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患儿的效果和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乞国艳 薛银萍 +4 位作者 刘鹏 顾珊珊 刘朝英 董会民 杨红霞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027-2030,共4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或无效的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患儿的效果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因子变化。方法选择明确诊断MG眼肌型、年龄3个月至15岁,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MG眼肌型患儿161例... 目的观察和探讨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或无效的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患儿的效果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因子变化。方法选择明确诊断MG眼肌型、年龄3个月至15岁,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MG眼肌型患儿161例,单纯接受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在治疗前、后1、3、6、12个月使用许氏绝对与相对评分法评价MG的症状的严重程度,并检测外周淋巴细胞因子。结果 (1)接受单纯中药治疗后1、3、6、12个月患儿临床绝对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患儿临床绝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内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12个月平均临床相对评分显示临床痊愈率分别为12.40%、66.90%、91.70%、96.20%。(2)血清细胞因子IL-6、IL-12、IL-17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2个月比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治疗前后指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MG眼肌型患儿的细胞因子IL-4上升、IL-6、IL-12、IL-17明显下降,改变了MG眼肌型患儿的免疫状态,使MG眼肌型症状完全缓解率高且不易复发,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淋巴细胞因子 许氏绝对与相对评分法
下载PDF
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患儿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乞国艳 刘鹏 +4 位作者 顾珊珊 薛银萍 刘朝英 董会民 杨红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4-628,共5页
目的:1统计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患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阳性率;2评价和探讨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或无效的重症肌无力眼肌型(MGI型)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疗效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 R-Ab)之间的关系。方法... 目的:1统计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患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阳性率;2评价和探讨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或无效的重症肌无力眼肌型(MGI型)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疗效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 R-Ab)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1月就诊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住院或门诊的明确诊断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发病年龄小于15岁、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儿149例,单纯接受我院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为主方的中药治疗,在治疗前、后1、3、6、12个月时应用重症肌无力许氏绝对与相对评分法评价重症肌无力症状的严重程度[1],同时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个月外周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滴度。结果:1149例患儿中,98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的患儿,占65.77%;51例阴性的患儿,占34.23%。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与阴性患儿在治疗后1、3、6、12个月时临床相对评分≥75%(有效率)的患儿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到12个月时Ach R-Ab阳性患儿达到98.9%,阴性患儿达90.9%,有统计学意义;3相对评分≥90%(临床痊愈率)的患儿在1、3、6、12个月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到12个月时Ach R-Ab阳性患儿达到97.8%,阴性患儿达88.0%,有统计学意义。4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患儿的Ach RAb滴度治疗后3、6、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患儿Ach R-Ab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内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Ach R-Ab滴度由(3.40±2.08)nmmol/L下降至(0.38±1.08)nmmol/L,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研究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患儿阳性率65.77%;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的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患儿的总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均高于Ach R-Ab阴性的患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眼肌型患儿的抗体浓度随着肌无力的缓解逐渐下降至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中药(JPYQBGJS)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MG1型)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 临床绝对和相对评分
下载PDF
舒肝健脾补肾方对慢性应激肝郁模型妊娠大鼠、胎鼠宫内发育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姝 王希浩 +1 位作者 张爱华 黄保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24-3026,共3页
目的研究舒肝健脾补肾中药对慢性应激肝郁模型孕鼠血清P、IGF-1、IGF-2、子宫蜕膜PR水平及胎鼠、胎盘重量的影响,探讨肝郁影响生殖功能的机理及舒肝健脾补肾中药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孕鼠慢性应激肝郁模型,将60只孕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 目的研究舒肝健脾补肾中药对慢性应激肝郁模型孕鼠血清P、IGF-1、IGF-2、子宫蜕膜PR水平及胎鼠、胎盘重量的影响,探讨肝郁影响生殖功能的机理及舒肝健脾补肾中药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孕鼠慢性应激肝郁模型,将60只孕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舒肝健脾补肾高组、舒肝健脾补肾低组、滋肾育胎丸组。孕19 d剖宫取胎,放射免疫法测定孕鼠血清P、IGF-1、IGF-2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蜕膜PR水平。结果模型组孕鼠血清P、IGF-1、IGF-2、子宫蜕膜PR水平及胎鼠、胎盘重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舒肝健脾补肾高组血清P、IGF-1、IGF-2、子宫蜕膜PR水平及胎鼠、胎盘重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舒肝健脾补肾低组与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肝健脾补肾方能提高慢性应激肝郁模型胎鼠、胎盘的重量。能提高孕鼠血清IGF-1、IGF-2的水平、P水平、子宫蜕膜PR水平。研究结果为临床运用舒肝健脾补肾法治疗肝郁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模型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下载PDF
调肝健脾补肾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章伟明 王素梅 +3 位作者 刘一鸣 王叶青 员凤英 李赛美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11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调肝健脾补肾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6例在西药治疗糖尿病的同时,给予清消解郁汤治疗;对照组52例在西药治疗糖尿病同时给予抗抑郁药舍曲林治疗。疗程4周。... 目的:观察调肝健脾补肾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6例在西药治疗糖尿病的同时,给予清消解郁汤治疗;对照组52例在西药治疗糖尿病同时给予抗抑郁药舍曲林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等。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0.36%。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FBG、P2hBG、HbA1c、TC、TG、HDL-C、LDL-C均有所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HAMD评分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分值下降更明显,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调肝健脾补肾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总体疗效与舍曲林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DM) 抑郁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平肝健脾补肾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红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40-842,共3页
目的评价平肝健脾补肾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组在对... 目的评价平肝健脾补肾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平肝健脾补肾中药,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治疗前后眩晕症状量表评分、临床疗效和后循环血管经颅多普勒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眩晕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血流、椎基底动脉血流和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间左侧椎动脉血流、右侧椎动脉血流、椎基底动脉血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健脾补肾法能够缓解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治疗方法安全可靠,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眩晕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泻肝健脾补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丽娜 刘则鹏 廖志峰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9期120-122,共3页
目的:观察泻肝健脾补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予泻肝健脾补肾汤治疗,1剂/d,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和蒙脱石散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症状积分... 目的:观察泻肝健脾补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予泻肝健脾补肾汤治疗,1剂/d,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和蒙脱石散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症状积分、总有效率及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69.0%(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泻肝健脾补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健脾益肝补肾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范修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2489-2489,2519,共2页
关键词 硬化腹水 西药
下载PDF
浅谈补肾益肝健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玲 仲强惟 《天津中医》 2001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绝经后同质疏松症 中医药疗法 治疗
下载PDF
“补肾健脾养肝法”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控制阶段HBsAg和HBV-DNA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程贤文 倪伟 +5 位作者 陈冬 黄灵跃 曾如雪 傅燕燕 邓浩然 施维群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49-52,共4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者(CHB)免疫控制阶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1月浙江省新华医院肝科门诊及住院的HBe Ag阳性CHB患者68例,符合抗HBV指征,年龄18~59岁,分为中医“补肾健脾养肝法”联合恩替卡...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者(CHB)免疫控制阶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1月浙江省新华医院肝科门诊及住院的HBe Ag阳性CHB患者68例,符合抗HBV指征,年龄18~59岁,分为中医“补肾健脾养肝法”联合恩替卡韦片(ETV)治疗组35例和单用ETV对照组33例,疗程48周。在治疗的第0、24、48周记录HBs Ag、HBe Ag、HBVDNA、ALT指标以及中医舌脉症状;48周后根据HBe Ag阴转结果,再次将68例患者分为HBe Ag阴性组和HBe Ag阳性组,比较阴性组与阳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HBs Ag及HBV-DNA的数值情况;HBe Ag阴转者停中药,继续随访24周,记录随访结束后的HBs Ag、HBVDNA水平。结果1.治疗48周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HBe Ag阴转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8例患者中,HBe Ag转阴50例(阴性组),非转阴18例(阳性组),阴性组HBs Ag〈250 IU/ml且HBV-DNA〈1000 IU/ml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阳性组(P〈0.01),其中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治疗组舌脉体征正常,相比对照组有明显差异;4.随访24周后,阴性组患者中,治疗组HBs Ag、HBVDNA持续降低,HBe Ag血清学转换、疾病缓解时间、HBs Ag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补肾健脾养肝法”联合ETV可促使CHB免疫控制阶段提前发生,可增强免疫控制阶段的病毒清除,降低表面抗原载量,使患者得到更持久的免疫控制;HBs Ag定量和HBVDNA载量之间存在正相关;HBs Ag定量(〈250 IU/m)和HBVDNA载量(〈1000 IU/m L)及HBe Ag转阴可作为CHB者获得持久免疫控制的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CHB 抗病毒 免疫控制
下载PDF
柔肝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肝纤维化72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晓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年第5期406-407,共2页
关键词 纤维化 活血法 中医药疗法 治疗机理
下载PDF
平肝健脾补肾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龙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5期696-697,共2页
目的 探讨平肝健脾补肾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5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例和80例。对照... 目的 探讨平肝健脾补肾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5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例和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肝健脾补肾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疗效及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后的观察组眩晕病症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平肝健脾补肾法可缓解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疗效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补肾健脾调肝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并妊娠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琴琴 《光明中医》 2020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固子汤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并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补肾固子汤联合黄体酮注射液;对照组30例,予黄体酮注射液... 目的观察补肾固子汤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并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补肾固子汤联合黄体酮注射液;对照组30例,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证候及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测定、B超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固子汤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并妊娠早期先兆流产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妊娠早期先兆流产 亏虚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补肾调和肝脾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士稳 崔璨 +3 位作者 王京华 杨桂茂 王树庆 王海霞 《天津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809-812,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和肝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CA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补肾调和肝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CA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补肾调和肝脾中药,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疗程均为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表达水平。[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外周血象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和TERT mRNA表达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外周血象HGB、PLT和降低TERT mRNA表达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外周血象WBC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和肝脾法能够有效提高CAA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参与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调和 端粒酶活性
下载PDF
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977-979,共3页
目的:探讨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 目的:探讨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PTA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肝健脾补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症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腹水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补肾养肝健脾法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云山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评价加味五子衍宗胶囊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no,E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药物和安慰剂... 目的:评价加味五子衍宗胶囊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no,E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药物和安慰剂进行编号,治疗组每天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连续服用加味五子衍宗胶囊3个月。对照组每天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连续服用与加味五子衍宗胶囊剂型剂量完全相同的不含任何有效药物成分的胶囊3个月。同时系统双盲治疗3个月,数据资料收集完成后统一破盲。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IIEF-5评分,显著高于各自用药前,用药前后,各自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IIEF-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勃起分级量表(EHGS)进行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1.1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养肝健脾联合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ED的有效组合,标本兼治,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下载PDF
补肾健脾舒肝治疗脂肪肝 被引量:1
16
作者 申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6期55-55,共1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舒肝法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健脾舒肝法。结果:37例患者、经2个疗程(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后,临床治愈10人,显效14人,好转9人,无效4人,总有效率为89.19%。结论:观察补肾健脾舒肝法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满意。
关键词 脂肪
下载PDF
平肝健脾补肾汤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金钗 刘建阳 +2 位作者 方昉 许远 彭玉琳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9期1324-1325,共2页
目的探讨平肝健脾补肾汤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症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抽动障碍症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氟哌啶醇片治疗,观察组口服平肝健脾补肾汤治疗.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 目的探讨平肝健脾补肾汤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症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抽动障碍症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氟哌啶醇片治疗,观察组口服平肝健脾补肾汤治疗.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耶鲁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Frankl量表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1个月对照组YGTS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2个月两组YGTSS评分改善情况相当(P>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YGTS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两组患儿的Frankl量表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Frankl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健脾补肾汤治疗儿童抽动症短期内疗效虽不及氟哌啶醇片,但口服中药副作用小,患儿依从性高,远期疗效优于氟哌啶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障碍症
下载PDF
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继东 杨仲婷 +3 位作者 邱新萍 牛柯敏 申青艳 周滔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8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用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和曲美布汀治疗,疗程4周,随访4周。观察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泻次数、大便性... 目的探讨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用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和曲美布汀治疗,疗程4周,随访4周。观察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泻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等积分、中医证候积分、BSS评分系统积分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IBS-D患者的腹泻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等主要临床症状计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腹痛日数、腹痛程度、排便满意度、生活干扰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和76.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治疗IBS-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 固肠法 BSS评分系统
下载PDF
补心脾调肝肾治疗白细胞减少症70例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伟其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23-24,共2页
<正> 白细胞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可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发性两种,以前者尤为常见。西医治疗多以维生素B6、叶酸、鲨肝醇、肌苷等药物,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自90年以来自似益气补血汤补心脾调肝肾治疗7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 <正> 白细胞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可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发性两种,以前者尤为常见。西医治疗多以维生素B6、叶酸、鲨肝醇、肌苷等药物,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自90年以来自似益气补血汤补心脾调肝肾治疗7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以周围血白细胞低于4×10~9/L确诊为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为治疗对象。其中门诊病人40例,住院病人30例;男性39例,女性3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 益气血汤
下载PDF
补肝益肾健脾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景玲 张建平 《山西中医》 2010年第2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