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百色地区壮族人群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1
作者 罗斌 陈文成 +2 位作者 王俊利 王春芳 农乐根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C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广西百色地区壮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以及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用TaqMan荧光探针定量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503例壮族人群CR1基因rs2296160 C/T、rs2274567 G/A和rs4844... 目的探讨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C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广西百色地区壮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以及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用TaqMan荧光探针定量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503例壮族人群CR1基因rs2296160 C/T、rs2274567 G/A和rs4844600 G/A位点,并结合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欧洲人、非洲人、日本人和北京人群的SNP分型数据,比较分析各人群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广西壮族人群中CR1基因rs2296160 C/T、rs2274567 G/A和rs4844600 G/A位点存在多态性,3个位点基因型频率在男女性别间比较,P分别为0.591、0.293和0.525;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男女性别间比较,P分别为0.310、0.122和0.2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296160 C/T、rs2274567 G/A和rs4844600 G/A 3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欧洲和非洲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日本人及北京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百色地区壮族人群中存在CR1基因多态性,与欧洲及非洲人群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人类学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 广西壮族
下载PDF
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密度基因的克隆
2
作者 赵书平 尤建 +4 位作者 杨玉红 郭峰 龚燕芳 叶芳耘 张俊洁 《实用医药杂志》 1998年第6期28-30,共3页
为研究中国人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密度基因多态性变化,构建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密度基因重组体。采用pGEMT载体系统直接克隆红细胞CR1密度基因PCR扩增产物。经过对重组体电泳、PCR扩增及HindⅢ酶切分析,结果与理论... 为研究中国人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密度基因多态性变化,构建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密度基因重组体。采用pGEMT载体系统直接克隆红细胞CR1密度基因PCR扩增产物。经过对重组体电泳、PCR扩增及HindⅢ酶切分析,结果与理论预计值大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 密度基因多态性 PCR产物 克隆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分子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其数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阳 王海滨 黎雪如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76,共3页
研究乙肝后肝硬化代偿和失代偿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及其与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探讨肝炎后肝硬化红细胞膜分子的变化在肝硬化疾病发展中的意义。采用酶免疫分析间接法检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用PCR、Hind Ⅲ... 研究乙肝后肝硬化代偿和失代偿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及其与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探讨肝炎后肝硬化红细胞膜分子的变化在肝硬化疾病发展中的意义。采用酶免疫分析间接法检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用PCR、Hind Ⅲ酶切和凝胶电泳法检测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红细胞CR1分子数量下降(P<0.01),失代偿者尤为显著(P<0.01)。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下降与肝硬化发生、发展有关。红细胞CR1分子数量表达下降主要与后天性因素有关。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红细胞CR1分子测定或动态观察,对探讨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机理、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红细胞 补体受体i型 补体受体i型基因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与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梅青 石晓红 +1 位作者 孙涛 刘文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7-18,共2页
为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 E)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 型 ( CR1)与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 1( L FA- 1)表达及其与病情发展的关系 ,对 36例 SL E患者进行了红细胞 CR1分子定量测定及 CD1 1 a ( L FA- 1中的一种 )测定。结果SL E活动期、... 为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 E)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 型 ( CR1)与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 1( L FA- 1)表达及其与病情发展的关系 ,对 36例 SL E患者进行了红细胞 CR1分子定量测定及 CD1 1 a ( L FA- 1中的一种 )测定。结果SL E活动期、稳定期患者和正常人单个红细胞表面 CR1数目依次升高 ,且三者间两两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 P <0 .0 1) ;SL E活动期淋巴细胞表面 CD1 1 a表达和稳定期患者比较明显增高 ( P<0 .0 1) ;SL E患者红细胞 CR1数量与淋巴细胞表面 CD1 1 a呈负相关 ( r =- 0 .891,P <0 .0 1) ,其红细胞 CR1与狼疮活动积分呈负相关 ( r=- 0 .6 0 1,P <0 .0 5 )。认为对 SL E患者进行红细胞 CR1与 L FA- 1表达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狠疮 红细胞 补体受体i型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 测定 诊断
下载PDF
SLE患者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临床表型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王津生 李学平 +1 位作者 刘晓莉 冒长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4-357,共4页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E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与SLE患者临床表型间的相关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HindⅢ内切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58例SLE患者的E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进...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E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与SLE患者临床表型间的相关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HindⅢ内切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58例SLE患者的E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测定,并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在疾病活动期的临床表型。在SLE患者组中,ECR1密度相关基因HH型占36.21%,HL型占62.07%,LL型占1.72%,其ECR1密度相关基因的点突变(由脱氧三磷酸腺苷到脱氧三磷酸胸苷,A→T)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在疾病活动期,HL组患者的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明显高于HH组患者。在抗Sm抗体阳性的患者群中,HL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尿蛋白含量明显高于HH组患者。在SLE患者中ECR1密度相关基因的点突变发生率上升可能在SLE的发病机理中发挥某种作用。将H/L基因型与其他检测指标联合运用,有可能对判断SLE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红细胞 i型补体受体 密度 临床表 相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基因多态性 PCR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Ι型基因组密度多态性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盛年 刘黎青 +2 位作者 郭斌 赵翠萍 迟兆富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Ι型 (ECR1 )基因多态性分布 ,探讨脑梗死患者ECR1 活性下降与ECR1 基因缺陷的关系及脑梗死发病与ECR1 基因缺陷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测定 6 8例患者及 30例正常对照的ECR1 分子基...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Ι型 (ECR1 )基因多态性分布 ,探讨脑梗死患者ECR1 活性下降与ECR1 基因缺陷的关系及脑梗死发病与ECR1 基因缺陷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测定 6 8例患者及 30例正常对照的ECR1 分子基因型 ,采用C3b受体花环实验测定其中 30例患者和 30例对照的ECR1 活性 ,并对两个脑梗死家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组HH型比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4 0~ 4 9岁及 6 0岁以上组患者HH型相对同年龄组正常人比率明显降低 (P <0 0 1) ;男性脑梗死患者比男性对照组HH型比率降低 (P <0 0 1) ;两个脑梗死家系的研究显示与正常对照组脑梗死组相比 ,HH型明显降低而HL型明显升高 (P <0 0 5 ) ;HH型、HL型ECR1 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脑梗死患者组ECR1 密度相关基因点突变率增高 ,HH型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主要为后天获得性改变 ;而HL型为混合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年轻和老年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与ECR1 基因缺陷有关 ,男性患者EC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 基因多态性 基因缺陷 基因突变 发病学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与细胞免疫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康日辉 芮红兵 +3 位作者 江金玉 卓光生 叶德富 郑玲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CR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免疫发病机制、病情活动与激素治疗前后方面中的作用以及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选自2002年6月至2003年2月我科住院及门诊初诊初治SLE病人39例,其中活动期病人28例,稳定期病人11... 目的探讨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CR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免疫发病机制、病情活动与激素治疗前后方面中的作用以及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选自2002年6月至2003年2月我科住院及门诊初诊初治SLE病人39例,其中活动期病人28例,稳定期病人11例。健康献血员30名为对照组。采用红细胞CR1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检测RBC-CR1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对活动期患者在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各测1次RBC-CR1、RBC-IC花环率。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CD4+/CD8+及CD3+细胞数。结果①活动期SLE组RBC-CR1花环率(4.4±3.6)%明显低于稳定期组(8.9±3.3)%及对照组(9.6±4.3)%,RBC-IC花环率(12.9±9.5)%明显高于稳定期组(6.2±2.6)%及对照组(5.7±2.8)%。稳定期SLE组与对照组比较,RBC-CR1与RBC-IC花环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治疗后2周、4周与治疗前比较,RBC-CR1花环率显著升高(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RBC-IC花环率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③活动期、稳定期SLE组与对照组比较,CD4+、CD3+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CD8+细胞数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明显下降。④RBC-CR1花环率与CD4+(r=0.40,P<0.05)、CD4+/CD8+(r=0.41,P<0.05)均呈正相关,与CD8+(r=-0.4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 细胞免疫 发病机制 激素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与淋巴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表达的研究
8
作者 黄程辉 李亚萍 +1 位作者 石林阶 左晓霞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4-286,共3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 淋巴细胞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原文传递
银屑病患者红细胞CR1基因组密度多态性的研究
9
作者 刘晓红 赵书平 +4 位作者 王君松 赵子卿 周淑英 宋来涛 李燕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 探讨银屑病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分子 (CR1)基因密度多态性与正常人之间的区别。方法 : 采用PCR技术加HindIII酶切检测银屑病患者红细胞CR1基因型。结果 : 银屑病患者红细胞CR1分子密度基因高表达者明显较正常人降低 ,而中... 目的 : 探讨银屑病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分子 (CR1)基因密度多态性与正常人之间的区别。方法 : 采用PCR技术加HindIII酶切检测银屑病患者红细胞CR1基因型。结果 : 银屑病患者红细胞CR1分子密度基因高表达者明显较正常人降低 ,而中表达和低表达者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CR1 基因组密度 基因多态性 红细胞 补体受体i型分子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徐海花 牛钟相 +1 位作者 张万福 刘文利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0-153,158,共5页
近几年来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 ,且在临床上有了一些应用。本文就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红细胞的免疫调控及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红细胞 免疫功能 免疫调控 循环免疫复合物 C3B受体 免疫吸附 i型补体受体
下载PDF
红细胞CR1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表达及免疫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玉龙 杨文东 +2 位作者 安振国 魏树华 王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6-20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红细胞免疫功能 i型补体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酵母菌花环试验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膀胱灌注对膀胱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立国 王禾 +2 位作者 武国军 刘建平 王凤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8期1272-1273,共2页
目的分析鸦胆子油乳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膀胱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行保留膀胱手术的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花环率(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 目的分析鸦胆子油乳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膀胱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行保留膀胱手术的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花环率(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促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ETE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ATER)及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NTER),同时测定20例健康献血员的红细胞免疫指标作为对照。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术前C3bRR、RFER、3项肿瘤红细胞花环率均降低,ICR、RFIR增高;鸦胆子油乳灌注后C3bRR、RFER、ETER、ATER、NTER升高,ICR、RFIR降低,在术后2个月达到峰值,6个月后恢复到正常人水平。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鸦胆子油乳膀胱灌注化疗可提高膀胱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油乳 膀胱灌注 膀胱癌 红细胞 免疫功能 术后 复发 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花环率 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
下载PDF
红细胞天然免疫分子CR1的主要功能及其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文 顾军 郭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4-545,共2页
关键词 红细胞 i型补体受体(CR1) 免疫分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 银屑病
下载PDF
红细胞膜上CR1分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淑英 汪德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关键词 i型补体受体 可溶性补体受体 双特异性单抗异聚体
下载PDF
红细胞膜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海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年第1期13-17,共5页
关键词 红细胞膜分子 基因表达 i型补体受体 衰变加速因子 CD44
下载PDF
CR1在红细胞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清水 任春锋 杨红英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4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总结Ⅰ型补体受体(CR1,CD35)在红细胞免疫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阅读有关文献,了解红细胞CR1在红细胞免疫研究中的地位。结果CR1分子有其特定的编码基因、分子结构、生物学特性,广泛参与体内免疫复合物(IC)的清除。结论CR1是红细... 目的总结Ⅰ型补体受体(CR1,CD35)在红细胞免疫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阅读有关文献,了解红细胞CR1在红细胞免疫研究中的地位。结果CR1分子有其特定的编码基因、分子结构、生物学特性,广泛参与体内免疫复合物(IC)的清除。结论CR1是红细胞执行免疫功能的主要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免疫功能 i型补体受体(CR1)
下载PDF
电子垃圾拆解区铅暴露对学龄前儿童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代逸凤 霍霞 +3 位作者 杨天 章宇 李明慧 徐锡金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学龄前儿童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267名学龄前儿童外周血(暴露组132名,参照组135名);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Epb)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红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表面I型补体受...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学龄前儿童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267名学龄前儿童外周血(暴露组132名,参照组135名);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Epb)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红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表面I型补体受体(CR1)分子表达量。结果:暴露组红细胞铅(Epb)水平(16.6μg/d L)高于参照组(11.8μg/d L),红细胞表面CR1分子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01);Epb水平与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含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负相关;红细胞表面CR1与红细胞计数、HCT和HGB负相关。结论:电子垃圾拆解区铅暴露能引起儿童外周血红细胞相关指数改变,尤其是红细胞表面CR1减少,从而影响儿童免疫功能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i型补体受体 学龄前儿童
下载PDF
燃煤砷暴露对人体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影响
18
作者 刘大维 张碧霞 张爱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36,共2页
地方性砷中毒包括饮水型和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以下简称燃煤型砷中毒),贵州和陕西省为特有的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1]。贵州省燃煤型砷中毒自1976年被确定以来,主要在6县(市)62个村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黔西南州兴仁县交... 地方性砷中毒包括饮水型和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以下简称燃煤型砷中毒),贵州和陕西省为特有的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1]。贵州省燃煤型砷中毒自1976年被确定以来,主要在6县(市)62个村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黔西南州兴仁县交乐村病例最为集中、病情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红细胞 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分子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慢性肝炎患者ECR1基因多态性、数量及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毛远丽 王海滨 +4 位作者 孙志强 崔恩博 马洪滨 鞠连才 姜平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 研究慢性肝炎 (CH)患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 (E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数量表达及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测定ECR1分子基因多态性 ,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测定ECR1分子的数量 ,采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试验测... 目的 研究慢性肝炎 (CH)患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 (E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数量表达及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测定ECR1分子基因多态性 ,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测定ECR1分子的数量 ,采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试验测定ECR1粘附活性。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E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健康人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活动性慢性肝炎、肝功能异常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ECR1的数量表达及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群 (t=9 87,P <0 0 0 0 1) ,失代偿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ECR1分子数量明显低于代偿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但肝功能正常的慢性肝炎患者ECR1数量与健康人群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慢性肝炎患者ECR1数量表达及活性缺陷系后天引起 ,测定慢性肝炎患者ECR1的数量对临床病情判断及发展预测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肝炎 ECRl 基因多态性 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 粘附活性 数量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