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清肝方不同剂型对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23
1
作者 邬春晓 张京春 +3 位作者 刘玥 陈静 陈懿宇 赵莹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53-1755,共3页
目的研究补肾清肝方不同剂型对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纳入阴虚阳亢证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39例,脱落2例,随机分为补肾清肝方颗粒剂组、补肾清肝方煎剂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补肾清肝方不同剂型对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纳入阴虚阳亢证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39例,脱落2例,随机分为补肾清肝方颗粒剂组、补肾清肝方煎剂组和对照组。在西药氨氯地平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颗粒剂组加服补肾清肝方颗粒剂,煎剂组加服补肾清肝方煎剂,对照组加服中药安慰剂,共干预2个月。观察以上三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平均值及AngⅡ水平的变化,比较补肾清肝方不同剂型的干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三组血压平均值比较,煎剂组日间平均收缩压较安慰剂组明显降低(P<0.05),而24 h、夜间平均收缩压及24 h、日间、夜间平均舒张压三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中药安慰剂相比,颗粒剂组和煎剂组患者AngⅡ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清肝方两种剂型均可明显抑制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血浆AngⅡ水平,但对改善其血压平均值疗效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阴虚阳亢证 补肾清肝方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补肾清肝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98例
2
作者 朱红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22期2225-2225,共1页
关键词 补肾清肝方 治疗 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运用补肾清肝、祛痰化瘀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卞云影 王东红 +1 位作者 许玉霞 郭昊仙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4期426-429,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临床治疗较难取效。王东红主任秉承肖承悰教授学术思想,并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PCOS病因病机为肾虚肝热、痰瘀互阻,临床以补肾清肝、祛痰化瘀为治疗法则,采取中药汤剂与穴位埋线结合的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临床治疗较难取效。王东红主任秉承肖承悰教授学术思想,并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PCOS病因病机为肾虚肝热、痰瘀互阻,临床以补肾清肝、祛痰化瘀为治疗法则,采取中药汤剂与穴位埋线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月经阶段灵活配伍药物,如在行经期酌加活血化瘀之品,经后期重视滋补肝肾之阴,经间期补肾气助肾阳的同时还要酌加活血通经之品以促进卵泡排出,此期前后穴位埋线亦加用活血之穴位以助其力,经前期阴阳俱补等。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形成自身诊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祛痰化瘀 穴位埋线
下载PDF
胡小芳教授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清肝止吐方治疗肝热型妊娠恶阻经验
4
作者 何银盼 胡小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6期161-163,共3页
妊娠恶阻是妊娠早期常见病证之一,治疗方式多种。西医治疗常以静脉补液为主,用维生素B6联合多西拉敏、甲氧氯普胺等药物镇吐治疗,但其症状改善效果不甚理想且病情易反复。中医治疗多以调中降气为法,辅以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 妊娠恶阻是妊娠早期常见病证之一,治疗方式多种。西医治疗常以静脉补液为主,用维生素B6联合多西拉敏、甲氧氯普胺等药物镇吐治疗,但其症状改善效果不甚理想且病情易反复。中医治疗多以调中降气为法,辅以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导师胡小芳教授临证多年,基于“妊娠呕吐属肝挟冲脉之火冲上”的病机,提出治疗妊娠恶阻当重视肝肾二脏,运用穴位贴敷联合自拟补肾清肝止吐方,临床效果显著。文章总结了胡小芳教授运用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清肝止吐方治疗肝热型妊娠恶阻的经验,以期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恶阻 热型 穴位贴敷 止吐 胡小芳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补肾清肝协定方治疗肾虚肝旺型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程浩 竺义亮 +3 位作者 将正文 王小娟 吕鹏 鲁齐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补肾清肝协定方对肾虚肝旺型颈性眩晕相关症状的影响及椎动脉血流改善情况以探索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6例颈性眩晕患者,其中28例服用补肾清肝协定方(治疗组),28例服用西药氟桂利嗪胶囊... 目的:研究补肾清肝协定方对肾虚肝旺型颈性眩晕相关症状的影响及椎动脉血流改善情况以探索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6例颈性眩晕患者,其中28例服用补肾清肝协定方(治疗组),28例服用西药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表和颈部血管彩超,分析治疗前后眩晕改善程度及椎动脉血流改善情况。结果:补肾清肝协定方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眩晕等症状上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血管彩超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各项血流参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清肝协定方可改善椎动脉血流,对肾虚肝旺型颈性眩晕相关症状的治疗疗效确切,药物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定 颈性眩晕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