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44
1
作者
陈浩
赖凯声
+2 位作者
董颖红
付萌
乐国安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6期541-553,共13页
基于符号互动论而提出的自我呈现概念及其理论,以往常被用于解释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人际互动行为。近些年,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际互动行为发生的重要场域。由于社交网络自身的独特之处,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与现实面对面、传...
基于符号互动论而提出的自我呈现概念及其理论,以往常被用于解释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人际互动行为。近些年,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际互动行为发生的重要场域。由于社交网络自身的独特之处,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与现实面对面、传统计算机媒介交流中的自我呈现有诸多不同。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更受到目标观众、动机、人格特征、性别和文化等方面的显著影响。西方的"富者更富理论"和"社会补偿理论",在解释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现象本质时各执一词,而国内的"补充我/补偿我理论"或许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理论问题。未来的SNS自我呈现研究应在扩展被试群体范围、SNS网站种类和影响因素变量几方面继续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自我呈现
自我呈现策略
补充我
补偿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44
1
作者
陈浩
赖凯声
董颖红
付萌
乐国安
机构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6期541-553,共1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1900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2010CB731404)
+1 种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18)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SH006)
文摘
基于符号互动论而提出的自我呈现概念及其理论,以往常被用于解释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人际互动行为。近些年,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际互动行为发生的重要场域。由于社交网络自身的独特之处,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与现实面对面、传统计算机媒介交流中的自我呈现有诸多不同。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更受到目标观众、动机、人格特征、性别和文化等方面的显著影响。西方的"富者更富理论"和"社会补偿理论",在解释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现象本质时各执一词,而国内的"补充我/补偿我理论"或许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理论问题。未来的SNS自我呈现研究应在扩展被试群体范围、SNS网站种类和影响因素变量几方面继续前行。
关键词
社交网络
自我呈现
自我呈现策略
补充我
补偿我理论
Keywords
social network sites
self - presentation
self - presentational strategies
theory of supplementary self and complementary self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
陈浩
赖凯声
董颖红
付萌
乐国安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
4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