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土针灸法结合TEAS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张红艳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59-259,共1页
本观察将补土针灸法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脑卒中后偏瘫中的作用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2~80岁,平均(61.78±... 本观察将补土针灸法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脑卒中后偏瘫中的作用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2~80岁,平均(61.78±2.12)岁;病程4~10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土针灸法 经皮穴位电刺激 脑卒中后偏瘫 运动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补土针灸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
2
作者 李佩佩 庄晟坚 盛俊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112-118,共7页
目的:观察补土针灸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4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及针灸联合治疗组各62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西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针灸联合治疗组在常规... 目的:观察补土针灸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4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及针灸联合治疗组各62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西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针灸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补土针灸法联合热敏灸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肌电图指标[患侧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屈伸最大等长收缩时表面肌电图积分肌电值(iEMG)、患肢M波最大波幅(Mmax)和H波最大波幅(Hmax)]、三维步态参数(步频、步速、支撑相、摆动相)及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结果:治疗后,针灸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常规治疗组82.26%(P<0.05)。2组CSI、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CSI、MAS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胫骨前肌、腓肠肌iEMG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胫骨前肌、腓肠肌i EMG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Mmax、Hmax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Mmax、Hmax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步频、步速、支撑相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步频、步速、支撑相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摆动相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摆动相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FMA、PA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FMA、PASS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Nrf2、ARE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Nrf2、ARE水平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Keap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Keap1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补土针灸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可调节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改善肌张力、痉挛状态及三维步态参数,进而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 补土针灸法 热敏灸 肌电图 三维步态参数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葛荣生 单建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7期26-30,共5页
目的:探究扶正补土针灸法与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联合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宁县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9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7例),对... 目的:探究扶正补土针灸法与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联合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宁县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9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取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扶正补土针灸法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神经功能、肢体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扶正补土针灸法与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联合干预可明显提升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和运动能力,同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康复治疗 扶正补土针灸法 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 康复效果 运动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结合扶正补土针灸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牛亚丽 《河南中医》 2023年第6期885-889,共5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结合扶正补土针灸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中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结合扶正补土针灸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中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结合扶正补土针灸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ere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血清N末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BS、FMA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MMP-9、NT-proBNP、Hcy、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扶正补土针灸法治疗中风偏瘫,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和平衡功能,并能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阳还五汤 扶正补土针灸法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封艳 赵丽 +2 位作者 侯可强 房铭 刘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0期1478-1480,共3页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和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和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60.41±4.85)岁;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60.38±4.82)岁。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TEAS治疗。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为(24.57±3.24)分,高于对照组的(20.06±3.05)分,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HFAC)评分为(3.05±0.41)分,高于对照组的(2.52±0.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为(173.05±15.26)分,高于对照组的(152.43±13.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TEAS可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步行能力,增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经皮穴位电刺激 扶正补土针灸法 运动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昌欣 董观记 郑通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610-611,共2页
目的探究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 目的探究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与对照组(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各40例,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时运动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后,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Hcy、BDNF水平,肢体功能恢复明显,疗效确切,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任务导向性训练 偏瘫 血液流变学 扶正补土针灸法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Hcy、BDNF的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昌欣 董观记 郑通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800-802,共3页
目的探究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1组(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任务导向... 目的探究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1组(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与研究2组(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各40例,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1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研究2组(P<0.05);干预前,研究对象运动功能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1组治疗后1个月以及治疗后3个月时运动功能得分均高于研究2组(P<0.05);治疗前,研究对象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1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研究2组(P<0.05);治疗前,研究对象的Hcy、BDNF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1组在Hcy上显著比研究2组低(P<0.05),在BDNF上显著比研究2组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后,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Hcy、BDNF水平,肢体功能恢复明显,疗效确切,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任务导向性训练 偏瘫 血液流变学 扶正补土针灸法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东 孟红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11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2例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和对照组(综合康复疗法),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恢... 目的观察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2例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和对照组(综合康复疗法),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恢复情况、平衡功能评分及舒张末血流速度、收缩峰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的下肢肌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衡功能评分(38.68±2.5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0.11±2.88)分(P<0.05);观察组的舒张末血流速度(47.88±3.22)cm/s、收缩峰血流速度(93.33±5.52)cm/s、平均血流速度(64.22±4.11)cm/s明显优于对照组[(40.23±3.52)cm/s、(87.55±3.66)cm/s、(62.30±3.69)cm/s](P<0.05)。结论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应用于偏瘫患者中,促进了颅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综合康复 扶正补土针灸法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阶段性抗阻训练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运动功能、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饶文和 《黑龙江中医药》 2023年第3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阶段性抗阻训练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诊治的4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3例)采用单纯的阶段性抗阻训练,观察组(... 目的:分析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阶段性抗阻训练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诊治的4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3例)采用单纯的阶段性抗阻训练,观察组(n=23例)给予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阶段性抗阻训练,比较两组症状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度、运动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疼痛症状。结果:(1)干预后,观察组各症状评分较低(P<0.05);(2)干预前,两组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各指标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4)干预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低(P<0.05);(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定指数(PRI)、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阶段性抗阻训练,可加快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疼痛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补土针灸法 阶段性抗阻训练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补阳还五汤结合扶正补土针灸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
10
作者 刘宗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56-158,共3页
针对中风偏瘫患者,研究运用补阳还五汤结合扶正补土针灸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份住院的脑卒中偏瘫病人94例,并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益阳还五汤配合“扶... 针对中风偏瘫患者,研究运用补阳还五汤结合扶正补土针灸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份住院的脑卒中偏瘫病人94例,并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益阳还五汤配合“扶正补土”针刺疗法。并对两组病人的证候积分,BBS评分,FMA评分,hs-CRP,MMP-9,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血流变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观察组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的BBS和 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而治疗后观察组的BBS和FMA评分明显提高(P<0.05)。两组病人的hs-C反应蛋白,MMP-9,NT-PRoBNP,HCy,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细胞比容值均较低(P<0.05)。结论 我们提出“补阳还五汤”配合“扶正补土”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的临床症状、四肢活动及平衡能力,同时可显著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还五汤 扶正补土针灸法 中风 偏瘫
下载PDF
“扶正补土”法针灸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晓晓 任谦 +1 位作者 李铁柱 张茂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3期53-56,60,共5页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法针灸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和现代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补土”法针灸。比较2组治...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法针灸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和现代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补土”法针灸。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姿势评定量表(PASS)、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ASS、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补土法”针灸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核心肌群功能及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针灸 现代康复训练 脑卒中 偏瘫 神经功能 核心肌群功能 平衡能力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血府逐瘀汤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下肢肌力及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欧阳玉娟 李博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3期152-154,158,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血府逐瘀汤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下肢肌力及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辽宁中医嘉和医院收治的89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3)和实...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血府逐瘀汤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下肢肌力及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辽宁中医嘉和医院收治的89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3)和实验组(n=46)。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扶正补土”针灸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颅内血流动力学、下肢肌力及平衡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s)、舒张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下肢肌力优于对照组,且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偏瘫患者“扶正补土”针灸法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改善其颅内血流动力学,提高下肢肌力及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 “扶正针灸 血府逐瘀汤 颅内血流动力学 下肢肌力 平衡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强 朱晓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2期158-158,160,共2页
目的:探究“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影响.方法:本文共选取在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月份在本院接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患者共94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行康... 目的:探究“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影响.方法:本文共选取在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月份在本院接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患者共94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行康复训练治疗方法,观察组行“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PI、PRI、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0d后,两组PPI、PRI、VAS评分差异显著(P〈0.05).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中应用“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方法,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肩痛、水肿症状,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针灸 康复训练 缺血性脑卒中 后肩手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