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脾虚兔胃肠激素水平探讨高低频一指禅推法的补泻效应
1
作者
张强
王继红
+3 位作者
黄志凯
任雪晗
蔡伟蓝
许嘉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232-235,共4页
目的从脾虚新西兰兔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和胃窦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探讨高低频一指禅推法的补泻效应。方法取成年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K组)、模型组(P组)、一指禅推法低频组(A组)、一指禅推法高频组(B组)。A...
目的从脾虚新西兰兔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和胃窦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探讨高低频一指禅推法的补泻效应。方法取成年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K组)、模型组(P组)、一指禅推法低频组(A组)、一指禅推法高频组(B组)。A组和B组的手法治疗采用机械臂进行操作,治疗施加压力均为150 mN,A组频率为101~150次/min,B组频率为201~250次/min,选取中脘、双天枢,每穴推5 min,每次15 min,每天1次,连续10 d。治疗10 d后取家兔血清样本、胃窦组织测定GAS、NO水平,观察比较空白组(K组)、模型组(P组)、一指禅推法低频组(A组)、一指禅推法高频组(B组)4组家兔GAS、NO水平变化。结果血清GAS水平测定结果显示,K组血清GAS水平最低,P组血清GAS水平显著升高(P<0.05),A组和B组血清GAS水平较K组上升,较P组显著下降(P<0.05),且A组血清GAS水平下降较B组明显(P<0.05)。胃窦NO水平测定结果显示,K组胃窦NO水平最高,P组胃窦NO水平显著降低(P<0.05),A组和B组胃窦NO水平较K组下降,较P组显著上升(P<0.05),且A组胃窦NO水平上升较B组明显(P<0.05)。结论不同频率的一指禅推法对脾虚家兔血清GAS水平和胃窦NO水平的影响不同,101~150次/min低频率一指禅推可纠正脾虚家兔血清GAS水平及胃窦NO水平,使其趋近空白组正常水平,恢复胃肠功能,具有补的效应;201~250次/min高频率一指禅推治疗组家兔不仅未见血清GAS水平及胃窦NO水平的恢复,甚至呈恶化趋势,提示高频手法存在损害家兔胃肠功能的可能,具有泻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指禅推法
补泻效应
高低频率
脾虚
胃肠激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金喜
林翠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952-953,共2页
针刺补泻手法 ,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环节 ,关于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关系的探讨虽在 5 0年代就有临床及动物实验相关研究 ,但一直也众说不一 ,未能达成共识或形成主流指导思想。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更好的临床疗...
针刺补泻手法 ,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环节 ,关于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关系的探讨虽在 5 0年代就有临床及动物实验相关研究 ,但一直也众说不一 ,未能达成共识或形成主流指导思想。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更好的临床疗效 ,针刺补泻手法受诸多因素 (指力、腕力、针刺深浅、捻转方向、刺激强弱、针刺角度、留针时间等 )的共同影响 ,其中任何一个参数发生变化 ,产生的针刺效果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结合临床经验 ,认为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是医者针刺手法与患者机体机能状态的最佳组合。而目前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关系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和针灸学的发展 ,有必要进一步更全面、更详实、客观的探讨两者的关系 ,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就近十年来有关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的研究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补泻
手法
补泻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
被引量:
3
3
作者
林咸明
方剑乔
高镇五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补泻
手法
补泻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不以补泻手法论补泻效应
被引量:
1
4
作者
吕中茜
张奇文
郭义
《四川中医》
2015年第12期20-22,共3页
针刺补泻手法涉及到诸多方面,诸多文献中尚未标准化其具体操作,并且受患者身心状态、取穴方法、针感衡量标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被把握与应用。补泻手法产生补泻效应是通过针刺方法,间接地经过经络的调整作用,产生补虚泻实的效果,从...
针刺补泻手法涉及到诸多方面,诸多文献中尚未标准化其具体操作,并且受患者身心状态、取穴方法、针感衡量标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被把握与应用。补泻手法产生补泻效应是通过针刺方法,间接地经过经络的调整作用,产生补虚泻实的效果,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与机体状态、经穴配伍、得气与否、刺激强度、针下寒热感应等有关,不能单纯以补泻手法论补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泻
手法
补泻效应
起效因素
现代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红叶
刘芸
+3 位作者
许昊纯
郭灿灿
何玲玲
陈采益
《福建中医药》
2020年第2期46-48,53,共4页
目的探析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阐述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和穴位特性对针刺补泻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结合针刺补泻的研究进展,分别以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结果以补泻手法为切入点发现,补法可促进机体亢进,泻...
目的探析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阐述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和穴位特性对针刺补泻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结合针刺补泻的研究进展,分别以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结果以补泻手法为切入点发现,补法可促进机体亢进,泻法则可抑制机体亢进,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之间可形成明确的正相关性;机体状态对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机体状态处于低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亢奋,而机体处于状态亢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低下,补泻效应的产生在一定情况下依赖于机体状态的自我调衡;穴位特性对靶器官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穴位自身的生理特性决定了穴位对靶器官的效应方向,同时穴位对靶器官的特定调控作用是其效应表达的重要基础之一。结论针刺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三方面皆有关系,针灸时需把握患者机体状态,辨明病证虚实,熟悉腧穴特性,施以正确的补泻手法,才能将补泻效应发挥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补泻效应
补泻
手法
机体状态
穴位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经》几种检验针刺补泻即时效应方法探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郑少祥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补泻
即时
效应
针刺
黄帝内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手法补泻有无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
3
7
作者
陈英英
沈燕
王舒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1期81-84,共4页
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影响,中医理论颇受争议,时至今日,关于针刺手法的补泻效应,仍然有学者用现代的物理化学观点来否认。笔者通过对临床和基础实验的多方面总结分析,证实了针刺手法的补泻效应,并从文献查阅过程中发现,针刺量化、...
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影响,中医理论颇受争议,时至今日,关于针刺手法的补泻效应,仍然有学者用现代的物理化学观点来否认。笔者通过对临床和基础实验的多方面总结分析,证实了针刺手法的补泻效应,并从文献查阅过程中发现,针刺量化、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现在针刺手法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可以进行全国各重点实验室分工,按病种和疾病的病程阶段,将不同针刺方法进行规范化,然后汇总形成统一的操作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手法
补泻效应
实验研究
量化
综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补泻手法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小林
张雅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958-958,共1页
关键词
针刺
补泻
手法
理论探讨
针刺
补泻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灸法补泻刍议
被引量:
9
9
作者
王海萍
白震宁
《山西中医》
2009年第4期33-35,共3页
针对灸法补泻问题,从灸法补泻效应的存在与否以及灸法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认为灸法既能补虚,又能泻实,临床运用灸法,应遵循辨证施灸的原则,灵活运用补与泻,充分发挥灸法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灸法
补泻效应
辨证施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系统科学论角度剖析刺激量轻重不等于补泻的机理
10
作者
韩燕
《上海针灸杂志》
1996年第S1期41-41,共1页
大多数人都认为针刺补泻效应与病人机体的特殊反应性有关,一个最佳刺激量在不同条件下具有补泻双向作用,刺激量不等于补泻。本人从现代科学技术论中的系统科学论角度谈些看法。系统论与中医的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
大多数人都认为针刺补泻效应与病人机体的特殊反应性有关,一个最佳刺激量在不同条件下具有补泻双向作用,刺激量不等于补泻。本人从现代科学技术论中的系统科学论角度谈些看法。系统论与中医的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外界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系统论认为系统就是处于一定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人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即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结果,使这一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量
系统科学
补泻效应
系统论
耗散结构系统
整体观
补泻
手法
双向作用
不同条件
密切联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补泻刍议
11
作者
武峻艳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07-208,共2页
历代医家围绕针刺补泻问题,长期以来形成了众多学派。在针刺补泻效应的存在与否及如何实现,针刺补泻手法的操作及衡量标准等诸多方面,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关键词
针刺
补泻
手法
针刺
补泻效应
历代医家
衡量标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补泻效果的决定因素浅析
被引量:
4
12
作者
张兵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针刺
补泻效应
决定因素
补泻
手法
中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补泻操作下艾炷灸的温度测试
被引量:
5
13
作者
夏永莉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补泻操作下艾炷灸的温度变化与补泻效应的关系。方法:测试不同补泻操作下艾炷灸时燃烧温度及离体组织温度变化。结果:艾炷灸补泻效应的区分在于组织内外温度梯度(变化率),补法引起的组织内外温度变化率较泻法小,且刺激延...
目的:探讨不同补泻操作下艾炷灸的温度变化与补泻效应的关系。方法:测试不同补泻操作下艾炷灸时燃烧温度及离体组织温度变化。结果:艾炷灸补泻效应的区分在于组织内外温度梯度(变化率),补法引起的组织内外温度变化率较泻法小,且刺激延续时间较泻法长。结论:艾炷灸不论补泻均引起外界和组织温度升高,两者的区别在于引起温度变化周期的长短及温度变化速率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炷灸
补泻效应
温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经》中检验针刺即时效应方法探析
被引量:
3
14
作者
郑少祥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2,共2页
《内经》十分重视恰当地把握针刺补泻刺激量,并介绍了多种检验针刺补泻即时效应的方法,本文辑录探析了察看脉象变化等五种实用且易掌握的检验方法,对指导针灸临床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补泻
即时
效应
针刺
内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研针术 善用太溪——记针灸学专家张士杰教授
被引量:
2
15
作者
林威
马欣宇
《家庭中医药》
2003年第9期4-5,共2页
张士杰教授1931年出生于一个较为殷实的工商业者之家,其父兼通文史和方技,设同春堂国药店,延揽诸多名医应诊,并与之切磋医道。张老自幼耳濡目染,对中国的文、史、哲、医也由知而好,在其父亲的指引下,潜心攻读了《老子》、《易经》、《...
张士杰教授1931年出生于一个较为殷实的工商业者之家,其父兼通文史和方技,设同春堂国药店,延揽诸多名医应诊,并与之切磋医道。张老自幼耳濡目染,对中国的文、史、哲、医也由知而好,在其父亲的指引下,潜心攻读了《老子》、《易经》、《黄帝内经》、《伤寒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术
太溪
针灸学专家
张士杰
针刺得气
针刺
补泻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针刺补泻手法再认识
被引量:
8
16
作者
虞逸舒
董雪莲
艾炳蔚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2450-2453,共4页
捻转补泻在二维平面上为迎随的一种演变,在三维层面与提插手法不可分割。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并非矛盾,只是手法作用时机以及所处层面不同。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这两种手法作用的时机以及所处穴位的层面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徐疾补...
捻转补泻在二维平面上为迎随的一种演变,在三维层面与提插手法不可分割。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并非矛盾,只是手法作用时机以及所处层面不同。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这两种手法作用的时机以及所处穴位的层面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徐疾补泻往往作用于进针出针的过程中,不需要有得气的先决条件,涉及层面贯穿穴位内外。"徐而疾则实"。徐入是为了慢慢引阳气入内,疾出是防正气随针外泻。提插补泻则是在针刺入穴位之后以得气为基础进行的,"紧感"即是针刺得气的一种感应。提插补泻所处层面为穴位内的进退,重插从卫取气,追阳内交,欲激发人体正气,轻提可防止正气耗散;重提从荣置气,引阴外出,引正气外出抗邪,轻插为防止邪气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
补泻
提插
补泻
徐疾
补泻
补泻效应
得气
从卫取气
从荣置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井穴补泻
被引量:
3
17
作者
刘耶露
林先刚
余金谊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42-244,共3页
井穴皆位于四肢之末端,为经脉之根,脉气所发之处,亦为五腧穴之首。井穴的补泻效应建立在针刺疗法补泻效应的基础之上。井穴上可以运用的补泻手法有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放血法、艾灸法、开阖法、开周法、指按法等。一般病证,补虚时...
井穴皆位于四肢之末端,为经脉之根,脉气所发之处,亦为五腧穴之首。井穴的补泻效应建立在针刺疗法补泻效应的基础之上。井穴上可以运用的补泻手法有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放血法、艾灸法、开阖法、开周法、指按法等。一般病证,补虚时多采用轻刺激,泻实时多采用重刺激,由于井穴的特殊性,手法上宜灵活掌握,不可拘泥。井穴位于手足指(趾)末端,皮肉浅薄,感觉异常敏锐,提插、捻转、烧山火、透天凉等复杂补泻针刺手法不适用于井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穴
补泻效应
迎随
补泻
法
呼吸
补泻
法
放血法
艾灸法
开阖法
开周法
指按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手法补泻的现代研究概况
被引量:
2
18
作者
郭霞
杨铭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68-71,共4页
对近5年针刺补泻手法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针刺补泻手法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近年的研究对几种疾病的模型大鼠采用针刺补泻,从血液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其作用及差异进行研究,如血虚证模型的血细胞,高血压模型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对近5年针刺补泻手法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针刺补泻手法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近年的研究对几种疾病的模型大鼠采用针刺补泻,从血液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其作用及差异进行研究,如血虚证模型的血细胞,高血压模型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NO含量,内皮素、血清去甲肾上腺素、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等,热证模型的大肠杆菌内毒素,胃溃疡模型的血清胃动素,神经病理性镜像痛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肾阳虚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MDA和体内自由基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手法
补泻效应
实验研究
综述
原文传递
针刺手法及其量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9
作者
李祖光
吴萌萌
刘存志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0,F0003,共4页
针刺手法是决定疗效的关键环节,本文从针刺手法的效应差异、手法量化研究以及相关手法测定仪器研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多数研究表明,不同针刺手法存在着不同的临床效应,其量化研究和相关仪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对针刺手...
针刺手法是决定疗效的关键环节,本文从针刺手法的效应差异、手法量化研究以及相关手法测定仪器研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多数研究表明,不同针刺手法存在着不同的临床效应,其量化研究和相关仪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对针刺手法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严密的定性定量实验分析工作较少。因此,应用科学的评价手段,研究不同针刺操作手法的客观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于统一针刺手法、提高针刺技术的可重复性,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手法
补泻效应
量化
仪器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脾虚兔胃肠激素水平探讨高低频一指禅推法的补泻效应
1
作者
张强
王继红
黄志凯
任雪晗
蔡伟蓝
许嘉英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232-23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3395)。
文摘
目的从脾虚新西兰兔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和胃窦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探讨高低频一指禅推法的补泻效应。方法取成年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K组)、模型组(P组)、一指禅推法低频组(A组)、一指禅推法高频组(B组)。A组和B组的手法治疗采用机械臂进行操作,治疗施加压力均为150 mN,A组频率为101~150次/min,B组频率为201~250次/min,选取中脘、双天枢,每穴推5 min,每次15 min,每天1次,连续10 d。治疗10 d后取家兔血清样本、胃窦组织测定GAS、NO水平,观察比较空白组(K组)、模型组(P组)、一指禅推法低频组(A组)、一指禅推法高频组(B组)4组家兔GAS、NO水平变化。结果血清GAS水平测定结果显示,K组血清GAS水平最低,P组血清GAS水平显著升高(P<0.05),A组和B组血清GAS水平较K组上升,较P组显著下降(P<0.05),且A组血清GAS水平下降较B组明显(P<0.05)。胃窦NO水平测定结果显示,K组胃窦NO水平最高,P组胃窦NO水平显著降低(P<0.05),A组和B组胃窦NO水平较K组下降,较P组显著上升(P<0.05),且A组胃窦NO水平上升较B组明显(P<0.05)。结论不同频率的一指禅推法对脾虚家兔血清GAS水平和胃窦NO水平的影响不同,101~150次/min低频率一指禅推可纠正脾虚家兔血清GAS水平及胃窦NO水平,使其趋近空白组正常水平,恢复胃肠功能,具有补的效应;201~250次/min高频率一指禅推治疗组家兔不仅未见血清GAS水平及胃窦NO水平的恢复,甚至呈恶化趋势,提示高频手法存在损害家兔胃肠功能的可能,具有泻的效应。
关键词
一指禅推法
补泻效应
高低频率
脾虚
胃肠激素
Keywords
one-finger meditation
tonifying and reducing effect
high and low frequency
spleen deficiency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分类号
R244.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金喜
林翠茹
机构
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心理科
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952-953,共2页
文摘
针刺补泻手法 ,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环节 ,关于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关系的探讨虽在 5 0年代就有临床及动物实验相关研究 ,但一直也众说不一 ,未能达成共识或形成主流指导思想。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更好的临床疗效 ,针刺补泻手法受诸多因素 (指力、腕力、针刺深浅、捻转方向、刺激强弱、针刺角度、留针时间等 )的共同影响 ,其中任何一个参数发生变化 ,产生的针刺效果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结合临床经验 ,认为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是医者针刺手法与患者机体机能状态的最佳组合。而目前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关系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和针灸学的发展 ,有必要进一步更全面、更详实、客观的探讨两者的关系 ,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就近十年来有关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的研究作一述评。
关键词
针刺
补泻
手法
补泻效应
分类号
R245.3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
被引量:
3
3
作者
林咸明
方剑乔
高镇五
机构
浙江中医学院针推系
出处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补泻
手法
补泻效应
分类号
R245-0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不以补泻手法论补泻效应
被引量:
1
4
作者
吕中茜
张奇文
郭义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研究中心
出处
《四川中医》
2015年第12期20-22,共3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4CB543201)
文摘
针刺补泻手法涉及到诸多方面,诸多文献中尚未标准化其具体操作,并且受患者身心状态、取穴方法、针感衡量标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被把握与应用。补泻手法产生补泻效应是通过针刺方法,间接地经过经络的调整作用,产生补虚泻实的效果,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与机体状态、经穴配伍、得气与否、刺激强度、针下寒热感应等有关,不能单纯以补泻手法论补泻效应。
关键词
补泻
手法
补泻效应
起效因素
现代研究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红叶
刘芸
许昊纯
郭灿灿
何玲玲
陈采益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出处
《福建中医药》
2020年第2期46-48,5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0363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J01776)
+1 种基金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2017)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39333)。
文摘
目的探析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阐述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和穴位特性对针刺补泻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结合针刺补泻的研究进展,分别以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结果以补泻手法为切入点发现,补法可促进机体亢进,泻法则可抑制机体亢进,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之间可形成明确的正相关性;机体状态对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机体状态处于低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亢奋,而机体处于状态亢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低下,补泻效应的产生在一定情况下依赖于机体状态的自我调衡;穴位特性对靶器官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穴位自身的生理特性决定了穴位对靶器官的效应方向,同时穴位对靶器官的特定调控作用是其效应表达的重要基础之一。结论针刺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三方面皆有关系,针灸时需把握患者机体状态,辨明病证虚实,熟悉腧穴特性,施以正确的补泻手法,才能将补泻效应发挥更佳。
关键词
针刺
补泻效应
补泻
手法
机体状态
穴位特性
Keywords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effect of acupuncture
reinforcing-reducing manipulations
body state
acupoint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经》几种检验针刺补泻即时效应方法探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郑少祥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补泻
即时
效应
针刺
黄帝内经
分类号
R245.3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手法补泻有无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
3
7
作者
陈英英
沈燕
王舒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针刺疗法研究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刺量效关系三级实验室
出处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1期81-8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81173339
+3 种基金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
编号:2010022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专项科研基金
编号:2011120110001
文摘
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影响,中医理论颇受争议,时至今日,关于针刺手法的补泻效应,仍然有学者用现代的物理化学观点来否认。笔者通过对临床和基础实验的多方面总结分析,证实了针刺手法的补泻效应,并从文献查阅过程中发现,针刺量化、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现在针刺手法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可以进行全国各重点实验室分工,按病种和疾病的病程阶段,将不同针刺方法进行规范化,然后汇总形成统一的操作标准。
关键词
针刺手法
补泻效应
实验研究
量化
综述
Keywords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effect
Experimental study
Quantization
Review
分类号
R245-0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补泻手法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小林
张雅兰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针灸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医外科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958-958,共1页
关键词
针刺
补泻
手法
理论探讨
针刺
补泻效应
分类号
R245.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灸法补泻刍议
被引量:
9
9
作者
王海萍
白震宁
机构
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省中医院
出处
《山西中医》
2009年第4期33-35,共3页
文摘
针对灸法补泻问题,从灸法补泻效应的存在与否以及灸法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认为灸法既能补虚,又能泻实,临床运用灸法,应遵循辨证施灸的原则,灵活运用补与泻,充分发挥灸法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灸法
补泻效应
辨证施灸
Keywords
moxibustion, effect of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ethod,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to give moxibustion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系统科学论角度剖析刺激量轻重不等于补泻的机理
10
作者
韩燕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上海针灸杂志》
1996年第S1期41-41,共1页
文摘
大多数人都认为针刺补泻效应与病人机体的特殊反应性有关,一个最佳刺激量在不同条件下具有补泻双向作用,刺激量不等于补泻。本人从现代科学技术论中的系统科学论角度谈些看法。系统论与中医的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外界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系统论认为系统就是处于一定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人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即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结果,使这一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
关键词
刺激量
系统科学
补泻效应
系统论
耗散结构系统
整体观
补泻
手法
双向作用
不同条件
密切联系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补泻刍议
11
作者
武峻艳
机构
天津中医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07-208,共2页
文摘
历代医家围绕针刺补泻问题,长期以来形成了众多学派。在针刺补泻效应的存在与否及如何实现,针刺补泻手法的操作及衡量标准等诸多方面,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关键词
针刺
补泻
手法
针刺
补泻效应
历代医家
衡量标准
Keywords
acupuncture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ethod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effect
分类号
R245.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245-0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补泻效果的决定因素浅析
被引量:
4
12
作者
张兵
机构
福建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针刺
补泻效应
决定因素
补泻
手法
中医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补泻操作下艾炷灸的温度测试
被引量:
5
13
作者
夏永莉
机构
广州亿仁医院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56-5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补泻操作下艾炷灸的温度变化与补泻效应的关系。方法:测试不同补泻操作下艾炷灸时燃烧温度及离体组织温度变化。结果:艾炷灸补泻效应的区分在于组织内外温度梯度(变化率),补法引起的组织内外温度变化率较泻法小,且刺激延续时间较泻法长。结论:艾炷灸不论补泻均引起外界和组织温度升高,两者的区别在于引起温度变化周期的长短及温度变化速率的大小。
关键词
艾炷灸
补泻效应
温度
分类号
R245.8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经》中检验针刺即时效应方法探析
被引量:
3
14
作者
郑少祥
机构
陕西中医学院针灸系
出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2,共2页
文摘
《内经》十分重视恰当地把握针刺补泻刺激量,并介绍了多种检验针刺补泻即时效应的方法,本文辑录探析了察看脉象变化等五种实用且易掌握的检验方法,对指导针灸临床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补泻
即时
效应
针刺
内经
分类号
R245-0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研针术 善用太溪——记针灸学专家张士杰教授
被引量:
2
15
作者
林威
马欣宇
机构
北京
出处
《家庭中医药》
2003年第9期4-5,共2页
文摘
张士杰教授1931年出生于一个较为殷实的工商业者之家,其父兼通文史和方技,设同春堂国药店,延揽诸多名医应诊,并与之切磋医道。张老自幼耳濡目染,对中国的文、史、哲、医也由知而好,在其父亲的指引下,潜心攻读了《老子》、《易经》、《黄帝内经》、《伤寒论》、
关键词
针术
太溪
针灸学专家
张士杰
针刺得气
针刺
补泻效应
分类号
R245-0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针刺补泻手法再认识
被引量:
8
16
作者
虞逸舒
董雪莲
艾炳蔚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出处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2450-2453,共4页
基金
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k2018010)
文摘
捻转补泻在二维平面上为迎随的一种演变,在三维层面与提插手法不可分割。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并非矛盾,只是手法作用时机以及所处层面不同。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这两种手法作用的时机以及所处穴位的层面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徐疾补泻往往作用于进针出针的过程中,不需要有得气的先决条件,涉及层面贯穿穴位内外。"徐而疾则实"。徐入是为了慢慢引阳气入内,疾出是防正气随针外泻。提插补泻则是在针刺入穴位之后以得气为基础进行的,"紧感"即是针刺得气的一种感应。提插补泻所处层面为穴位内的进退,重插从卫取气,追阳内交,欲激发人体正气,轻提可防止正气耗散;重提从荣置气,引阴外出,引正气外出抗邪,轻插为防止邪气入内。
关键词
捻转
补泻
提插
补泻
徐疾
补泻
补泻效应
得气
从卫取气
从荣置气
Keywords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 by twirling
lifting-thrusting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
slow-rapid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
reinforcing-reducing effect
arrival of qi
taking qi from the wei
taking qi from Rong
分类号
R245.3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井穴补泻
被引量:
3
17
作者
刘耶露
林先刚
余金谊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42-244,共3页
基金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2016009)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重点教学研究基金项目(2016xjjy004)
文摘
井穴皆位于四肢之末端,为经脉之根,脉气所发之处,亦为五腧穴之首。井穴的补泻效应建立在针刺疗法补泻效应的基础之上。井穴上可以运用的补泻手法有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放血法、艾灸法、开阖法、开周法、指按法等。一般病证,补虚时多采用轻刺激,泻实时多采用重刺激,由于井穴的特殊性,手法上宜灵活掌握,不可拘泥。井穴位于手足指(趾)末端,皮肉浅薄,感觉异常敏锐,提插、捻转、烧山火、透天凉等复杂补泻针刺手法不适用于井穴。
关键词
井穴
补泻效应
迎随
补泻
法
呼吸
补泻
法
放血法
艾灸法
开阖法
开周法
指按法
Keywords
Jing(Well) acupoint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effect
Yingsui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ethod
Huxi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ethod
bloodletting method
moxibustion method
opening and closing method
opening Zhou method
finger pressing method
分类号
R224.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手法补泻的现代研究概况
被引量:
2
18
作者
郭霞
杨铭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
出处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68-71,共4页
文摘
对近5年针刺补泻手法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针刺补泻手法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近年的研究对几种疾病的模型大鼠采用针刺补泻,从血液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其作用及差异进行研究,如血虚证模型的血细胞,高血压模型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NO含量,内皮素、血清去甲肾上腺素、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等,热证模型的大肠杆菌内毒素,胃溃疡模型的血清胃动素,神经病理性镜像痛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肾阳虚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MDA和体内自由基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针刺手法
补泻效应
实验研究
综述
Keywords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effect
Experimental study
Review
分类号
R245.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针刺手法及其量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9
作者
李祖光
吴萌萌
刘存志
机构
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
出处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0,F0003,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课题(No.2006CB5045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1483)
文摘
针刺手法是决定疗效的关键环节,本文从针刺手法的效应差异、手法量化研究以及相关手法测定仪器研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多数研究表明,不同针刺手法存在着不同的临床效应,其量化研究和相关仪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对针刺手法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严密的定性定量实验分析工作较少。因此,应用科学的评价手段,研究不同针刺操作手法的客观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于统一针刺手法、提高针刺技术的可重复性,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针刺手法
补泻效应
量化
仪器
Keywords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Effect of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Quantification
Instrument
分类号
R245-0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脾虚兔胃肠激素水平探讨高低频一指禅推法的补泻效应
张强
王继红
黄志凯
任雪晗
蔡伟蓝
许嘉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
张金喜
林翠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议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
林咸明
方剑乔
高镇五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析不以补泻手法论补泻效应
吕中茜
张奇文
郭义
《四川中医》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探析
黄红叶
刘芸
许昊纯
郭灿灿
何玲玲
陈采益
《福建中医药》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内经》几种检验针刺补泻即时效应方法探析
郑少祥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针刺手法补泻有无及研究现状
陈英英
沈燕
王舒
《针灸临床杂志》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针刺补泻手法的理论探讨
李小林
张雅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灸法补泻刍议
王海萍
白震宁
《山西中医》
200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从系统科学论角度剖析刺激量轻重不等于补泻的机理
韩燕
《上海针灸杂志》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针刺补泻刍议
武峻艳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针刺补泻效果的决定因素浅析
张兵
《中医药学刊》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不同补泻操作下艾炷灸的温度测试
夏永莉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内经》中检验针刺即时效应方法探析
郑少祥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精研针术 善用太溪——记针灸学专家张士杰教授
林威
马欣宇
《家庭中医药》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古代针刺补泻手法再认识
虞逸舒
董雪莲
艾炳蔚
《中医学报》
CAS
201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试论井穴补泻
刘耶露
林先刚
余金谊
《中医学报》
CAS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针刺手法补泻的现代研究概况
郭霞
杨铭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6
2
原文传递
19
针刺手法及其量化的研究进展
李祖光
吴萌萌
刘存志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