧曲剧种划分问题上也存在类似情况。要建构科学的戏曲理论体系,必须进一步研究各剧种的特点,厘清各地关系密切戏曲的区别与联系,对地方戏曲剧种作出正确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湘剧 衡阳湘剧 关系 地方戏曲剧种 剧种界定
下载PDF
忠诚思报国 孝举谢亲恩——观衡阳湘剧现代小戏《妈妈,儿子回来了!》
4
作者 李娜 《艺海》 2016年第4期29-29,共1页
衡阳湘剧现代小戏《妈妈,儿子回来了!》试图对军人忠孝两难问题进行探讨,很有现实意义。作为军旅题材小戏,该剧没有气势磅礴,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没有正面描写军人抗洪抢险,保家卫国的光辉形象;而是讲述了军人替友行孝,回家看母亲的故... 衡阳湘剧现代小戏《妈妈,儿子回来了!》试图对军人忠孝两难问题进行探讨,很有现实意义。作为军旅题材小戏,该剧没有气势磅礴,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没有正面描写军人抗洪抢险,保家卫国的光辉形象;而是讲述了军人替友行孝,回家看母亲的故事。一者,从侧面讴歌了和平年代军人尊重自己的职业,捍卫自己的使命,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和伟大。再者,通过军人替友行孝,义薄云天的行为,引发观众对当下军人忠与孝的两全命题进行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湘剧 军旅题材 战争场面 义薄云天 正面描写 母亲的故事 双目失明 人物塑造 杨小明 动作性
下载PDF
论衡阳湘剧的艺术价值
5
作者 尹青珍 洪载辉 《戏曲研究》 2006年第1期226-230,共5页
衡阳湘剧,是湖南省地方大戏剧种,它是自明初至嘉靖年间,由引进的昆腔和弋阳腔,融合了本地民间音乐,吸取了当地群众语言和生活习惯,发展成以昆腔为主,高腔、弹腔及杂曲小调兼容的多种声腔剧种,流行于湘南东部十七个县市及毗邻湘南的赣南... 衡阳湘剧,是湖南省地方大戏剧种,它是自明初至嘉靖年间,由引进的昆腔和弋阳腔,融合了本地民间音乐,吸取了当地群众语言和生活习惯,发展成以昆腔为主,高腔、弹腔及杂曲小调兼容的多种声腔剧种,流行于湘南东部十七个县市及毗邻湘南的赣南西部地区,还有邻近湘南入粤要道的广东坪石、岐门、乐昌、桂头、犁市、韶关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湘剧 艺术价值 弋阳 昆曲艺术 民间音乐 杂曲 明初 醉打山门 谭派 铁冠图
原文传递
巾帼英雄 文武并重——谈湘剧《杨排风》中杨排风的人物塑造
6
作者 刘娜 《艺海》 2023年第10期17-20,共4页
现今湘剧在湖南主要指长沙湘剧与衡阳湘剧两支,湘剧《杨排风》属于衡阳湘剧一支,本文主要介绍湘剧《杨排风》的创作背景及历史由来,并依托剧本分析来分析人物,以文武并重的角度论述衡阳湘剧《杨排风》的人物塑造。
关键词 衡阳湘剧 《拨火棍》 杨排风 文武并重
下载PDF
湖湘文化对昆曲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邹世毅 《艺海》 2007年第6期36-38,共3页
  昆曲在明末传入湖南后,据记载,有专唱昆腔的班社如乾隆年间长沙的普庆班等,但"专业班社最多且持续最久者以旧桂阳州为甚",且多以"秀"命名,如桂阳集秀班、昆文秀班、福昆文秀班等(见<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   昆曲在明末传入湖南后,据记载,有专唱昆腔的班社如乾隆年间长沙的普庆班等,但"专业班社最多且持续最久者以旧桂阳州为甚",且多以"秀"命名,如桂阳集秀班、昆文秀班、福昆文秀班等(见<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湘昆>第418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腔 湖南 地方化 昆山腔 昆曲 昆剧 戏曲 祁剧 祁阳戏 声腔 湘昆 湖湘文化 衡阳湘剧 剧目 地方剧种 醉打山门 辰河戏 大戏 戏曲剧种
下载PDF
衡州花鼓戏唢呐与“竹筒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小群 《艺海》 2014年第9期75-76,共2页
衡州花鼓戏形成于清朝中后期,是衡阳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小戏剧种,距今两百余年的历史。因与马灯、采茶、滩舞等民间小曲小调联系密切,故又称“花灯”、“地花鼓”、“衡剧”。1983年编修《中国戏剧志·湖南卷》时定名为衡州花鼓戏... 衡州花鼓戏形成于清朝中后期,是衡阳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小戏剧种,距今两百余年的历史。因与马灯、采茶、滩舞等民间小曲小调联系密切,故又称“花灯”、“地花鼓”、“衡剧”。1983年编修《中国戏剧志·湖南卷》时定名为衡州花鼓戏。衡州花鼓戏主要以三小戏为主,即小生、小旦、小丑。剧种形成以来,主要是以胡琴(竹筒子)、唢呐两种乐器伴奏,直到解放初期,由于全国各地方戏剧种异常活跃,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在音乐伴奏上才逐渐溶人二胡、三弦、扬琴、笛子、琵琶等。但主要还是以竹筒子和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小戏 中国戏剧 衡阳湘剧 伴奏乐器 地方戏剧 一出戏 曲牌体 戏曲音乐 板腔体 舞台艺术
下载PDF
我演鲁智深
9
作者 夏传进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期40-41,共2页
衡阳湘剧昆腔《醉打山门》是衡阳市湘剧团(改制后称:衡阳湘剧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看家戏"、"镇团戏"……是全国昆剧界的一面旗帜。此剧在湖南甚至在一些剧种的(昆腔)演出中,均以衡阳湘剧《醉》剧为"范本"... 衡阳湘剧昆腔《醉打山门》是衡阳市湘剧团(改制后称:衡阳湘剧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看家戏"、"镇团戏"……是全国昆剧界的一面旗帜。此剧在湖南甚至在一些剧种的(昆腔)演出中,均以衡阳湘剧《醉》剧为"范本"。解放前后,连续不断地有不同剧种的昆腔演员来衡向我师父谭保成学戏。我就是谭保成的关门弟子。《醉打山门》是清《虎囊弹》传奇之一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湘剧 醉打山门 鲁智深 谭保成 优秀剧目奖 共鸣音 谭派 曲海总目 鼻腔共鸣 好评如潮
下载PDF
戏曲研究新视野——读李跃忠《演剧、仪式与信仰——民俗学视野下的例戏研究》
10
作者 王奕祯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3年第1期269-271,共3页
中国传统戏曲和民俗的关系极为密切,其中一些特殊场合的演出,如祈雨演剧等,本身就是民俗活动的一部分。戏曲在这些场合的演出,不仅丰富了民俗活动本身,而且为与这种场合的演出目的与功能相协和,往往还要吸收很多信仰习俗的民俗事象,如... 中国传统戏曲和民俗的关系极为密切,其中一些特殊场合的演出,如祈雨演剧等,本身就是民俗活动的一部分。戏曲在这些场合的演出,不仅丰富了民俗活动本身,而且为与这种场合的演出目的与功能相协和,往往还要吸收很多信仰习俗的民俗事象,如请神、上香、念文疏、念咒语等,因而产生了许多戏曲民俗事项。李跃忠博士的最新力作《演剧、仪式与信仰——民俗学视野下的例戏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研究 传统戏曲 李跃 民俗活动 民俗事象 演出习俗 文疏 民俗事项 天官赐福 衡阳湘剧
原文传递
桂阳昆曲流传发展述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蓝祖伸 《戏曲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281-289,共9页
昆曲大约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传至湖南、桂阳。《万历郴州志·风俗》篇中郴州知事胡汉的《万华岩记》云:"三觞之,遂顾苍头作吴歈,众更纵饮以和。独惟配,不举杯,惟咽雪冰。"这里写的虽然是郴州,其时桂阳尤盛。昆曲开... 昆曲大约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传至湖南、桂阳。《万历郴州志·风俗》篇中郴州知事胡汉的《万华岩记》云:"三觞之,遂顾苍头作吴歈,众更纵饮以和。独惟配,不举杯,惟咽雪冰。"这里写的虽然是郴州,其时桂阳尤盛。昆曲开始只是在文人群体中以坐唱或打围鼓形式演唱,后来逐渐在艺人和一般民众中流传,并产生戏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阳昆曲 昆曲艺术 湖南昆剧团 坐唱 衡阳湘剧 明万历 集秀班 苏昆 琴挑 湘昆
原文传递
无悔的生涯——记“老戏改”文忆萱
12
作者 里逊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9-82,共4页
一三十年代初,地处湘西的洪江码头景象繁华,号称“七冲八巷九条街,四十八个半戏台”。对此,洪江人引以为自豪。那些戏台下,常有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踮起脚,仰着小脑袋,目不转睛地望着台上的演出,如痴如果。熟悉内情的老人呶着嘴轻声... 一三十年代初,地处湘西的洪江码头景象繁华,号称“七冲八巷九条街,四十八个半戏台”。对此,洪江人引以为自豪。那些戏台下,常有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踮起脚,仰着小脑袋,目不转睛地望着台上的演出,如痴如果。熟悉内情的老人呶着嘴轻声说:“喏!文家屋里的细妹子,外公当过会同知县,如今破落了。”细妹子单薄而瘦削,是因为早逝的母亲没有给她足够的爱抚;通晓文墨的父亲,却给她取名“忆萱”,让母亲在她的记忆中长存。细妹子在神庙、会馆的戏台前发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辰河高腔 文忆萱 地方戏曲 八个半 辰河戏 黔阳专区 彩楼记 邵阳花鼓戏 衡阳湘剧 破窑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