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良好家风:母贤父诫造就廉吏
- 1
-
-
作者
刘会锋
-
机构
陕西渭南市史志办
-
出处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5年第7X期31-32,共2页
-
文摘
中华民族古今廉吏之多不胜枚举,他们的事迹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千千万万的感人事例都有一个共同要素,就是所有人的成功几乎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及父母的督促。一个人哪怕是身为高官,也可能有一时的贪念,但只要他有正直的母亲、父亲或妻子、诤友的规劝,他也能幡然悔悟,成就人性的辉煌。
-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田子
房彦谦
清白传家
六尺巷
衣取蔽寒
《资治通鉴》
《韩诗外传》
能改斋漫录
神宗
-
分类号
D64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再说“俭朴”
- 2
-
-
作者
朱兴圣
-
出处
《安徽税务》
1998年第12期33-33,共1页
-
文摘
俭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北宋,名臣司马光就以告诫的笔墨写下了《训俭示康》一文,旨在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以俭素为美”,而不要“以奢靡为荣”。时隔八百余年,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俭朴,顾名思义,就是勤俭朴素。这两个字看似平常却很难持...
-
关键词
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司马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衣取蔽寒
传统美德
马克思
教育意义
精神与物质
-
分类号
F810.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析薪破理 辞约旨达——读司马光《训俭示康》
- 3
-
-
作者
赵伯陶
-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5-29,共5页
-
文摘
《训俭示康》一文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为训导其子司马康而精心撰写的。全文不足千言,始终围绕'俭约'立论用事,言简意深,感情真切,不事雕饰而语重心长,于质朴无华的风格中显示出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唐代杜牧论文曾说:'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是意能遣辞,辞不能成意,大抵为文之旨如此。'(《答庄允书》)我们用这个尺度来衡量此文,就可以清晰地体察到司马光为文的特色。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在先秦诸子言论中不乏其例。
-
关键词
训俭示康
言简意深
司马康
闻喜宴
司马温
直道而行
衣取蔽寒
范纯仁
家老
马端临
-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众人皆以奢摩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 4
-
-
作者
毕宝魁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22年第8期39-39,共1页
-
文摘
讲到节俭,我们便不能不提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一文,开头一段用自身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阐述节俭的意义,永不过时,具有永恒的借鉴意义。我们先看看原文: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泰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日:“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日:“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日‘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
关键词
士志于道
闻喜宴
司马光
衣取蔽寒
实践与理论
节俭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重读两则古家训
- 5
-
-
作者
陆士伟
-
出处
《大江南北》
2014年第1期30-30,共1页
-
文摘
闲来阅读古籍,重读两则家训,颇有意思。两则家训的作者都是宋朝名臣,一则是包拯家训,告诫子孙要清正廉洁;一则是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讲的是俭素。至今读来仍有启迪。先引包拯家训。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37字。
-
关键词
训俭示康
放归
名臣
司马康
执法不阿
公正廉洁
衣取蔽寒
监察御史
清正廉明
社会风尚
-
分类号
B823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俭能立名 侈必自败
- 6
-
-
作者
钱建良
-
出处
《检察风云》
1998年第10期65-65,共1页
-
文摘
宋朝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一生奉行俭约,年轻的时候就不喜华靡。他20岁就考中进士,在庆贺宴会上独不戴花,在座的人说“君赐不可违也”,他才戴了一朵小花,世人讥之,不以为耻。司马光以一生品行告诫儿子:“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平生不过“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而已。 司马光认为身居高位的人也不应该随波逐流,追逐侈靡。
-
关键词
司马光
衣取蔽寒
历史学家
居高位
中进士
以史为鉴
物质欲望
历史教训
精神生活
参知政事
-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