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血补肝肾法对垂体降调节超促排卵周期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葛明晓 赵彦鹏 +5 位作者 张金玉 林德伟 于妍 李海霞 袁启龙 邓伟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观察垂体降调节超促排卵周期加用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对体外受精(IVF)周期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7例行周期标准长方案垂体降调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01例)和对照组(106... 【目的】观察垂体降调节超促排卵周期加用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对体外受精(IVF)周期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7例行周期标准长方案垂体降调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01例)和对照组(106例),中药组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曲普瑞林)降调节时加用促黄体颗粒1周,于应用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时加用经后增殖颗粒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取卵后继续给予促黄体颗粒1周。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案治疗不加用中药。主要观察2组一般资料、HCG日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结局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不孕因素构成比例、平均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受精方式、受精率、平均移植胚胎数、黄体酮用量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中药组平均Gn天数和Gn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01),HCG日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0.47)U/L和(1.06±0.53)U/L,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种植率和双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血补肝肾中药能适当提高垂体降调节后HCG日的LH水平,减少Gn用量和使用天数,增加胚胎种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增殖颗粒/治疗应用 促黄体颗粒/治疗应用 益气血补肝肾法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促黄体生成素
下载PDF
李曰庆调补肝肾法治疗男科疾病经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兰群 陈国宏 周强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91-692,共2页
关键词 补肝肾法 男科疾病 经验 李曰庆
下载PDF
调补肝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体会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华 孙卓君 +1 位作者 徐莲薇 张婷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4-655,共2页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多发病及常见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妇女断经前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组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综合症状,属祖国医学"经断前后诸证"范畴。该...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多发病及常见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妇女断经前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组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综合症状,属祖国医学"经断前后诸证"范畴。该文从祖国医学角度,探讨了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以肾虚为本,与肝关系密切,以君、相火旺为标;临床治疗以"调补肝肾"为大法,使气机调畅,阴阳平和,自拟调更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之,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重视七情、心身同治,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补肝肾法 调更汤 临床体会
下载PDF
培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思路及实践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建宗 黄晨 +1 位作者 李晓苗 奚淑芳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4年第11期687-688,共2页
关键词 补肝肾法 帕金森病 研究思路 实践 中医药疗
下载PDF
补肝肾法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成人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孙卫国 朱丽丽 +1 位作者 江明 孙亚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肝肾法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成人面部白癜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采用补肝肾法自拟中药方联合Xtrac颠峰准分子激光治疗,对照组仅用Xtrac颠峰准分子激光,为期12周,治疗结束后4,8,12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9... 目的探讨补肝肾法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成人面部白癜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采用补肝肾法自拟中药方联合Xtrac颠峰准分子激光治疗,对照组仅用Xtrac颠峰准分子激光,为期12周,治疗结束后4,8,12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92.50%,对照组总显效率70.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随访3个月,治疗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有3例复发。结论补肝肾法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成人面部白癜风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补肝肾法 白癜风 308 nm准分子激光
下载PDF
调补肝肾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5
6
作者 杜丽坤 李佳睿 +1 位作者 刘春燕 任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主要是由于女性卵巢功能衰弱,雌激素水平出现断崖式下落所引起,脆性骨折是其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是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的要紧因素。如今,我国...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主要是由于女性卵巢功能衰弱,雌激素水平出现断崖式下落所引起,脆性骨折是其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是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的要紧因素。如今,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局面,其发病率也显现出持续上升的走势。现临床常用的西药包括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及绝经激素治疗类药物等,均存在着一定的用药风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升,对诊疗方案的提升也抱有更高的期待。为探寻诊疗方案的优化革新,中医药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逐渐成为临床热点研究方向,也得到了国家的鼎力支持。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肾两脏紧密相关,依据“乙癸同源”理论,总结分析了近年来通过调补肝肾法治疗PMOP的相关研究并作简要综述,以期为此后完善PMOP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乙癸同源 补肝肾法
下载PDF
调补肝肾法为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1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笛 陈日辉 方锦鎏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调补肝肾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调补肝肾法与口服钙尔奇D片,对照组采用口服钙尔奇D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调补肝肾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调补肝肾法与口服钙尔奇D片,对照组采用口服钙尔奇D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补肝肾法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补肝肾法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调补肝肾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理论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欣 李运伦 《山东中医杂志》 2013年第5期299-300,306,共3页
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证治规律的探讨,认为肝肾失调是其重要病机。初期实证为主,病位在肝;中期本虚标实,肝肾同病;后期阴阳虚损,病本在肾,临床调补肝肾是其有效治法,疏肝理气、清肝降火、凉肝熄风以治其标,补益肾气、燮理阴阳以顾其本。
关键词 补肝肾法 原发性高血压 肝肾失调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健脾胃补肝肾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27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种泰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胃补肝肾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辨证口服、针刺疗法、弥可保穴位注射.结果:27例病例经过3~5个疗程后,治愈率为18.5%,总有效率为85.2%.结论:健脾胃补肝肾法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有效的疗法.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中药疗 健脾胃补肝肾法 针剌疗 穴位注射
下载PDF
针刺补肝肾法治疗肩周炎137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云峰 袁新国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3年第2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针刺补肝肾法 治疗 肩周炎
下载PDF
补肝肾法治疗2型糖尿病性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卫星 吴忆东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第4期269-269,共1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 补肝肾法 延寿丹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调补肝肾法在月经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丽文 高春英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补肝肾法 月经病 临床应用 妇女 崩漏 闭经 痛经
下载PDF
调补肝肾法治疗乳腺增生50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振凤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年第5期85-85,共1页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属于中医学“乳癖”的范畴。笔者在临床中运用疏肝补肾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乳腺增生 补肝肾法 中药煎剂
下载PDF
调补肝肾法治疗胃脘痛
14
作者 陈福如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8-58,共1页
在脏象学说的指导下,余用调补肝肾法治疗胃脘痛每收到良效。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肝阴虚胃脘痛杨××女36岁1986年7月6日初诊。主诉:胃脘痛三年,经B超检查肝、胆、胰未发现病变。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 在脏象学说的指导下,余用调补肝肾法治疗胃脘痛每收到良效。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肝阴虚胃脘痛杨××女36岁1986年7月6日初诊。主诉:胃脘痛三年,经B超检查肝、胆、胰未发现病变。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刻诊:胃脘灼痛,头晕,咽干,纳食尚可,大便燥结难排,舌质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弦细。证属肝阴亏虚,胃失润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补肝肾法
下载PDF
调补肝肾法治疗女子不孕症
15
作者 初燕生 龚晓勇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年第4期85-85,共1页
不孕症病因诸多,病理复杂,但责于肝郁、肾虚不孕者居多。 肾于人体左右各一,命门附焉,内藏元阴元阳,在体为骨,开窍于耳及二阴,主藏精、纳气、生髓,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根本。肾对女子天癸的成熟和冲任二脉的通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不孕症病因诸多,病理复杂,但责于肝郁、肾虚不孕者居多。 肾于人体左右各一,命门附焉,内藏元阴元阳,在体为骨,开窍于耳及二阴,主藏精、纳气、生髓,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根本。肾对女子天癸的成熟和冲任二脉的通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治疗女子不孕症时肾是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中医药疗 补肝肾法
下载PDF
补肝肾法治疗白癜风的现代机理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晓晖 肖党生 许爱娥 《浙江中医杂志》 2010年第9期683-684,共2页
关键词 白癜风 补肝肾法 黑素干细胞
下载PDF
刘小斌采用益气健脾补肝肾法治疗糖原贮积病Ⅱ型经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晏显妮 江其龙 刘小斌(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2497-2501,共5页
糖原贮积病Ⅱ型(glycogen-storage disease typeⅡ,GSDⅡ)又称庞贝氏症(Pompe disease),为临床罕见的遗传性肌病。刘小斌教授认为GSDⅡ的中医病机特点为"胎元异常,禀赋不足;脾胃虚损,肾元亏虚;五脏相关",治疗可参照中医虚损... 糖原贮积病Ⅱ型(glycogen-storage disease typeⅡ,GSDⅡ)又称庞贝氏症(Pompe disease),为临床罕见的遗传性肌病。刘小斌教授认为GSDⅡ的中医病机特点为"胎元异常,禀赋不足;脾胃虚损,肾元亏虚;五脏相关",治疗可参照中医虚损疾病的治疗原则,采用益气健脾补肝肾法,常以温补中药汤剂合补中益气汤为主方随症加减,酌加紫河车、鹿角霜等益精养血之品,重视饮食起居及日常调护。整理的4例分属于两个家族的GSDⅡ患者的病案资料提示,中医药在提高GSDⅡ患者疗效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贮积病Ⅱ型 胎元异常 禀赋不足 脾胃虚损 肾元亏虚 益气健脾补肝肾法 补中益气汤 刘小斌
下载PDF
培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建宗 陈晓莉 +1 位作者 李军昌 崔大江 《中医药研究》 1998年第3期10-12,共3页
培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40例临床观察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710032)陈建宗陈晓莉李军昌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崔大江近10年来,以培补肝肾法为主,临床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 培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40例临床观察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710032)陈建宗陈晓莉李军昌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崔大江近10年来,以培补肝肾法为主,临床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40例,疗效肯定,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中医药疗 补肝肾法
下载PDF
培补肝肾法治疗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60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建宗 江文 +3 位作者 史健 李波 马静 李晶华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19,共1页
采用中医培补肝肾法(枸杞子、何首乌、肉苁蓉、天麻、钩藤等)为主治疗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病人60例,疗效较满意疗效。治疗前后Webster's积分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以培补肝肾为主,兼顾风痰瘀血等病... 采用中医培补肝肾法(枸杞子、何首乌、肉苁蓉、天麻、钩藤等)为主治疗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病人60例,疗效较满意疗效。治疗前后Webster's积分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以培补肝肾为主,兼顾风痰瘀血等病理因素,是治疗本病的本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动脉硬化 中医药疗 补肝肾法
下载PDF
调补肝肾法治疗绝经前后诸证
20
作者 张毓格 黄可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109-110,共2页
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亏虚,精血不足,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绝经前后诸证。病位总属肝肾,临证多以调补肝肾为治疗大法,能有效缓解和控制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补肝肾法 绝经前后诸证 中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